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1096870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1战国时期,秦国法律规定官府每年定期对公家饲养的牛进行评比,对饲养好的管理者给予奖励,反之则罚。若是到用牛耕田的时节,牛的腰围减小了,主管的官吏也要受到笞责。这表明当时秦国( )A注重保护牛耕农业B畜牧业成为农业支柱C小农经济已经形成D法律制度落后于形势【答案】A2某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完善的农艺体系。该体系的形成(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促进了传统经济发展C具有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 D抑制了大土地所有制【解析】材料叙述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的农艺体系,这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故 B 项正确

2、。【答案】B3下表为唐贞观、天宝年间南北方户数对照表。据此可知( )贞观十三年(639 年) 天宝十二年(753 年)地区 户数 占总数之百分比(% ) 地区 户数 占总数之百分比(%) 北方道 1 370 569 45.1 北方道 4 922 183 55.0 南方道 1 671 302 54.9 南方道 4 051 451 45.0 A.南方人口增长较北方快 B北方经济恢复较为迅速C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南迁【解析】A 项与材料所反映的南方道户数比重下降的信息不符,故 A 项错误;由对照表可知北方户数2增长比南方户数增长要快,占比较大,说明北方经济恢复较为迅速,故 B 项

3、正确;材料体现了北方经济恢复较为迅速,因而不能体现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故 C 项错误;753 年,安史之乱尚未发生,故 D 项错误。【答案】B4东汉郑玄说:“大市人民马牛之属用长券( 券,指木牍、竹简制的券书);小市珍异之物,用短券。”商品交易时, “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证之” 。据此可知,在汉代经济生活中( )A政府的“抑商”政策形同虚设B契约形式渐趋成熟和标准化C契约形式的协议被广泛使用D商业成为了主要的经济部门【解析】商品交易时, “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证之”表明汉朝时契约形式的协议被广泛使用,故 C 项正确。 【答案】B11冯天 瑜等在中华文化史中指出:“列

4、朝帝王都耕籍田、祀社稷、祷求雨、下劝农令,以帝亲耕,后亲蚕之类的仪式和奖励农事的政令鼓舞天下农夫勤于耕作。 ”作者在此说明的是统治者( )A巩固统治的经济措施 B安抚民心的政治作秀C专制主义的愚民政策 D以农为本的治国之道【答案】D12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 “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 ,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 “船只货物入官”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种做法( )A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以法律和行政命令干预经济C阻碍新经济因素的发展D使专制统治开始受到挑战【解析】当时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壮大,国内资本主义萌芽也已经有所发展,清朝的这种做法阻断3了中国商品经济与世界经

5、济的交流,故 C 项正确。【答案】C13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 ;而浙江秀水县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 。对材料现象解释最准确的是( )A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农村租佃经营成为主流C农民所交地租有所下降D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加强【答案】D14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 ”清代施闰章蠖斋杂记记叙:“(宋)有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号曰舒娇,其炉瓷诸色,几与哥窑等价。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 ”上述两则记述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两宋时期民间手

6、工业( )A开始超越官营手工业 B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C受官府压制,发展艰难 D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解析】根据题干可归纳出北宋制墨业大都为民营,且系世传家业;而舒公窑制瓷仅父女相传,其陶工也保守技术秘密。故 B 项正确。【答案】B15 “明代 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抗倭。 ”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 )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解析】 “海禁”政策“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说明受国内形势影响

7、, “消极的抗倭”说 明受国际形势的影响。4【答案】C16 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 。该工具是( )【解析】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犁”分析,应为曲辕犁。A 项是输水灌溉工具翻车;B 项是播种工具耧车;C 项是将水从低处运往高处的筒车。【答案】D17西周后期,政府在设关(门)、市的地方,开始对出入关门的货物或者在市场营销的商品征税。这说明当时( )A工商业发展受到政府的阻碍B工商业者属于政府官员C “工商食官”制度受到冲击D政府完全垄断了工商业【解析】政府征税,表明民间手工业和商业兴起,客观上也就冲击了官营工商业,也说明政府不能够完全垄断工商

8、业了。 【答案】C22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为宝” “犹用药也” “竭时而止”等,分析可知,四则材料均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答案为 C。【答案】C23 “以诗证史” “诗史互证”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陆游在饭罢戏作中写道:“南市沽浊醪,浮

9、蚁甘不坏。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蟹。轮困犀浦芋,磊落新都菜。 ”太和楼是北宋仁宗年间临安的著名酒楼,无名氏在题大放送和楼壁中写道:“太和酒楼三百间千夫承糟万夫瓮席分珠履三千客,后列金钗十二行。一座行觞歌一曲,楼东声断楼西续。就中茜袖拥红牙,春葱不露人如玉。 ”宋诗纪事卷 96根据以上诗歌材料,提炼诗歌所反映出的南宋社会经济状况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论证。【答案】特点 论证商业活动严格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城市经济繁荣市场摊点众多,商品丰富。(如:“南市沽浊醪” “浮蚁” “东门买彘骨” “蒸鸡”“鱼蟹” “犀浦芋” “新都菜”都有反映)城市商业服务设施日益完善,世俗

10、娱乐活动众多有较完善的餐饮服务和歌舞娱乐活动。(如:“酒楼三百间” “千夫承糟万夫瓮”“三千客” “金钗十二行” “歌一曲” “茜袖”“红牙”都有反映)(本题为论证式开放性试题,学生在答题时,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可)24 (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扬州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处于长江与运河“T”字型交汇处,沟通南北的运河要道和连接东西的长江是其生长发展的命脉所在。扬州居南北交通枢纽和明清两淮盐业中心的地位,使其成为沟通南北东西贸易的“四汇五达之衢” ,成为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之一。四方舟车、商贾荟萃,商业高度繁荣。不仅如此,运河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国家政治、军事功能,从唐

11、朝开始,扬州就成为东南漕粮转运京师的咽喉,一直至清中叶。为了保证漕粮能顺利运达京师,历代王朝都加强对扬州的统治,并不惜巨资和代价对运河进行疏浚、整治,以保证国家命脉运河的畅通,从而也确保了扬州在漕运中的咽喉地位和商业、贸易的繁荣。6何一民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在近代的衰落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扬州城市发展的特点及背景。【答案】(1)特点:传统封建城市,商业繁荣;政治、军事功能突出。背景:封建经济和商品经济发展;区位条件优越;历代王朝的重视;运河的畅通。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家庭结构是指以父母、子女、亲属等为代表的家庭成员间的组成状况。下面是宋朝家庭身

12、份权利状况研究一文中唐代和宋代的主流家庭结构图。比较图一、图二两个家庭结构图,指出家庭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化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考查唐宋时期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第一小问主要从家庭核心、家庭稳定程度、家庭成员数量等角度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作答。【答案】变化:家庭核心发生变化,唐型家庭以祖父母(父母)为核心;而宋型家庭则以壮年夫妇为核心,上赡养父母,下抚养子女。血缘关系由直系旁系并存转变为直系血缘关系。宋型家庭的结构更稳定。家庭结构由松散到紧密。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人口由多到少或家庭结

13、构由大到小)(6 分)原因: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使门阀士族阶层垄断仕途的局面被打破。(科举制的发展为家庭结构的7变化创造了政治条件)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不抑土地兼并;租佃制的发展使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在经济和政治上平民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家庭的经济结 构也日趋多样化,为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奠定了基础。(工商业发展迅速或商品经济发展,家庭收入增多;重农抑商政策弱化,对外贸易发展,经济结构和择业多元化) 轻商观念的改变,重利观念的盛行,使得宋朝人 不再单纯地追求累世同居的“虚荣” 。(拜金逐利思想盛行,传统的重农思想发生改变)(14 分) 趋势三:由西汉初期单纯的福利救助,到唐宋、

14、明清时期用于公共设施建设。(6 分)说明:西汉初期国力弱小;唐宋、明清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国家公共设施建设工程、民生设施工程浩繁。(6 分)趋势四:社会福利逐渐机构化、制度化,体系日益完备。(6 分)说明:中国封建制度逐渐成熟,政治制度逐步完善,社会福利体系也逐步健全。(6 分)(任答两点即可得 12 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的经济繁荣得益于强有力的帝国统治,帝国对于商业活动采取了务实政策,并能控制庞大的人口和广袤的土地,从而维持了一个长期的王朝 中期繁荣。直到 18 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出现很大的相似性,但正是 18 世纪东西方出现了

15、大分流。 材料二 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迅速崛起。赵鼎新认为西方崛起包含五个交叉重叠的历史进程。军事竞争(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经济竞争推动下的强烈的理性化取向以及积累性发展。欧洲国家力量强大之后天主教世界的崩塌以及其他宗教、世俗形态的兴起。资产阶级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方面的纵深发展政府与商人联盟的存在:政府依赖商人敛财创收,以及维持殖民地的运作;而商人则仰赖政府的保护,以此进行市场扩张。 摘编自赵鼎新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 18 世纪中叶中国经济繁荣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8 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的原因和给中国带来的影响。(15

1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8 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经济发展的“相似性” 。(10 分)8【答案】(1)中国繁荣原因:中央集权强大,政治稳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政府对商业采取务实政策。“大分流”原因:西欧海洋意识强烈,不断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争霸,扩大海外市场和资本积累;中国实行闭关锁国,自闭于世界。西欧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确立;中国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达到顶峰。西欧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思潮兴起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中国仍处于小农经济形态,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西欧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中国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影响:一方面西学东渐,使中国人开始接触西

17、方近代文明;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势力的逐步东侵,原本主权独立的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相似:生活质量提高,人口增加迅速。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发达。商人群体活跃,海内外贸易兴盛。社会分工更加细密,商业市镇大量涌现。资本主义萌芽或发展。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古代中国经济文献简表部类构成 代表作及主要内容 经部 尚书 禹贡 周礼 春秋 五经正义 尔雅等;渔猎、畜牧、商旅、耕种、土地制度、社会分工、生产与流通、分配与消费等 史部 食货志 通志 通典 文献通考等;经济制度沿革、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思想的演变等 子部 荀子 老子 管子 盐铁论 论衡等; 户口、农桑、田制,服役

18、、漕运、盐法等 集部 文选 唐文粹 宋文鉴 清文汇等; 经济、法制等 其它 丛书中的经济文献、出土文献中的经济文献、档案文献中的经济文献,如甲骨文合集涉及农业、 手工业,商业、交通、账册、契据等 摘编自朱迎平中国古代经济文献的构成和特点 9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答案】论题:中国古代经济文献涵盖广,分布广,体式多,不间断,它们详尽记录了古代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阐述:古代经济文献虽然在古典文献体系中未成专科,但其内容极其丰富,其特色有下述四点:一是涵盖广:土地、赋税、贸易、货币、财政等各类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运输等各类产业,衣、食、住、行等各类活动,无不留下详略不等的记载;二是分布广:数量巨大的经济文献,分布在古典文献的各个部类;三是体式多:古代经济文献既有正史也有奏议、专著、统计资料等灵活多变的体裁;四是不间断:古代经济文献自有文字记载以来 2700 多年而从未间断,期间的经济消长都得到了连续的记载,中华民族赖以繁衍生息的基本经济活动,都呈现于这绵绵不断的经济文献长河之中。同时,它也无疑是整个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必将给世界各国乃至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