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5第3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艺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1097372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5第3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艺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5第3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艺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5第3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艺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5第3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艺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5第3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艺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艺(建议用时:45 分钟)一、选择题1(2019安阳模拟)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13 世纪末制成了眼镜。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 )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解析:选 C。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传统科技仅仅局限于娱乐与读经这些最基本的层次,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国凸面镜对西方科技的影响,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中西传统科技的横向比较,故 B 项错误;仅仅通过一个凸面镜并不能断定中国传统科

2、技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根据史实,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曾长期在世界范围内独领风骚,故 D 项错误。2(2019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测评)徐光启农政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徐光启( )A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B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C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D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解析:选 D。据材料可知徐光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的总结,符合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要素,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故 D 项正确。3(2019潍坊模拟)英国

3、学者李约瑟指出:“到明朝末年的 1644 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 ”这说明当时( )A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B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C东学西传影响到西方科技发展方向D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解析:选 B。明朝末年的 1644 年,欧洲已经诞生了近代科技,而中国仍然属于古典科技,故 A 项错误;明朝末年一些欧洲传教士到中国来传教,同时把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等知识传入中国,出现了一个西学东渐的局面,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故 B 项正确;这一时期出现的是西学东渐而不是东学西传,故 C 项错误;当时传入中国的是自然科

4、学知识而不是西方进步思想,故 D 项错误。4(2019德阳模拟)诗经中有 10 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 ,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B农业生产受到关注2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 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解析:选 B。 诗经中有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不能说明农业技术取得突破,故 A 项错误;诗经中有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到关注,故 B 项正确;小农经济较为发达是在封建社会,故 C 项错误;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但当时现实主义没有成为主流,故 D 项错误。52014 年,两汉文化发源地徐州诞生了史上第一个赋社彭城赋

5、社,专门从事辞赋的整理、创作、研究,重点开发“汉代五绝”之一的汉赋资源。下列关于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B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D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解析:选 B。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的是诗经而不是汉赋,故 A 项错误;汉赋辞藻华丽,表现了汉代气势恢弘的时代特征,故 B 项正确;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指的是宋词的兴盛,故 C 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故 D 项错误。6(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

6、,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这反映了( )A苏轼关心百姓疾苦 B 三国演义盛行当时C宋代市井生活丰富 D尊刘贬曹观念深入民心解析:选 C。题干没有提及百姓疾苦,故 A 项错误;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作品,故 B 项错误;通过“涂巷中小儿薄劣”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宋代的市井生活,故 C 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出深入人心,故 D 项错误。7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这说明西周(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辖B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C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

7、了基础D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解析:选 C。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独立性,故 A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而是文化的传播问题,故 B 项错误;材料“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 ,体现了共同文化的形成,故 C 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民族间的问题,故 D 项错误。8(2019吉林模拟)项目 甲骨文 金文3时间 盘庚迁殷至纣辛亡国 殷商晚年至战国之末识别字数 一千多 一两千用途 占卜 颂扬功烈庆赏,多有子孙永垂后世之 意内容农业、畜牧、货币、交通、家族宗法、战争、国家起源、阶级关系、土地制度等祀典、赐命、征伐、契约、铭刻,结尾常见“其子子孙孙永宝

8、用”等语篇幅 每篇一、二字到一百多字 数十字到几百字上表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据此可知( )A甲骨文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B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C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D文字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解析:选 D。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不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不能体现出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故 B 项错误;“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表述过于绝对,故 C 项错误;由材料中甲骨文和金文的用途、内容可知文字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故 D 项正确。9(2019乌鲁木齐模拟)文同是北宋著名画家,其诗、文、字、画俱佳,尤其墨竹画成就空

9、前,开创了新的画派。这种画派被后世称为( )A人物画 B风俗画C文人画 D宫廷画解析:选 C。人物画着重突出人物的描绘,故 A 项错误;风俗画着重描绘社会风俗,故 B 项错误;文人画将诗书画印集于一体,体现了画家高超的综合文化素质,故 C 项正确;宫廷画具备高雅庄重的特点,故 D 项错误。10(2019衡水金卷高三全国大联考)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

10、观念D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解析:选 A。材料中描述的“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都属于世俗文学,这些世俗文学的发展,主要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故 A 项正确。11(2019邯郸模拟)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 )A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B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4C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D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解析:选 A。根据材料“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 ,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商品经济助推大众

11、文化传播,故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人价值追求” ,故 B 项错误;书籍内容的变化与刻印技术无关,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虽然“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但主流文化仍是传统文化,故 D 项错误。12(2019苏州调研)“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 ”这种“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的艺术特征与下列哪一艺术形式最符合( )A唐诗 B写意画C京剧 D草书解析:选 C。在京剧舞台上,演员模仿的生活动作是逼真的,但动作指向的物质实体并不存在,这种不用实物或只用部分实物模仿生活的表演,在戏曲中叫作虚拟表演,与材料中“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相符,故 C 项正确。二、非

12、选择题13(2019沈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北京是印刷中心。中央政府印书事属内务府,所刊本均称“内务本” ,康熙、乾隆时代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到封建时代的顶峰,两帝均致力于文化事业,康熙十九年(1680 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掌管刊印装潢书籍。所刊书为“武英殿本” ,简称“殿本” 。殿本书甚多,如今流传的重要古籍,如十三经 二十四史 水经注等等大部头著作都有殿本,殿本校刊、写刻、纸墨均精,为木版书中上品。 清代北京城内除了内府官刻外,还有许多书坊刻书,所刻除一般经史和八股文试卷外,还刻小说、民歌、俗曲、鼓词、字典、法律、医书及初级满文课本等。苏州因地方经济发达,自明代以来

13、即为出版印刷业的中心之一后起的有广州,当地从事海外贸易的富商注重文化事业,开设书坊刻书。佛山镇印书业是清末才兴起的,开始用木版印制,后多用石印和铅字机印刷。佛山版多为通俗小说,这是近代市民社会的需要。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印刷术的出现有时被看作是现代世界的首次民主革命。这种观点突出了印刷术本身具有的对权威的挑战;任何压抑民众的政权都清楚,文字非同小可到 16 世纪末期,肯定有很多欧洲王室成员和主教们希望印刷术不应那么普及,因为作为印刷术奉献给世界的第一个奇迹的社会运动就是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宗教权威的成功挑战,其影响至今还在改变这个世界。确实,对许多社会学家而言,特别是对马克

14、斯韦伯来说,宗教改革如同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说的那样,产生了现代社会的主要精神气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摘编自玛丽伊万丝社会简史现代世界的诞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印刷业的特点,分析清代印刷业兴盛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印刷术的历史作用。5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从分布范围、形式、内容、印刷水平等方面归纳概括;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两帝均致力于文化事业”等信息,从统治者的支持、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印刷术的进步等方面进行回答。(2)结合所学印刷术对中国的影响和其西传对欧洲的影响及材料二“因为作为印刷术奉献给

15、世界的第一个奇迹的社会运动就是宗教改革”等信息,从经济发展与进步思想的关系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特点:印刷业分布广泛;形式上官办(殿本)、私办(书坊)均有;印刷内容覆盖面广;印刷水平(印刷技术)高超。 原因:政府(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商品经济)推动印刷业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与市民文化的发展需求;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作用:普及文化教育;促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发展(或答推动社会变革);有利于解放思想(或答向权威挑战);满足市民阶层需要(或答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要);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其他言之成理也可)14(2019德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时期 曹操形象三国到隋唐

16、陈寿三国志武帝纪中推崇曹操为“明略最优” “超世之杰” 。在这一基调下,唐朝以前对曹操的评价以颂扬为主,尤其是李世民的唐太宗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对曹操充满敬仰。曹操在民间也具有广泛的影响,曹魏的主要建筑铜雀台和曹操的墓区西陵在屡经政权更迭之后仍能作为标志性的名称宋宋朝南迁之后,曹操的形象发生根本性变化。南宋统治者同情地位和自己相仿的西蜀,而敌视地位和金国相仿的曹魏。曹操的脸谱彻底改变,变化成为欺世奸雄元明清元朝统治时期,百姓痛恨统治者的思想情绪被投射到民间文艺作品上,通过间接的形式而宣泄出来。明朝初年,民间说唱故事被罗贯中搜集在一起,编写成为三国演义 ,使得曹操的奸雄形象最终定型,而长期被世人

17、切齿痛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曾经多次赞扬曹操,特别是 1957 年至 1959 年间,更在公开的场合发表肯定曹操的讲话摘编自李凭曹操形象的变化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曹操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这是一道观点论述题,首先必须从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曹操形象的变化,如“从三国、隋唐到宋代,曹操从伟人形象变为奸雄形象”和“从南宋到元明清,曹操的奸雄形象由官方扩大到民间”再结合相关史实加以简要论述,对史实的分析准确,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答案:示例一变化:从三国、隋唐到宋代,曹操从伟人形象变为奸雄形象。6论述:三

18、国到隋唐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曹操突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有利于完成国家或局部的统一,反映了各阶层的社会心理需求;曹操采取屯田等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得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陈寿三国志为曹操的正面形象定下了基调。(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南宋偏居一隅,仍以自己为正统,敌视北方政权,曹魏政权自然受到统治者的厌恶;理学兴起,要求人们遵守封建道德规范。总之,曹操形象的变化,是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寄寓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思想观念,承载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示例二变化:从南宋到元明清,曹操的奸雄形象由官方扩大到民间。论述:南宋偏居一隅,仍以自己为正统,敌视北方政权,曹魏政权自然受到统治者的厌恶;理学兴起,要求人们遵守封建道德规范。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学兴盛,民间文艺作品对曹操奸雄形象进行了生动描绘和渲染表演;民间感情色彩浓重,尤其在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的元朝统治时期,百姓痛恨统治者的思想情绪被投射到民间文艺作品上,通过间接的形式而宣泄出来;对中国影响巨大的名著三国演义使得曹操的奸雄形象最终定型。(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总之,曹操形象的变化,是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寄寓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思想观念,承载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