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春笋一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会本课 9 个生学字,认识 4 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 8 个字只识不写。 B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C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成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 、 “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生字卡片。四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听!这是什么声音?看!什么长出来了?(媒体演示春雷、春雨声中春笋纷纷破土
2、而出的画面)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指导读准平、翘舌音)3.知道春笋长什么样吗?4.想知道它们怎么钻出来,怎么长大的吗?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初读课文。(1).同桌识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绿线内的生字。(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检查初读。(1).出示词语。(2).学生认读。A.自由读。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C.小老师领读。3.再读课文,逐句读通。(1).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标好自然段。(2).把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评议,随机纠错)(3).请读得好的学生介绍方法。(4).学生三读课文,要求读得连贯、流利、不漏字、不添字。(5).齐
3、读课文。4、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 春笋(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 能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B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C情感目标: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二教学重难点: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四教学过程一、 精读课文,入境入情1.细读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2).学生观察,教师述说:“轰隆隆“的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笋娃娃醒来了!覆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啊,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一
4、2个,你追我赶,终于冒出了地面,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媒体演示春笋从地里钻出来的情景)(3).小组合作,再读课文。(4).春雷公公是怎样唤醒小春笋的?如果还是叫不醒,可以请谁帮忙?(知道学生用各种拟声词演一演)(5).小春笋是怎样钻出来的?指导学生演一演春笋破土而出的动作。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指导学生找好朋友互相说一说,演一演)(6).指导朗读。A.教师范读。B.学生表演诵读。2.细读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2),笋娃娃多可爱呀!(引导学生感知“裹” 、 “浅褐色” 、嫩生生“)(3).指导朗读:如果让拟抱一抱这个白白胖胖的娃娃,你会感到怎样?(4
5、).看着图,你感受到了什么?(媒体演示春笋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情景)(5).指导朗读第二、三句。A.学生自由读。B.指名读,师生从语态、表情、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C.配乐齐读。3.回归整体,指导诵读。(1).配乐齐读。(2).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小春笋吗?(3).指导背诵。A.媒体演示,教师范背,学生小声跟背。B.同桌互相演诵。C.指名试背。D.配乐齐背。二、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1抽读生字卡片。2口头组词、扩词。3识记字形,认识新偏旁:冲、破: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声、笑:采用比较的方法识记。4按笔顺描红。5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三、板书设计:1春笋又 再一 冲破 掀翻 冒 向节 迎
6、着 笑 长 上四、教学反思:春笋一文写的是在春笋在美好的春天来临之际,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热情赞美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全文共两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春笋被春雷唤醒后,纷纷出土的景象。第二段写春笋出土后,顽强向上生长的情景。这篇课文,虽然简短,但是让学生完全进入角色,充分理解春笋的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顽强的生命力,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以下几种情境 :一、在角色中体验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这就指出了在阅读中要强化感受性、体验性。文中“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是比较难理解的句子,虽然寥寥数字,却显示了春
7、笋一股不断向上的顽强。在理解这句话时,我采用师生对话,角色转化。老师以土地公公的身份劝说春笋娃娃安于现状,别瞎费力气瞎折腾。一个个春笋娃娃,都纷纷表示不管用多长时间,花多少力气,都要冲出黑暗。由于角色的转换,激起了学生热烈的情绪,发出誓不罢休的铮铮誓言,正是在转换角色中,真切感受到春笋那种坚忍不拔的高贵品质,在朗读中,读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二、在朗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标中还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好课文插图,用教师的激情的语言,帮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尽量让课文抒发的情感溢出纸面,从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