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 垂径定理1理解垂径定理和推论的内容,并会证明,利用垂径定理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重点)2利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解决实际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如图某公园中央地上有一些大理石球,小明想测量球的半径,于是找了两块厚 20cm的砖塞在球的两侧(如图所示),他量了下两砖之间的距离刚好是 80cm,聪明的你能算出大石头的半径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垂径定理【类型一】 利用垂径定理求直径或弦的长度如图所示, O 的直径 AB 垂直弦 CD 于点 P,且 P 是半径 OB 的中点, CD6cm,则直径 AB 的长是( )A2 cm B3 cm3 2C4 cm D4 cm2 3解析:直径 AB D
2、C, CD6, DP3.连接 OD, P 是 OB 的中点,设 OP 为 x,则OD 为 2x,在 Rt DOP 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 32 x2(2 x)2,解得x . OD2 , AB4 .故选 D.3 3 3方法总结:我们常常连接半径,利用半径、弦、垂直于弦的直径造出直角三角形,然后应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 3 题【类型二】 垂径定理的实际应用2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图中的 ),点 O 是这段弧的圆心, C 是AB 上一点, OC AB,垂足为 D, AB300m, CD50m,则这段弯路的半径是_m.AB 解析:本题考查垂径定理,
3、 OC AB, AB300m, AD150m.设半径为 R,根据勾股定理可列方程 R2( R50) 2150 2,解得 R250.故答案为 250.方法总结: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利用我们学过的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进行解答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 8 题【类型三】 垂径定理的综合应用如图,已知圆 O 的直径 AB 垂直于弦 CD 于点 E,连接 CO 并延长交 AD 于点 F,且CF AD.(1)请证明:点 E 是 OB 的中点;(2)若 AB8,求 CD 的长解析:(1)要证明 E 是 OB 的中点,只要求证 OE OB OC,即 OCE30;(2)在直12
4、12角 OCE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以解得 CE 的长,进而求出 CD 的长(1)证明:连接 AC,如图,直径 AB 垂直于弦 CD 于点 E, , AC AD.过AC AD 圆心 O 的直线 CF AD, AF DF,即 CF 是 AD 的垂直平分线, AC CD, AC AD CD,即 ACD 是等边三角形, FCD30.在 Rt COE 中, OE OC, OE OB,点 E 为12 12OB 的中点;(2)解:在 Rt OCE 中, AB8, OC OB AB4.又 BE OE, OE2, CE12 2 , CD2 CE4 .OC2 OE2 16 4 3 3方法总结:解此类题一般要把半径
5、、弦心距、弦的一半构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里,运用勾股定理求解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 5 题探究点二:垂径定理的推论【类型一】 利用垂径定理的推论求角的度数如图所示, O 的弦 AB、 AC 的夹角为 50, M、 N 分别是 、 的中点,则AB AC MON 的度数是( )A100 B1103C120 D130解析:已知 M、 N 分别是 、 的中点,由“平分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弧所对的弦”得AB AC OM AB、 ON AC,所以 AEO AFO90,而 BAC50,由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得 MON360 AEO AFO BAC360909050130.故选 D.变式训练:见
6、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 6 题【类型二】 利用垂径定理的推论求边的长度如图,点 A、 B 是 O 上两点, AB10cm,点 P 是 O 上的动点(与 A、 B 不重合),连接 AP、 BP,过点 O 分别作 OE AP 于 E, OF PB 于 F,求 EF 的长解析:运用垂径定理先证出 EF 是 ABP 的中位线,然后运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把要求的 EF 与 AB 建立关系,从而解决问题解:在 O 中, OE AP, OF PB, AE PE, BF PF, EF 是 ABP 的中位线, EF AB 105(cm)12 12方法总结:垂径定理虽是圆的知识,但也不是孤立的,它常和三
7、角形等知识综合来解决问题,我们一定要把知识融会贯通,在解决问题时才能得心应手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 2 题【类型三】 动点问题如图, O 的直径为 10cm,弦 AB8cm, P 是弦 AB 上的一个动点,求 OP 的长度范围解析:当点 P 处于弦 AB 的端点时, OP 最长,此时 OP 为半径的长;当 OP AB 时, OP最短,利用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可求得此时 OP 的长解:作直径 MN弦 AB,交 AB 于点 D,由垂径定理,得 AD DB AB4cm.又 O 的12直径为 10cm,连接 OA, OA5cm.在 Rt AOD 中,由勾股定理,得OD 3cm.垂线段最短,半径最长, OP 的长度范围是 3cm OP5cm.OA2 AD2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明确 OP 最长、最短时的情况,灵活利用垂径定理求解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能确定最值时的情况三、板书设计垂径定理1垂径定理2垂径定理的推论4垂径定理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定理,由于它涉及的条件结论比较多,学生容易搞混淆,本节课采取了讲练结合、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课前布置所有同学制作一张圆形纸片,课上利用此纸片探索、体验圆是轴对称图形,并进一步利用圆的轴对称性探究垂径定理,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