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110469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1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溶液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的是( )A NH 4NO3固体 B 生石灰 C KOH 固体 D 苛性钠2.下图为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t1时,B 物质的溶解度为 40 gB 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BCC 要将 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D 要使 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0 时,50 g 水可以溶解 25 g甲物质B 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20 时,甲、乙两种物

2、质的溶解度相同D 30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4.高氯酸钾(KClO 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 20 时,将 2 g高氯酸钾溶液于 98 g水可配制 2%的溶液C 60 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7.3%D 80 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 40 有结晶现象5.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2B 溶剂一定是水C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6.将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Wg,恒温蒸发至有一定量的晶体析出。下图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与蒸发时间( t)的

3、关系是( )A BC D7.要配制 100 g 5%的 NaCl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 烧杯、试管、玻璃棒B 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C 烧杯、胶头滴管、漏斗D 烧杯、酒精灯、玻璃棒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50C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当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9.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 浓硫酸 B 医用酒精 C 生理盐水 D 碘酒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A 溶液是无色透明的、均一的、

4、稳定的混合物B 植物油溶入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C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溶液D 溶液是均一的,内部各处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相同11.下列溶液中水不是溶剂的是( )A 稀硫酸 B 医用酒精 C 浓盐酸 D 碘酒溶液12.三种固体物质 a、b、c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 bacB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时都有晶体析出C t2时,将 50 g a物质加入到 100 g水中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D a 中混有少量 b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 a13.20 时,将等

5、质量的 a、b 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 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然后升温到 50 时。现象如图乙;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由这一过程可知( )A 图甲中 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 b溶液大B 图乙中 a、b 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C 图丙中表示 a的溶解度曲线是 MD 30 时 a、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14.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 t2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 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A 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B 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C

6、 恢复至 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 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二、填空题15.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 与 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 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_。(2)t2时 30 g a物质加入到 50 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 80 g溶液吗?_(填写“能”或“不能”)。(3)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_。(4)将 t1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5)要使 c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采取的方法是_。16.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

7、要的作用。(1)下图实验中,当试管 1中气体的体积为 6 mL时,试管 2中气体体积约为_mL;电解时往往要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其作用是_。(2)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20%的 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 300 g 25%的 NaCl溶液稀释为 10%的 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g。(3)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510 g水的 A、B 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 20 _ t(填“”“bc,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bc,正确;B 项,因为 t2,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8、所以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 t2,析出溶质的质量为 abc,正确;C 项,蒸发水分,都析出晶体,故恢复至 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正确;D 项,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降温至 t1,它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故选 D。15.【答案】(1) t1时 a与 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不能 (3)cba (4)bac (5)升温【解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是否饱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16.【答案】(1) 3 增加水

9、的导电性 (2) 450 (3) c【解析】(1)根据水的组成和电解水的实验可知当试管 1中气体的体积为 6 mL时,试管 2中气体体积约为 3 mL,电解时往往要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其作用是增加水的导电性;(2)现将300 g 25%的 NaCl溶液稀释为 10%的 NaCl溶液,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解题 ,300 g25%(300 g x)10%,得到 x450 g;(3)由溶解度曲线和溶解情况可知,则 20 t;20 时,对 A试管进行如下操作,最终 A试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发生变化,因为溶液已经饱和,只有改变温度使其进一步溶解,溶质的质量分

10、数才能改变,故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c,升温到 40 。17.【答案】4.5 g 475 g【解析】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500 g0.9%4.5 g在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 1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X;10X18%500 g0.9%或 X18%4.5 g解之得: X25 g需加水质量:500 g25 g475 g18.【答案】(1)11 g (2)26.7%【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前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的,所以二氧化碳的质量269010511 g,反应后的溶质是 CaCl2,而溶液的质量等于 105 g减去石灰石中的不反应的杂质的质量,

11、设:石灰石中 CaCO3质量为 X,生成的 CaCl2质量为 Y,列比例式:100 X4411 g,解得: X25 g111 Y4411 g,解得: Y27.75 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9.【答案】(1)4.4 (2)11.7% (3)16.3%【解析】(1)纯碱样品中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图示可知:当加入 73 g稀盐酸时,生成气体的质量达到了最大值,即此时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 g。(2)解:设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 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y10644 x4.4gx10.6 g11744 y4.4 gy11.7 g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为 。11(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