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1105347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上石桥高中高一 12 月份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30 题,共 60 分)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 , “有钱无钱,回家过年” ,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井田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亲情是缘” 、 “珍惜亲情”可知题意主要论述了中国人的血缘亲情关系,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所以与这种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应该是宗法制。井田制是周朝的土地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都和血缘无关,故排除A、C、D 项,故选 B 项。2

2、.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有(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晋 王室子弟 今山西 齐 功臣 今山东北部卫 王室子弟 今河南北部 宋 商朝后裔 今河南南部鲁 王室子弟 今山东南部 燕 王室子弟 北京带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图表内容可知分封一王世子弟居多,所以说- 2 -法正确,从地域来看王世子弟主要分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所以的说法正确,分封的对象为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呈

3、现出明显的多样性,所以的说法也正确,家天下出现于夏朝,故错误,本题所以选 C。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封制特点【名师点睛】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慰、御史丈夫,史称“三公” 。但太慰一职始终空设。在此背景下,御史丈夫的实际作用是( )A. 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 B. 协助皇帝助理万机C.

4、 协助丞相管理军事 D. 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公中丞相是辅佐皇帝处理政事,而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主管监察,在丞相权力极大的时期御史大夫主要起的作用就是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故选 D。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 ”据此推断,秦汉“化家成国”主要得益于( )A. 实行科举制 B. 思想上独尊儒术C. 采用严刑酷法 D. 推行郡县制【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并结合所学知

5、识可知,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从此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所以本题答案选 D 项。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故 A 错。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的措施,和取消贵族政治无关,故 B 错。采用严刑酷法是秦朝治国特点,和材料无关,故 C 错。5.按唐制,中男(男丁 l6 岁以上至 21 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 22 岁以上为成男)- 3 -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兵部 D. 门下省【答案】D【解析】【详解】唐代实行

6、三省六部制,三省各有职责,其中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魏征不肯签署文件最终导致该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知魏征应该供职于负责审核政令的门下省,而非负责起草政令和执行政令的中书省与尚书省,故排除A、B 项,故选 D 项;兵部是尚书省下的六部之一,不负责审核政令,故排除 C 项。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源自宋代政府的告示。当时的“州官”A. 负责向中央转运钱粮赋税B. 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C. 拥有封地,官位可世袭D. 由文官担任,受通判节制【答案】D【解析】宋代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并且受受通判节制,即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负责向中央转运钱粮赋

7、税是转运使,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州官”不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选项 B不符合题意,排除;“州官”不拥有封地,官位不可世袭,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州官”是指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的产物。7.“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对这一史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秦始皇以“凌迟”等手段残害群臣B. 唐太宗设立三省六部制以取代丞相制C. 宋太祖意在杜绝武将做丞相的现象D. 明太祖废除丞相以确保皇权高枕无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太祖废除丞相。根据材料信息,

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 4 -明太祖为加强皇权而废除丞相,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史料是反映明太祖废除丞相而非秦始皇以“凌迟”等手段残害群臣,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史料是反映明太祖废除丞相而非唐太宗设立三省六部制以取代丞相制,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史料是反映明太祖废除丞相而非宋太祖意在杜绝武将做丞相的现象,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太祖废除丞相【名师点睛】当今历史试题的选材很多是学生平时所从未接触过的,但无论怎样选材其实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它们的本来“身影” 。因此,做此类试题时可以采取回归教材法,即根据历史

9、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以及其发生的时间、空间等因素准确定位所考查的点是做对此类试题的关键所在。8.清朝一机构离皇帝寝宫仅 50 米距离,为严格保密,该机构中的听差皆拣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幼童充任,而且还有专派的御史往复稽查,不准任何人窥探。该机构人员精干,只能“跪奏笔录”该机构的设置( )A. 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 B. 解决了君相之间的矛盾C. 完善了中枢权力体系 D. 适应了皇帝集权的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关键信息“清朝一机构” “跪奏笔录”可知,该机构为军机处,联系所学知识,军机处只是一个皇帝私人的秘书班子而已,军机处权力的加大,严格保密措施,都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故 D 项正确,

10、A 项错误;明朝已经废除丞相,清朝不存在君相之间的矛盾,排除 B项;根据“该机构中的听差皆拣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幼童充任” ,不能说明“完善了中央制度体系” ,只能表明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而采取的极端措施,排除 C 项。点睛:首先,根据关键信息“清朝一机构” “跪奏笔录”得出这一结构是军机处,然后结合军机处相关知识得出正确的答案。9.根据如图示及所学知识,军机处是- 5 -A. 辅助皇帝行使权力的机构B. 囊括内阁、六部权力的机构C. 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D. 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军机处起到了跪授笔录,上传下达辅助皇帝

11、的作用,但不能全面反映图中的信息,故 A 项是错误;军机处是隶属于皇帝下面单立的一个机构,其下并不包括内阁、六步等,故 B 项错误;军机处是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准确地反映了图中的信息,故 C 项是最佳选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10.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民主制的形成B. 个人主义是古希腊城邦制度的主要特征C. 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D. 古希腊航海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答案】C【解析】

12、决定古希腊民主制形成的是经济因素,即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不是地理因素,A 错误。B、D 材料未体现,错误。根据材料中的“这种自然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可以反映出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影响,即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产生重要影响,C 正确。11.下列选项中,与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A. 男女公民在政治权利上一律平等 B. 五百人议事会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C. 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D. 陪审法庭是国家的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答案】A【解析】雅典公民权掌握在男性公民手中,广大的妇女、奴隶、外邦人不享有民主权利,这是雅典民主最大的局限性,A 项错误,符合设问

13、。BCD 三项都是雅典民主鼎盛时期的主要的国家机构,- 6 -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A。12.十二铜表法第 3 表规定: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这说明十二铜表法强调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C.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D.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答案】C【解析】债务人对债权人有还债的义务,如不按期履行,则债权人有题中材料所提及的权利,这在根本上体现了十二铜表法对私有财产的

14、保护,故答案为 C 项。AD 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B 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13.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他的顾问抱怨说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完全不同的各色人等,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为此,统治者决定A. 发展军事力量,巩固和加强罗马帝国的统治B. 完善法律体系,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C. 扩大公民权,保障境内一切自由民的利益D. 建立地区部落,加强对各地区的有效控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罗马帝国” “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等关键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是在罗马帝国时期人口增

15、加、统治区域扩大的背景下产生的,保障境内一切自由民的利益,故 C 与题意相符。A 项与史实不符,罗马统治者注重运用法律来维护其统治,排除。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是以十二铜表法为标志,是共和国时期,属于公民法,故排除B。D 两项与史实不符,且材料没有涉及罗马建立地区部落,加强对各地区的有效控制的信息,而是强调注重运用法律来维护其统治,排除。14. 1742 年,沃尔波尔内阁由于西班牙战争失利,遭到下院多数党的攻击,沃尔波尔内阁便辞职了。此后, “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必须辞职”就成为英国一种不成文的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 7 -A. 强化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关系B. 协调内阁与国王之间的关系C. 防止国家

16、元首实行专制独裁D. 进一步增强内阁首相的权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 “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必须辞职”就成为英国一种不成文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有利于强化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关系,体现内阁对议会负责,故A 正确。材料未涉及内阁与国王之间的关系,故 B 排除。英国国家元首是国王,国王没有实权,故 C 排除。这一制度制约了内阁首相的权力,故 D 排除。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特点15.1841 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

17、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B. 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C. 内阁集体责任制成为公认的原则D. 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可知当时英国内阁制的主要原则是对外要意见一致,而不是内部意见一致,故排除 A 项;首相是内阁的领袖,不可能和内阁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故排除 B 项;根据“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可知内阁集体责任制是当时英国公认的原则,故选 C 项;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的是

18、内阁的去留,而不是决定内阁政策,故排除 D 项。【点睛】英国内阁原则的逐渐形成是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发展完善的表现,也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完善的表现。16.“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和硅谷,不在于空军和海军,不在于言论自由和自由市场,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 ”材料所颂扬的制度建立的基石是- 8 -A. 1787 年宪法 B. 邦联条例 C. 权利法案 D. 大宪章【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美国 1787 年宪法是关于美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大法,保证国家权力的正常运转,奠定了美国的长治久安。所以,美国政治制度建立的基石是 1787 年宪法,故 A 项正确。 邦联条例是指在 1776 年北美

19、宣布独立后不久,第二届大陆会议提出并着手起草的全国宪法,是北美殖民地筹建 13 个新州统一政府的第一个正式文件。故 B 错。 大宪章和权利法案是英国的,故 C、D 项错误。17. 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其中包括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它体现出了美国政体的重要原则是A. 中央集权 B. 分权制衡C. 两党制 D. 联邦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政体。材料“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说明国会有权弹劾总统,联系美国 1787 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

20、,但相互制约,有利于防止专制和独裁。所以答案选 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 年宪法18. 自 1789 年大革命爆发到 1875 年,各种政体纷纷在法国出现,法国成为各种政治制度的试验田。这说明法国A. 资产阶级革命很不彻底B. 封建势力占据统治地位C. 近代政治发展艰巨复杂D. 启蒙思想影响不够深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自 1789 年大革命爆发到 1875 年,各种政体纷纷在法国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法国近代政治发展艰巨复杂,政治斗争复杂,故 C 正确。各种政治制- 9 -度的试验田不能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很不彻底,故 A 排除。当时资本

21、主义势力占上风,不是封建势力占据统治地位,故 B 排除。启蒙思想影响巨大,故 D 错误。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国19.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 “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B.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C.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D. “皇帝是国家元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其强调的观点是德意志君主权力很大,掌握实权。分析选项,ABC 三项分别阐述了德意志君

22、主的立法权、对议会的控制、司法权和监督权等,这些都是实权,都是题干“君主”是实的体现。而 D 项并不等于说君主掌握实权,答案为 D。考点: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首先准确理解题干强调的主旨。20.“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 )A. 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B. 军事技术的落后C.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D. 英国的坚船利炮【答案】C【解析】【详解】清政府统治的腐朽无能、军事技术的落后和英国的坚船利炮都是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

23、败的原因,但都不是根本原因。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落后的封建专制体制无法抵御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即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之间的差距,故排除 A、B、D 项,故选 C项。- 10 -【点睛】清王朝和英国的差异是社会形态上的差异,体现在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和思想文化等等各个方面,是两种文明之间的差异。21.资政新篇 “政治上,它主张“以法治国”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 ”,下列对其评述错误的是( )A. 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 先进思想启迪了后人,对以后的救亡图存道路的

24、探索产生了重要影响D. 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了实际,根本无法实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A 项评述正确,故排除;根据所学内容可知,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 项评述正确,故排除;资政新篇的先进思想启迪了后人,对以后的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产生了重要影响,C 项评述正确,故排除;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了实际,根本无法实现的是天朝田亩制度 ,所以 D 项评述错误,故选 D 项。22.洪秀全在天父诗 、 幼学诗中说:“只有媳错无

25、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 ”这主要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 继承了传统农民起义的全部宗旨B. 按照拜上帝教创立人间天国C. 旨在强化等级尊卑的传统观念D. 并未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答案】C【解析】材料中一味强调的是“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显然突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传统三纲五常的思想相似,故 C 正确;A 中全部宗旨说法绝对,排除。从来没有体现出创立人间天国的信息,故 B 错误;太平天国利用西方基督教思想,故D 错误。23.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 11

26、 -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等各个领域。 ”由此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C. 清政府从此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D.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等各个领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资本输出,加紧经济侵略,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A 正确。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不符合投资、生产、销售、金融等各个领域,故 B 排除。清政府从此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在辛丑条约 ,故C 排除。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鸦片战争

27、后,故 D 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马关条约24.著名学者秦晖教授曾撰文指出,与所谓“器物制度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晚清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 。其中, “反西化”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了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的方案,因此太平天国运动不是反西化,故排除 A 项;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实行盲目的排外政策,体现了反西化的特征,故选 B 项;戊戌变法时学习西方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企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28、不是反西化,故排除 C 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仿效西方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也不是反西化,故排除 D 项。25.鲁迅在阿 Q 正传中写道:“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县长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这说明辛亥革命A. 前后没有任何变化B. 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C. 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12 -D. 使地主和旧官僚走向资产阶级化【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失败的危机,所以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辛亥革命前后是有变化的,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的信息,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地主和旧官

29、僚仍然是封建阶级化而非资产阶级化,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26.1912 年 3 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本质意义是( )A. 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B. 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 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D.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答案】B【解析】【详解】虽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民实际上没有真正得到广泛的政治权利,故排除 A 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国家的主权归属于人民,即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选 B 项;题意中只体现了国家权力的归属,未能体现民主共和国

30、的原则,故排除 C 项;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不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意义,故排除 D 项。27.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 2132 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 ”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辛亥革命( )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C. 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D.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答案】B【解析】【详解】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故排除 A 项;根据“辛亥革命为 2132 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并结合所学(秦-清)可知,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 13 -“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

31、专制,故选 B 项;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不是题意中作者论述的内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 C 项;辛亥革命后颁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颁布的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文件,故排除 D 项。【点睛】辛亥革命主要是实现了政治上的变革,但在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没有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8. 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A. 义和团运动 B. 新文化运动C. 五四运动 D. 国

32、民革命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政治运动” “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中,可以判读出这次运动时五四运动。所以答案选 C;义和团是农民运动,故错误;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运动,故 B 错误;国民革命运动不属于青年的运动,故 D 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29.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会议是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遵义会议D. 瓦窑堡会议【答案】C【解析】试

33、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其中“舵手一易齐桨橹”指的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故选 C。- 14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30.美国时代杂志 1938 年 1 月 3 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 1937 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 13 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材料表述指的是( )A. 卢沟桥事变 B. 淞沪会战 C. 太原

34、会战 D. 台儿庄战役【答案】B【解析】【详解】卢沟桥事变没有阻碍日本达 13 星期之久,所以材料表述的不是卢沟桥事变,故排除 A 项;淞沪会战是中国在上海与日本展开的第一次正面会战,虽然最终以中国战败结束,但这次会战坚持了 3 个月之久,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所以材料表述的应该是淞沪会战,故选 B 项;太原会战和台儿庄战役的爆发都在淞沪会战之后,不是第一次粉碎日本侵略中国的时间表,故排除 C、D 项。二、材料解析题(31 题 24 分、32 题 16 分,共 40 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

35、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二:(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旨,分毫不敢与闻。材料三:(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汪士铎(曾任曾国藩幕僚)材料四:(1931 年 9 月 20 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

36、,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1937 年 9 月 2 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敌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15 -蒋介石日记(1)据材料一,指出在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部门官员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内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4)材料四反映蒋介石对日策略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答案】 (1)包括了皇帝和中书省、门下省长官的

37、意见。意义:丞相权力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加强了皇权。(2)防止权臣权力过大威胁皇权;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3)态度:敌视。依据:称太平军为“盗”和“逆匪” 。因素:人口过度增长加剧人地矛盾,人民无以谋生;国家选拔人才的途径过窄;太平军将领具有才干。(4)变化:从不抵抗到持久抗战。原因: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共产党调整对国民党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形成;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思想等。【解析】【详解】 (1)根据“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可知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括了皇帝、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意见,尚书省主要负

38、责执行,不参与意见。唐代实行的这种政治体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分工合作,互相牵制,一方面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加强皇权。(2)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明代内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明初统治者认为相权威胁皇权,废除了宰相制度,但皇帝负责政务又负担过重,为了减轻皇帝的负担,后来设置了内阁作为顾问咨询机构,以提高行政和决策效率。(3)根据材料三中作者对太平军“盗” 、 “逆匪”等称呼可以看出作者对太平天国持敌视态度。根据“不能增而人加众,取才之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及方面大臣所及也”可知作者认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加剧人地矛盾,人民无以谋生;国家选拔人才的途径过窄

39、;太平军将领具有才干。(4)根据“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 、 “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可知反映了蒋介石对日策略由不抵抗到持久抗战的变化。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日本由局面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共产党调整对国- 16 -民党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形成以及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思想等。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伯利克里讲道:“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毎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

40、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服。 ”修昔底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材料二: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他是否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是否具有真正的才能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亊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亊务。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伯利克里阐述的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怎样理解“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句话?材料三 英王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否决法律、宣战、媾和和缔约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君。然而国王又是不可缺的,除了礼仪方面的作用外。某个政治环节发生矛盾,

41、国王可利用自己的声望进行调节。有人说,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扬起风帆的桅杆。材料四:据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一小女该站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打招呼并有如下对话:克林顿:你为什么站那么高?女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克林顿: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女孩:管美国人(民) 。克林顿:(略微思索后)准确的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2)材料三反映出英国的政体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它有何突出特点?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宪法、选民、国会、总统之间相互关系如何?【答案】 (1)主要特征: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轮番而治、政治为本

42、、城邦至上。雅典名义是实行民主政治,但对参政的公民也有一些性别、年龄上的限制,再加上经济的不平等和地理因素的影响,真正参政的只是少数人。所以他的话言过其实,是溢美之词。(2)君主立宪政体。突出特点:国王“统而不治” ,是虚位元首,但也起着维系国家纽带的- 17 -作用。选民选举产生国会和总统;国会制定宪法;总统不对国会负责,对宪法负责。【解析】【详解】 (1)根据“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在少数人手中。毎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 “是他是否具有真正的才能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亊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亊务”可知伯利克里阐述的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是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为本、城邦至上等。伯利克里虽然说“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但在雅典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加之经济上的不平等和地理因素影响,实际上符合公民资格的只是少数人,真正参政的也是少数人。所以伯利克里的这句话是言过其实的。(2)根据“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君”可知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政体,其突出特点是国王“统而不治” ,国王只是国家的象征,但国王也起着维系国家的纽带作用。根据“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美国是通过人民选举选出总统和国会,国会制定或修改宪法,总统和国会是分权制衡的关系,总统不对国会负责,对宪法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