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108014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年级 12 月份联考试卷生 物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图示两种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离不开这两种细胞器的参与B. 所有动物细胞中都含有甲、乙两种细胞器C. 甲、乙两种细胞器都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D. 原核细胞中没有细胞器甲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答案】A【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甲为线粒体,乙为中心体。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中,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而中心体参与纺锤体的形成,A 正确;蛔虫细胞不含线粒体,中心体存

2、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B 错误;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心体没有膜结构,不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C 错误;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和中心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D 错误。2.关于 ATP 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A 表示腺嘌呤,P 表示磷酸B. ATP 分子中含有 C、H、O、N、P 五种元素C. 1molATP 水解,释放出 3054kJ 的能量来自两个高能磷酸键D. T 表示胸腺嘧啶,因而 ATP 的结构与核苷酸很相似【答案】B【解析】- 2 -【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 ATP 的化学组成、结构特点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3、【详解】ATP 的结构简式为 APPP,其中的 A 代表腺苷,是由核糖和腺嘌呤组成,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T 表示三个(磷酸基团) ,可见,ATP 分子中含有C、H、O、N、P 五种元素,A、D 错误,B 正确;1molATP 水解,释放出 3054kJ 的能量来自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C 错误。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B. 酶通过为反应供能或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 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D. DNA 连接酶可将 DNA 分子中的碱基连接起来【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

4、题考查学生对酶的本质及其作用机理、酶的特性、DNA 连接酶的作用、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 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B错误;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C 正确;DNA 连接酶可将双连 DNA 片段“缝合”起来,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 错误。4.如图表示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三条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过程的酶均分布于细胞质基质B. 过程中均有 ATP 生成C. 过程均能发生

5、在酵母细胞中D. 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产生于线粒体内膜上- 3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三条途径”为主线,综合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的过程、场所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过程和都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催化过程的酶都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催化过程的酶分布于线粒体基质中和线粒体内膜上,A 错误;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中均有 ATP 生成,B 错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过程均能发生在酵母细胞中,C 正确;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场所是线

6、粒体基质,D 错误。5.下列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选材或操作错误的是A. 可用梨、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性糖的实验材料B. 向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苏丹染液检测脂肪C. 双缩脲试剂 A 液与 B 液先混合摇匀后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D. 提取含 DNA 的滤液可用香蕉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研磨【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及 DNA 的粗提取的实验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梨、苹果的果肉富含还原糖,且为白色或接近于白色,是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性糖的理想实验材料,A 正确;脂肪可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花生

7、种子富含脂肪,因此向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苏丹染液可检测脂肪,B 正确;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时,应先向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A 液(0.1g/mL 的 NaOH 溶液)1mL,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 B 液(0.01g/mL CuSO4溶液)4 滴,摇匀,C 错误;在提取香蕉的 DNA 时,在切碎的香蕉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收集滤液,D 正确。6.图甲、乙、丙、丁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哺乳动物体内相关细胞分裂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4 -A. 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B. 图乙细胞中含有 4 个染色体组、4 对同源染色体C. 图丙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含

8、8 条染色单体D. 图丁细胞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基因突变、染色体组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图甲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偏向细胞一极的部位向内凹陷,所以甲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极体和次级卵细胞,A 错误;图乙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含有 2 个染色体组、2 对同源染色体,B 错误;图丙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9、,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偏向细胞一极的部位向内凹陷,所以图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含 0 条染色单体,C 错误;图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两极对应的两条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出现了不同的基因,说明该细胞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D 正确。【点睛】若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熟记并理解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基因突变的特点、染色体组的内涵,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准确判断图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7.对孟德尔关于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叙述正确的是A. 在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

10、同时对父本和母本去雄B. 假说的主要内容是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 依据假说推断,F 1能产生数量比例为 11 的雌雄配子- 5 -D. 假说能解释 F1自交出现 31 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在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对母本去雄,A 错误;假说的主要内容是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B 正确;依据假说推断,F 1能产生数量比例为 11 的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C 错误;测交实验的结果出现 11 分离比,与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得出的预

11、期结论相符,所以假说成立,D 错误。8.下表是桃树花色的三组遗传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F1的表现型及数目杂交组合红花 白花红花白花 503 511白花红花 789 0红花红花 1240 423A. 组合的红花亲本与 F1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B. 组合均可判断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C. 若组合的 F1中红花植株全部自交,则子代中纯合红花所占比值为 1/2D. 若组合的 F1中红花植株全部自由交配,则子代中白花所占比值为 1/12【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表中信息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组合中的白花与红花杂交,F

12、 1均为红花,说明红花为显性性状,且双亲均为纯合- 6 -子,组合中的红花与红花杂交,F 1中的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 31,说明双亲均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因此组合均可判断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B 正确;组合的红花与白花杂交,F 1中的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 11,说明红花亲本与 F1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A 正确;若相关的基因用 R 和 r 表示,则组合的红花亲本的基因型均为 Rr,F 1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1/3RR、2/3Rr,F 1中红花植株全部自交,子代中纯合红花所占比值为1/3RR2/31/4RR1/2,C 正确;组合的 F1中红花植株产生的配子为 2/3R、1/3r,让这些红

13、花植株全部自由交配,则子代中白花所占比值为 1/3r1/3r1/9,D 错误。【点睛】以“组合或组合中的亲、子代的表现型及其 F1的性状分离比”为切入点,明辨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据此围绕“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9.下列有关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可在含 32P 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噬菌体的标记B. 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其 DNA 分开C. 培养温度、搅拌强度和离心时间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D. 菌体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噬菌体侵

14、染细菌的实验、DNA 的半保留复制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可在含 32P 的细菌细胞培养基中培养细菌,获得 32P 标记的细菌,再用该细菌培养噬菌体,进而获得 32P 标记的噬菌体,A 错误;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 错误;培养温度、搅拌强度和离心时间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C 正确;依据 DNA 的半保留复制与题意,菌体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 错误。10.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 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缺失而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C. 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

15、白质的结构和功能D. 基因型为 Dd 的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属于基因重组【答案】C- 7 -【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所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但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因此原核生物一般不能发生基因重组,也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A 错误;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缺失而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 错误;因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多个密码子可编码同一种氨基酸) ,所以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C 正确;基因

16、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基因 D 和 d 控制的是同一性状,因此基因型为 Dd 的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不属于基因重组,D 错误。1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的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 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C.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D. 不同物种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进化【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17、A 错误;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这个物种的部分基因,B 错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C 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可见,不同物种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进化,D 正确。12.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 内环境 pH 的稳定需要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B. 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C. 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组织液增多- 8 -D. 运动时大量出汗可能会导致体内水盐平衡失调【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理化性质、

18、体液免疫、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内环境 pH 的稳定依赖于缓冲物质的调节,A 错误;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发生在组织液中,组织液属于内环境,B 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进而引起从血浆中进入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即将会导致组织液增多,C 正确;运动时大量出汗,可引起机体丢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因此可能会导致体内水盐平衡失调,D 正确。13.结核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人体通过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卡介苗对人体来说是一种抗原,会被效应 T 细胞裂解B. 结核杆菌入侵时,吞噬细胞会吞噬处理结核杆菌C. 注射卡介苗的作用是刺激

19、人体内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D. 结核杆菌入侵后,浆细胞会增殖、分化并产生特异性抗体【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卡介苗对人体来说是一种抗原,注射卡介苗的作用是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抗体可与卡介苗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效应 T 细胞可裂解被结核杆菌寄生的靶细胞,A、C 错误;结核杆菌入侵时,吞噬细胞会吞噬处理结核杆菌,暴露出结核杆菌特有的抗原,B 正确;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没有增殖、分化能力,D 错误。14.甲图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乙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

20、理作用,丙图是来自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茎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 -A. 图甲根部向地生长,且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则其浓度范围为( c d)molL1B. 图乙中曲线代表的是根C. 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D. 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易存活的是【答案】A【解析】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重力使生长素集中分布在根和顶芽的近地侧对于根,由于对生长素敏感性对于芽,近地侧生长受抑制,背地侧生长快,故向地生长,而芽对生长素较不敏感,近地侧生长快于近地侧,故结合图乙分析,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C-D)mol/L,抑制根生长,促进芽生长,A 正确;根、芽

21、、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依次下降,图乙中曲线代表的是芽,代表根,B 错误;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C 错误;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能存活的是,含有芽,生成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生根,D 错误。【考点定位】生长素生理作用【名师点睛】学生对于根的向地性理解不清根的向地性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不均(根的向地侧生长慢,背地侧生长快)根向地生长。15.下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10 -A. 阻断了部分 K+通道B. 阻断了部分 Na+通道C. 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D. 阻断了

22、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神经细胞内的 K 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 Na 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造成 K 外流,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受刺激时,细胞膜对 Na 的通透性增加,Na 的内流,这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曲线图显示: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其动作电位的峰值明显低于正常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的峰值,说明用此药物处理后,导致内流的 Na 减少,进而推知: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阻断了部分 Na+通道,B 正确,

23、A、C、D 均错误。16.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调查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B. 初生演替可以发生在陆地上,也可以发生在水体中C. 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和信息传递的方向是一致的【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群落的演替、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调查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A 错误;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

24、演替可以发生在陆地上,也可以发生在水体中,B 正确;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 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而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可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和信息传递的方向是不一致的,D 错误。- 11 -17.若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 4 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B. ab 段甲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乙减少,丙增多C. 甲、乙、丙、丁 4 个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D. 由于丁种群在 4 个种群中相对数量最多,所以其丰富度最大【答案】D【

25、解析】【分析】本题以“反映捕食关系的曲线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物种丰富度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甲、乙、丙、丁 4 个种群之间是捕食关系,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所以由这 4 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为丁乙甲丙。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A 正确;ab 段乙种群数量减少、丙种群数量增多,导致甲种群数量下降,B 正确;甲、乙、丙、丁 4 个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C 正确;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D 错误。18.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

26、. 发酵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B. 制作过程均需先通入无菌空气,短时间后将发酵瓶密闭C. 为了提高发酵产出量,果汁或豆腐应尽量装满发酵瓶D. 发酵过程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降低产品品质【答案】D【解析】【分析】- 12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果酒、果醋、腐乳的制作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果酒、果醋的制作,选用的菌种依次为酵母菌、醋酸菌,腐乳的制作,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毛霉、酵母、曲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A 错误;果酒发酵时需要先通气后密封,而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和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都是需氧型微生物,因此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时

27、不需要将发酵瓶密闭,B 错误;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是需氧型生物,因此豆腐装瓶时不能装满发酵瓶,C 错误;发酵过程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降低产品品质,D 正确。19.下列关于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将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有利于酵母菌的活化B.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进行小火或间断加热C. 将溶化并冷却的海藻酸钠溶液直接转移至注射器中D. 将制备好的凝胶珠放入氯化钙溶液中浸泡半小时左右【答案】C【解析】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以利于酵母菌活化,A 正确;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或间断加热的方法,防止焦糊,B 正确;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需冷却后才能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再

28、将混合液转移至注射器中,C 错误;将与酵母菌混匀的海藻酸钠溶液注入 CaCl2溶液中浸泡半小时左右,以形成球形或椭球形的凝胶珠,D 正确。20.犬细小病毒(CPV)单克隆抗体(Cpv McAb)可抑制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侵染及病毒的复制,进而杀灭幼犬体内病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在 Cpv McAb 的制备过程中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B. 给幼犬注射 CPV 后,CPV 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发生了体液免疫反应C. 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即可直接生产 Cpv McAbD. 对杂交细胞培养时,需要无菌无毒环境,且温度、气体环境等要适宜【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文和

29、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3 -【详解】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A 正确;给幼犬注射 CPV 后,会激发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若 CPV 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发生了体液免疫反应,B 正确;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并不都符合人们需要,还需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分泌 CPV McAb 的杂交瘤细胞,C 错误;对杂交细胞培养时,需要无菌无毒环境,且温度、气体环境等要适宜,D 正确。二、多项选择题21.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时期与同源染色

30、体对数的关系曲线图,以下对图示的理解正确的是A. AE 段细胞完成有丝分裂过程B. FH 段内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 B 点和 H 点都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D. HI 段细胞中有可能含 2 个染色体组【答案】ABD【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CD 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是体细胞的两倍,所以 AE 段细胞完成有丝分裂过程,A 正确;FH 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该时段内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 正确;B 点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H

31、点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为零,是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分离的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C 错误;HI 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 2个染色体组,D 正确。2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4 -A.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B. 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鉴定细胞呼吸产生的酒精C. 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体和细胞壁的分离D.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答案】BCD【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32、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否则滤液细线上积累的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滤纸条上无色素带呈现,A 正确;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因此可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细胞呼吸产生的酒精,B 错误;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C 错误;表皮细胞没有分裂能力,染色体形成于细胞分裂期,因此用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D 错误。23.对下列四图有关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若切断甲图 c 点,则刺激 b 点后,a 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 若乙图表示人体内各体液间关系,则体内细胞只

33、与 A 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 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 B 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 C 对应的浓度D. 丁图可表示人体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内 ATP 产生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答案】ABD【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15 -【详解】甲图中,若在 c 点切断,刺激 b 点后产生的兴奋能够传到 a 点,但不会传到肌肉,因此 a 点会兴奋,但肌肉不会收缩,A 错误;若乙图表示人体内各体液间关系,则 A 是组织液,可与组织细胞直接进行

34、物质交换,B 是淋巴,可与淋巴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 是血浆,可与血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 是细胞内液,B 错误;单侧光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所以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 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 C 对应的浓度,C 正确;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中完成的,必须在有氧存在时才能进行,当氧气浓度为零时,线粒体内没有ATP 产生,所以丁图不能表示人体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内 ATP 产生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D 错误。24.图为某同学用血球计数板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结果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加样液之前,

35、要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必须清洗B. 取样时为避免吸到培养液底部的死菌,滴管应轻轻吸取,避免溶液晃动C. 在血球计数板滴上酵母菌培养液后,应将盖玻片先斜靠再盖好,防止气泡产生D. 计数时选择图中位于角上的四个小格计数并进行换算【答案】BCD【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原理、流程、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为了避免其它杂菌对酵母菌种群数量计数的影响,加样液之前,要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必须清洗,A 正确;抽样检测时,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B

36、 错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C 错误;血细胞计数板的正确用法是:对图中中格内酵母菌细胞进行计数,计数时,对于压在方格线上的酵母菌细胞,应计相- 16 -邻两边及其顶角的细胞数,D 错误。25.下图为某生态农业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生态农业涉及的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整体性原理等B. 池塘生态系统中, 鱼的放养量控制在 K/2 左右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C. 施用河泥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也能增加环境中 CO2浓度,有利于农作物增产D. 沼气池实

37、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答案】ABC【解析】【分析】本题结合某生态农业的模式图,考查对生态工程的原理、种群数量的变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分析图示可知:该生态农业涉及的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生物多样性原理等,A 正确;池塘生态系统中, 鱼的放养量控制在 K/2 左右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B 正确;施用河泥,河泥中含有无机盐可增加土壤中的矿质营养供应,即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微生物将河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可增加环境中 CO2浓度,有利于农作物增产,C 正确;

38、沼气池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 错误。三、非选择题26.如图是两种生活状态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7 -(1)图 1 细胞中与抗体的合成、加工、分泌相关生物膜结构包括_(填序号) ,抗体从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具有_。(2)导致图 1 细胞与产生该细胞的记忆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方面差异的原因是_。(3)破碎图 1 细胞常采用的操作是_。(4)图 2 细胞进行细胞呼吸产生 CO2的场所是_(填序号)(5)图 2 中和两种细胞器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_。A所含酶种类均不同 B都与能量代谢有

39、关 C都能发生 AU 配对 D增大内部膜面积的方式相同 E存在所有真核细胞中(6)图 3 中 c 点时细胞的代谢特点是_,e 点后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答案】 (1). (2). 一定的流动性 (3).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 将图 1 细胞置于蒸馏水(或低渗溶液)中 (5). (6). B、C (7). 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8). 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解析】【分析】本题以“两种生活状态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为主线,综合考查学生对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体液免疫、细胞分化、遗传信息的转录、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

40、析能力。【详解】(1) 图 1 细胞为浆细胞,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由内质网进行初步的加工,而后形成囊泡,包裹着加工后的蛋白质运往高尔基体;囊泡膜与高尔基体膜融合,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运往细胞膜,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将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可见,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内质- 18 -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全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在上述细胞结构中,只有核糖体没有膜结构,因此与抗体的合成、加工、分泌相关生物膜结构包括,抗体从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具

41、有一定的流动性。(2) 记忆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可增殖、分化为图 1 细胞(浆细胞) ,而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导致图 1 细胞与产生该细胞的记忆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方面差异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 图 1 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是细胞膜。当将该细胞置于蒸馏水或低渗溶液中时,一段时间后细胞将吸水涨破,因此破碎图 1 细胞常采用的操作是将图 1 细胞置于蒸馏水或低渗溶液中。(4) 图 2 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该细胞进行细胞呼吸时,CO 2产生于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即产生 CO2的场所是。(5) 图 2 中和分别表示线粒

42、体和叶绿体,前者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后者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中都能产生 ATP,因此二者所含酶种类不完全相同,但都与能量代谢有关,A 错误,B 正确;两种细胞器都含有少量的 DNA,都能发生转录过程,因此都能发生 AU 配对,C 正确;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来增大内部膜面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成基粒来增大内部膜面积,D 错误;蛔虫细胞属于真核细胞,但蛔虫细胞中无线粒体和叶绿体,E 错误。(6) 图 3 中 c 点时 CO2的吸收量为零,此时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e 点后 CO2的吸收量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不

43、是光照强度,而是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点睛】解答此类问题的技巧是:一是明辨各种细胞结构,正确识别各种细胞器;二是准确掌握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分布及特点,并与体液免疫、细胞分化、遗传信息的转录、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知识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27.下图 1 是某种猕猴桃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示意图, 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图 2 是科研人员在某山区研究夏季遮阳对该种猕猴桃净光合速率影响的结果。分析回答:- 19 -(1)图 1 过程中,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有_(填序号) ,过程产生的H中的氢元素来源于_。(2)图 2 中实验的自变量为_,Q 点的净光合速率比 P 点低,主要是由于

44、_(环境因素)造成的。N 点的净光合速率比 M 点低,主要是由于_导致图 1 中过程_(填序号)明显减慢所致。(3)根据研究结果,对该山区夏季猕猴桃园的管理提出合理建议:_。(4)适当遮光可能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请完善实验设计验证推测:提取并分离 35%遮阳和不遮阳条件下的猕猴桃绿叶中的色素,比较_。【答案】 (1). (2). 葡萄糖和 H2O (和丙酮酸) (3). 遮阳情况(或光照强度)与时间 (4). 光照较弱 (5). 部分气孔关闭 (6). (7). 在7:0017:00 左右适度遮阳 (8). 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

45、的环境因素、有氧呼吸过程、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 分析图 1 可知:表示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应,表示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表示依次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表示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综上分析,上述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有,过程产生的H中的氢元素来源于葡萄糖、丙酮酸和 H2O。(2) 图 2 中实验的自变量为遮阳情况(或光照强度)与时间。与对照(不遮阳)条件下的 P点相比,70遮阳条件下的 Q 点,因光照较弱,限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其净光合速率比 P 点低。M 点

46、与 N 点对应的时刻分别是 10:30 与 13:30 左右;与 10:30 左右相比,13:30 左右的光照强、温度高、蒸腾失水较多,导致部分气孔关闭,猕猴桃吸收的 CO2减少,进而导致图 1 中过程所示的暗反应明显减慢,所以 N 点的净光合速率比 M 点低。- 20 -(3) 图 2 显示:在 7:0017:00 时段左右,70遮阳条件下的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低于对照组,而 35遮阳条件下的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却高于的对照组,说明适当遮阳处理可促进猕猴桃的生长。据此可知,对该山区夏季猕猴桃园的管理提出的合理建议是:在 7:0017:00左右适度遮阳。 (4) 叶绿素含量越多,纸层析结果分离得到

47、的相应的色素带越宽。因此,欲设计实验来验证“适当遮光可能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的推测正确与否,可提取并分离 35遮阳和不遮阳条件下的猕猴桃绿叶中的色素,比较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点睛】理清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据此,明辨图 1 中所示的不同生理过程,理解图 2 横、纵坐标的含义,重点分析三条曲线的起点、拐点、交点、落点这“四点”以及把握曲线走势。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从图示中提取信息,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28.下图为某种真菌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示意图, 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可知,真菌细胞中转录发生的场所为_,催化过程需要的酶有_。(2)物质的基本组

48、成单位是_,它含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3)过程中,一个 mRNA 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_,因而提高了蛋白质合成效率。(4)用某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 RNA 含量显著减少,由此推测该药物抑制了_(填序号)过程。(5)miRNA 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但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 RNA,它可组装进沉默复合体,识别某些特定的 mRNA(靶 RNA)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如右图) 。由图推测,miRNA 可能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引导沉默复合体干扰_识别密码子,进而阻止_过程。- 21 -【答案】 (1). 细胞核、线粒体 (2). 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 (3). 脱氧核苷酸 (4). 0 (5). 短时间内能合成大量多肽链(蛋白质) (6). (7). tRNA (8).翻译【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 分子的复制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的能力。【详解】(1) 转录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据此分析图示可知:图中的过程均为转录,发生的场所依次为细胞核、线粒体。过程为 DNA 复制,催化 DNA 复制需要的酶有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2)物质为环状的线粒体 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它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