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1108053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苏州新草桥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一语文2018.12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列一段文字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作为 的“黑马”球队,克罗地亚从小组赛头名杀到世界杯决赛,同样也是实力大于运气的写照,克罗地亚队的真正优势是中场,布罗佐维奇统领全局的调度、莫德里奇对于节奏的 、拉基蒂奇精细的串联进攻,三人 且默契十足,引领着克罗地亚队在攻守转换之间维持着平衡。A. 当之无愧 掌控 各司其职 B. 当之无愧 掌握 各行其是C. 名不虚传 掌控 各行其是 D. 名不虚传 掌握 各司其职【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

2、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名不虚传”同“黑马”不搭配。掌控:掌握、控制。掌握:强调了了解、熟习。 “掌控”和节凑”更搭配。各司其职:各自负责掌握自己的职责,做好所承担的工作。各行其是: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这里明显“各司其职” 。故选 A。2.下列诗句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 )A.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B.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C.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D.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对联运

3、用的题目,一般而言,要看对联的工整的对仗,需要逐项加以分析即可。本题中,只有 A 项, “青鸟” ,对“丁香” , “不传”对“空结” , “云外信”对“雨中愁” 。- 2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我们,家何尝不是一只船? 。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 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

4、化为美丽的风景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根据语意连贯的原则,可以判断句的“这”指代“家何尝不是一只船” ,然后根据段末的句式与剩余的四句形式判断剩下四句应为两两对应的转折句式,由句末尾的“岁月”判定后面应为,由句内的“陌生”判断转折句为,由此可以判断答案为 C 项。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 节目已经在电台播出,您能于百忙中有幸受访我们深表感谢。B. 婚礼的请帖已经收到,非常感谢,我一定会拔冗前来参加。C. 希望贵校能求贤若渴,如能有幸入学,本人定会加倍努力。D. 日前向您求教的关于写作问题的回

5、复已收到,受益颇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要注意文体的得体和语体的得体,问题的得体要符合文体的特殊要求、注意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的区分;语体得体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对象,以及尊卑的关系。此题需要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A“有幸”不当;B“拔冗”不当;C“求贤若渴”不当。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5.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一只蝴蝶只顾嬉戏,撞在蛛网上。一只蜜蜂忙着采蜜,撞在蛛网上。它们挣扎了许久,被蛛- 3 -丝越缠越紧,再也动弹不得。蝴蝶叹口气说:“都怪讨厌的风,使我没能掌握方向!

6、”蜜蜂叹口气说:“都怪那眩眼的阳光,使我没能看清蛛网!”A. 不能只埋头工作,还要抬头看路。B. 沉迷游戏常常会陷入危险的境地。C. 外部环境往往会影响事物命运。D. 遇到问题,要主动从自身找原因。【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 、提取关键词、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概括材料的内容要区分材料的文体特征,注意有新闻类、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和寓言类,新闻类注意提取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然后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重点,重点注意新闻中的导语;叙述类注意事件的过程;说明类注意提取物件的组成、作用,议论类注意提取论点,寓

7、言类注意虚构的内容对应的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此题要求提炼材料要点,本语段重点在“只顾嬉戏” “忙着采蜜”“都怪讨厌的风” “都怪那眩眼的阳光” ,这是强调客观原因而忽视主观原因,故选 D。6.关于红楼梦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元春是荣府的大小姐,因为德才兼备,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B. 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其中“阆苑仙葩” 指的是贾宝玉, “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C. 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料被秦业发现。秦业将智能逐出,将秦钟痛打一顿,自己也被气死了。D.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说凤姐“是个有

8、名的烈贷,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关于红楼梦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针对红楼梦设题,然后浏览选项,再与文本进行比对。本题中,B 项, “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 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错误, “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 “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选项把二者弄反了。故选 B 项。- 4 -【点睛】考纲要求“了解有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但分析近几年的考题,我们会发现,考查的内容越来越细致、具体,包括重要的形象、情节、主题、艺术特色、个人感受等。应对方法:一

9、要点面结合,范读与精读相结合,既要了解情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把握全篇的主题思想与语言风格。又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精读其中重要的章节(回) ,例如名著中最能体现重要人物性格的主要情节;名著中最能体现作品思想意义的情节;名著中最能体现艺术特色的章节,名著中对全书思想内容的展开最具意义的章节。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描写技法、语言风格、作品主题等多个侧面作读、写、议结合的专题训练。如进行复述、评点、批注、讨论交流等。 二要化整为零,强化记忆、落实到位。名著考查的内容明显记忆性特征较突出,因此要细水长流,不间断的复习记忆。教师可以帮学生整理出一些重要信息,节省学生的时间,印成讲

10、义,供学生记诵。每周学生之间可抽点时间互相交流提问本周记诵的内容,以便强化。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每周一练,这样,通过记诵、检查、练习再到记诵,达到巩固记忆效果的目的。三要留下个人的思考。7.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洎牧以谗诛A.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B.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C. 戍卒叫,函谷举。D.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 ,这是针对文言特殊句式设题,然后要回顾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根据每种句式的特点来辨析。本题

11、中,例句“洎牧以谗诛”是被动句, “诛” ,被杀,动词本身表被动;C 项, “戍卒叫,函谷举”也是被动句,“举” ,被攻占,动词本身包含被动。A 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是判断句,“,也”是标志;B 项,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是状语后置句, “于”是标志,应为“赵尝于秦五战” ;D 项,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应为“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 。故选 C 项。二、文言文阅读-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罗隐,字昭谏,钱塘人也,善属文。恃才傲物,尤为公卿所恶,故六举不第。时长安有罗尊师者,深于相术。隐以貌陋,恐为相术所弃,每与尊师接谈,常自大以

12、沮之。及累遭黜落,不得已始往问焉。尊师笑曰:“贫道知之久矣,但以吾子决在一第,未可与语。今日之事,贫道敢有所隐乎!且吾子之于一第也,贫道观之,虽首冠群英,亦不过簿尉尔。若能罢举,东归霸国以求用,则必富且贵矣。两途吾子宜自择之。 ”隐懵然不知所措者数日。邻居有卖饭媪,见隐惊曰:“何辞色之沮丧如此?莫有不决之事否?”隐谓知之,因尽以尊师之言告之。媪叹曰:“秀才何自迷甚焉?且天下皆知罗隐,何须一第然后为得哉!不如急取富贵,则老婆之愿也。 ”隐闻之释然,遂归钱塘。(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 ,有删改)时钱尚父镇东南。隐进谒,投素作。镠得之大喜,以书辟之。遂为掌书记。镠爱其才,未几,奏授著作郎。镠初授镇

13、,命沈崧草表谢,盛言浙西富庶。隐曰:“今浙西焚荡之余,朝臣方切贿赂,表奏,将鹰犬我矣。 ”镠请隐为之,有云:“天寒而麋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下。 ”又为贺昭宗改名表云:“左则姬昌之半字,右为虞舜之全文。 ”作者称赏。以诗投相国郑畋,畋有女殊丽,喜诗咏,读隐作至“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 ,由是切慕之,精爽飞越,莫知所从。隐忽来谒,女从帘后窥见迂寝之状,自是绝不咏其诗。(节选自唐才子传 ,有删改)及朱温篡唐,隐说鏐举兵伐梁。曰:“虽无成功,犹可退保杭越,奈何交臂事贼,为千古羞?”鏐始以隐不遇于唐,必有怨心,及闻其言,虽不能用,心甚义之,荐表之为吴越给事中。又以诗寿鏐有曰:“大昴分光降斗牛,

14、兴唐宗社作诸侯。 ”则知隐虽在吴越,心实在唐,惓惓不忘也。(节选自咸淳临安志人物列传 ,有删改)8.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恃才傲物,尤为公卿所恶 恃:拥有B. 但以吾子决在一第,未可与语 吾子:您C. 镠得之大喜,以书辟之 辟:征召D. 表奏,将鹰犬我矣 鹰犬:把当成鹰犬9.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得已始往问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B. 隐以貌陋,恐为相术所弃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六国论)- 6 -C. 尤为公卿所恶,故六举不第 故为之文以志 (始得西山宴游记 )D. 不如急取富贵,则老婆之愿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

15、)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罗尊师精通看相的方术,认为罗隐即使在科举考试中力压群英,也只不过做个主簿和县尉这样的小官,不如东投地方势力,可以求得富贵。B. 邻居卖饭老太早就知道罗隐内心的痛苦,她开导罗隐,天下没有谁不知他的名声,不要过于迷恋科举考试,并诚恳地劝他尽早求取富贵。C. 罗隐为钱鏐改写奏表,显示了他的才华。他获得女性的仰慕,宰相之女为他神魂颠倒,但见到他之后,大失所望,从此不再吟咏他的诗。D. 罗隐虽然投靠了镇守东南一方、势力极大的钱鏐并得到其的赏识,但始终心在唐王朝。劝钱鏐举兵伐梁和为钱鏐祝寿而写的诗句显露了他的心迹。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

16、现代汉语。(1)虽不能用,心甚义之,荐表之为吴越给事中。(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答案】8. A 9. B 10. B 11. (1)虽然钱鏐没有采用他的进言,内心还是认为他很忠义,于是上表向朝廷推荐他,让他做了吴越给事中。(2)如果凭借偌大的国家,却采取下策,追随六国灭亡的先例,这又在六国之下了。(3)把大鼎当做铁锅,把美玉当做石头,把金子当做砖块,把珍珠当做砂砾,抛弃得满地都是。【解析】【8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17、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A 项, “恃才傲物,尤为公卿所恶”的“恃”如解释为“拥有” ,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他倚仗自己的才能轻视他人,很被达官贵人忌恨” ,句中的“恃”应解释为“倚仗” 。故选 A 项。【9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 7 -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B 项,两个“以”意思都是“因为” ,介词。A 项, “不得已始往问焉”中“焉” ,是代词

18、,他;“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焉”是兼词,于之。C 项, “尤为公卿所恶,故六举不第”中“为”与后面的“所”构成被动句,被;“故为之文以志”中“为” ,动词,写或替。D 项, “则老婆之愿也”中“则”与后面的“也”构成判断句,是;“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中“则” ,却。故选 B 项。【10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 项, “邻居卖饭老太早就知道罗隐内心的痛苦”错误,从文中来看, “邻居有卖饭媪,见隐惊曰:何

19、辞色之沮丧如此?莫有不决之事否?隐谓知之,因尽以尊师之言告之” ,由此可知,卖饭老太起先并不知道罗隐内心的痛苦,选项“早就知道罗隐内心的痛苦”属于无中生有。故选 B 项。【1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 “虽” ,虽然;“用” ,采用;“心” ,内心;“义” ,名词意动,认为忠义;两个“之”都是代词,他;“荐表” ,上表推荐;“为” ,动词,做,担任。第二句中, “苟” ,如果;“以” ,凭借;

20、“天下之大” ,定语后置句,应为“大之天下” ;“下”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自取下策;“从” ,追随;“故事” ,古今异义,旧例;“是” ,这。第三句中, “铛” “石” “块” “砾” ,名词意动,“把当作铁锅” “把当作石头” “把当作土块” “把沙砾”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

21、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 8 -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

22、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

23、解文的意识。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罗隐,字昭谏,是钱塘人,擅长写文章他倚仗自己的才能轻视他人,很被达官贵人忌恨,所以六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取当时有一个罗尊师,精通看相的方术罗隐因为自己相貌丑陋,担心被相术唾弃,每次与尊师

24、交谈,常妄自尊大来堵住对方的口到他多次遭受落第的命运,才迫不得已前去请教罗尊师尊师笑着说:“我早已知道你的遭遇了,但只是因为您决意科举获得功名, (知道)不能跟你讲既然今天你来问我这事,我哪里会隐瞒我的看法!况且对于你一心参加科举一事,从我的角度来看,即使你技压群芳,名列第一,也不过做个主簿或县尉这样的小官罢了你如果能放弃科举,回到(投靠)东部有实力的诸候来求得重用,那么一定富贵两条途径你自己应该好好选择 ”罗隐还是没有明白,几天不知所措有个卖饭的邻居老太,见到罗隐大吃一惊说:“(你)为什么说话和脸色这般沮丧?莫不是有不能作出决定的事?”罗隐以为她知道自己的心事,于是把尊师讲的话全部告诉了她老

25、太吧道:“秀才你为什么对科举痴迷到如此严重的程度?况且天下人都知道你的- 9 -名声,何必一定要考取功名才认为有得呢!不如马上求得富贵,这也是我这老婆子的希望啊。”听了老太的话,罗隐内心的疑虑顿时消失,于是就回到了钱塘。(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 ,有删改)当时钱鏐镇守东南罗隐进去拜见他,献上了自己平进写的文章钱鏐看后非常高兴,用公文来征召他罗隐就担任掌书记一职钱镠喜爱他的才能,不久,又上奏授他为著作郎钱镠被任命为镇海军节度使之初,命令沈崧起草奏章以谢恩,奏章上极力描述浙西的富饶罗隐说:“如今浙西正当兵火战乱之后,朝中大臣们正急迫地想索求贿赂,这个奏章递上去,他们看了就要把我们当鹰犬任意地驱使

26、 ”钱镠就请罗隐来起草,罗隐写道:“天寒而麋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下 ”罗隐还在为庆贺昭宗改名的奏章上写道:“左则姬昌之半字,右为虞舜之全文。 ”文人称赞不已。罗隐还曾用诗投献宰相郑畋,郑畋有个女儿极为美丽,爱好诗歌,她读罗隐的诗读到“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两句,从此十分爱慕罗隐,她的神魂颠倒,不知该做什么。一天罗隐忽然来拜见郑畋,这个姑娘从门帘后面偷看罗隐,见他相貌丑陋不通世故的样子,就不再吟咏他的诗文了。(节选自唐才子传 ,有删改)到朱温篡夺唐王朝的地位,罗隐劝说钱鏐率军队伐梁,说“即使不成功,还可以退兵坚守杭越。怎么能够恭敬地侍奉反贼,酿成千古羞辱之事呢?”钱鏐起初以为罗隐不被唐

27、王朝重用,一定有怨恨之心,等到听了他的这番话,虽然钱鏐没有采用他的进言,内心还是认为他很忠义,于是上表向朝廷推荐他,让他做了吴越给事中。又用诗为钱鏐祝寿,写道:“大昴分光降斗牛,兴唐宗社作诸侯。 ”钱鏐知道,他虽然身在吴越,实际上心还在唐朝,念念不忘为唐王朝建功立业。(节选自咸淳临安志人物列传 ,有删改)三、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汨罗遇风柳宗元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注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贬为永州司马(今湖南零陵)十年,十年后,朝廷诏 其回京听用。此诗大概作于此时。12.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 -

28、A. “不作楚臣悲” ,采用对比的手法,意指自己不会再像屈原那样为报国无门而悲伤白怜。B. “重入修门自有期”表明诗人已受到皇上的赏识,准备励精图治,再干一番事业。C. “为报春风汨罗道”将“春风”作点缀,与诗人那乐观的心境相互映衬。D. 本诗没有刻意渲染,平实的语句,普通的叙述,却于平实质朴中寄托深情。13. “莫将波浪枉明时”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2. B 13. 比喻,将波浪比作人生波折。 “莫将波浪枉明时” ,指出不能像汨水的波涛淹没到大湖中,而是下决心不辜负元和中兴的美好时光。波浪,人生波折,社会动荡。“莫” 、 “波浪” 、 “枉” 、 “明时”暗

29、寓出诗人不因为遭受到挫折而耽搁了自己在政治清明之时施展才干的情愫。【解析】【12 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 项, “表明诗人已受到皇上的赏识”错误,选项

30、曲解诗歌意思,从诗中来看, “重入修门自有期”意思是“眼看着就能回到长安回到朝堂” , “自有期”表明诗人憧憬未来,有信心励精图治,再干一番事业,并非是“已受到皇上的赏识” 。故选 B 项。【1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莫将波浪枉明时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然后理解该诗句的意思,明确所用的修辞手法,再分析情感。 “莫将波浪枉明时”意思是“不要辜负了这开明的时代” ,诗人为了答谢在汨罗江旅途道上春风吹拂,再次指出不能像汨水的波涛淹没到大湖中,而是下决心不辜负元

31、和中兴的美好时光。以“波浪”来比喻“人生的波折,社会的动荡” ,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注释“贬为永州司马” “朝廷诏其回京听用”以及诗句中“报春风” “波浪枉明时”等可知,诗歌的尾句暗寓出诗人不因为遭受到挫折而耽搁了自己在政治清明之时施展才干的情愫。考生结合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11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

32、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 (3)对比; (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 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四、名句名篇默写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人间如梦,_。 (念奴娇赤壁怀古 )(2)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 )(3) _,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 )(4)想当年,金戈铁马,_。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己所不欲,_。 (论语 )(6)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_。 (六国论 )(7) _,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 )(8)涉江采芙蓉,_。 (涉江采芙蓉 )【答案】 (1). 一尊还酹江月 (2).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 江山如画 (4). 气吞万里如虎 (5). 勿施于人 (6). 如弃草芥 (7). 奈

34、何取之尽锱铢 (8). 兰泽多芳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尊” “酹” “鉴” “勿” “施”“芥” “奈何” “锱铢” 。- 12 -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女巫的面包欧亨利马莎米查姆小姐是街角上那家小面包店的老板娘。马莎小姐今年四十岁了,她有两千元的银行存款、两枚假牙和一颗多情的心。结过婚的女人可不少,但同马莎小姐一比,地们的条件可差得远啦。有一个顾客每星期来两三次,马莎小姐

35、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他是个中年人,戴眼镜,棕色的胡子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礼貌又十分周全。这个顾客老是买两个陈面包。新鲜面包是五分钱一个,陈面包五分钱却可以买两个。除了陈面包以外,他从来没有买过别的东西。有一次,马莎小姐注意到他手指上有一块红褐色的污迹。她立刻断定这位顾客是艺术家,并且十分贫困。毫无疑问,他准是住阁楼的人物,他在那里画画,啃啃陈面包,呆想着马莎小姐面包店里各式各样好吃的东西。马莎小姐坐下来吃肉排、面包卷、果酱和喝红茶的时候,常常会好端端地叹起气来,希望那个斯文的艺术家能够分享她的美味的饭菜,不必待在阁楼里啃硬面包。最近一个时期,他来以后往往隔着货柜聊一会儿。他似乎渴望着同马莎小姐的

36、愉快的谈话。她觉得他仿佛瘦了一点,精神也有点颓唐。她很想在他买的寒酸的食物里加上一些好吃的东西,只是鼓不起勇气来。她不敢冒失。她了解艺术家高傲的心理。马莎小姐在店堂里的时候,也穿起那件蓝点子的绸背心来了。她在后房熬了一种神秘的榲桲和硼砂的混合物,有许多人用这种汁水美容。一天,那个顾客又像平时那样来了,把五分镍币往柜台上一搁,买他的陈面包。马莎小姐去拿面包的当儿,外面响起一阵嘈杂的喇叭声和警钟声,一辆救火车隆隆驶过。顾客跑到门去张望。马莎小姐突然灵机一动,用切面包的刀子把两个陈面包都拉了一条深深的口子,各塞进一大片黄油,再把面包按紧。顾客再进来时,她已经把面包用纸包好了。他们分外愉快地扯了几句。

37、顾客走了,马莎小姐情自禁地微笑起来,可是心头不免有点着慌。她是不是太大胆了呢?他会不高兴吗?绝对不会的。食物并不代表语言。黄油并不象征有失闺秀身份的冒失行为。那天,她的心思老是在这件事上打转。他会放下画笔和调色板,他会拿起干面包和清水当午板,他会切开面包想到这里,马莎小姐的脸上泛起了红晕。他吃面包的时候,会不- 13 -会想到那只把黄油塞在里面的手呢?他会不会前门上的铃铛恼人地响了。有人闹闹嚷嚷地走进来。马莎小姐赶到店堂里去。那儿有两个男人。一个是叼着烟斗的年轻人她以前从没见过,另一个就是她的艺术家。他的脸涨得通红,帽子推到后脑勺上,头发揉得乱蓬蓬的。他捏紧拳头,冲到面前,擂鼓似地敲着马莎小姐

38、的柜台,味道:“你把我给毁啦。 ”马莎小姐虚弱无力地倚在货架上,一手按着那件蓝点子的绸背心。年轻人抓住同伴的衣领。“走吧, ”他说, “你也骂够啦。 ”他把那个暴跳如雷的人拖到门外,自己又回来了。 “夫人,我认为应当把这场吵闹的原因告诉你, ”他说, “那个人姓布卢姆伯格。他是建筑图样设计师。我和他在一个事务所里工作。“他在绘制一份新市政厅的平面图,辛辛苦苦地千了三个月。准备参加有奖竞赛。他昨天刚上完墨。你明白,制图员总是先用铅笔打底稿的。上好墨之后,就用陈面包擦去铅笔印。陈面包比檫字橡皮好得多。“布卢姆伯格一向在你这里买面包。嗯,今天嗯你明白,夫人,里面的黄油可不嗯,布卢姆伯格的图样成了废纸

39、。只能裁开来包三明治啦。 ”马莎小姐走进后房。她脱下蓝点子的绸背心,换上那件穿旧了的棕色哗叽衣服。接着,她把榅梓和硼砂煎汁倒在窗外的垃圾箱里。(有删改)15. 文章前六段写出了马莎的“多情” ,请简要概括其具体内容。16. 文中画线的两处有关“榲柠和硼砂煎汁”的描写有什么作用?17. 莎小姐在面包里放人黄油后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概括。18. 小说以“女巫的面包”为题,请探究其意蕴。【答案】15. 因为对布卢姆伯格这个顾客有好感,观察细致人微;臆想他艰辛的艺术生活,想要给他 物质帮助又顾及他的尊严;感觉顾客对自己也有好感,装扮自己(穿起绸背心,秘密地美容) 。 16. 开头描写马莎秘密熬制

40、这美容汁水,表现了她对爱情的憧憬渴望;结尾描写马莎把汁水倒在窗外的垃圾箱里,表现了她美好幻想破灭的绝望。前后相承(对比) ,凸显了悲剧意味。17. 喜悦(幸福、轻松) 、着慌(紧张、不安) 、满怀期待、羞怯。 18. “面包, ,承载了马莎小姐的爱情(或是全文的线索) , “女巫”暗示了马莎小姐在整- 14 -个故事情节中尴尬的身份;表明主观臆断厢情愿于自己无益,对另人也许是一种灾难(马莎这样的爱情是虚幻的,无法实现的) ;表现了马莎被命运捉弄的悲剧剧,暗含了作者对普通人命运的同情、悲悯。【解析】【1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理解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

41、求,如本题“文章前六段写出了马莎的多情 ,请简要概括其具体内容” ,然后到前六段中圈出马莎“多情”的表现,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如第二段“有一个顾客每星期来两三次,马莎小姐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他是个中年人,戴眼镜,棕色的胡子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礼貌又十分周全。这个顾客老是买两个陈面包。新鲜面包是五分钱一个,陈面包五分钱却可以买两个。除了陈面包以外,他从来没有买过别的东西” ,马莎因为对布卢姆伯格这个顾客有好感,观察细致入微;如第三、四、五段“有一次,马莎小姐注意到他手指上有一块红褐色的污迹。她立刻断定这位顾客是艺术家,并且十分贫困。” “马莎小姐会好端端地叹起气来,希望那个斯文的艺术家能够分享她

42、的美味的饭菜,不必待在阁楼里啃硬面包”“她觉得他仿佛瘦了一点,精神也有点颓唐。她很想在他买的寒酸的食物里加上一些好吃的东西,只是鼓不起勇气来。她不敢冒失。她了解艺术家高傲的心理” ,马莎臆想他艰辛的艺术生活,想要给他 物质帮助又顾及他的尊严;如“最近一个时期,他来以后往往隔着货柜聊一会儿。他似乎渴望着同马莎小姐的愉快的谈话” “马莎小姐在店堂里的时候,也穿起那件蓝点子的绸背心来了。她在后房熬了一种神秘的榲桲和硼砂的混合物,有许多人用这种汁水美容” ,马莎感觉顾客对自己也有好感,装扮自己。这些都是马莎“多情”的表现,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1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体会重要语句

43、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中画线的两处有关榲柠和硼砂煎汁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然后到文中找到这两处关于“榲柠和硼砂煎汁”的内容,结合前后人物的表现分析作用。从文中来看,第一处在第六段“她在后房熬了一种神秘的榲桲和硼砂的混合物,有许多人用这种汁水美容” ,前面说马莎觉得那个顾客对自己有好感,她穿起绸背心,秘密地美容,她“美容”的做法表现出对爱情的憧憬和渴望;结尾说“她把榅梓和硼砂煎汁倒在窗外的垃圾箱里” ,前面马莎知道了真相,知道顾客买面包是为了“用陈面包擦去- 15 -铅笔印” ,而并非对她有意,然后马莎小姐换下了绸背心,倒掉了她用

44、来美容的东西,这表现出她美好幻想破灭后的绝望;从结构上来看,前后的内容形成对比,凸显出悲剧的味道。【17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情感心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马莎小姐在面包里放入黄油后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概括” ,然后到文中找到马莎在面包里放入黄油的情节,结合人物的表现和前后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的心理。文章第八段说“顾客跑到门去张望。马莎小姐突然灵机一动,用切面包的刀子把两个陈面包都拉了一条深深的口子,各塞进一大片黄油,再把面包按紧” ,结合前面马莎对顾客有好感、穿起绸背心、秘密地美容等内容,以及后面顾客走了之后马莎的表现, “马莎小姐情自禁地微笑起来,

45、可是心头不免有点着慌。她是不是太大胆了呢?他会不高兴吗” ,由此可知,马莎为顾客放入黄油时应该是慌张不安而有幸福羞怯的。考生围绕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即可。【18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以女巫的面包为题,请探究其意蕴” ,然后理解标题的表层含义,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深层内涵。从文中来看, “女巫的面包”表面上是指马莎小姐送给顾客的涂着黄油的面包,这一面包承载了马莎的美好爱情,而这个面包却对顾客造成伤害,马莎的自我感觉对别人来说就像一场灾难,“女巫”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46、这也就暗示了马莎的爱情是虚幻的,是无法实现的,表现了马莎被命运捉弄的悲剧。考生围绕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即可。【点睛】解答句段作用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式。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 。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比如考查开头段的作用,一般从下面几个角度思考,一是看与标题的关系,即点题,照应标题,二是看与下文的关系,引起下文,如为下文写做铺垫(张本,埋下伏笔),与下文形成

47、对比(反衬) ,照应下文。结尾段的作用一般从和上文以及标题的关系角度分析。解答标题作用类题目,一般从如下角度思考。首先是标题本身,点明写作对象,分析标题本身的语言特点,多体现为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标题;分析标题本身的意境特点。然后分析情节结构方面,统领全篇,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是文章的线索,或串起文章的哪些情节,或见- 16 -证记录了什么事件的发展变化,或写了什么与这个物象有关的经历。接着是内容主旨方面,作者借标题表达某种态度,标题是文中主人公某种精神品质的载体,标题比喻或象征某种形象,标题揭示了某种精神或哲理,突出了某种主旨,升华了主题。人物塑造方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最后是表达效果方面,

48、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渲染营造了某种氛围,标题与文中某个内容相呼应,或与文中什么内容形成对比。六、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2018 年 10 月 23 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大桥的开通使粤港澳大湾区的虹吸效应逐步显现。旅游观光、访亲谈友、寻找工作、投资机会交通的便利化,不仅利于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好流动,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协同发展。港珠澳大桥工程被英国卫报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最让人惊叹是它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长 6700 米,其中沉管段长 5664 米,最大安装水深超过 40 米,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大桥的建设初期,中国交建与欧洲顶级沉管公司洽谈合作,对方索要 1.5 亿欧元咨询费。天价咨询费买不回核心技术,桥梁建设者们只能自己摸索着自主研发。大桥标准沉管节长 180 米、宽 38 米、高 11.4 米,重约 4.4万吨。另外,沉管还要在 12 米深的海底实现厘米级精确对接,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难度系数丝毫不亚于“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世界顶级隧道咨询公司荷兰 TEC 的执行总裁汉斯评价:“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让中国从沉管隧道的相对小国,成为沉管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