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案3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1108698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案3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案3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案3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案3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案3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练案36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一、选择题1关于“0” ,一位化学家说:“0 是氧的化学元素符号,没有氧就没有生命,0 是一切生物的命根子!”一位数学家说:“0 是什么都没有的,一切从 0 开始,没有 0 就是没有一切。 ”材料表明( C )A认识必须要经过反复实践才能验证它的正确性B不同的认识能力导致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水平不同C主体不同的知识结构会导致对事物的不同认识D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使得人们难以获得正确认识解析 A 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不是在强调“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而是在讲因为主体因素的差异导致对同一认识对象有不同的看法;B 不符合题意,题意

2、体现的是认识主体知识构成的差异导致认识上的差异;C 符合题意,根据题意,关于“0” ,化学家和数学家有不同的看法,这说明主体不同的知识结构会导致对事物的不同认识;D错误, “难以获得正确认识”说法错误,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使得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2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强调,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给敢担当、善创新、不谋私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打消顾虑、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形成凝聚创新创业的强大合力。这说明( A )主客观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反复性 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人们在实践

3、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任何事物都有两点即优点和缺点,要辩证地看待事物A B2C D解析 材料说明主客观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反复性,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符合题意;失误和错误并非宝贵财富,错误;任何事物都有两点,但这两点并非指优点和缺点,错误。故选 A。3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 ,从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多元经营,从土地流转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说明了( C )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真理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被推翻的过程A BC D解析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说明了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符合题意;材料不强调真理的客观性,与题意不符;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错误。故选 C。4过去较长时间,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可是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上述事实说明( B )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认识生命的本质需要一个过程 规律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认识和改变规律是个复杂的过程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细胞原有的真理性认

5、识被推翻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 BC D解析 材料强调了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符合题意,入选;说法错误,规律不能改变,只能认识、尊重和利用规律;错误,真理不能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故选 B。5习近平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幸福从来不会从天而降,所有的幸福都需要靠双手去创造。下列选项与材料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D )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A BC D解析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幸福从来不会从天而降,所有的幸福都需

6、要靠双手去创造强调实践。强调抓重点,不符合题意;强调实践,踏踏实实做,符合题意;强调3相对静止,不符合题意;强调实践,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D。6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对绕月飞行的“月亮女神”雷达探测器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后,确认月球火山地区的地下数十米至数百米处存在多个空洞,这对未来探测月球起源和进化等各种课题意义重大。这表明( C )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真理具有客观性,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 认识具有上升性,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A BC D解析 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对绕月飞行的“月亮女神”雷达探测器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新的结论

7、,有了新的认识,表明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故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C。72018 年 12 月 8 日凌晨 2 时 23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四号任务的工程目标,一是实现国际首次地月拉格朗日L2 点的测控及中继通信;二是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这说明( A )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开辟更广阔的认识对象 探测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探测的根本目的是获得对月球的全面认识 月球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A BC D解析 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探

8、测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造福于人类,说法错误,说法正确。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可以为人类开辟更为广阔的认识对象,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可以让人类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认识世界,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认识的反复性故与题意不符。8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英国物理学家霍金警告称:如果管理不善,会思考的机器可能会为文明划上句号。但也有专家认为:机器永远不会获得人类那样的智慧和经验,人类永远是赢家。这说明( C )事物发展的方向依赖于人类的实践意愿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反映同一对象的不同真理是普遍存在的 主观因素影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A BC D解析 人类的实践意愿并

9、不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错误;对人工智能的不同观点说明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正确;对同一个确定的认识对象,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不同真理,不选;霍金和其他专家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不同,这说明主观因素影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正确。故选 C。9在浩瀚宇宙中,我们能看到的普通物质只占 5%,还有 95%是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4量。截至 2018 年 12 月,我国以“悟空”命名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探测宇宙粒子 50 多亿个,发现在 1.4 万亿电子伏特的超高能谱段突然出现剧烈波动,科学家认为这有可能是人们长期以来寻找的暗物质。由此可推知( C )认识的发展根本上依赖于工具的进步 该判断是否

10、正确有待于科学实验的检验 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无法认识的 科学技术装备的进步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A BC D解析 科学实验作为人类基本实践活动之一,可以检验科学家的判断是否正确,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装备的进步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正确。认识的发展根本上依赖于实践的发展而非工具的进步,错误。人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被认识之物,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10 “指尖轻触,哀思关山飞渡。 ”2019 年清明节,我国多地推出微信祭扫活动。对于这种祭扫方式,有人力挺,认为高效便捷、文

11、明环保;有人却表示质疑,认为不去现场祭扫就失去了祭奠的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D )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认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对问题的反复争论往往有利于深化人们的认识 不断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A BC D解析 对于清明祭扫活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说明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而对该问题的反复争论往往有利于深化人们对祭奠活动的认识,符合题意;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错误。故选 D。11 “潜龙二号”自主水下机器人是集成热液异常探测、微地形地貌探

12、测、海底照相和磁力探测等技术的实用化深海深测系统,主要用于多金属硫化物等深海矿产资源的勘探作业。截至 2018 年 4 月 6 日, “潜龙二号”已成功完成 50 次下潜任务。自主水下机器人多次成功完成下潜任务表明( B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人可以创造自然物及其运行规律 科技的发展能改变意识的本质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A BC D解析 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创造规律,故错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科技的发展并不能改变意识的本质,故错误;自主水下机器人多次成功完成下潜任务,对深海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知的,故5正确;“潜龙二号”自主水下机器人

13、,主要用于多金属硫化物等深海矿产资源的勘探作业,并已多次完成任务,这说明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故正确。故选 B。12对于纳米这个新兴的研究领域,25 年前当时诸多科学家认为,尽管这是一种“奇妙的科学工具” ,但预计未来 30 年内,不会对主流电子技术产生任何影响。然而今天,纳米科技作为最具突破性的战略性前沿技术之一,已在材料、医疗、环境等领域引起颠覆性改变,并成为大家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 。科学家的“预言”被颠覆表明( B )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真理适用于特定的条件和范围,一旦超越就会成为谬误洞悉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

14、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A BC D解析 25 年前科学家的“预言”被颠覆,这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同时也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未体现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排除;材料并非强调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排除。故选 B。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优秀文化符号之一。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小旺、陈正雷等人多年致力于太极拳的实证研究,经过反复演练,不断摸索,并从传统陈氏太极拳法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结合健身、养生的时代需求,最终创新出新式的陈氏太极拳法,成

15、功创办了“陈家沟太极馆”培训机构,其著作和系列教学视频,广泛发行。如今,陈氏太极拳已传播到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风靡世界的健康运动,成为连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纽带,更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说明创新和推广陈氏太极拳法的正确性。答案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太极拳传承人依据社会需要,对传统太极拳文化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反复演练提高对太极拳认识,从而推动了陈氏太极拳法的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新陈氏太极拳法受到许多国家的欢迎,成为风靡世界的健康运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传承人发掘传统陈氏太极拳文化资源,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将研究

16、成果应用推广。解析 针对材料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小旺、陈正雷等人多年致力于太极拳的实证研究,经过反复演练,不断摸索,并从传统陈氏太极拳法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结合健身、养生的时代需求,最终创新出新式的陈氏太极拳法,考生可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如今陈氏太极拳已传播到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风靡世界的健康运动,考生可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成功创办了“陈家沟太极馆”培训机构,其著作和系列教学视频,广泛发行,成6为连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纽带,更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考生可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17、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中国市场上 10 瓶水中有 7 瓶是纯净水。可是这种常见的瓶装水却引发了中德科学家的争议。部分德国专家认为,纯净水非但不含矿物元素,而且还会带走体内的矿物元素,隐含健康风险。而中国的科学家则认为,纯净水中的矿物元素并不重要,纯净水也是安全的。对于一些尚未定论的事物,我们要有科学争论的勇气,更要有勇于实践的胆识、善纳争论的胸怀。一种观点、理论或者一项决议遭到公开的争论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相反是促进科学进步、决策合理、社会和谐的突破口。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谈谈为什么我们要有科学争论的勇气,更要有勇于实践的胆识。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

18、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实践中不断出现新问题,要求我们不断探求知识,追求真理,所以我们要有实践的胆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要允许争论,真理越辩越明。认识具有无限性。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要有科学争论的勇气,更要有勇于实践的胆识。科学要求求真,即不断通过实践追求真理。我们既要尊重权威,又要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解析 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题目要求运用认识论知识作答。因此,解答本题,考生应首先构建认识论的知识体系,然后与材料有机结合。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德科学家的争论” “科学争论的勇气” “勇于实践的胆识” “善纳争论的胸怀” “争论促进科学进步”等,先对这些关键信息进行分析,用科学术语即认识的发展、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替代这些信息,再调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的过程等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