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1109939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8-2019 学年山西省长治二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 文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2、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人们理想中的居所,屋舍俨然,含英咀华,人们生活恬淡宁静,让后世的人无限向往。华盛顿地方法院就白宫和国会因联邦检察官被解职一事而发生的争执召开听证会,白宫和国会各自派出代表对簿公堂。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人类进入信息新纪元,互联网无远弗届,影响着人

3、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考指挥棒下,一些语文教师只忙于对课文条分缕析,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目无全牛,妨碍了语文素养的提升。登上观景台,极目远望,杜鹃红艳似火,奇松青翠欲滴,云变雾幻,风光旖旎,秀色可餐,令人心旷神怡。有些人看到别人取得优异成绩,不仅不赞一词,反而恶语相加,甚至造谣中伤,这明显就是嫉妒心在作祟。A B C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 2018 年的“两会”现场,安保部门首次使用名为“智能单警”的新型警用自平衡电动车,以帮助警务人员扩大巡逻范围和巡视效率。B 随着自然博物馆关于恐龙羽毛颜色的研究成果,让人们可以有科学依据的识别化石羽毛的颜色,进而复原出一个色彩

4、斑斓的恐龙世界。C 俄罗斯政府九月表示,该国已渡过了经济风暴的最黑暗期,但同时也承认这场危机给经济增长造成了严重影响,并推高了通货膨胀。D “创新作文大赛”颁奖典礼,是设在颇具文艺气息的市图书馆举行的,现场揭晓了“构思之星”“最佳团队”等获奖名单。第 II 卷(非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5、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 ,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

6、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

7、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

8、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3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 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B 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 多名官兵壮烈殉国。C 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 3000 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D

9、 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4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B 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C 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D 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

10、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 ,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B 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C 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D 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

11、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蒲公英情人欧亨利和舒伦堡家庭餐馆达成的协议,是萨拉单枪匹马闯世界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这家餐馆紧挨着她租住的老式红砖房子。一天晚上,在餐馆用过晚饭以后,她顺手拿走了放在餐桌上的菜单。菜单上的字迹潦草的几乎无法辨认。第二天,萨拉给舒伦堡看了一张漂亮的打印菜单。菜名在右边排列得整整齐齐。老舒伦堡十分高兴。在萨拉离开之前,他欣然与她签订了协议:她负责餐馆里 21 张餐桌的菜单打印。早餐、中餐、晚餐各一份,菜单每日更新。作为回报,舒伦堡将把一日三餐送到萨拉的房间里。这个协议,双方都感到非常满意。现

12、在在舒伦堡家庭餐馆用餐的人可以知道他们吃到嘴里的东西到底是何物了。而在这个阴冷的冬日里萨拉也有了食物得以果腹,对她而言这是眼下最要紧的事了。尽管春天的月份来到了,那还不是春天。春天总是在该来的时候才来。街上一月份的积雪还冻得硬邦邦的。一天下午,萨拉在房间里冻得直打哆嗦。除了打印餐馆的餐单之外,她无事可做。萨拉从摇椅里站起来,看窗外,已经是春天了。事情还要从去年夏天说起,在萨拉到乡下去的时候,她坠入了爱河。在阳光农场逗留的两个星期里,她爱上了老富兰克林的儿子沃尔特。他们相偎而坐,他为她编蒲公英花环,他赞美说金黄色的花朵和她深棕色的头发是多么的相称啊。她害羞的把花环留在地上,跑回屋里,一路上不停地

13、摆弄着手里的草帽。他们打算在春天结婚-“就在嗅到春天的第一丝气息时。 ”沃尔特是这样说的。然后萨拉回到城里,继续敲她的键盘。一阵敲门声把萨拉从过去的幸福时光拉回到了现实里,一名侍者带来了第二天的菜单清单。萨拉在打字机前坐下。她是一个熟练的打字员,大概只要一个半小时,21 张卡片就能准备妥当。萨拉的手指在键盘上灵巧地弹跳着,就像小虫在夏日的浅溪上翩翩起舞。她依次而下,细致地让不同长短的菜名在卡片上各就其位。就在她快要打到水果一栏的时候,萨拉突然冲着菜单哭了起来,眼3泪从她充满绝望的心底深处涌了出来,盈满了眼眶。她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收到沃尔特的来信了。菜单上的下一道菜是蒲公英,蒲公英和什么蛋?去它

14、的什么蛋蒲公英。沃尔特用金灿灿的蒲公英编织花冠,给他钟爱的女王,他未来的妻。过了一会儿,萨拉强忍住了眼泪。卡片必须得打完。恍恍惚惚中她朝键盘伸出手。她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她满脑子里想的全是她在乡下的爱人。点钟的时候,侍者送来了晚饭,顺道取走了菜单。点半的时候,就到了萨拉读书的时间。她拿出书,把脚搁在箱子上,读了起来。门上响起了铃声,房东太太去开门。萨拉把书扔到一旁,竖起耳朵听着。楼下的大厅传来了一阵嘈杂声,萨拉跳了起来,夺门而出,书落在了地板上。你一定猜着了吧!当她冲到楼梯口的时候,她爱的小伙子也一步三台阶的冲了上来,一把把她抱在了怀里。“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哦,为什么?”萨拉哭喊了起来。“

15、纽约可是个大城市。 ”沃尔特回答说, “一周前我一来纽约就去你的旧住址找你,发现你早在某个星期四就搬走了。我到处找你,还找了警察。 ”“我给你写了信的。 ”萨拉用力地说道。“没收到!”“那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沃尔特笑了,笑得就像春天一样灿烂。“今天晚上我到隔壁的舒伦堡餐馆吃饭, ”他说,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喜欢吃点时令蔬菜。我的眼睛在打印精美的菜单上找我要的东西,当我看到的时候,我跳了起来,弄翻了椅子,我大声的喊来了店主。他告诉我你住这里。 ”“为什么?”“走到哪儿我都能一眼认出你打的首行大写字母 ,它总是比同行的其他字母稍微偏上一点。”他从口袋里抽出一张菜单,指着那一行。她认出那正是今天下

16、午她打的第一张菜单,靠右手顶端拐角处还留有她的一滴泪痕。但在本来应该是植物名称的地方,对金色花朵的回忆让她的手指敲了错误的键,两个菜名之间有一段注释:“最亲爱的沃尔特加煮鸡蛋。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 ( ) 。A 萨拉的恋人沃尔特远在乡下农场,两人约好春天结婚,却意外失去联系,她每天忍受着精神上的痛苦,还得坚持工作,给一家餐厅打印菜单来维持生计。B 本文用诙谐的语言,轻松的笔调,曲折的情节,表现一对恋人的悲欢离合,寄寓了作者对他们深深的同情。C 本文的两位主人公即使在最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表现出真诚的爱,正是这种爱让他们重逢。D 本文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独具

17、匠心的结尾以及让人读后产生“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魅力。E. 欧亨利小说轻松的文字背后是内心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本文主旨就在于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主人公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的心灵创伤。7小说中的萨拉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请加以概括并作简要分析。8这篇小说以“蒲公英情人“为题,也有人以 “菜单上的春天“为题,两个标题各有所长,请选择其中一个标题,结合全文进行赏析。评卷人 得分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林锦,字彦章,连江人。景泰初,由乡贡授合浦训导。瑶寇充斥,内外无备。锦条具方略,悉中机宜。巡抚叶盛异之,檄署灵山县事。城毁于贼,锦因形便,为栅以守,广设战具,贼不敢逼。满秩去官民曰:“公去

18、,贼复至,谁御者?”悉逃入山。盛以状闻,诏即以锦为知县。驰驿之官,民复来归。适岁饥诸瑶益剽掠无虚日锦单骑诣垒晓以祸福瑶感悟附县二十五部咸听命其不服者则讨之。天顺六年,破贼罗禾水,再破之黄姜岭,又大破之新庄。先后斩获千余级,还所掠人口,贼悉平,乃去栅,筑土城。盛及监司屡荐其才。成化改元,会廉州为贼所陷,乃以锦为试知府。岁复大饥,贼四出劫掠。锦谕散千余人,诛梗化者,而绥辑其流移。境内悉平。四年,上官交荐,请改授宪职,令专备钦、廉群盗。乃以为按察使佥事,益勤于政。十年赐敕旌异。久之,进副使。锦以所部屡有盗警,思为经久计,乃设团河营于西,设新寮营于南,别设洪崖营以杜诸寇出没路,易灵山土城,更筑高墉,亘

19、五百丈,卒为岩邑。十四年,兵部上其抚辑功,被赉。锦在兵间,以教化为务。灵山尚鬼,则禁淫祀,修学校,劝农桑。其治廉、钦,皆饬学宫,振起文教。为人诚实,洞见肺腑,瑶蛮莫不爱信。其行军,与士卒同甘苦,有功辄推以与人,以故士多效死,所在祠祀。 (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三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适岁饥诸瑶/益剽掠无虚日/锦单骑/诣垒晓以祸福/瑶感悟附县二十五部咸听命/其不服者则讨之B 适岁饥诸瑶/益剽掠无虚日/锦单骑诣垒/晓以祸福/瑶感悟附县/二十五部咸听命/其不服者则讨之C 适岁饥/诸瑶益剽掠无虚日/锦单骑诣垒/晓以祸福/瑶感悟/附县二十五部咸听命/其不服者则讨之4D

20、 适岁饥/诸瑶益剽掠无虚日/锦单骑/诣垒晓以祸福/瑶感悟附县/二十五部咸听命/其不服者/则讨之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贡: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常科的考生一般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另一个是乡贡。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B 满秩:指的是官员按照任期、年龄领满俸禄。古代官员的俸禄根据年终考评确定。有功者俸禄增加,有罪者俸禄减少乃至取消。C 兵部:中国古代官署名,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其长官为兵部尚书,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与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合称“六部” 。D 祠:是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

21、人的房屋。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东汉末,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甚至活人也为自己修建“生祠”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锦才华卓著,深受赏识。瑶寇泛滥,林锦洞悉形势,分条陈述方略,分析到位。受到巡抚叶盛的重视。B 林锦防守有功。暂代灵山县事时,林锦根据地形,修建防御工事,准备战争用具,对贼寇形成威慑,保得一方太平。C 林锦作战能力很强。天顺六年,他与贼寇在多地交战,屡战屡胜,斩首千余,被贼人掠走的百姓,也得以生还。D 林锦政绩显著,受人敬重。他为政勤勉,重视教化,在管辖区移风易俗,兴学重农,为人坦诚,因此深受百姓爱戴和信赖。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2、翻译成现代汉语。(1)锦谕散千余人,诛梗化者,而绥辑其流移。境内悉平。(2)别设洪崖营以杜诸寇出没路,易灵山土城,更筑高墉,亘五百丈,卒为岩邑。评卷人 得分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东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A 第一句写诗人行到东溪之由,即为了“看水” ,开篇“闲意”就已暗含其中。B 诗歌中的第三句化用杜甫的“沙上凫雏傍母眠” ,意象生动,跃然纸上。C 诗歌中的第六句写沙滩经过河水的无数次的冲洗,像筛子筛过后

23、的洁净,表现了溪流急速的特点。D 尾联“情虽不厌” ,总括了中间四句,并照应了第二句,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使全篇结构严密。E. 这首诗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体现了“造语绮丽而意在言外”的风格。14这首宋诗的颔联是千古名句,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评卷人 得分五、情景默写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_,_;都表达出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荀子劝学 )(2) 师说中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一般人 _,_的错误态度。 (韩愈师说 )(3) 赤壁赋中作者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箫声哀怨、极富感染力的语句

24、是_,_。 (苏轼赤壁赋 )(4)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_,_”意思一致。 (诸葛亮出师表 )(5) 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 爱莲说中表意与之相近的句子是“_,_” 。 (周敦颐爱莲说 )评卷人 得分六、语言表达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 按理说,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都有相应的“路权”, _ _ _ 。但在道路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各方相互争夺、吞噬他方“路权”的情况比比皆是。行人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 5_ _;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

25、大摇大摆,我行我素。由此造成的种种混乱,不仅损害了他人的权益,而且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路权是人人应享有的一种权利。对路权的争夺,_,而是要平衡各方权益,实现道路资源共享,进而达到共赢目的。17请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描述漫画内容并写出寓意。评卷人 得分七、命题作文18请以“灯光下的_”为题目,写一篇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处必须填写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写作时需运用描写手法;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不能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 800 字。2018-2019 学 年 山 西 省 长 治 二 中 高 一 上 学 期 第 二 次 月 考语 文 答 案1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

26、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不能用于“屋舍” ,不合语境。对簿公堂:原指在官府公堂上受审,现多指在法庭上对质,或上法庭打官司。使用正确。无远弗届: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此处语境是强调互联网的特点,影响范围广。使用正确。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此处望文生义。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使用正确。不赞一词:指文章写的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望文生义。故选 C。2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辨析并

27、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 项,搭配不当, “扩大”与“巡视效率”不搭配。B 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随着”导致主语缺失。D 项,结构混乱, “是设在”和“举行的”杂糅。故选 C。3 B 4 C 5 D 【解析】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照原文和选项,重点是注意选项的表述和原文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原文第三段“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和第四段“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

28、的形式出现”可以看出,而 B 项是现实中的真实事件,没有上升到文学艺术层面,所以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故选 B 项。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 项说“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的“心理距离” “让人们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错误,原文认为欣赏悲剧时,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并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意义” 。故选 C 项。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

29、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D 项, “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 ,根据原文信息这应该是“现实悲剧”引起的;“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不当,原文是“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主体的抗争和悲哀” “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故选 D 项。【点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6 AD 7 积极的生活

30、态度。如追求美好恋情,积极谋求职业等。顽强坚韧如她不因困苦而沮丧,恋人失去联系后仍然坚强的面对生活,认真工作。聪明细心。如萨拉在吃饭时发现商机,并抓住机遇。 8 【示例一】以“蒲公英情人“为题好。从情节结构上看,蒲公英串联主要情节(或线索) 。“蒲公英“见证了主人公的爱恋,他们又因蒲公英而重逢。从人物塑造上看,能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形象。“蒲公英“,那金灿灿的花朵,能侧面衬托出女主人公的美丽。从表现主题上看,能更好地展现小说的主题。“蒲公英“,那金灿灿的花朵正是美好爱情的象征。【示例二】以“菜单上的春天“ 为题好。从情节结构上看,菜单作为线索串联情节。文章因打菜单而起,恋人又因菜单而重逢。从人物

31、塑造上看,“菜单上的春天“,能够展现女主人公在艰苦的环境下顽强生存,追求幸福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表现主题上看,“春天“暗示了主题,春天能给人以美好的憧憬,能给人以战胜困难的勇气。 【解析】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 项本文语言不诙谐,笔调不轻松, “一对恋人的悲欢离合”的说法也不太确切。C 项说“两位主人公即使在最艰苦的求生环境中” ,沃尔特的生活环境是否艰苦文中未提到;且“两位主人公

32、”说法欠妥。E 项,本文主题是表现萨拉面对艰难生活的坚韧、勇敢,以及对爱情的珍视和执着,并非“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主人公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的心灵创伤” 。故选 AD。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一道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题目,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本文对萨拉性格的刻画主要是通过事件来完成的,所以,分析时首先要找到与萨拉相关的事件,然后从中分析其性格特点。如她追求美好恋情,积极谋求职业等,可见她有着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与恋人

33、失去联系后仍然坚强的面对生活,认真工作,可见她顽强坚韧,不因困苦而沮丧。她在吃饭时发现商机,并抓住机遇,可见她聪明细心。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于这种试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一点还是需要注意的:对于这种题型,一定要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经历展开论述,这种题实际上相当于一片小的论文。本题是一道理解文章题目的含意和分析题目作用的试题。题目的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象征意等,题目的作用要从结构作用、内容作用和表达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如以“蒲

34、公英情人”为题好,可从蒲公英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那金灿灿的花朵,能映衬出女主人公的美丽;凸显了主题, “蒲公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战胜困难等角度分析即可。如以“菜单上的春天”为题好,可从是文章的线索;展现女主人公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坚韧、执著、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精神;“春天”暗示了主题等角度分析即可。【点睛】小说标题的作用小说标题的一般作用由标题类型而定,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作用: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我的叔叔于勒 。概括小说主要事件,如范进中举 、 林黛玉进贾府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如项链 、 药等。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旨,画龙点睛,如变色龙 、 子夜 、

35、红与黑等。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如故乡 边城等。从给读者的感受(效果)来看,还有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9 C 10 B 11 C 12 (1)林锦劝说遣散一千多人,诛杀顽固不化的人。而安抚聚集流亡的百姓,境内全部平定。(2)(林锦)另设洪崖营以堵塞众寇贼出没的道路,改换灵山的土城,另筑高大的城墙,绵延五百丈,最终成为险要的城邑。 【解析】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根据句意

36、, “诸瑶” “锦” “瑶”“附县二十五部”是承担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和他们搭配的动词有“剽掠” “诣” “晓” “感悟” “听命” ,所以“适岁饥”单独成句,排除 AB。比较 CD 两项, “单骑”修饰“诣”合适,故选C。10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此题 B 句中“满秩:指的是官员按照任期、年龄领满俸禄”理解错误,文中的

37、“满秩”指的是官吏任期结束。故选 B。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斩首千余”不合文意。原文是“斩获千余级” ,意思是“先后斩杀俘获一千多人” 。故选 C。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

38、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谕”劝说;“梗化”顽固不化;“绥辑”安抚聚集;“流移”指流离失所的百姓。第二句得分点:“别”另外;“以”目的连词,来;“杜”堵塞;“易”更改;“墉”城墙;“亘”绵延;“卒”最终。【点睛】对于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

39、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林锦,字彦章,连江人。景泰初年,由乡贡除授合浦训导。瑶贼泛滥,内外没有防备。林锦分条上陈方略,都说中了要害。巡抚叶盛认为他很有才华,发文让他代理灵山县事务。城池毁于寇贼,林锦因地制宜,作栅栏防守,广泛设置作战工具,寇贼不敢逼近。任期满离官去职,百姓说:“你离去,寇贼又来,谁来抵御?” (于是百姓)都逃入山中。叶盛把情况告诉皇帝,下诏立即任林锦为知县。乘驿马急速赴任,百姓又来归服。恰逢饥荒,瑶民各部更加劫掠不间断。林锦一人驰入瑶民营垒,以祸福开导他们。瑶民感动醒悟,归顺的二十

40、五部都听从命令,那些不归服的就讨伐他们。天顺六年在罗禾水击破寇贼,第二次在黄姜岭击破,在新庄又击破贼人。先后斩杀俘获一千多人,归还所劫掠的人口,寇贼全被平定,就撤去栅栏,修筑土城。叶盛和监司多次推荐他的才能。成化元年,正逢廉州被寇贼攻陷,就试用林锦做知府。年内又遭大饥荒,寇贼四处劫掠。林锦劝说遣散一千多人,诛杀顽固不化的人。而安抚聚集流亡的百姓,境内全部平定。四年,上官相继推荐,请求改授督察职务,让他专门防备钦、廉群盗。就任他为按察使佥事,他更加勤于政事。十年,赐诏书表彰嘉奖。很久以后,进升为副使。林锦因所管辖地多次有寇贼警报,考虑长久之计,就在西面设置团河营,在南面设置新寮营,另设洪崖营以堵

41、塞众寇贼出没的道路。改换灵山的土城,另筑高大的城墙,绵延五百丈,最终成为险要的城邑。十四年,兵部上奏他的安抚辑和的功劳,林锦被赏赐。林锦在军队期间,以教化为紧要事务。灵山崇尚鬼,就禁止过多的祭祀,修建学校,鼓励农桑。他治理廉、钦二州,都整顿学校,振兴文教。为人诚实,坦诚相见,瑶人没有不敬爱信服的。他行军时,和士卒同甘共苦,有功劳就推给别人,因此士卒多舍命效力,所在的地方都建祠堂祭祀他。13 CE 14 几只野鸭子懒洋洋地掩颈卧在岸边打盹儿;几棵枯老的树,其枝头竟然绽放出耀眼的春花。诗人用拟人(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生机盎然的东溪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喧嚣尘世的厌恶,和对清新幽美大自然

42、的向往之情。 【解析】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 ,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 项, “表现了溪流急速的特点”理解错误, “平平”和“净于筛”主要是表现了溪水的清澈而又平静。E 项, “造语绮丽而意在言外”理解错误,应是“造语平淡” ,写出了一个清淡平远而又生意盎然的自然景象,又写出了一个活静自得而又老当益壮的人物心情。故选 CE。14试题分析:本题考核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需要抓住关键词语,结合手法分析,理解情感表达等。首先分析诗句中暗含的道理,然后结合全诗分析情感,道

43、理为:几只野鸭子懒洋洋地掩颈卧在岸边打盹儿却有“闲意” ,几棵枯老的树,其枝头竟然绽放出耀眼的春花。作者写水乡春色,抓住了最有特征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由此景象中细绎出“有闲意”来。 “凫眠”是人所共见的,而“闲意”则由作者的想象与感觉来。作者看到“野凫眠岸” ,想象它的自由自在,感觉它“有闲意” ,其实正是作者自己“爱闲” 、 “羡闲” 。 “老树着花无丑枝” ,写岸旁老树,春深着花。此亦乡村常见之景。但“老”与“丑”往往相连,说它“无丑枝” ,是作者的新意。这样写,不仅使这一平常村野增添几分春色,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作者心情。这是从自然中悟到这一道理借以抒发厌恶污浊官场和喧嚣尘世、向往清新幽美大自

44、然的情感。【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5(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

45、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壑” “蛟” “嫠” “陟” “淤” “濯”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16任何一方都不能侵犯他方的交通空间(路权) 机动车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 并不是一定要分出输赢的比拼 【解析】试题分析:句依据前文“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都有相应的路权 ”,即“任何一方都不能侵犯他方的路权 ”。句由前文提到了“在道路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各方相互争夺” 。还有前后文的提示,可知这里要补写的是机动车的情况。 “机动车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 。 句由后文“而是要平衡

46、各方权益” ,可见要补写的内容是与之相反的情况,即“并不是一定要分出输赢的比拼”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17 (1)内容:画面上一个人正在写字,字写得歪歪斜斜。另一个人批评这个人字写得难看,这个人却说这正是他想要的风格。(2)寓意:该漫画讽刺了那些强词夺理,不诚恳接受别人批评的人。【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这是一道要求描述漫画内容并写出寓意的题目,此类题目在答题时要仔细阅读漫画,抓住漫画中的文字和主要人物,然后透过现象看本质,概括漫画的寓意。本题中画面上一个人正在写字,字写得歪歪斜斜。另一个人批评这个人字写得难看,这

47、个人却说这正是他想要的风格。该漫画通过对书写不认真的人的讽刺,从而批评了那些不诚恳接受别人批评的人。【点睛】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1、看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 ,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2、看画面。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3、看画中字。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

48、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4、看夸张处。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引起观者共鸣。因此,解漫画题时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第二步:联系现实展开想像,揣摩画外之音。1、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2、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多个角度想想看,创作动机是什么,确定最佳画意点。)18灯光下的微笑我最忘不了那个宁静的下午,我最忘不了那间平凡的小屋,我最忘不了那缕灿烂的微笑一缕阳光透过窗户射进屋里,那屋充满了暖意,填满了微笑奶奶像往常一样坐在屋门前,沐浴阳光,享受光的柔和。我踏在山间的小路上,翻过屋后的那一陡高墙,凑合着就能见到奶奶安和自在的样子。见此情景,我更舒服很多。因为奶奶腿脚不方便,走路时也只能摸着墙壁慢行,再加上她的多想,内心像刀割一般,常常偷偷地流泪。最近一段时间,她的笑容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地退去了以往的微笑。我看了也会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泪,一会儿,又赶紧拭干了眼泪,我不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TS 122 086-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pdf ETSI TS 122 086-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pdf
  • ETSI TS 122 087-2016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User-to-User Signalling (UUS) Service description Stage.pdf ETSI TS 122 087-2016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User-to-User Signalling (UUS) Service description Stage.pdf
  • ETSI TS 122 087-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User-to-User Signalling (UUS) Service description.pdf ETSI TS 122 087-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User-to-User Signalling (UUS) Service description.pdf
  • ETSI TS 122 087-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User-to-User Signalling (UUS) Service description.pdf ETSI TS 122 087-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User-to-User Signalling (UUS) Service description.pdf
  • ETSI TS 122 088-2016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Call Barring (CB)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1 (V13 0.pdf ETSI TS 122 088-2016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Call Barring (CB)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1 (V13 0.pdf
  • ETSI TS 122 088-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Call Barring (CB)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1 .pdf ETSI TS 122 088-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Call Barring (CB)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1 .pdf
  • ETSI TS 122 088-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Call Barring (CB)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1 .pdf ETSI TS 122 088-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Call Barring (CB)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1 .pdf
  • ETSI TS 122 090-2016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Stage 1 .pdf ETSI TS 122 090-2016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Stage 1 .pdf
  • ETSI TS 122 090-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St.pdf ETSI TS 122 090-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St.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