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专题11议论文阅读课件.pptx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1110423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X 页数:76 大小:73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专题11议论文阅读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专题11议论文阅读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专题11议论文阅读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专题11议论文阅读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专题11议论文阅读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一 议论文阅读,1.议论文的概念:又称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 2.议论文的分类:广义的议论文,一般可分为政治论文和学术论文。通常所说的议论文,主要指的是政治论文。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又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3.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4.议论文的要素: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分

2、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能看出哪是主哪是从,哪是纲哪是目。 (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它是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 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 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警句等。,(3)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四

3、种: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5.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来说,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也叫引论)分析问题(也叫本论)解决问题(也叫结论)。可以分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 6.议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生动性等特点。,一、(2018甘肃天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人贵立志。古往今来,能成

4、就大事业者莫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清代名臣左宗棠,很早就怀有心忧天下之志。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

5、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他潜心研究中外军事战略,被誉为“天才军事领袖”。面对外国侵略,他先是抱病、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反观与他同时代的一些官吏,一心只追求一己之利,在国家危难之时,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何谈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致黎锦熙信中提出了深刻见解:“真欲立志,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

6、切实。,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树立了榜样。他在求学时期,就立志救国救民。为了实现志向,他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最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社会调查。在1917年暑假,他步行900多里,历时一个多月,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倾听村民的呼声。此外,他还多次去安源煤矿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这些调查为他后来形成依靠工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起到了重大作用,也坚定了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意志。因此,在此后的革命征途中,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都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在这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

7、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确立高远的志向,并为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炼与归纳能力。解答时,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关键句段进行归纳总结。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首尾部分。文章的开头便是“人贵立志。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然后阐述了“立志”的内容和作用,再用古往今来的名人事例佐证立志对于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即是本文的

8、中心论点。,2.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具体突出地论证了“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的观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准确找出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并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第段通过列举清代名臣左宗棠的生平,论证了“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的观点,同时点出与他同时代的一些官吏,一心只追求一己之利,对国家和民族并无贡献,两相对比,更突出了“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的观点。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相结合,使得论

9、证更为生动形象,突出观点。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3.选文第段和第段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第段论述了毛泽东同志对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第段论述了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树立了榜样。这两段与第段首句一一对应,所以不能调换。 解析 本题考查对议论类文本论证思路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论述思路,结合相关文段进行分析。文章围绕“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通过举例论证展开分析。第段和第段是关于毛泽东同志的举例论证,二者是递进关系。第段主要阐述了毛泽东同志对立志的深刻见解,第段则是论述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如

10、何实现高远志向树立了榜样。言行合一,使论证更具说服力。同时这样的安排,使得这两段内容与第段首句“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树立了榜样”相对应,因此不能调换。,4.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学者程颢和王阳明告诉我们,无论治天下还是学习都要先立志。 B.仅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来树立志向,是不宜提倡的。 C.一个人,只要能立下大志,就一定能为国家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D.左宗棠心忧天下,面对外国侵略,赴西北指挥,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解析 C项,“只要能立下大志,就一定能为国家民族做出重要贡献”理解有误,原文最后一段的表述是“我们要想为

11、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确立高远的志向,并为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可见光“立志”还不够,还要为此“不懈奋斗”。,C,5.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立志”的理解。 答案 略 解析 本题属于拓展题,应围绕“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一主题,并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二、(2017甘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善借者赢天下王 飙 人生有涯,事业无疆。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因为他们懂得:一个

12、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其实,他孤身奋斗拼搏到了近40岁的时候还是个穷人,成为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暗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艘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油轮包租出去。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艘货船,将之改成油轮出租。几年之后,他靠“借”拥有了自己的船队;也是靠这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

13、展,最终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丹尼尔以“借”来成就自己梦想的智慧,连奥纳西斯和尼亚斯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希腊船王也自叹不如。,其实,借的艺术和智慧,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可谓花开烂漫,果实累累。先秦时期的荀子就写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的意思便是“借”。纵观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能取得天下者,莫不是善借之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是刘邦。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位,之后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正是

14、借助这三人超凡卓绝的智慧,最终取得了天下,“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但若不借助刘邦宏伟远大的理想抱负、宽广如海的气度胸怀和高妙超逸的用人智慧,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很难成就自己的宏业伟绩。,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薛宝钗之口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生在世,谁不渴望像丹尼尔那样成就自己的梦想?谁不渴望像刘邦那样铸就辉煌的人生?成功的港湾是美丽的,也是人人向往的。你要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理想的航船到达成功的彼岸。庄子有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意思是说,大

15、鹏鸟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因此,不管你是“借鸡生蛋”,还是“借风腾云”;也不管你是“借水行舟”,还是“借力打力”;更不管你是“猛虎借山”,还是“蛟龙借海”,只要你借得巧妙,借得聪明,自然就能借来人生事业的风生水起,借来平生抱负的宏图大展。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6期,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善借者赢天下。 解析 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点。从题目可以看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善借者赢天下。 2.第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举例论证,举美国亿万富翁丹尼尔洛维洛从银行借

16、贷成就自己事业的例子,具体论证“善借者赢天下”的中心论点,具有说服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3.第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能。画线句先说丹尼尔因善借成就自己的梦想,后说刘邦因善借铸就辉煌的人生,与第段的顺序一致,它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解析 本题考查了语段的顺序能不能调换的问题,解答时需要首先表态,一般为不能,然后分析这几个段落论述了什么,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点明不能调换。 4.请为本文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答案示例 项羽刚

17、愎自用,骄傲自大,不善于借助范增的谋略,被刘邦击败,落得“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悲剧下场;刘备三顾茅庐,任用诸葛亮联吴伐魏,才有三国鼎立之势;周杰伦因为有方文山为他写歌,他的音乐事业才得以迅速发展,而方文山也因为有周杰伦这样出色的歌手演唱他写的歌曲,他的创作事业才能如日中天。 解析 本题是半开放题。应围绕文章的中心论点补写事实论据,还要注意语言通顺,论据具体,表述明白。,5.“借”是门大学问。结合选文及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善借”二字的理解。 材料一 张先生急于用钱,向地下钱庄借了高利贷,结果落入对方陷阱,差点就家破人亡。 材料二 某企业照搬国外营销模式,意在大展宏图,却因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

18、面的问题而卡壳,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效益,反而造成巨大浪费。 答案示例 从文章来看,“善借”就要积极借助外物和他人的力量,并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材料来看,“善借”应当知道,有的东西不能借,如高利贷;有些东西要借得巧妙,借得聪明,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照搬。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议论文中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解答此类题,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典题精析,方法归纳,(2016甘肃兰州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题。 良好习惯的养成胡 适 良好习惯的养成,即普通所谓的人品教育,品性人格的陶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告诉我们说:人品性格是习惯的养成,好的品格是好的习惯养成。中学阶段是定型的阶段,中学生时

19、期与其注重治学的方法,毋宁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个人的坏习惯在中学还可纠正,假使在中学里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人的前途便差不多算完了,在大学里可能不会是个好学生,在社会里可能不会是个有用的人才。,典题精析,方法归纳,我们的国家以前专注重文字教育,读书人的指甲蓄得很长,手脸都是白白的,行动是文绉绉的,读书可以从“学而时习之”背诵起,写文章摇摇摆摆地会写出许多好听的词句来,可是他们不能动手,也不能动脚,连桌凳有一点坏了,也不能拿起斧头钉子来修理。这种只能背书写文章的读书人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动手动脚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怎样养成呢?我在台湾大学讲治学方法时,讲到一个故事:宋时有一新进士请教老前辈做

20、官的秘诀,老前辈告诉他四个字勤谨和缓。这四个字,大家称为做官的秘诀,我把它看作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秘诀。 勤,就是不偷懒,不走捷径,要切切实实,辛辛苦苦地去做。要用眼睛的用眼睛,用手的用手,用脚的用脚。先生叫你找材料,你就到应该到的地方去找;叫你找标本,你就到田野,到树林里去找。无论在实验室里,在自然界里,都不要偷懒,一点一滴地去做。,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谨,就是谨慎,不粗心,不苟且。写汉字,一点、一横也不放过;写外国字,“i”的点、“t”的横,也一样不放过;做数学,一个圈、一个小数点都不苟且。不要以为这是小事情,做小事关系天下的大事,做学问关系成败,所以细心谨慎,是必须养成的习惯。 和,就是

21、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要虚心,要和和平平。什么叫作虚心?脑筋不存成见,不以成见来观察事,不以成见来对待人。就做学问来说,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做化学、数学、历史、地理,并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学语文。无论对事、对人、对物、对问题、对真理,完全是虚心的,这叫作和。 缓,这个字很重要,“缓”的意思是不要忙,不轻易下结论。如果没有缓的习惯,前面三个字就不容易做到。譬如找证据,这是很难的工作,不花时间,就不能做到“勤”的工夫;忙于完成,证据不够,不管它了,这样就不能做到“谨”的工夫;匆匆忙忙地去做,当然不能做到“和”的工夫。所以证据不够,应当悬而不断,就是姑且先挂在那里,典题精析,方法归纳,典题精析,方法归

22、纳,文本解读 第段引出观点在中学生里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段举例论证,以古人读书为例阐述为什么要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段举例论证,如何养成良好习惯。 第段分析勤、谨、和、缓的重要性。它们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秘诀。 第段列举了达尔文的例子论证“勤、谨、和、缓”的习惯对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重要性。 第段结尾再次点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在中学生里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与题目以及文章开头呼应,更照应了第段最后一句话“我把它看作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秘诀”。总结全文。,典题精析,方法归纳,1.(原创)本文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解析 此题考查对议论文观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从议论文论点出现的位置方

23、面去判断。一般来说,议论文论点出现的形式包括:文章标题是论点;在文章的开头提论点;在文章中间承上启下出现论点;在文章结尾出现论点;由各段首句总结论点。 参考答案 在中学生里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提炼中心论点 常见提问方式: (1)请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请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提出的。,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方法指导如何提炼中心论点? (1)从内容上看,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作者自己的主张,作者关于生活、人生、社会等

24、问题或现象的一些看法);论点一般是正面的观点,作者的态度很明确;一般是一句话,不可能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但有可能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 (2)从句式上看,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问句绝对不可能是中心论点。一般有提示性的语言,如:开头“我认为”“我们要”“我们应该”“可见”“由此可见”,结尾“总之”“综上所述”等。,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3)从位置上看,可以研究标题、文章的开头、中间的过渡句或段、文章的结尾。 研究标题。议论文的标题大致分两类:一类是论点型,题目本身就表明了中心论点,如骄必败;一类是论题型,标题只表明论述的对象

25、、范围或问题,如谈骨气,作者在文中主要就所“谈论”的问题表达的看法和主张才是中心论点。 研究开头。议论文的开头有四种形式:开宗明义、开门见山亮出观点,通过一个故事引出中心论点,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归纳出中心论点,根据自己的经历归纳出中心论点。 研究过渡句。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起概括作用,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是中心论点。 研究结尾。有的议论文的结尾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需注意的是,如果前文已有明确的论点,那么结尾通常是结论,起深化论点的作用。,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4)有的在文章中没有直接的句子点题,作者的观点蕴

26、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要通过阅读,归纳整理,然后概括出中心论点。 应避免以下错误:误把论题作论点;误把分论点作中心论点;误把结论作论点。,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原创)从全文看,围绕“在中学生里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个观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解析 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梳理论证思路必须通读全文(或相关段落),理清分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理清分论点间的关系。分论点句往往是所在段的主旨句,其位置常常在段落开头或结尾处。 参考答案 一方面论述“以前的读书人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论述“良好的习惯要从勤谨和缓四方面来培养”。,典题

27、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梳理论证思路 常见提问方式: (1)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2)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方法指导1.阅读议论文,必须理清议论文的结构 立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也就是引论、本论和结论。议论文的常见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段落层次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层进式,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总分式,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总分总。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摆出错误论点、分析错误论点的实质

28、及危害、得出正确的观点。 2.论证思路答题法 首先,直接提出的论点(或论题)或通过引用的事例(趣事、典故、传说、消息、寓言、名言),引出的论点(或论题);接着,用的事例(趣事、典故、传说、消息、寓言、名言)从正面(或反面)论证论点(或分论点)或从几个方面论证论点;最后,总结全文(全段),得出的结论或归纳出的结论或发出的号召或提出的希望。,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3.本文谈良好习惯的养成时,第段提到“专注重文字教育”有什么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准确找出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并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首先

29、,第段提到以前我国的教育“专注重文字教育”,进而运用举例论证以及对比论证,通过描写以前读书人只能背书写文章而没有养成动手动脚的习惯,写出以前的读书人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差,从而突出了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从反面论证了文章主旨。 参考答案 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描写以前读书人只能背书写文章而没有养成动手动脚的习惯,从而突出了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常见提问方式: (1)第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2)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说出其中的两种,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中一种论证方法的作用。,典题

30、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方法指导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4.(原创)下面这段材料,作为事例论据你觉得它放在第几段最合适。为什么? 南宋诗人陆游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解析 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解答此题一定要仔细阅读论据,理清论据材料要讲述的内容符合哪个观点。本段材料讲述陆游勤奋学习的故事。因为他勤于学习,

31、所以他一生留下了很多首诗,成为我国杰出的大文学家。因此它与第段相符。 参考答案 放在第段最合适。本段材料讲述陆游勤奋学习的故事,因为他勤于学习,所以他一生留下了很多首诗,成为我国杰出的大文学家。第段就在写“勤”,因此它与第段相符。,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补充或分析论据 常见提问方式: (1)作者使用了哪些具体论据? (2)请为选文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3)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方法指导1.辨析论据类型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

32、论点的材料,论据要真实、典型,有代表性,有说服力。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两大类: (1)事实论据:充当事实论据的事例必须是典型、确凿的事实,也就是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征、有代表性的、真实的事例。所用的事例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 (2)道理论据:支撑论点的马列主义经典论述、名言警句、公理格言等都是道理论据。但是有两点需要注意:有些直接用作论点的道理,同时也可充当具有自证作用的论据。此时,这个论点同时又具有了论据的作用。并不是所有的引言都是道理论据。虽然引用名人名言能够构成道理论据,但是只有那些对论点具有理论支撑作用的引言才是道理论据。,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

33、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概括事实论据 首先,要考虑到该论据证明的论点是什么,也就是说,概括出来的论据要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其次,注意概括的方法,注意主要人物及其主要事件;再次,用语力求简洁;最后,要符合题目要求,比如字数的限定。,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3.补写论据 补写论据四原则:(1)论据要真实可信,不能胡编乱造;(2)论据要有代表性,力求是人所共知的;(3)论据要有说服力,要能很好地证明论点;(4)表述力求简洁流畅,不可超过规定的字数。 补写道理论据时人物与名言要对应,切忌引用不准确,人物张冠李戴。 补写事实论据,语言表达格式为:人物(可人、可

34、物)+行为+行为原因或行为方式+具体结果;人物(可人、可物)+行为+行为结果+行为原因或行为方式;行为原因或行为方式+人物(可人、可物)+行为+行为结果。,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5.(原创)第段中加点词“这种”在文中指代的是什么? 解析 指示代词“这”“这个”“这些”是近指,指代前面的一句话(几句话)或一件事(几件事)。所以“这种”就指文中提到的四个方面的良好习惯。 参考答案 “这种”指从“勤、谨、和、缓”四个方面养成的良好习惯。,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品析论证语言 常见提问方式: (1)在第段中,“这

35、”(或“那”)指的是什么? (2)“”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3)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方法指导1.指出词语的含义 (1)指示代词“这”“这个”“这些”是近指,指代前面的一句话(几句话)或一件事(几件事)。“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指代前面间隔几句话的那句话(几句话)或那件事(几件事)。 (2)指出普通词语的含义,要结合该词所在句子、段落,分析其语境义。 2.分析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议论文的“准确性”指说话要合乎实际。“严密性”是针对修饰语、限制语的运用来说的,强调说话不要有疏漏,避免

36、片面化、绝对化;逻辑性强,不前后矛盾。 题型: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加点词在句中是意思,删去后就变成意思,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准确、不严密。,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6.作者认为应“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学语文”。请联系上下文,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 【链接材料】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拓展延伸 方法指导1.结合材料谈理解、启示 表达前首先要分析所给材料的内容和角度,然后结合选文

37、中心论点来谈自己的理解和获得的启示。 (1)“谈”时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具体阐述。“谈”时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议论、记叙相结合);语言力求简明扼要(注意文字数量的要求)。 (2)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语文的目的。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拓展与运用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章相应段落及所给链接材料进行发散思维,结合自身经

38、历及现实生活,谈谈自己从中得出的对“语文学习”的启示以及自己对“语文学习”的认知。 答案示例 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语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能够同先贤前辈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与激荡;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能够做到文采飞扬,逻辑顺畅,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语文的目的。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要在学习中摒弃浮躁,心平气和地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多涉猎文学名著,并注重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及文学素养。,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结合文中句子谈感悟、认识 回答此类题需要先结合文章内容

39、理解文中句子,准确把握句子的含义和文章的中心论点,可调动生活积累搜集实例,并采用总分式的结构组织答案。 3.根据文章内容谈收获 (1)联系文章中心论点和设问角度,所谈收获应合乎情理,围绕中心论点。 (2)关注生活实际和时事热点,谈真实客观的收获。,一、(2018黑龙江龙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 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看中“富养”孩子,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倾其所有地供养孩子。 但普通家庭再怎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无法凭空假装富裕。结果是,父母在身后负重前行,子女在人前过得光鲜亮丽,还嫌父母没见识,不懂生活。

40、 真正的富养,富在见识和眼界。可是,在焦虑的现代社会,“富养”早已被人误读,许多父母简单地将“富养”理解为“砸钱”,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之前去四川支教时,见到一个现象:支教的那个班级里,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回来见孩子一面。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他们给孩子买最新的iPad,每个月给他们高于当地生活水平的生活费。结果呢,这些孩子却花大量时间用iPad看小说、玩游戏,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最新的科技产品。他们在物质上贫乏吗?比起周围的孩子,他们的物质条件算是好的,但有了基本的物质,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教育,他们仍然缺乏眼界和知识。 真正优质的教育从来不是砸钱就能获得

41、的。家长们不应该为经济不够优渥而焦虑,而应该反省有没有在精神上富养孩子。 在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16岁的武亦姝在舞台上表现的自信与从容令人折服。她至少有2 000首诗词的储备量,用她的话讲就是:“先抢下来再说,反正我都会的。”但她并不是一个诗词的复读机。她的诗词沉淀,是出于热爱,更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她父母喜欢阅读,家中藏书很多。,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面,双门洞的孩子都是“富养”长大的,他们富在精神世界,富在父母给了他们很多很多的爱孩子们也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贱兮兮的乐观、穷兮兮的精致,以及好强。虽然生活很清苦,但大家在一起比什么都开心。 给孩子很多爱,他才会明白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也

42、许贫困的家庭会让他们过早地感受到成人世界的不易,但也让他们更加懂得感恩父母,进而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 富养不是为了满足孩子对富人生活的想象,而是教会孩子在生活的苦难面前坚强、坚韧;体贴父母的不易,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付出改变不如意的现状。让他们明白:唯有精神的成长、意志的坚强,以及勇气的磨炼,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西方精英教育坚持一个育人准则:终身学习和全面成长。这是保证财富代际传承的必要条件。所以,“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 (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富养要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

43、修养。(或“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取。通篇阅读,整体把握,理解内容后再从文章中找寻关键句作答。如可提取文章结尾一段的“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一句作为答案。 2.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从生活现象说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论题。 解析 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就有引出本文论题的作用。同时从生活现象说起,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主要运用了举例论

44、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家长应该在精神上富养孩子的观点,进而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解析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在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16岁的武亦姝在舞台上表现的自信与从容令人折服”明显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中心论点。 4.为了避免“寒门养贵子”的现象发生在自己身上,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想怎么做。 答案 略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结合实际拓展延伸的能力。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要理解“寒门养贵子”的危害,并能联系实际写出杜绝“寒门养贵子”现象的具体做法。

45、,二、(2018山东临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正义的边界鲍鹏山 孔子不提倡以德报怨,因为这样就等于取消了道德;但是他也反对以怨报怨,因为这样我们就会堕落得与对方一样。所以,孔子的观点是以直报怨以公正来对待无良之人。 可见,孔子既反对我们对坏人无原则地好,也反对我们对坏人无约束地报复。 孔子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对不仁的人,恨得太过分,就是祸乱。我们可以理解为:天下的很多祸乱,是由绝对道德主义者惹出来的。 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就如同抱薪救火;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惩罚不道德,又如同以暴制暴。,举一个例子,53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

46、入室抢劫,她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仍与抢劫者斗智斗勇。最终,那个19岁的抢劫者精神崩溃,瘫倒在地,而李建华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让他得到及时救治。 这是很感人的事件。李建华老师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表现了人性的高贵和美好。但是,在媒体报道这件事后,却出现了争议。有不少人认为,对于这样的歹徒,根本不需要同情和帮助。 一个网友在网上的留言是:“假如我碰到这样的歹徒,我要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吃了他的肉,砸了他的骨,吸了他的髓!”这种极其残暴的心态,使我毛骨悚然。从不在网上留言的我,忍不住留了一句话:“你更像歹徒啊!”,孔子做了鲁国大司寇,摄行相事,坚决推行“堕三都”注,他的学生子路被鲁国执政季桓子

47、任命为家臣,负责具体执行。可以说,堕三都的成败,关乎孔子在鲁国的政治生命。但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伯寮,竟然对季氏说子路的坏话,导致子路丢了职务,对堕三都的失败,以及孔子最终离鲁出走都负有相当大的责任。 这样一个学生,后人把他称之为“圣门蟊螣”,意思是孔子门下的害虫。当时,鲁国一个叫子服景伯的大夫对孔子说:“你的这个学生实在太不像话了,如果你允许的话,我有力量杀了他,让他暴尸大街。” 孔子说:“如果我的道能够行得通,那是命;如果我的道行不通,那也是命。公伯寮能把我的命怎么样呢?”(论语宪问)孔子断然拒绝子服景伯的杀人建议。,公伯寮不好。但是,假如我们用杀掉他的方法来对待这样的人,

48、我们就更不好了。用极端的手段来清除异己,还有比这更坏的行为和更坏的人吗? 为什么孔子不赞成人们用极端的方式来履行道德?为什么孔子反对用极端的手段来实现正义、维护道德?因为一切极端手段必定隐含对某种价值的破坏。而且,极端手段所蕴含的破坏性,往往指向更原始、更基本的价值。 正义是有边界的。 (选自读者2018年09期) 注堕三都:指春秋时期鲁国孔子执政,毁坏三桓(鲁国公族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私邑的事件。堕(hu),同“隳”,毁坏。,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全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 参考答案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正义是有边界的。作者先由孔子的观点“以直报怨”引出生活中人们常有的一个错误

49、观念: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然后用一个现代的例子、一个古代的例子论证这种观点的错误和危害。最后归纳出“正义是有边界的”中心论点。 解析 第一问,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可提取文末一句“正义是有边界的”作为答案。第二问,考查论述的过程。没有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就要仔细阅读文章内容,读懂内容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术语作答。作者先提出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的错误观念,然后用实例论证这种观点的错误和危害,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这样使整个论证过程逻辑严密,条理清晰。,2.文章第段,作者认为网友“更像歹徒”,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参考答案 因为网友的思想是以暴制暴,这和作者文中所倡导的用正义来对待“坏人”,或者说用极端的手段来对待坏人,其实自己的破坏性更大的观点相违背。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从第段来看,“更像歹徒”是因为这种报复是一种“极其残暴的心态”,具体指的是“我要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吃了他的肉,砸了他的骨,吸了他的髓”这种行为,而这正和作者的“反对用极端的手段来实现正义、维护道德”的观点相违背。所以作者认为网友的这种做法“更像歹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