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安徽省临泉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 癌症病人晚期常常有组织水肿现象,为消除此现象,应静脉滴注适宜浓度的下列哪一项溶液( )A.葡萄糖 B. 氨基酸 C.Na + Cl- 等无机盐 D. 蛋白质2. 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外液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 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 HI
2、V 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A. 2 项 B. 3 项 C. 4 项 D. 5 项3. 下图中 a、b、c 为相应部位的 细胞外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中的成分有尿素、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 b 和 c 在成分上最为相似,b 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C. 三种细胞外液成分的种类和含量稳定则人不会患病D. a 渗透压下降可导致 b、c 增多,b 大部分进入 a4. 下列不一定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过程有( )A.抗体的产生 B. 激素与受体的结合C. 神经递质释放出来抵达受体 D. 尿素产生释放出来后运输到肾小球5.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有几项是正确的() 兴奋
3、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胰岛素的分泌不仅仅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抑制胰岛素分泌,因此两激素相互拮抗垂体分泌的生长素可促进人体的生长促甲状腺激素从合成到最后发挥作用总共穿过 0 层生物膜激素、神经递质、酶在发挥生理作用后即被灭活A. 1 项 B. 2 项 C. 3 项 D. 4 项6. 下图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图解,a、b 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胰腺合成和分泌 a、b 激素受血糖浓度的影响属于体液调节B. 当血糖降低时,b 激素只运输到肝脏促进糖原分解C. 当血糖升高时,a 激素可通过过程促进糖原的合成D. a、b
4、激素作用的结果会通过反馈调节影响自身的分泌7. 冬天去临泉老古堆旅游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下列有关低温环境中健康机体出现的一系列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正常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其产热量B. 低温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某人一上午持续发烧 37.6OC ,期间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 寒冷剌激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冷觉8. 下图是表示人体或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信息在 d 和 e 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 如果该图中的 a 为下丘脑、b 为垂体、c 为甲状腺,则
5、c 分泌的甲状腺素减少时,对 a 分泌 d;b分泌 e 具有促进作用C. 如果该图表示核基因的表达过程,则在着丝点分裂时不可以发生 d 过程D. 可用 a 代表下丘脑、b 代表垂体、c 代表胰岛 B 细胞来表示血糖调节的部分途径9. 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呈递抗原的过程(注:数字代表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如果能够在溶酶体作用下彻底分解清除,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 MHC是在细胞质基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的C. 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 T 细胞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D. MHC与吞噬
6、溶酶体中的抗原形成 MHC抗原复合物,该复合物最终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T 细胞识别,启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10. 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免疫球蛋白与单细胞病菌结合,抑制该病菌繁殖的过程属细胞免疫B. 淋巴细胞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C. 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等疾病D. 一种抗原只能与一种抗体或效应 B 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11. 2018 年 12 月 1 日是第 31 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携手抗艾,重在预防。艾滋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大临泉医疗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治疗。
7、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 艾滋病可通过血液、精液传播,并可经母婴遗传由母亲遗传给孩子B. HIV 侵入机体后,机体可以产生对应的抗体与之结合形成沉淀,经由吞噬细胞吞噬2C. 艾滋病患者患恶性肿瘤的几率大幅提高,说明其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能力大幅减弱D. HIV 主要攻击 T 细胞,既影响细胞免疫也影响体液免疫12. 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B 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B. 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C. 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防线D. 体液中吞噬细胞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13. 如图所示的是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关系下列有关叙
8、述,正确的是( )A. 1、2、3 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B. 能产生 4 的细胞一定能产生 3C. 能产生 3 的细胞一定能产生 1D. 物质 1 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14.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 制成提取液 静脉血液 胰腺分泌胰液研磨 注入A. 与、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 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C. 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D. 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 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
9、验继续探究15. 如图是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传递干扰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多巴胺与结构特异性结合过程经过组织液的运输B.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所以其是大分子化合物C. 可卡因可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加,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以产生“快感”D. “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可能是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16. 研究表明,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
10、 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 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 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 肌肉僵直、肌肉僵直17. 兰伯特-伊顿综合征又称肌无力综合征,患者体内的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结构与突触类似)中突触前膜的 Ca2+通道特异性结合,阻滞突出间隙的 Ca2+内流,导致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减少,从而使肌肉无法收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兰伯特-伊顿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病B. 乙酰胆碱的释放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C. Ca2+内流会导致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D. 神经-肌肉接头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部分18. 如图所示,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 1:2,则胚芽鞘尖端背
11、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A. 小于 2m B. 大于 1m,小于 2m C. 大于 2m D. 无法确定19. 下列坐标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a)和背光侧(b 生长素含量变化的是(虚线对应的浓度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胚芽鞘的生长,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生长素浓度)( )A. B. C. D. 20. 为探究人唾液中是否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的实验,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A. 过程是将唾液中的物质转移到琼脂块中B. 因去除了尖端,过程无须在黑暗中进行C. 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于细胞纵向伸长的结果D. 实验结果说明人唾液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
12、21.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3A. 图 1 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可作为农田中单子叶杂草的除草剂B. 图 2 中顶芽 a、侧芽 b 和侧芽 c 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可能分别为 A、C 和 DC. 图 3 中表示水平放置的某植物的根和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B,茎远地侧的是 CD. 图 4 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同时存在时对茎段细胞分裂的促进效果比单独使用时明显22. 如图所示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某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 d 点表示植物茎向光侧浓度,则 c 可表示茎背光侧浓度B. 若该图表示生长素浓度
13、对芽生长的影响,则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在 ac之间C. 给植物施加 e 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时,植物的生长不会受到影响D. cf 段曲线的变化可用于解释横放植物根的向地生长23. 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B. 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C. 细胞分裂素用于蔬菜保鲜 D. 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子果实24. 关于临泉城西闸群落的结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某块玉米地中玉米高低错落有致,表现了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B. 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 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
14、方向上无分层现象25. 如图表示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几种情形,其中 a 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导致物种进化B. 种群数量减少到 K2时遗传的多样性会减少C. 当种群的变化曲线为,则可推出 a 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D. 若 a 点变化为干旱且干早能抑制蝗虫天敌的生长,则该种群a 点后的变化曲线为26. 下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种群的关系可能为竞争,也可能为寄生B. t2t 3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相同C. t4t 5时间段内,乙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D. 甲、
15、乙种群数量达到最大的时刻分别为 t2和 t427. 右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J 型和 S 型曲线均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B. J 型所示增长仅决定于种群的内在因素C. bc 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 种群“J”型增长的公式为 Nt=N0 t中的 是指增长率28. 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林冠层出现空隙,成为林窗。研究者调査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下图所示的结果。据此图不能推断出( )A. 在各层次林窗中的土壤动物种类有所差异B. 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C. 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数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D. 有机质
16、的含量可能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因素之一29. 关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 在进行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常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采集和调查B. 为了调查不同空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在同一时间分别取不同深度土层的土样C. 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D.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30. 下图分别表示 a、b 两个物种随时间推移的数量变化,甲、乙、丙三图表示两者的关系依次是( ) A. 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 互利共生、捕食、竞争C. 竞争、互利共生、
17、捕食 D. 互利共生、竞争、捕食4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31. (每空 1 分,共 8 分)下列甲、乙分别是人体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和突触结构示意简图,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物质(1)在进行膝跳反射时,与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_;神经冲动主要是由于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离子变化产生的_形成(2)小王同学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破手指时,并未将手缩回这说明_(3)乙是甲中的放大图乙显示的是_个细胞的部分结构(4)中的神经递质 a 是通过_方式进入一般是神经元的_部分的细胞膜参与神经递质合成的细胞器_包括核糖体(填“一定”或“ 不一定”),刺激,小腿抬起,_非条件反射(“属于”或“ 不
18、属于”)32. (每空 2 分,共 10 分)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产生物质细胞的名称是_。(2)图中的作用是_ _。(3)图中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填字母)。(4)当抗原第二次入侵机体时,主要由 细胞识别抗原(填字母)。(5)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把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做“非己”成分而进行攻击,这一行为是通过图中的 免疫实现的(填序号)。33(每空 2 分,共 12 分).下列是生长素发现的一系列实验(实验材料为燕麦胚芽鞘),请认真分析实验条件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A、B 实验的推论是:燕麦胚芽鞘具有_(2)若要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19、则应选的实验组合是_(3)E、F 实验的推论是:_上述实验体现了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请你写出 E、F 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4)A、G 实验的推论是:向光性是由于_引起的(5)预测实验 H 的现象是_34.(每空 2 分,共 10 分)某兴趣小组选择“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2,4D 对不同植物种子萌发时胚轴生长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取刚萌发的黄豆、赤豆各 60 粒,分别随机分为 6 组,每组 10 粒;取 12 个培养皿,在培养皿底部垫上滤纸,分为两大组,一组放置黄豆,另一组放置赤豆,分别编号为 1、2、3、4、5、6;在 1 号培养皿中喷洒适量清水,26 号喷洒
20、等量的2.55108 gL1 、2.5510 6 gL1 、2.5510 4 gL1 、2.5510 2 gL1 、2055gL 1 的2,4D 溶液;将培养皿放在阴暗处培养,每天定时喷洒相应的 2,4D 溶液,5 天后测量胚轴的长度并计算胚轴平均生长量。实验结果:各组胚轴平均生长量如下表(单位:cm)。组别 1 2 3 4 5 6 黄豆芽 0.69 1.36 1.61 1.19 0.12 0.06 赤豆芽 0.50 0.511 0.53 0.592 0.532 0.37 (1)步骤需将培养皿放在阴暗处培养的目的是_;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2)为了 5 天后能得到胚轴的生长量,需要在实验开始前测量_。(3)2,4D 浓度为 2.55102 gL1 时,对黄豆芽、赤豆芽胚轴生长的影响分别是_。5(4)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豆芽中对生长素类似物 2,4D 更为敏感的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