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科学火炬,探索未知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把酒问月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美】阿姆斯特朗展望科学的未来,人类将高举科学的火炬登上宇宙的天堂。【美】斯蒂芬威廉霍金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答案1 答案:好奇心引领人类进步是商代先民对于自然现象的好奇,让我们从甲骨的卜辞中窥见历史的一隅。是古巴比伦国王对于社会法则实践形式的好奇,让我们从汉谟拉比的石碑上目睹三千年前的制度典籍。是好奇,让屈原疾声发天问;是好奇,让阿基米德觅得翘起地球
2、的理论依据。是好奇,让林则徐睁眼观看世界的列强;是好奇,让爱迪生不懈探索用以点亮世界的灯芯。是好奇,让人类的足迹踏上月壤;是好奇,让中华民族的健儿遨游太空千万里 埃庇米修斯在无意间促使了潘多拉魔盒的开启;金主完颜亮为“十里荷香,三秋桂子”策马挥师南侵;日不落王国的舰队带着资本家的奢望开赴马可波罗口中的东方帝国;英法联军将满清皇家园林的奢华火焚掠洗 好奇心是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驱动轮,也时常为我们带来沉重的苦难经历。但是,好奇心本身没有善恶之分,所有对于未知的好奇都值得称颂。而好奇心注定要付诸实践,实践的动机却良莠不齐。对于真理的渴求激发科学的探知。对于财富、地位、名誉的渴望实则是萦绕人心许
3、久的贪欲。只有那些将好奇心投射向真知的人,不但能获得智慧女神的特殊垂青,还能因其对社会的贡献名扬千里。曾子“一日三省吾身”,在探求思想内核的2路途中,成为孔门著名的弟子。马克思说他希望“质疑一切”。好奇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他,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影响至今。 伟人如是,平凡人亦如此。我们曾经拿出放大镜观察蜻蜓蚂蚁,为发现它们身体的奇特自豪无比。我们曾经多少次为能够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大动脑筋。我们憧憬着自我的未来,在成长中,还将会为体味到更丰富的人生而欣喜。列子中那两个辩日的“小儿”,就是每一个平常人的写照有好奇心的我们完全能与圣贤的思想颉颃相比。 除了因好奇
4、发问,时代赋予我们更多的机遇去践行。不满足于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要将这真知的“道”加以名状和传扬。即便“夕死”,也要将这“道”投入实践的熔炉,在锻炼中检验它的真伪;要将这“道”沉浸实践的酒窖,期待它酿出甘甜的佳酿。 让我们一生都把那上下求索真理的好奇之花别在襟上,让我们在漫漫千里之行中,能时刻嗅到它的芬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能力。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对材料的分析、整合,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作文。材料作
5、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作文仿照 2018 年全国高考三卷作文样式拟题,要求围绕三则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作。题目提供了三则材料:一是中国古代诗人对月亮的浪漫想象;二是登月宇航员的切身感受;三是科学家征服宇宙的豪迈誓言。三则材料以人类对外在客观世界(太空)的想象和探索为主线,在考查学生相关历史、科技、文化常识的同时,旨在引导学生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把握人类波澜壮阔的科技发展史,感受人类在探索未知世界、谋求自身发展过程中展现的伟大精神,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获得知识视野、自我认识和审美趣味的提升。学生应该立足“科技
6、”和“人类”两个支点,结合自身体验,说认识,讲道理,谈感悟,紧紧围绕材料情境展开写作。根据以上分析,作文时参考以下立意: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审美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探索(好奇心),始终引领着人类不断前行;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永无止境的;人类科技不断进步的发展史,是一首动人心魄的壮美史诗;对待客观世界的不同态度,折射出中西方文化差异;等等。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3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阅读的意义。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