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案1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115440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案1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案1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案1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案1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案1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材分析本单元复习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可能性、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植树问题。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等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复习课不只是把知识重现一次,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通过复习查缺补漏,获得自身能力的提高。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课前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整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初步形成知识网。在复习时再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数学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数学思考:通过进一步构建学生

2、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通过系统化知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扎实掌握所学知识 。 教学难点:提高答题的正确率。课时安排:4 课时1小数乘、除法复习1 课时2位置复习1 课时3简易方程复习1 课时4多边形的面积复习1 课时课 时 教 案课题: 第八单元:总复习小数乘、除法复习课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总复习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 P113 第 1 题及练习二十五第 2、3、13、14、21 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

3、建构小数乘法的知识网络,并能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熟练、正确地进行笔算小数乘法,按照要求截取积的近似值,并能解答有关的小数乘法应用题。过程与方法: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及速度,更深刻知道积与因数的联系。教学重点:通过合作题组练习,使学生自我意识中建立小数乘法的知识网络,并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各个知识点 ,在思维中理清各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深刻理清积与因数的联系及培养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教学方法:复习归纳,质

4、疑引导;练习体验,小组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批 注学生独立做一做12.5 3 0.98扩大 10 倍扩大 100 倍缩小 10 倍缩小 100 倍师生交流小数点的移动的规律。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 113 页第 1 题(1) 。一、整理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师:元旦节,老师家搞了一次小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的购物清单吧!出示购物清单:苹果每千克 2.5 元,买了 4.8 千克;买了 3 件同样的玩具,共用 73.5 元;糖果每千克 1.2 元,共用 22.32 元;师:从清单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信息你可以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师:下面

5、就请同学们算一算苹果的总价和玩具的单价吧!教师巡视,算完后师:谁来说说苹果的总价你是怎么解决的?(先让一个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并让他说说 2.54.8 是怎样算的,师:那也就是说,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是先 ,再 ,最后 。板书:计算方法师:玩具的单价你又怎么解决的?(再让一个学生说 73.53 是怎么算的,一起回忆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算算糖果的单价吧。教师巡视,算完后汇报方法。22.321.2师:也就是说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必须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就像这里的22.321.2 就要转化为 223.212,再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出示:5.980.23 19.7

6、65.2 8.841.7 211.4师:这几道题在计算时该怎么转化呢?除法法则:一看:看看除数是几位小数。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数位(拔除数转换成整数) 。三对齐: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师:同学们刚才算的三道题到底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说验算的方法)师:小数乘除法的验算与整数乘除法的验算方法是相通的。即时练习:指名板演教材第 115 页练习二十五第 2 题。二、整理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简算。师:刚才我们用竖式算出了苹果的总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数的特征,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试试吧!(巡视,选有代表性的作业展示,指名说简算依据。 )师:看来整数乘

7、法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 (板书:运算定律)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五第 3、13 题。三、复习取近似数。师:既然是元旦节就要有节日的气氛,老师准备用彩带布置家。我们一起看看吧!用 40 米彩带做花环,彩带每卷长 7.5 米。(1)需要买几卷彩带?407.5=5.333(卷)6(卷)师:5.333是循环小数,而且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板: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师:这里要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数。 (板书:取近似数:进一法)(2)一卷彩带 3.18 元,一共需要多少钱?(得数保留一位小数)3.186=19.08(元)19.1(元) (板书:四舍五入法)(3)每 1.5 米做一个花环,40 米彩带可以

8、做多少个花环?401.5=26.666(个)26(个) (板书:去尾法)师:取近似数就有三种方法,同学们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哟!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 117 页练习二十五第 14 题。四、混合运算。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棒!这么快就把清单中的一些问题解决了。老师这也有两道题目想请你们帮忙算一下,好吗?比比看谁算的快。34.6+5.40.27 3.225 8( 学生汇报时要说运算顺序。 )师:你是怎么想到要先算 再算 师:看来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板书: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五、拓展提高:教材第 118 页练习二十五第 21 题。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分析

9、:领先的运动员与最后的运动员相遇时,两人跑完了 2 个 3km 即 6km,所以两人的相遇时间可以用两人跑的总路程 6km 除以两人的速度和求得。相遇时离返回点的距离可以 3km 减去最后的运动员跑的路程,也可以用领运动员跑的路程减去 3km 求得。 (10 分钟,100m)六、小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对小数乘除法进行了整理与复习。谁来说说我们主要复习了哪些知识?这节课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作业:教材第 113 页第 1 题(2)练习二十五第 3、5、6、16 题。板书设计小数乘、除法复习课因数整数 计算方法 先 ,再 ,最后 除数整数 一看、二移、三对齐运算定律 小数乘除法运算顺序 与整数

10、的相同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四舍五入法近似数 进一法去尾法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课题: 第八单元:总复习位置复习课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总复习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 P114 第 4 题及练习二十五第 1 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熟练地用数对表示位置。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掌握将数对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方法:组织练习,质疑引导。练习体验,小组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教

11、学过程一、练习导入1谈话:为了更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老师想调整一下同学们的座位。下面是座位示意图:1234561 2 3 4 5小亮小丽小明小红讲台已知(1,4)表示小亮的位置。小明、小丽和小红的位置用数对分别可以表示为( , ) , ( , ) , ( , ) 。老师想把小刚排在(5,3)这个位置上,请你在图中标出来。从小明的位置向左数 2 列,再向后数 1 行就是小强的位置,小强的位置是( , ) 。2下面是一幅街区平面图,请看图回答问题。111098765432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火 车 站邮电大厦少年宫五爱城 游泳馆中山公园五一剧场天文馆书 城北

12、100m五爱城所在的位置可以用(2,7)表示,它在火车站以东 200m,再往北 700m 处。像上面那样描述一下其他建筑物的位置。小刚家在火车站以东 600m,再往北 400m 处小红家在火车站以东 900m,再往北200m 处。在图中标出这两名同学家的位置。星期六,小刚的活动路线是(6,4)(2,7)(4,3)(5,7)批 注5(7,6)(9,4)(11,1)(11,8)(6,4) 。与一说,他这一天先后去了哪些地方。二、回顾整理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列,横排叫行。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先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

13、,再用逗号隔开。如:(7,9)表示第 7 列第 9 行。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 2 列上。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 6 行上。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三、巩固拓展1运用平移的方法加深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按要求完成题目。 (答案:数对略)76543210 1 2 3 4 5 6 7 A(1,1) B( , )D( , ) C( , )76543210 1 2 3 4 5

14、 6 7 A(1,1) B( , )D( , ) C( , )图中点 A 的位置可用数对(1,1)表示,那么平移平行四边表其他各顶点的位置分别怎样表示?写出平行四边形向上和向右平移的的图形,写出平移后的各顶点的公交车位置。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小结:一个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后,各顶点的位置的列数没变,行数发生变化;向左或向右平移后,各顶点的位置的行数没变,列数发生变化。2教材第 114 页第 4 题。教师:我们都下过五子棋,都知道五子棋的规则。请观察题中的情境图,你能用数对来准确地表示出图上的棋子的具体位置吗?学生观察图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然后指名汇报。四、课后小结。位置可以由数对来确定,要注意

15、数对的规范写法,逗号前面表示列,逗号后面表示行。作业:教材第 115 页练习二十五第 1 题。板书设计位置复习课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先表示列,再表示行。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课题: 第八单元:总复习简易方程复习课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总复习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第 113 页第 3 题及练习二十五第 17、18、19、思考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公式

16、、运算定律、数量关系;渗透初步的代数思想,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能正确列出方程,并熟练的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养成检验的好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能力,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教学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根据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复习回顾,质疑引导;小组合作与独立学习相结合。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沟通联系,构建网络。1出示教材第 113 页第 3 题(3)生齐读题。 师

17、:以前我们用算术方法解这一类题,学习简易方程后,又能用列方程来解答,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简易方程” (板书课题) ,请你列方程解答。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找出不同的解法展示。反馈,集体订正。师:列方程解决问题第一步都是要干什么?师:用字母 x 表示未知量。 (板书:字母量)2、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师:用字母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也可以表示一个数,那这个字母“X ”可以表示多少?(生反馈)对了,这个字母可以表示所有的数。 (板书: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师:现在有一个“比 x 的 4 倍多 13 的数” ,怎样表示呢?师:这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除了表示数,还可以表示什么?师:用含有字母的

18、式子既能表示一个数,又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数量关系)师: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什么?请在答题卡上用线连起来。2 与 2 相加 +2b2 与 2 相乘 4 2 与 b 的和的 2 倍 4 与 b 的 2 倍的和 2(+b)反馈:前两题一题一题问对吗,再问这两题有什么区别?后两题一题一题问对吗,再问这两题有什么不同?师: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些意义真简洁、明了。3、复习方程与解方程。复习方程当 x =5 时,这个数是多少呢?师:当 x 有一个具体的值时,这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也有一个具体的值。师:如果“比 x 的 4 倍多 13 的数是 45。 ”现在又该怎样表示?师:这样的等式我们把它叫

19、做?(生:方程。 )师:谁来说说什么叫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复习解方程师:刚才同学们解了一道方程,这里还有 3 道方程,你们能解吗?练习:教材第 118 页练习二十五第 17 题。解方程x 1.44=0.4 3.851.5x =6.1 6x -0.9=4.5 学生解方程,汇报。师:我们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在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逐步简化方程,得到方程的解。在这里所指的数可以是像这样已知批 注7的数,也可以是这样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师:x =1.6 是这道方程的解吗?指名口头检验。4、复习用方程解决问题。(1)复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师

20、:解方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决问题有哪些基本步骤?学生回忆梳理出一般步骤。师:在这几步中你们认为哪一步是最关键的?(2)复习数量关系。请你们找出它们的等量关系,并说出方程。 一个梯形的面积是 265 平方米,上底是 20 米,下底是 33 米,高 x 米。等量关系式: 列方程式: 师:计算公式也是一种数量关系。小明买了 8 个作业本,每本 x 元,付给营业员 5 元,找回 2.6 元。等量关系式: 列方程式: 师:根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一般我们选择容易解的方程来解决问题。师:下面请根据方程选择合适的条件。和同桌说一说你的你的想法。甲筐有桔子 60 千克, ,乙

21、筐有桔子多少千克?设:乙筐有桔子 X 千克。 列出方程是:2X 460甲筐比乙筐的 2 倍还多 4 千克 乙筐比甲筐的一半少 4 千克乙筐比甲筐的 2 倍还多 4 千克 甲筐比乙筐的一半少 4 千克师:你们补上的条件,正是这道题的关键句子,它能帮助我们找到等量关系。(2)对比质疑突出优化。师:让我们回到教材第 118 页第 19 题,注意分析题题目的意思,同学们会列方程解答吗?独立完成,反馈。师:这题与求地球赤道长度那一题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生反馈)师:看来,在这里,不论是一个未知数还是两个未知数,都能用列方程解答。二、拓展提高教材第 118 页思考题。一座大桥长 2400M,一列火车以

22、每分钟 900M 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 3 分钟,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 3 分钟。这列火车长多少米。分析:如教材第 118 页图,考虑到火车自身的长度,通过大桥所走的路程包括大桥长度和车长,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设这列火车车长为 x m,可列方程:x +2400=9003三、全课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简易方程,请记住用字母表示数是方程的基础,方程是为列方程解决问题服务的。作业:教材第 113 页第 3 题(1) (2)及练习二十五第 18 题板书设计简易方程复习字母量、数、数量关系等式的基本性质关键等量关系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课题: 第八单

23、元:总复习多边形的面积复习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总复习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 P113 第 2 题及练习二十五第 7、20 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多边形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解决一些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感受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完善知识结构,进一步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渗透等积变换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灵活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沟通多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方法

24、:归纳整理,演示讲解;复习回顾。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构建网络,新知汇总师:同学们,咱们在第五单元里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及其计算,而且,还接触到了组合图形的面积,大家不仅要会利用面积公式求面积,还要掌握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学会观察组合图形的组成。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多边形面积的复习)师:那么我们是如何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推倒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大家从你的头脑记忆库里提取下面的知识,看看谁的记忆库最充实?讨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师:同位同学可以商量商量。 (学生汇报:教师演示)师:大家在回忆推导公式

25、的过程中,本着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的原则,找到了几个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梳理,大家对我们的面积公式是不是更加熟悉了。(边说边出示图。见板书设计)引导学生观察,从左往右看,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从右往左看,我们在探讨一种新的图形面积时,都是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二、查漏补缺,错误汇总师:现在你们的记忆库中还有内存吗?那,就请大家想一想,你们在利用公式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容易出错的地方或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1.弄清图形,选择公式。2.找对应的底和高。3.注意单位换算。4.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别忘了除以 2。5.解决问题时,弄清面积与其他数量

26、的关系。6.看清组合图形是由哪几个简单图形组成的,找简单的解决方法。7.已知面积,求底或高可以用方程解。 )师:看来同学们都特别的善于总结和观察,下面,我们就利用前面的复习来做几组练习。三、综合练习,巩固提高(一)按要求解答。 (只列式,不计算)1、平行四边形底是 4 分米,高 2.7 分米,求它的面积?2、三角形面积是 30 平方米,底 8 分米,求它的高?3、梯形的面积是 84 平方米,高 10 米,上底 5 米,求下底?师小结:如果给出图形的面积,让我们去求底或高,除了可以变化公式以外,还可以用方程解答,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几道判断题。(二)判断题: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

27、面积的一半。 (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形状是相同的。 (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4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5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条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都不变。 ( )看来 ,同学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都很强,现在,我们来解决实际问题。批 注9(三)解决问题1教材第 113 页第 2 题。出示第 2 题,引导学生看题。学生独立解答,并在小组中互相检查。教师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师:通过计算这些图形面积,你想提醒大家什么?(计算图形面积时,底和高要对应)2教材第 116 页练习二十五第 9 题。(1)组织学生用剪刀把正方形纸片按

28、题目要求剪一剪。(2)算一算剩下的面积是多少。方法一:44-222=14(cm 2) 方法二:(2+4)22+24=14(cm 2) 3教材第 116 页练习二十五第 10 题。(1)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呢?(2)组织学生汇报,并展示求面积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将方格中的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分别求出基本图形的面积,再求和得出所求图形的面积。教师强调分割的方法有多种,引导学生选择容易获取求面积时所需数据的方法进行分割。将方格中的图形添补成某个简单的基本图形,求出基本图形的面积,再分别减去各添补的图形面积,得出所求图形面积。已知小方格的边长为 1cm,则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 1cm2,通过数方格来确定图形的面积。(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关键在于熟练地运用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对于复杂的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在于巧妙地将组合图形分割或添补成若干个基本图形,进而通过基本图形面积的和或差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对于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可以将它分割或添补成已学的简单图形,或是用方格纸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估算。作业:教材练习二十五第 7、20 题。板书设计多边形的面积总复习教学(后记)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