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1116078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河北省曲周县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 12 月月考化学试卷1.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NH 4Cl 与 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用 NaHCO3与 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加热蒸干 AlCl3溶液得到 Al(OH)3固体A. B. C. D. 【答案】D【解析】中 NH4Cl 与 ZnCl2溶液水解均显酸性,可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HCO 与 Al3 两种离子水解相互促进,产生二氧化碳,可做灭火剂。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水解显碱性,而铵态氮肥水解显酸性,两物质水

2、解相互促进放出氨气因而不能混合施用。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而磨口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会与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将瓶塞与瓶口黏合在一起而打不开,因此实验室盛放碳酸钠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AlCl 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lCl33H 2O Al(OH)33HCl,加热时,HCl 挥发使平衡不断右移,最终得到 Al(OH)3固体。2.用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有A. 以酚酞作指示剂B. 锥形瓶中有少量水C.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 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答案】D【解析】氢氧化钠滴定醋酸,终点时溶液显碱性,A 不影响

3、,同样 B 也不影响。C 中说明消耗企业很难的体积偏多,测定结果偏高。仰视读数,读数偏大,所以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偏少,测定结果偏低,答案选 D。3.下列变化使所得溶液的 pH=7 的是2A. 将 25 pH=7 的 NaCl 溶液加热至 80B. 常温下,pH=2 的 NaHSO4溶液与 pH=12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C. 常温下,pH=2 的 CH3COOH 溶液与 pH=12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D. 常温下,0.1molL -1的 NaAlO2溶液和 0.1molL-1的 HCl 溶液按体积比 1:4 混合【答案】B【解析】【分析】A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溶液中 c(H

4、)增大;B、常温下,pH=2 的 NaHSO4溶液与 pH=12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C、常温下,pH=2 的 CH3COOH 溶液浓度大于 pH=12 的 NaOH 溶液,二者等体积混合,醋酸有剩余;D、常温下,0.1molL -1的 NaAlO2溶液和 0.1molL-1的 HCl 溶液按体积比 1:4 混合,生成氯化钠、氯化铝和水,氯化铝水解后呈酸性。【详解】A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溶液中 c(H )增大,则溶液的 pH 小于 7,故 A 错误;B、常温下,pH=2 的 NaHSO4溶液与 pH=12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硫酸

5、钠和水,硫酸钠是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pH=7,故 B 正确;C、常温下,pH=2 的 CH3COOH 溶液浓度大于 pH=12 的 NaOH 溶液,二者等体积混合,醋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溶液的 pH7,故 B 错误;D、常温下,0.1molL -1的 NaAlO2溶液和 0.1molL-1的 HCl 溶液按体积比 1:4 混合,生成氯化钠、氯化铝和水,氯化铝水解后呈酸性,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解题关键:明确溶液中的溶质及其性质,易错点 A,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溶液的 pH 小于 7,但溶液仍然呈中性,难点 D,NaAlO 2和酸反应与酸的量有关4

6、.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 ):化学式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3溶度积 1.81010 1.4105 6.31050 7.71013 8.5110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 Ag2SO4B. 将氯化银置于水中,向其中加入 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沉淀C. 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三种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随着氯、溴、碘的顺序增大D. 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溶度积常数可知,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 Ag2SO4,正确;B、因为氯化银的溶度积大于硫化银的

7、溶度积,根据沉淀溶解平衡,物质可以向更难溶的方向移动,所以将氯化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 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沉淀 Ag2S,正确;C、根据溶度积常数可知,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三种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随着氯、溴、碘的顺序减小,错误;D、溶度积常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所以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溶度积常数、沉淀溶解平衡。5.将标准状况下 2.24L CO2缓慢通入 1L 0.15molL-1的 NaOH 溶液中,气体被充分吸收(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A. c(Na+)+c(H+)=c(OH-)+c(HCO-

8、3)+2c(CO2-3)B. 2c(Na+)=3c(H2CO3)+c(HCO-3)+c(CO2-3)C. c(Na+)c(CO2-3)c(HCO-3)c(OH-)c(H+)D. 2c(OH-)+c(CO2-3)=c(HCO-3)+3c(H2CO3)+2c(H+)【答案】C【解析】【分析】n(CO 2)=2.24L/22.4Lmol 1 =0.1mol,n(NaOH)=1L0.15molL 1 =0.15mol,则发生:2CO2+3OH =CO32 +HCO3 +H2O,结合 CO32 +H2O HCO3 +OH ,HCO 3 +H2O H2CO3+OH 解析。4【详解】n(CO 2)=2.24

9、L/22.4Lmol 1 =0.1mol,n(NaOH)=1L0.15molL1 =0.15mol,则发生:2CO 2+3OH =CO32 +HCO3 +H2O,结合CO 32 +H2OHCO3 +OH ,HCO 3 +H2O H2CO3+OH ,则有:A、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所以 c(Na )+c(H )=c(OH )+c(HCO 3 )+2c(CO 32 ) ,故 A 正确。B、n(CO 32 )+n(HCO 3 )+n(H 2CO3)=0.1mol,n(Na )=0.15mol,根据物料守恒得,2C(Na )=3c(H 2CO3)+c(HCO 3 )+c(CO 32

10、 ),故 B 正确。C、n(CO 32 )+n(HCO 3 )+n(H 2CO3)=0.1mol,n(Na )=0.15mol,又存在CO 32 +H2OHCO3 +OH ,HCO 3 +H2O H2CO3+OH ,水解程度且水解程度都较小,则c(HCO 3 )c(CO 32 )c(OH ) ,则有 c(Na )c(HCO 3 )c(CO 32 )c(OH )c(H ) ,故 C 错误。D、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得 c(Na )+c(H )=c(OH )+c(HCO 3 )+2c(CO 32 ),根据物料守恒得 2c(Na )=3c(H 2CO3)+c(HCO 3 )+c(CO 32 ),将

11、方程式-2 得 2c(OH )+c(CO 32 )=c(HCO 3 )+3c(H 2CO3)+2c(H ) ,故 D 正确。故选 C。6.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B. 原子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C. 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 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所以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故 A 错误;B原子晶体中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而成,故 B 正确;C不同金属晶体熔点差别很大,有的熔点很高如钨,所以原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故 C 错误;D离子晶体中也可能含有

12、共价键,如氢氧化钠属于离子晶体,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 D 错误;故选 B。考点:考查了化学键、晶体类型、熔沸点的比较的相关知识。7.现有如下各种说法: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5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力;根据电离方程式 HCl H+Cl-,判断氯化氢分子里存在离子键;氢气和氯气的反应过程:H 2、Cl 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 H 原子、Cl 原子,而后 H 原子、Cl 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 B. 都不正确 C. D. 【答案】B【解析】【分析】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但氯化铝等分子晶体例外;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13、,不仅仅是吸引力;不能利用电离来分析物质中的化学键;H 原子、Cl 原子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详解】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但氯化铝等分子晶体为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故错误;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既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故错误;不能利用电离来分析物质中的化学键,共价化合物溶于水也能发生电离产生离子,要看原子间形成的作用力,故错误;H 原子、Cl 原子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故错误;故选:B。8.下列物质中的离子键最强的是A. B. C. D. KCl CaCl2 MgO Na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离子键的强弱与离子本身所带电荷的多少及半径有关,半径越小,

14、离子键越强,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越强,在所给阳离子中,Mg 2 带两个正电荷,且半径最小,在阴离子中,O 2 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且半径比 Cl 小,所以 MgO 中离子键最强,答案选C。6考点:考查离子键强弱的判断。9.已知某+2 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9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族是A. B B. B C. D. A【答案】A【解析】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 104s1;故为B 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A AB. 第 族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其沸点也最高AC. 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对应

15、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 第二周期元素随族序数的递增,其最高化合价也递增【答案】B【解析】【分析】A同周期第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结合氢键判断沸点;C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中心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D氧元素、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详解】A同周期第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若不为同一周期,则不一定,如金属性 CaLi,故 A 错误;B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第A 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是 H2O,氧元素电负性很大,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

16、故同主族其它元素氢化物中最高,故 B 正确;C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元素化合价有多种,不一定是最高价,强调最高价氧化物最应水化物,故 C 错误;D氧元素、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故 D 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等,易错点 C,非金属元素化合价有多种,不一定是最高价,7强调最高价氧化物最应水化物。11.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晶体一定比非晶体的熔点高 B. 晶体有自范性但排列无序C. 非晶体无自范性而且排列无序 D. 固体 SiO2一定是晶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故 A

17、错误;B晶体有自范性且排列有序,故 B 错误;C非晶体无自范性而且排列无序,故 C 正确;DSiO 2其存在形态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即 SiO2也有非晶体,故 D 错误;故选 C。考点:考查晶体与非晶体的性质与区别12.下列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最强的是A. B. C. D. Na Mg Al K【答案】C【解析】【分析】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律解答。【详解】Na、Mg、Al 位于同周期,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性为 KNaMgAl,则金属性最强的为 Na,钠最容易失去电子,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最强的是Al,电子越难失去。

18、也可从离子半径铝离子最小,铝离子带的电荷最大,对电子的引力越大来理解。故选:C。13.在 轨道中电子排布成 ,而不排布成d,其直接的根据是A. 能量最低原理 B. 泡利不相容原理C. 原子轨道能级图 D. 洪特规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称为洪特规则,根据图片知,4 个电子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8方向相同,所以其根据是洪特规则,故本题的答案选择 D。考点:洪特规则点评:本题考查了洪特规则,学生要掌握洪特规则的概念即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

19、同,本题比较基础。14.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科学家发现并证明碳有新的单质形态 存在。后来人们又相继C60得到了 、 、 、 等另外一些球碳分子。21 世纪初,科学家又发现了管状碳分子和C70C76C90C94洋葱状碳分子,大大丰富了碳元素单质的家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熔点比较: C60纯铁生铁 钠,故错。故选 B。考点:熔点 硬度 晶格能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熔点、硬度、晶格能的相关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合金的熔点会低于各组成成分的熔点。23.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 )15A. 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B. 共用的电子必有配对C. 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D.

20、 两原子核体积大小要适中【答案】D【解析】两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发生重叠,即电子在两核之间出现的机会更多,A 正确;成键原子相互靠近,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B 正确;两原子电子云重叠越多,键越牢固,体系的能量也越低,C 正确;原子的体积大小与能否形成共价键无必然联系,D 错误;正确选项 D。24.碳、 氮、磷、砷和硼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农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锂、钠、铝、铁等金属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 As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2)氮化硼(BN)有多种晶型,其中立方氮化硼与金刚石的构型类似,则其晶胞中 BNB

21、之间的夹角是_(填角度)。(3)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如下图,金属钠的晶体堆积模型为_ (填字母)。【答案】 (1). Ar3d 104s24p3 (2). 109-28 (3). d【解析】【分析】(1)As 是 33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4 周期,第A 族;(2)立方氮化硼与金刚石的构型类似,金刚石中 C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3杂化;(3)金属钠晶体为体心立方堆积;【详解】 (1)As 是 33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4 周期,第A 族,则其基态原子的电子16排布式为:Ar3d 104s24p3 ;(2)立方氮化硼与金刚石的构型类似,金刚石中 C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3杂化,所以

22、晶胞中 B-N-B 之间的夹角是 10928。(3)金属钠晶体为体心立方堆积,故选 d。25.金属钨晶体晶胞的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实验测得金属钨的密度为 19.30 已知gcm-3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83.8。回答下列问题:(1)在钨晶体中每个晶胞占有的钨原子数为_个。(2)钨晶体晶胞的边长为 _ 。a= cm(3)钨原子的半径为_ 。cm【答案】 (1). 2 (2). 3.1610 -8 (3). 1.3710-8【解析】【分析】(1)利用均摊法计算;(2)根据 =m/V 计算体积,根据体积计算边长;(3)根据边长计算原子半径。【详解】 (1)晶胞中钨位于晶胞的顶点和体心,晶胞平均含有

23、81/8+1=2 个钨原子;(2)设晶胞的边长为 x,已知金属钨的密度为 dgcm-3,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M,则晶胞的体积为 x3cm3,晶胞的质量为 2M/NA,则有 d=2M/NAx3,x=;32MNAdcm=3 2183.96.02102319.30=3.16108cm(3)因边长= ,设半径为 r,原子紧密相邻,则 r= =1.3710-8 32MNAdcm 34x=341.37108c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晶体的结构及计算,解题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运用,要熟17记常见晶胞的结构。26.回答下列问题:(1)在 118 号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元素是_,电负性

24、最大的元素是_(用元素符号表示)。(2)某元素的 轨道上有 1 个未成对电子,该元素为_(用元素符号表示)。3p(3)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其最高正化4s24p4合价是_。(4)某元素的激发态(不稳定状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该元素基态原子1s22s22p63s13p3的电子排布式为_。(5)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不锈钢,在其生产过程中添加了某种元素.该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 该元素的名称为_,它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_区。3d54s1【答案】 (1). Na (2). F (3). Al 或 Cl (4). 第四周期A 族 (5). +6 (6). 1s22s23p

25、63s23p2 (7). 铬 (8). d【解析】【分析】(1)在 118 号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Na,电负性最大的是 F;(2)某元素的 3p 轨道上有 1 个未成对电子,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3s23p1或 3s23p5;(3)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原子结构特点,可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最高正价=价电子数;(4)根据能量最低原理解答;(5)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原子结构特点,可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元素的原子序数;【详解】 (1)在 118 号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Na,电负性最大的是 F;(2)某元素的 3p 轨道上有 1 个未

26、成对电子,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3s23p1或 3s23p5,该元素为 Al 或 Cl;18(3)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A 族,其最高4s24p4正化合价是+6;(4)某元素的激发态(不稳定状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根据能量最低原1s22s22p63s13p3理,先排满 3s 能级,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3p63s23p2;(5)外围电子排布为 第四周期B 族,该元素的名称为铬,它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3d54s1,d 区。27.已知 H2O2、KMnO 4、NaClO、K 2Cr2O7均具有强氧化性,将溶液中的 Cu2+、Fe 2+、Fe

27、3+沉淀为氢氧化物,需溶液的 pH 分别为 6.4、6.4、3.7。现有含 FeClx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为制取纯净的 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图示步骤进行提纯: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最适合的氧化剂 X 是_。(选填下面的序号)A.K2Cr2O7 B.NaClO C.H2O2 D.KMnO4 (2)物质 Y 是_。(3)本实验用加碱沉淀的目的是否能达到?_。原因是_。(4)加氧化剂的目的为_。(5)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 CuCl22H2O 晶体?_。如何操作?_。【答案】 (1). C (2). CuO 或 Cu(OH)2或 CuCO3 (

28、3). 不能 (4). 因加碱的同时也会使 Cu2+生成 Cu(OH)2沉淀 (5). 将 Fe2+氧化成 Fe3+,便于生成沉淀而与 Cu2+分离 (6). 不能 (7). 应在 HCl 气流中蒸发【解析】19【分析】加入氧化剂 X 的目的是把亚铁离子氧化,根据除杂原则,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加入试剂 Y的目的是调节 pH 使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除去沉淀,对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氯化铜晶体,(1)加入氧化剂,将 Fe2 氧化为 Fe3 ,易除去,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物质 Y 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 pH,据此来选择合适的试剂;(3)本实验用加碱沉淀的目的不能达到,因

29、加碱的同时也会使 Cu2+生成 Cu(OH)2沉淀 ;(4)加入氧化剂,将 Fe2 氧化为 Fe3 ;(5)CuCl 2属于强酸弱碱盐,加热蒸发时促进其水解(HCl 易挥发) 【详解】 (1)根据题意,加入氧化剂 X 可把 Fe2 氧化为 Fe3 ,而没有增加新杂质,所以 X为 H2O2,故选 C;(2)调节 pH 至 3.7,使 Fe3 全部沉淀,所以 Y 最好为 CuO 或 Cu(OH)2或 CuCO3 ;(3)本实验用加碱沉淀的目的不能达到,因加碱的同时也会使 Cu2+生成 Cu(OH)2沉淀 ;(4)Fe 2 沉淀为氢氧化物时所需 pH 与 Cu2 的沉淀的 pH 相同,也就是说,Fe

30、 2 沉淀的同时,Cu 2 也会沉淀,无法将两者分离开,根据题干提供信息可知 Fe3 沉淀所需的 pH 较小,所以应先将 Fe2 氧化为 Fe3 后再将其除去;(5)CuCl 2属于强酸弱碱盐,加热蒸发时促进其水解(HCl 易挥发) 所以应在 HCl 气氛中采用浓缩后冷却结晶的方法,以得到 CuCl22H2O 的晶体。【点睛】本题考查阅读获取信息能力、对工艺流程理解与实验条件控制、实验方案的评价、物质分离提纯除杂等有关实验操作,解题关键:实验基础知识和灵活应用信息解决问题,以及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8.已知 25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化学式

31、CH3COOH H2CO3 HClO电离平衡常数 Ka1.810 5 Kal4.310 7 Ka25.610 11 Ka3.010 8(1) aCH 3COONa bNa 2CO3 cNaClO dNaHCO 3四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 的,pH 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_(用编号填写)。(2)常温下,0.1molL 1 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 )20Ac(H ) Bc(H )/c(CH3COOH) Cc(H )c(OH ) Dc(OH )/c(H ) Ec(H )c(CH3COO )/c(CH3COOH)(3)体积均为 100mL pH2

32、 的 CH3COOH 与一元酸 HX,加水稀释过程中 pH 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HX 的电离平衡常数_(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理由是_。(4)25时,CH 3COOH 与 CH3COONa 的混合溶液,若测得 pH6,则溶液中c(CH3COO )c(Na )_molL 1 (填精确值)。【答案】 (1). a (2). BD (3). 大于 (4). 稀释相同倍数,一元酸 HX 的 pH变化比 CH3COOH 的大,故 HX 酸性较强,电离平衡常数较大 (5). 9.910 7【解析】(1)据电离平衡常数可以知道,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3、,弱酸的酸性越弱其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所以 pH 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是 adcb,正确答案: adcb 。(2) 0.1molL1 CH3COOH 溶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氢离子与醋酸根离子物质的量增大,浓度减小,酸性减弱;氢离子浓度减小, A 错误;加水稀释过程中,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大,醋酸分子物质的量减小,所以 增大,B 正确;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C 错误;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酸性减弱,氢离子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所以 c(OH )/c(H ) 增大,D 正确;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E 错误;正确答案:BD。 (3) pH 相等的酸中,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电离,稀释相同的倍

34、数,pH 变化大的为强酸,小的为弱酸,所以 HX 的酸性大于醋酸,则 HX 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醋酸;正确答案:大于;稀释相同倍数,一元酸 HX 的 pH 变化比 CH3COOH 的大,故 HX 酸性较强,电离平衡常数较大。(4) CH 3COOH 与 CH3COONa 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Na +)+c(H+)=c(OH-)+c(CH3COO-),则 c(CH3COO-)- c(Na+)= c(H+)- c(OH-)=10-6-10-8=9.910-7;正确答案:219.910-7。点睛:同一条件下,pH 相等的两种酸中,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pH 变化大的为强酸,小的为弱酸。29

35、.已知 A、B、C、D 和 E 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 36 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其他 4 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又不在同一主族。B 和 C 属同一主族,D 和 E 属同一周期,又知 E 是周期表中 118 列中的第 7 列元素。D 的原子序数比 E 小 5,D 跟 B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请回答:(1)A 元素的名称是_。(2)B 的元素符号是_,C 的元素符号是_。(3)E 属元素周期表中第_周期第_族的元素,其元素名称是_,它的2 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4)从图中可以看出,D 跟 B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 a gcm3 ,则

36、晶胞的体积是_(只要求列出算式)。【答案】 (1). 氢 (2). F (3). Cl (4). 4 (5). B (6). 锰元素 (7). 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 5) (8). CaF2 (9). 478gmol1agcm36.021023mol1【解析】【分析】从 D、E 是周期表中 1-18 列中 E 排第 7 列可判断 E 是第 4 周期 VIIB 族的 Mn 元素,原子序数为 25,所以 D 也在第 4 周期,D 的原子序数比 E 小 5,则原子序数为 20,应为 Ca 元素,图中离子化合物 D 与 B 的离子个数比值为:(81/8+61/2):8=1:

37、2,且 D 为 Ca,则B 的化合价为-1 价,应为第A 族元素,B 和 C 属同一主族,B 的序数在前面,B 为 F,C为 Cl;A 与其他 4 种(1)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又不在同一主族,所以 A 为 H;(1)A 为 H 元素,名称为氢。(2)B 的元素符号是 F ,C 的元素符号是 Cl;22(3)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书写离子的电子排布式;(4)利用均摊法计算化学式;根据 =m/V 计算晶胞的体积 ;【详解】 (1)A 为 H 元素,名称为氢; (2)B 的元素符号是 F ,C 的元素符号是 Cl;(3)E 为 Mn 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七列,则应位于B 族,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54s2(或Ar3d 54s2) ,失去 2 个电子,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 5) .(4)从图中可以看出,晶胞中含有 Ca 的离子个数为 81/8+61/2=4,含有 F 的离子个数为 8,二者比值为 1:2,则化学式为 CaF2;晶胞中,=m/V= =agcm-3,则 V=【点睛】本题以元素推断为基础,除考查元素名称、位置及电子排布式之外,难点(4)晶胞计算解题关键: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