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专题 02 化学计量1.【2017 新课标 2 卷】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 )A1L0.1mol NH4Cl 溶液中, 的数量为 0.11L4HAB2.4gMg 与 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C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 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0.2 AD0.1molH 2和 0.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 0.2 AN【答案】D【解析】A、 是弱碱根离子,发生水解: H 2O NH3H2OH ,因此 数量+4NH+4N+4小于 0.1N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热点,主要从物质
2、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2.【2017 新课标 3 卷】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 的 中,含有 0.6NA个中子1BBpH=1 的 H3PO4溶液中,含有 0.1NA个 HC2.24L(标准状况)苯在 O2中完全燃烧,得到 0.6NA个 CO2分子D密闭容器中 1molPCl3与 1molCl2反应制备 PCl5(g) ,增加 2NA个 P-Cl 键【答案】A【解析】AB 的原子序数为 5,即质子数为 5,在质量数为 11 的 B 原子中含有 6 个中子,0.1mol1
3、1B 含有 0.6NA个中子,A 正确;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 错误;- 2 -C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224L 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 CO2分子数目,C 错误;DPCl 3与 Cl2反应生成 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 1molPCl3与 1molCl2反应生成的 PCl5小于1mol,增加的 PCl 键的数目小于 2NA个,D 错误。答案选 A。【名师点睛】考查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计算时,要正确运用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同时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另外还要谨防题中陷阱,如讨论溶液里的离子微粒的数
4、目时,要考虑:溶液的体积,离子是否水解,对应的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涉及化学反应时要考虑是否是可逆反应,如选项 D 涉及可逆反应,反应的限度达不到 100%;其它如微粒的结构、反应原理等,总之要认真审题,切忌凭感觉答题。 3 【2016 年高考新课标卷】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4 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 2NAB1 molN 2与 4 mol H2反应生成的 NH3分子数为 2NAC1 mol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 2NAD标准状况下,2.24 LCCl 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0.4N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都是
5、是 CH2,14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最简式的物质的量是【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的知识。【名师点睛】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内含有的该物质的基本微粒数目,用 NA表示,其近似值是 6.021023/mol;在国际上规定:0.012kg 的 12C 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任何物质只要其构成的基本微粒数与 0.012kg 的 12C 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就说其物- 3 -质的量是 1mol。有关公式有 ; ; ; 。掌握各个公式的适ANnMmVnnc用范围、对象,是准确应用的保证。有时阿伏加德罗常数会与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等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要掌握物质的物理性
6、质、化学性质及发生的反应特点等,才可以得到准确的解答。4 【2016 年高考四川卷】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g 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B标准状况下,5.6L 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0.5NAC氢原子数为 0.4NA的甲醇分子中含有的 键数为 0.4NAD0.1L0.5mol/LCH 3COOH 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 0.05NA【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相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名师点睛】本题型为新课标高考的常见题型。解答本类题目要审清选项中涉及的以下几个方面:要审清所求粒子
7、的种类,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涉及物质的体积时要审清物质的状态和温度、压强,涉及中子数和化学键的计算,要审清相关物质的结构和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涉及化学反应要明确相关反应的特点和电子转移;涉及溶液中的微粒要关注电离和水解;要注意审清运算公式。5 【2016 年高考海南卷】利用太阳能分解制氢,若光解 0.02 mol 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生成 H2的质量为 0.02g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 2.4081023个C可生成 H2的体积为 0.224L(标准情况)D生成 H2的量理论上等于 0.04mol Na 与水反应产生 H2的量【答案】D【解析】根据方程式 2H2O=
8、2H2+O 2,光解 0.02 mol 水,可产生 0.02 mol H2和 0.01 mol - 4 -O2。则可得:A可生成 H2的质量为 0.04g,错误;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 2.4081022个,错误;C可生成标准状况下 H2的体积为 0.448L,错误;D0.04mol Na 与水反应产生 0.02 molH2。故选 D。考点:考查水的分解及简单方程式的计算【名师点睛】本类题的解题策略:(1)掌握基本概念,找出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2)加强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结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3)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在常规解法和计算技巧中灵活选用。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
9、: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 ;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6 【2016 年高考江苏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 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B0.1mol/LNa 2CO3溶液加热后,溶液的 pH 减小C常温常压下,22.4L Cl 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6.021023个D室温下,稀释 0.1mol/LCH3COOH 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 2发生氧化反应,在负极上失去电子,A 正确;B、升高温度,促进【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阿伏加
10、德罗常数计算等【名师点晴】该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碳酸钠的水解、气体摩尔体积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是解答的关键,易错选项是 D,注意理解溶液导电性影响因素,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若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而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则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因此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并无必然联系。- 5 -7 【2016 年高考上海卷】某铁的氧化物(Fe xO)1.52g 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 112mlCl2,恰好将 F
11、e2+完全氧化。x 值为 ( )A0.80 B0.85 C0.90 D0.9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Fe xO 被氧化为 Fe3+转移的电子数和 Cl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标准状况下 112mL Cl2转移电子数为 0.01mol。则有: (3- )x=0.01,解得1.5256x+16 2xx=0.8。故选项 A 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是历次考试的重要考点,往往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等结合在一起考查,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一般难度不大。得失电子守恒法(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是最常用的解题方法,具体步骤:找出氧化剂
12、、还原剂及对应产物;准确找出一个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对应的得失电子数目;设未知数、依据电子守恒列出关系式、计算出未知量。注意,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中电子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8 【2016 年高考上海卷】称取(NH 4)2SO4和 NH4HSO4混合物样品 7.24g,加入含 0.1molNaOH 的溶液,完全反应,生成 NH31792ml(标准状况) ,则(NH 4)2SO4和 NH4HSO4的物质的量比为 ( )A1:1 B1:2 C1.87:1 D3.65: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利用极值法分析,可知
13、0.1mol 氢氧化钠不足,故先将 NH4HSO4反应完,再反应(NH4)2SO4,因共【考点定位】考查有关化学反应计算的技巧和方法。- 6 -【名师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多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考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等相关物理量的转化关系,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或产物的产率的计算,同时还可以融入多种化学解题思想,比如极值法、差量法、守恒法、讨论法、特殊值法等,是历来高考的重点内容。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以便快速准确作答,题目难度中等。9 【2016 年高考新课标卷】(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 K2CrO4为指示剂,以 A
14、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 Cl,利用Ag+与 CrO42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 Cl恰好完全沉淀(浓度等于 1.0105 molL1)时,溶液中 c(Ag+)为_ molL1,此时溶液中c(CrO42)等于_ molL1。(已知 Ag2 CrO4、AgCl 的 Ksp分别为 2.01012和 2.01010)。【答案】(3) 2.010 -5 ;510 -3;【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的应用、两性物质的性质的知识。【名师点睛】两性氢氧化物是既能与强酸反应产生盐和水,也能与强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的物质,化学平衡原理适用于任何化学平
15、衡。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化学平衡会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会应用沉淀溶解平衡常数计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并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物质的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及移动方向,并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该题是重要的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的含义的理解与计算、应用,同时考查了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溶液的酸碱性和物质的量多少的关系、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一个综合性试题。 10【2016 年高考新课标卷】联氨(又称联肼,N 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7 -(5)联氨是
16、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 AgBr 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 1kg 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 O2kg;与使用 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 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答案】(5)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 1 N2H4的用量少,不产生其他杂质(还原产物为 N2和 H2O,而 Na2SO3产生 Na2SO4【解析】试题分析:(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AgBr 具有弱氧化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AgBr+N2H4= 4Ag+N2+4HBr,所以向装有少量 AgBr 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可观察到固体逐渐变
17、黑,并有气泡产生;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发生的反应为 N2H4+O2=N2+2H2O,理论上 1kg 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为1kg32g/mol32g/moL=1kg;与使用 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 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N2H4的用量少,不产生其他杂质,而 Na2SO3的氧化产物为 Na2SO4,易生成硫酸盐沉淀,影响锅炉的安全使用。【考点定位】考查电子式,化合价,盖斯定律的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计算等知识。【名师点睛】本题以多知识点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化学基本用语,涉及电子式和化合价,盖斯定律的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简单化学计算等知识。对于弱电解质电
18、离平衡常数的计算要注意几点:准确书写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若没有直接的数据代入,要根据题意做一些变形,得到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式也可解答。11【2016 年高考上海卷】 (本题共 14 分)CO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应用广发的化工产品。CO 2与过氧化钠或超氧化钾反应可产生氧气。完成下列计算:(1)CO 2通入氨水生成 NH4HCO3,NH 4HCO3很容易分解。2.00 mol NH4HCO3完全分解,分解产物经干燥后的体积为_L(标准状况)。(2)某 H2中含有 2.40 molCO2,该混合气体通入 2.00 L NaOH 溶液中,CO2 被完全吸收。如果 NaOH 完全反应,该 NaO
19、H 溶液的浓度为_。(3)CO 2和 KO2有下列反应:4KO2+2CO22K 2CO3+3O2- 8 -4KO2+4CO2+2H2O4KHCO 3+3O2若 9 mol CO2在密封舱内和 KO2反应后生成 9 mol O2,则反应前密封舱内 H2O 的量应该是多少?列式计算。(4)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合成甲醇的原料:CH 4+H2O CO+3H2已知:CO+2H 2 CH3OH CO2+3H2 CH3OH+H2O300 mol CH4完全反应后的产物中,加入 100 mol CO2后合成甲醇。若获得甲醇 350 mol,残留氢气 120 mol,计算 CO2的转化率。【答案】 (本题共
20、 14 分)(1)89.6(2)2.4 mol/Lc1.2 mol/L(3) 2223328KO6C+HKCO+4H6n(H2O)=(9/6)2=3(mol)()(=n (4)300 mol CH 4完全反应产生 H2 900mol设 CO2转化率为 ,CO 转化率为 300 +100 =350 600 +300 =900-120 =80%或设 CO2转化率为 9003502100=120 =80/100=80%【解析】试题分析:- 9 -个方程式可知,当把两个方程式相加时正好符合题目要求:8KO2+6CO2+2H2O2K 2CO3+4KHCO3+6O2所以有 n(H2O)= n(CO2)=
21、9mol=3mol,即反应前密封舱内 H2O 的物质的量为 3mol。1法二:设反应前密封舱内 H2O 的物质的量为 n 4KO2 + 4CO2 + 2H2O 4KHCO 3 + 3O22nn 1.5n4KO2 + 2CO2 2K 2CO3 + 3O29-2n 1.5(9-2n)根据题意生成氧气 9mol,所以有 1.5n+ 1.5(9-2n)=9mol,解得 n=3mol,即反应前密封舱内H2O 的物质的量为 3mol。(4)法一:- 10 -【考点定位】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转化关系;极值思想、守恒思想的运用。【名师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多以物质的量
22、为核心,考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等相关物理量的转化关系,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或产物的产率的计算,同时还可以融入多种化学解题思想,比如极值法、差量法、守恒法、讨论法、特殊值法等,是历来高考的重点内容。例如第(1)题考查了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的转化关系;第(2)题考查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量浓度的转化关系,同时也考查了极值思想的应用;第(4)题可根据元素守恒思想列出关系式求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一定要准确找出相关物质之间的计量数关系,如果有一种反应物过量,则应根据量少的反应物来进行计算;如果涉及多步反应,可以根据- 11 -几个化学方程式
23、找出有关物质的关系式进行计算,使计算简化;如果是离子反应,可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利用电子转移关系进行有关计算。1 【贵州铜仁一中 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由 CO2、H 2、CO 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中 CO2、H 2、CO 的体积比是 ( )A 26:8:1 B 22:1:14 C 13:8:7 D 26:6:17【答案】C【解析】CO 2、H 2和 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 N2的密度相同,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2 【安徽定远重点中学 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标准状况下,m g 气体 A 与
24、 n g 气体B 的分子数目一样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在任意条件下,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mnB 同质量的 A、B,其分子数之比为 nmC 25、1.0110 5Pa 时,两气体的密度之比为 nmD 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 A 与 B 的质量之比为 mn【答案】C 【解析】m g 气体 A 与 n g 气体 B 的分子数目一样多,即表示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 A 与 B 的摩尔质量的比为 m:n。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应该等于摩尔质量所以两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为 m:n,选项 A 正确。同质量的 A、B,其分子数(即物质的量)之比为其摩尔质量的反比,即为 n:m,选项
25、B 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其- 12 -摩尔质量的比,所以为 m:n,选项 C 错误。相同状况下,同体积代表物质的量相等,物质的量相等时,质量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比,即为 m:n,选项 D 正确。3 【惠州市一中 2019 届高三测试(二) 】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25 g FeCl 3水解形成的 Fe(OH)3胶体粒子数为 0.1 NAB 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 18NA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 1.0NAD 1.0 mol CH 4与 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 CH3Cl 分子数为 1.0NA【答案
26、】B4 【河北省武邑中学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时放出 a kJ 热量,那么标准状况下 V L 的 H2完全分解为氢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约为(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kJA Va/22.4 B VaN A/22.4 C aN A D Va【答案】B【解析】2mol 氢原子形成 1mol 氢气分子放出的热量为:akJN A=aNAkJ,则 1mol 氢气分解为氢原子需要吸收 aNAkJ 热量,标况下 VL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H 2)= mol,标况下VL 氢气完全分解为氢原子需要吸收的热量为:aN AkJ = kJ,故 B 答案正确。故选 B。5 【
27、福建师大附中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在标准状况下,将 a L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 V mL 氨水,溶液的密度为 gcm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w,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w 100% B cC 若上述溶液中再加入 V mL 水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 0.5w - 13 -D 若上述溶液与 0.5V mL 同浓度稀盐酸混合,则混合液中 c(Cl )c(NH4+)【答案】B【解析】A、标准状况下,aLNH3 的质量为 17g/mol= g,氨水溶液的质量为VmLgcm -3=Vg,6 【鄂东南省级示范联盟学校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已知
28、:Al、Fe、Cu 的合金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 NO,实验过程如下:另取等量该合金,溶于足量 NaOH (aq),则可得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 )A 0.22 mol B 0.15 mol C 0.3 mol D 无法计算【答案】B【解析】由标况下 V(NO)=6.72L,则 n(NO)=0.3mol,可知该合金与稀硝酸反应时失去电子 0.3mol*3=0.9mol,由合金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的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成沉淀 25.4 g,可知生成的沉淀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铜混合物,且质量和为 25.4 g,由电子得失守恒和质量守恒进行求算。设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xmol,则合金中铝的物
29、质的量为 2x /3 mol,可列出算式:合金中铁和铜的质量和为(17.92x*27 /3)g=(17.9-18x)g,25.4 g 沉淀中铁元素和铜元素质量和为 25.4-(0.9-2x)*17=(10.1+34x)g,由 17.9-18x=10.1+34x,解得 x= 0.15 ,故正确答案 B。 7 【河北承德一中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同温同压下, a g 甲气体和 2a g 乙气体所占体- 14 -积之比为 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 11B 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1C 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
30、 11D 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一定为 11【答案】D8 【天津大港油田一中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用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产物 Fe3O4中的二价铁含量。若需配制浓度为 0.010 00 molL1 的 K2Cr2O7标准溶液250 mL,应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 K2Cr2O7(保留 4 位有效数字),已知 M(K2Cr2O7)294.0 gmol1 。(1)计算配制 250 mL 0.010 00 molL1 K2Cr2O7溶液时需要准确计量 K2Cr2O7的质量是_g。(2)配制该标准溶液时,下列仪器中不必要用的有_(用编号表示)。电子天平 烧杯 量筒 玻璃棒
31、容量瓶胶头滴管 移液管(3)配制 0.010 00 molL1 K2Cr2O7溶液的操作步骤为(填写空白):计算称量_移液 洗涤_摇匀。(4)配制 0.010 00 molL1 K2Cr2O7溶液时,下列操作对配制结果有何影响(填“偏高”或“偏低”)?配制过程中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_。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5)配制 0.010 00 molL1 K2Cr2O7溶液;定容时不慎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应如何操作:_。(6)用 0.010 00 molL1 K2Cr2O7溶液滴定 20.00 mL 未知浓度的含 Fe2 的溶液,恰好完- 15 -全反应时消耗 10.00 mL K2Cr2O7溶液,则溶液
32、中 Fe2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已知:Fe2 Cr 2O H -Cr3 Fe 3 H 2O 未配平)【答案】0.7350 溶解 定容 偏低 偏低 重新配制 0.03molL 1 【解析】 (1)配制 250mL0.01000mol/LK2Cr2O7溶液,需要溶质的质量=0.250L0.01000mol/L294.0 gmol-1=0.7350g;(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用到的仪器: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25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用不到的是:移液管;故答案为;(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
33、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1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 0.1mol/L 的是 ( )A 将 0.1mol 氨气充分溶解在 1L 水中B 将 10g 质量分数为 98%的硫酸与 990g 水混合C 将 8g 三氧化硫溶于水并配成 1L 溶液D 将 0.1mol 氧化钾溶于水并配成 1L 溶液- 16 -【答案】C【解析】A、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故 A 错误;B、题目中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判断物质的量浓度,故 B 错误;C、SO 3溶于水后生成 H2SO4,SO 3的物质的量等于 H2SO4的物质的量,n(SO 3)=n(H2SO4)= mol=0.1
34、mol,溶液的体积为 1L,则物质的量浓度为 0.1molL1 ,故 C 正确;D、K 2O 溶于水后得到 KOH,n(K 2O)=2n(KOH)=0.1mol,即 n(KOH)=0.05mol,物质的量浓度为 0.05/1molL1 =0.05molL1 ,故 D错误。 26.6 g 木炭在标准状况下 V L 氧气中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过氧化钠中,过氧化钠增重 7 g,则 V 为 ( ) A 5.6 B 8.96 C 9.52 D 12.32【答案】B【解析】由反应物的性质可知,CO 2与 Na2O2反应使 Na2O2增重,CO 与 Na2O2不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
35、 2Na2O2+2CO2=2Na2CO3 +O2可知,向 Na2O2中通入 2molCO2时,Na 2O2增重 56g,当过氧化钠增重 7g 时,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 CO2的物质的量为 2=0.25mol,根据 C原子个数守恒可知,n(CO)=n(C)n(CO 2)=0.3mol,则 n(O2)= n(CO)+n(CO2)= 0.3mol+0.25mol=0.4mol,V(O 2)=0.4mol22.4mol/L=8.96L,故选 B。3设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教的值,N 表示粒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标准状况下,78g 苯的碳碳双键数目为 3NAB 将 1molCl2通入水中,
36、则 N(HClO)+N(C1-)+N(C1O-)=2NAC 将 CO2通过 Na2O2使其增重 ag 时,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 aNA/44D 200g 30%的甲醛(HCHO)或醋酸溶液中含有的 C 原子总数都为 2NA【答案】D4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O2、O 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 17 -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B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C 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 O 2比 O3的质量小【答案】A【解析】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且都由 O 元素组成,则 O 原子的质量、个数以及物质的量相等,A相同体积相
37、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且都由 O 元素组成,则 O 原子数目相等,选项 A 正确;BO 原子个数相等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O 2):n(O 3)=3:2,由 PV=nRT 可知,两种气体的压强之比为 3:2,选项B 错误;CO 原子个数相等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O 2):n(O 3)=3:2,物质的量与分子数成正比,则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也是 3:2,选项 C 错误;D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A。5在 a L Al2(SO4)3和(NH 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 SO42完全沉淀;若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 c mol NH3,则原溶液中的 Al3 浓度(mol/L)为 ( )A B C D 【答案】A【解析】由混合溶液中加入 bmol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 SO42-离子完全沉淀,-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