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 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指的是体液B. 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C. 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D. 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A 错误;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B 正确;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C 错误;D、内环境主要是指的是组织液、血浆,D 错误故选:B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 正常人血浆的 PH 稳定
2、在 735745 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 HCO3 、HPO 42 等离子有关D.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 37OC 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血浆中约 90%是水,其余 10%有蛋白质、无机盐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是人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环境,内环境的血浆、PH 等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详解】内环境含量最多的是水,蛋白质在血浆中占 79%,A 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有关也与蛋白质有关,B 正确。血浆中有 HCO3 、HPO 42 等缓冲物质,维持正常人血2浆的 PH 稳定在 735745
3、之间,C 正确。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般维持在在 37OC 左右,当外界温度变化时,人体可以通过体温调节维持体温相对稳定,D 正确。3.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 血浆和组织液 淋巴和血浆 淋巴和组织液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两部分。人体内环境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所以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故选 C。考点:人体内环境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人
4、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内环境含义的理解。4.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 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 D.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答案】C【解析】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分别穿过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进入血浆和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返回血浆;血浆中的药液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组织,再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综上分析,C 项正确,A、B、D 三项均错误。【考点定位】体液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名师点睛】理解体液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5.
5、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 PH 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 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 很快排出体内C. H2CO3 / NaHCO3 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 形成 Na2CO3 排出体外【答案】C【解析】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是内环境 ph 值保持稳定的原因,答案 C。6.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 5%的 CO2 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激素调节 D. 内分泌调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代谢产物等) ,经体液(血液、组织
6、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解: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 5%的二氧化碳气体,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这种对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称体液调节故选:B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7. 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这是因为()A. 肌糖元分解,使血糖升高B. 非糖的物质转化,使尿糖升高C. 胰岛素缺乏,使狗出现糖尿D. 蛋白质分解,使尿糖升高【答案】C【解析】4试题分析:胰腺中的胰岛 B 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当切除胰腺,狗
7、体内的血糖浓度过高,就会随尿液排出,吸引许多蚂蚁解:A、肌糖元不能分解成葡萄糖,A 错误;B、切除胰腺的狗,体内缺少胰岛素,不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存储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B 错误;D、切除胰腺的狗,体内缺少胰岛素,胰岛素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所以导致该狗血糖浓度升高,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的最大能力,就会使一部分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使狗出现糖尿,C 正确;D、蛋白质分解不会直接产生葡萄糖,必需经过脱氨基作用,D 错误故选:C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8.在动物体内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最可能是A. 树突轴突 B. 细胞体轴突 C. 细胞体树突
8、D. 轴突树突【答案】D【解析】【分析】在动物体内两个神经元之间构成突触,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在突触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详解】在突触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从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也就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因此 D 正确,A、B、C 错误。9. 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一体液调节 D. 激素调节【答案】C【解析】遇到危险时,通过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产生多种生理反应,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
9、上腺,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所以该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考点定位】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名师点睛】神经-体液调节: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5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是反射传出道路的延伸10.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当食物中缺碘时,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是 ( )A. 促甲状腺激素 B. 甲状腺激素C. 胰岛素 D. 生长激素【答案】A【解析】食物缺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11.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 体液大量流失 B. 非
10、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 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D. 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的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黏膜的第一道防线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及吞噬细胞作用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详解】大面积烧伤不会使体液大量流失,A 错误。大面积烧伤会使皮肤损伤,皮肤的阻挡和保护作用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因此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造成的,B 正确。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是非特异性免疫,C 错误。营养物质并不是通过皮肤补充的,D 错误。【点睛】本题的关键词是易发生感染,因
11、此应从免疫的角度回答问题。12.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会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A. 血浆量增加 B. 组织液增加C. 组织液减少 D. 淋巴减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会造成局部组织水肿,选 B。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13.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6移植更易成功。这个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 造血干细胞 B. T 淋巴细胞 C. B 淋巴细胞 D. 吞噬细胞
12、【答案】B【解析】【分析】免疫过程的主要细胞是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参与体液免疫,T 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主要参与细胞免疫。【详解】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胸腺,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与胸腺无关,A 错误。实验已知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T 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因此器官移植时主要发生的是细胞免疫,B 正确。B 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C 错误。胸腺与吞噬细胞无关,D 错误。14.某国为了防止在战争中敌方使用生物武器,对所有参战人员都接种了天花病毒疫苗,以提高特异性免疫能力。以下关于该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免疫属细胞免疫,无体液免疫B. 抗原可由
13、T 细胞呈递给 B 细胞C. 只有形成记忆细胞,再遇到天花病毒时才能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D. 效应 T 细胞可引起靶细胞渗透压改变而导致其裂解死亡【答案】A【解析】该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 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可以由 T 细胞呈递给B 细胞,B 正确;接种天花病毒疫苗后,体内能产生记忆细胞,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细胞,C 正确;效应 T 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病毒是寄生于活细胞内的,先经
14、过体液免疫,再发生细胞免疫过程。15.个体中,下面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效应器只是肌肉 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D. 下丘脑可以形成冷觉【答案】B7【解析】【分析】神经调节通过反射来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通过神经纤维的传导和突触间的传递到达效应器。【详解】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以及支配的腺体和肌肉,A 错误。在个体中,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从感受器经过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到效应器,B 正确。C 错误。 冷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D
15、 错误。【点睛】本题是易错题,关键点是人体中的神经调节,离体情况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是双向的,但在人体中兴奋的传导通过反射弧来完成,是单向的。16. 用燕麦进行向光性实验,可以发现感受光线刺激的部位和发生弯曲的部位分别是A. 尖端和尖端B. 尖端下面的一段和尖端下面一段的向光侧C. 尖端和尖端下面的一段D. 尖端下面的一段和尖端下面一段的背光侧【答案】C【解析】用燕麦进行向光性实验,实验变量是有无尖端、锡箔纸片所罩的部位的不同,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表现向光弯曲生长,而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表现为不生长,可推测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罩住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
16、表现为直立生长,遮住尖端下面的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表现为向光弯曲生长,可推测发生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C 正确【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名师点睛】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表现向光弯曲生长,而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表现为不生长,可推测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罩住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表现为直立生长,遮住尖端下面的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表现为向光弯曲生长,可推测发生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17.图表示芽尖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其中黑色点表示生长素分布),芽尖生长将向右弯曲的是下列8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向光性是因为
17、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在背光一侧分布的多长的快,向光一侧分布的少长的慢。【详解】A 图没有单侧光,生长素分布均匀,直立生长,A 错误。B 图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 图的右侧生长素分布多长的快,向左侧弯曲,B 错误。C 图把尖端放在右侧,使右侧下部生长素分布多,向左侧弯曲,C 错误。D 图的琼脂块上边放置过尖端,因此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D 图中琼脂块放在左侧,因此左侧下部生长素分布的多长得快,D 图向右侧弯曲,D 正确。18.如果在航天飞机上搭载一株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请你想一想,在太空若干天后该幼苗的根据和茎的生长情况将是( )A. 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 根向下生长,茎水平
18、生长C. 根向上生长,茎向下生长 D. 根、茎都水平生长【答案】D【解析】把一株植物水平放在地面上,由于根、茎内的生长素受重力作用分布不均匀,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而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导致茎背地生长,根向地生长;而在航天飞机上,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失去重力的作用,生长素分布均匀,故根和茎都沿水平方向生长,故选 D。19.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浓度的变化而影响生长,具体变化是A. 生长素浓度升高,生长受抑制 B. 生长素浓度升高,侧芽发育成侧枝C. 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发育成侧枝 D. 生长素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答案】C【解析】【分析】9顶端优势
19、产生的原因:由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因为侧芽对生长素较为敏感,则侧芽生长被抑制,顶芽优先生长。【详解】根据顶端优势原理,当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受阻,浓度降低,侧芽抑制被解除,侧芽加快生长。A、B、D 错误,C 正确。【点睛】顶端优势充分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0. 剖开发育不均匀的西瓜,可见一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不发育。西瓜发育不均匀的原因是( )A. 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B. 发育不良的种子合成的生长素少C. 无种子的子房不可能发育成果实D. 光照不均,影响生长素的分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20、:由于发育的种子可以产生大量的生长素,而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因此若种子发育不良或不发育,西瓜就会发育较慢,故 B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1.在进行月季扦插繁殖时,常选择带芽的插枝,这是因为A. 芽能产生生长素,使茎长长,长粗 B. 芽能长出叶和芽C. 芽产生的生长素促进生根 D. 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生根【答案】C【解析】【分析】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详解】芽可以产生生长素,一定浓
21、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带芽的枝条扦插的目的是为了让枝条生根容易成活,不是为了让茎长长、长粗及长叶和芽的目的,更不是让生长素抑制生根,因此 A、B、D 错误,C 正确。22. 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进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放出了10A. CO2 B. 乙烯 C. 脱落酸 D. 生长素【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的是植物激素的功能,下面是五种植物激素的比较表:名称 形成部位 存在部位 主要生理作用生长素 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成熟的叶片和根尖中也能产生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少略赤霉素 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细嫩组织高等植物
22、的所有器官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植物抽苔、开花;能诱导一种淀粉酶的生成;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细胞分裂素根尖 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含量最多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器官合成得较多将要脱落的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气孔的关闭乙烯 植物体各部位都能产生 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促进果实成熟、促使器官脱落熟苹果会放出乙烯,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当然也能用于香蕉。1123. 腺鼠疫病原体是鼠疫杆菌,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症。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
23、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毒素是一种抗体 B. 抗毒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 外毒素是一种小分子物质 D. 抗毒素由效应 T 细胞产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抗毒素是抗体,A 错误。外毒素是一种大分子物质,C 错误。抗毒素由浆细胞产生的,D 错误。本题选 B。考点:免疫调节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能从题干中获取信息。24.下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 )A. 和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 至少有 3 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C. 二次免疫时,只能由增殖分化而来 D. 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
24、结合,引起免疫失调【答案】C【解析】由题图知,是淋巴因子,是抗体,二者同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 正确;图中淋巴 B 细胞,淋巴 T 细胞和记忆细胞都具有增殖、分化功能,B 正确;分析题图可知,是浆细胞,二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可以来源于记忆细胞,即图中,也可以来源于淋巴 B 细胞,即图中,C 错误;抗体有时可能将将自身物质作为抗原进行攻击,引起自身免疫疾病,D 正确。25.环孢霉素 A 是一种能抑制 T 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 A 可用于( )A. 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 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12C. 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D. 治疗艾滋病【答案】
25、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分析,T 细胞参细胞免疫,所以 T 细胞数量减少使细胞免疫能力下降,因而不利用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不能用于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治疗艾滋病;但由于降低了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反应,因而可用于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解:A、T 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T 细胞,进而对移植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反应,而环孢霉素 A 能抑制 T 细胞增殖,降低了细胞免疫能力,降低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反应,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A 正确;B、T 细胞能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 T 细胞,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因此 T 细胞数量减少时细胞免疫能力下降,因而不利用清除宿主
26、细胞内的结核杆菌,B 错误;C、T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 T 细胞,能清除体内的癌细胞,C 错误;D、HIV 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 T 淋巴细胞结合,破坏 T 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D 错误故选:A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6.如图表示 A、B 两妇女在 1 到 5 月份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其中妇女 A在 1 月份接种了相应的疫苗,两人均在 4 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妇女 A 在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B. 两人体内的 B 细胞要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需要抗原的刺激C. 两人在 5 月份
27、抗体含量的差异是由于妇女 A 体内记忆细胞的活动13D. 两人体内效应 T 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够攻击被人乳头瘤状病毒入侵的靶细胞【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妇女 A 在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A 正确;抗原刺激B 细胞,B 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 正确;在 5 月份,妇女 A 产生的反应属于二次免疫,比妇女 B 反应迅速、效应强,这种差异源于妇女 A 体内记忆细胞活动的结果,C 正确;T 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主要是作用于 B 淋巴细胞或效应 T 细胞,不能攻击被人乳头瘤状病毒入侵的靶细胞,D 错误。【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名师点睛】技能点拨:分析
28、曲线图:图示表示 A、B 两妇女在 1 到 5 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其中妇女 A 在 1 月份接种了相应的疫苗,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两人均在 4 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妇女 A 产生的反应属于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而妇女 B 产生的反应属于初次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数目妇女 A 少。27.201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博伊特勒和 霍夫曼发现了 toll 样受体(TLR)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并在细菌入侵时快速激活非特异性免疫的现 象。斯坦曼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状细胞,并证实其能激发 T 淋巴细胞引起系列反应,如制造 出“杀
29、手”细胞等,杀死被感染的细胞及“入侵者”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toll 样受体(TLR)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其合成与核糖体有关B. toll 样受体(TLR)存在于细胞膜外表面,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C. 树突状细胞激发 T 淋巴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 树突状细胞能激发 T 淋巴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 “toll 样受体(TLR)是单个的跨膜非催化性蛋白质”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 正确;题中表示该蛋白质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因此该受体可能存在于细胞的外表面,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B 正确;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彼此接触可以传递信息,这是通过细胞膜表面的糖
30、蛋白来完成的,因此树突状细胞激发 T 淋巴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 正确;树突状细胞能激发 T 细胞,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抗体杀死被感染的细胞以及入侵者,而淋巴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D 错误。1428.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细胞 2、细胞 3 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 仅细胞 4 中含有合成物质 a 的基因C. 、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 细胞 5 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 1 为吞噬细胞,细胞 2 是 T 细胞,细胞 3 是 B 细胞,细胞4 为效应
31、B 细胞,细胞 5 是记忆细胞,物质 a 为抗体。细胞 2 和 3 是 T 细胞和 B 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的是 B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的是 T 细胞,A 正确;人体细胞中都含有合成物质 a 的基因,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只在细胞 4(细胞 4 为浆细胞)中合成物质 a 的基因进行了表达,B 错误;和是细胞之间的识别和传递,和糖蛋白有关,C 正确;细胞 5 为记忆细胞,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 正确。29.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配型相合B. 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C. 免
32、疫抑制剂的应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D. 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于 B 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器官移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免疫排斥反应和供体器官不足,针对免疫排斥反应,可采用免疫抑制剂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详解】A. 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配型相合,A 正确;15B. 器官移植最大的问题是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器官移植病人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 正确;C.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降低免疫能力,这会导致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C 正确;D. 免疫抑制剂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T 细胞和 B 细胞等)的增殖和功能,D 错误。30.如下图
33、1、2 为实验的初始状态,以下关于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 1 和图 2 的实验结果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而图 3 则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B. 图 1 的实验结果是 a、b 都不弯曲,但原因不相同C. 图 2 中的实验结果是放琼脂块 M 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琼脂块 N 的不弯曲D. 图 3 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琼脂能让生长素通过,而玻璃片不能解:A、图 1 和图 2 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而图 3 说
34、明靠外侧生长素浓度大,植物生长快,不是体现两重性,A 错误;B、图 1 中 A 由于玻璃片的阻挡作用,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植物不生长不弯曲;而 B 由于尖端遮光,植物直立生长,不弯曲,所以它们不弯曲的原理不相同,B 正确;C、由于 M 和 N 都是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央,又因为没有感受单侧光的胚芽鞘尖端,所以都直立生长,不会弯曲,C 错误;D、图 3 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多,促进生长,因而长成卷须状,D 错误故选:B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1631.对苗尖端做如图所示处理后,其变化情况将是( )A. 向左弯曲 B. 向右弯曲C. 直立生长 D. 不生长也不弯曲【答案】D【解析
35、】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将胚芽鞘中的 PQ 切断倒置,由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胚芽鞘的尖端部位产生的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导致基部不能生长,因而胚芽鞘既不弯曲也不生长,故 D 正确。【点睛】对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及植物弯曲生长的原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32.为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取若干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相同时间,然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先后进行了两次(实验一、实验二),结果如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生长素浓度为 0.1 mg/L 时两组数据偏差较大,对推
36、导实验结论有干扰,应该舍弃B. 两次实验结果有明显差异,原因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 当浓度大于 10 mg/L 时,生长素会抑制燕麦胚芽鞘的生长且抑制越来越强D. 要确定促进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 0.110 mg/L 之间减小浓度梯度继续分组实验【答案】D【解析】17试题分析:分析柱形图:生长素浓度为 0mg/L 的一组作为对照组,其他组属于实验组,在生长素浓度为 01mg/L 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生长素浓度为110mg/L 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要确定促进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 0.110mg/L 之间减小浓
37、度梯度继续分组实验解:A、生长素浓度为 0.1mg/L 时,两组数据偏差较大,但仍然要如实记录,A 错误;B、与对照组相比,其他组的生长素浓度都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所以两次实验结果有明显差异,可能是实验材料等造成的,而不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具有两重性造成的,B 错误;C、当浓度大于 10mg/L 时,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减弱,但仍是促进作用而不是抑制作用,C错误;D、该实验所取得实验梯度较大,不能确定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要确定促进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 0.110mg/L 之间减小浓度梯度继续分组实验,D 正确故选:D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
38、两重性33.下图中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图中 c 点所对应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 a、b、c 三点都起促进作用,d 点起抑制作用乙图中,、表示生长状况不如无生长素,说明生长素起抑制作用;18表示生长状况与无生长素时相同,说明生长素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其生长;表示生长状况比无生长素时好,说明生长素起促进作用由于图中 c 点对应的生长素
39、溶液起促进作用,所以所对应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故选:D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34.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 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 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D.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C【解析】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但不能改变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A 正确;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和果实的发育,B 正确;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所以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C 错误;在植物
40、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使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D 正确。【考点定位】植物激素的作用【名师点睛】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19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
41、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35.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初步判断,甲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是促进生根B. 初步判断,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是抑制生根C. 由图的结果不能判断 0.5 mol/L 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D. 若探究甲和乙对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 3 组材料进行实验【答案】D【解析】【分析】图形分析:图中 0 浓度的为对照组,通过与对照组的月季插条的生根数相比较推测出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的影响。20【详解】与对照组相比使用激素类似物甲的月季生根数多于对照组,说明甲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
42、的作用是促进生根,A 正确。与对照组相比使用激素类似物乙的月季插条生根数少于对照组,说明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是抑制生根,B 正确。0.5 mol/L 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无法从图中判断,与对照组相比,生根数可能大于对照组也可能小于对照组,C 正确。若探究甲、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置单独甲和乙的 2种、复合的 1 种及空白对照组 4 种类型的培养基,D 错误。【点睛】本题是对实验基本能力的考查,分析曲线图得出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甲乙激素类似物。甲和乙的作用是促进还是抑制要和对照组相比较才能说明。36. 如图中曲线表示茎伸长与植物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果将同样浓度范围的植物生长
43、素施用于侧芽,则能代表它生长状况的曲线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侧芽也能产生生长素,且其对生长素浓度比茎敏感,所以将同样浓度范围的植物生长素施用于侧芽,会起抑制作用,使侧芽生长速度降低图中曲线符合故选:A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37. 有关下列实例的分析,错误的是( )茎的向光性 茎的背地性 根的向地性 顶端优势 用除草剂去除杂草A. 能反映生长素作用特
44、点的是B. 实例没有体现生长素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C. 实例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长素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21D. 实例反映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作用特点是: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茎向光性向光侧和背光侧均为促进作用,茎的背地性近地侧和远地侧均为促进作用,根的向地性,近地侧为抑制作用,远地侧为促进作用,顶端优势中,顶芽为促进作用,侧芽为抑制作用,用除草剂去除单子叶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利用了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大于单子叶植物除去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能反映生长素作用特点的是,A 错误;根据 A 选项的分析,实例没有体现生长素具有
45、抑制生长的作用,B 正确;根据 A选项的分析,实例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长素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C 正确;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大于单子叶植物,故可用某浓度的生长素除去单子叶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D 正确。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38. 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B. 在形成无子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C. 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D. 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促进细胞的分裂【答案】A【解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根本上来说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
46、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A项正确;在形成无子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只是提供了子房发育成果实所需要的条件,没有改变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B 项错误;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C 项错误;赤霉素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增高,D 项错误。【考点定位】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39.下表所示为五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促进作用,: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种子发芽 顶端优势 果实生长 器官脱落 插条生根生长素 22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 A. 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B. 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C. 表中结果说
47、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 解除植物顶端优势只能采取去除顶芽的方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A 正确,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可以促进果实的生长,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B 正确,表中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C 正确,解除植物顶端优势可以采取去除顶芽的方法,也可以在顶芽施用细胞分裂素,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名师点睛】植物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1)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48、(2)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器官脱落:脱落酸促进器官脱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器官脱落。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促进种子萌发。40. 如图 1 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的胚芽鞘的弯曲情况(弯曲角度用 表示) ;图 2 是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23A. 只用一套图 1 实验装置即可证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B.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 C.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 b 时, 最小D.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 d 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图 1 实验装置胚芽鞘向右弯曲可能是琼脂
49、块的作用,A 错误,由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 ,B 正确,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 b 时, 最大,C 错误,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 d 时,表现为抑制作用,但不会使左侧收缩,胚芽鞘不会向左侧弯曲,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名师点睛】促进生长最适浓度范围的判断:若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生长的效果相同,则最适浓度位于这两个生长素浓度之间。41.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B. 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的变化趋势C. 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 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