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2第2课时溶解度同步练习(新版)粤教版.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1124881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2第2课时溶解度同步练习(新版)粤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2第2课时溶解度同步练习(新版)粤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2第2课时溶解度同步练习(新版)粤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2第2课时溶解度同步练习(新版)粤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2第2课时溶解度同步练习(新版)粤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2课时 溶解度核心易错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1)20时,20 g 氯化钠能溶解在 100 g水里,所以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20 g( )(2)20时,18g 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所以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18 g( )(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交点,说明它们的溶解度相等( )(4)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5)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 g( )(6)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7)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核心知识 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 g 溶剂、饱和状态、溶质质量(单位:g

2、)。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温度。易错点拨 1规定溶解度时所选取的是 100 g溶剂,而不是 100 g溶液。2不是所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1下列有关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 时,100 g 水里溶解了 20 g某物质,则在 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20 gB100 g 水中溶解 40 g物质刚好饱和,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40 gC50 时,50 g 水中最多可溶解 20 g某物质,则 5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20 gD20 时,向 30 g某物质中逐渐加入水,当加入 100 g水时,该物质恰好完全溶解,则 20

3、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0 g2下列因素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有关的是( )溶质的多少 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多少 溶剂的性质 溶液是否饱和是否搅拌 温度A全部 BC D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喝下汽水感到气体冲到鼻腔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42018淮安改编 如图 728 是甲、乙两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 728A t1 时,向 50 g水中加入 10 g甲,所得溶液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B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 t2 时,甲和

4、乙的溶解度相等D t2 时,将甲、乙两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质量一定相等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729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729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t1 时,60 g 甲加入 10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 160 g溶液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到 t1 ,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6如图 7210 表示 M、N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对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图 7210A30 时 M的溶解度小于 N的溶解度B P点表示 t 时 M、N 的溶解度相等,都是 P gCM、N

5、都是难溶物质D阴影处各点对应的溶液(不包含曲线上的点)是 M的饱和溶液,N 的不饱和溶液7如图 7211 所示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 7211A 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ABCB将 t3 时 A、B、C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2 ,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C将 t1 时 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3 时,有固体析出 D若要将组成在 N点的 A溶液转变为 M点的 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8如图 7212 所示是固体甲在一定量的水中进行的溶解实验。图 7212(1)图中可表示固体甲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填“A”或“B”)的曲线。(2)所示溶液一定是

6、饱和溶液的是_。(3)35 时,将等质量的 A和 B配成饱和溶液(A、B 均不与水反应,且不考虑溶解时的温度变化),需要水的质量关系是_。9图 7213 中甲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图 7213(1)甲图中, t2 时,A、B、C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2)t2 时若要从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则需恒温蒸发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3)如图乙所示,20 时,把试管放入盛有 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镁条,再加入 5 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变浑浊,则 X可能为 A、B、C三种固

7、体物质中的哪一种?_。102017德州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1)在探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温度。如测定“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探究的是_(填序号)受温度的影响,这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2)下表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测得的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格内容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温度/ 20 40 50NaCl 36.0 36.6 37.0溶解度/gKNO3 31.6 63.9 85.5从上表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_。20 时,将等质量的 NaCl、KN

8、O 3分别放入盛有 100 g水的两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 7214 中所示,升温到 50 时如图所示。试判断:50 时甲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_(填“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或“不能确定”)。图 7214典题讲评与答案详析答 案 速 查核心易错(1) (2) (3) (4) (5) (6) (7)应考能力提升练1D 2.B 3.C 4.D 5.B 6.D 7.B 8(1)B (2) (3)BA9(1)A t1 时,物质 B、C 的溶解度相等 (2)CBA (3)C初高衔接拓展练10(1) (2)硝酸钾(或 KNO3) 不饱和溶液典 题 讲 评应考能力提升练2解析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0

9、0 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溶质的质量,所以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外因和内因,内因是指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是温度。3解析 揭开啤酒瓶盖,瓶内气压变小,会有大量气泡逸出,是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4解析 t2 时,将甲、乙两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质量不一定相等,因为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以及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5解析 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 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30 g,60 g甲加入 10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 130 g溶液;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从 t2 降温到 t1 ,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确定。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及应用:溶解

10、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的走势表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某一对应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的溶液是恰好饱和的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则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则表示未溶解的溶质与饱和溶液共存。6解析 在 30 时,M 的溶解度大于 N的溶解度;在 t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 P点,即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不是 P g;由 M、N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20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 10 g,故都属于易溶物质。8解析 (1)图中变化过程中

11、,降低温度时固体能够继续溶解,说明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图中可表示固体甲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B的曲线。(2)中,中含有不溶于水的固体,说明一定是饱和溶液。(3)35 时,A 的溶解度大于 B的溶解度,将等质量的 A和 B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关系是 BA。9解析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t2 时,A、B、C 三种物质中 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t1 时,物质 B、C 的溶解度相等。(2) t2 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ABC,等质量的固体配成饱和溶液时,需水的质量 CBA,因此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需恒温蒸发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3)

12、由于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烧杯内变浑浊,说明 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符合要求。初高衔接拓展练10解析 (1)测定“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研究的是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受温度的影响。(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KNO 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根据图结合表格可知,甲烧杯中为 KNO3的饱和溶液,乙烧杯中的 NaCl完全溶解,说明图中 NaCl、KNO 3的质量小于或等于 36 g,所以剩余的 KNO3的质量小于或等于 36.0 g31.6 g4.4 g,当温度升高到 50 时,KNO 3还能溶解 85.5 g31.6 g53.9 g,所以将温度从 20 升高到 50 时,甲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