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 2 课时 溶解度 粗盐的提纯学生用书 P271下列关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叙述正确的是( )A20 时,100 g 水中溶解了 30 g 某物质,则 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0 gB20 时,70 g 水中恰好溶解了 30 g 某物质,则 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0 gC20 时,某 100 g 饱和溶液中有 30 g 某物质,则 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0 gD20 时,30 g 某物质需要 100 g 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则 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0 g2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 )A搅拌与振荡 B水量的多少C溶质的质量 D温度32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关于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36136B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6100C溶液的质量一定是 136 gD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1001364不能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是( )AKNO 3溶液 BNH 4Cl 溶液C石灰水 D食盐溶液5将 20 时一定量的某饱和溶液降温至 10 ,有晶体析出,对于此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结晶后的溶液质量减小了;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溶剂质量比原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了。A BC D6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
3、中正确的是( )2A为加快过滤速率,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D为使食盐快速溶解,应用较多的水溶解食盐7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Ct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60 时,100 g 水中加入 90 g 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8在 20 时,200 g 水中最多溶解 a 物质 20 g,在 50 时 100 g 水中最多溶解
4、b物质 10 g,则( )A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b 物质的溶解度Ca 物质的溶解度小于 b 物质的溶解度D无法比较9小明从冰箱冷藏室(温度为 4 )取出一杯 4 的澄清石灰水,盖上杯盖,在室温(温度为 20 )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有少量晶体析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4 时该石灰水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该石灰水 4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室温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石灰水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室温时杯底有少量晶体析出,说明此时一定是饱和溶液,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4 时溶
5、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2018杭州下列操作均在室温下进行,且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变化的是( )A将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温 10 B将一定量饱和石灰水升温 10 C取一定量蔗糖不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3D取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112018泰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B60 时将 40 g 甲物质加入 50 g 水中能得到 90 g 饱和溶液C通过降温能使 A 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分别将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 60 降至 20
6、,甲析出晶体较多122018南京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D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132018重庆 B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但不知它们分别对应哪条曲线。根据以下信息:甲和乙不可能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甲和丙中有一种物质,其接近饱和的溶液可通过升温达到饱和;将 t2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 Y 代表丙B曲线 X 代表乙Ct 2 时,分别将 X、Y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7、 t1 ,X 析出的晶体一定比 Y 多Dt 2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142018天津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_(填字母序号)。A高锰酸钾 B汽油C面粉 D白糖4(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_(填字母序号)。A烧碱 B硝酸铵C氯化钠 D浓硫酸(3)图 1 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图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填“甲”或“乙”)。某同学按图 2 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 A、B、C 溶液,在 A、B、C 三种
8、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填字母)。向溶液 C 中再加入 25 g 甲,充分搅拌,恢复到 t2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精确到 0.1%)。将 t2 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填“”)乙。152018重庆 A将 80 g M 物质加入 50 g 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1)A 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2)A、B、C 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填字母)。(3)在 40 时,M 物质的溶解度为_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 C 点对应的溶液获得 M 的晶体,可以采用的
9、方法是_。16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根据流程图回答:(1)操作的名称是_,加入的试剂 A 是_,沉淀是_。(2)写出 NaOH 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加入试剂 B 的目的是_。(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172017长沙为了将混有硫酸钾、氯化钙、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5气、二氧化碳和水)的氯化钾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溶液,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请根据以上流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除去碳酸氢铵的方法是_。(2)步骤中加过量碳酸钾溶液的目的是_。(3)此设计方案是否严谨?
10、并说明理由_。6参考答案1 D 2 D 3 C 4 C 5 C 【解析】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结晶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6 B 7 B 【解析】温度为 0t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故 A 错误;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能使硝酸钾的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故 B 正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 100%,t 时,溶 解 度100 g 溶 解 度硝酸钾和氯化钾溶解度相等,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但本题没说是否饱和,故 C 错误;由图可知,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11、大于 90 g,所以 60 时,100 g 水中加入 90 g 硝酸钾,得到的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故 D 错误。8 D 【解析】由于是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溶解,所以无法比较它们的溶解度大小。9 C 【解析】石灰水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室温时杯底有少量晶体析出,说明此时一定是饱和溶液,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4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 B 11 C 12 A 13 D 【解析】甲和乙不可能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说明甲、乙没有相同的溶解度,甲、乙中一种是 Z;由图可知,Z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接近饱和的溶液可通过升温达到饱和,甲、丙的一种是 Z,由可知丙为 X、Y 中一
12、种,故甲为 Z;将 t2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则 t1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丙。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是 Z,乙是 Y,丙是 X。A 项,曲线 Y 代表乙,A 错误;B 项,曲线 X 代表丙,B 错误;C 项,t 2 时,分别将等质量 X、Y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X 析出的晶体一定比 Y 多,质量不等时,不确定,C 错误;D 项,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t 2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解度最溶 解 度溶 解 度 100 g7小,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小,D 正确。14(1)D (2)C(3)甲B28.6%15(1)50% (2)
13、C(3)160降温结晶【解析】(1)根据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知,A 点时,该溶液的质量为 100 g,溶液中的 M 质量为(100 g50 g)50 g,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50%。50 g100 g(2)A 点对应的溶液随温度的升高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A 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 M,A 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当温度上升到 40 ,溶液的质量为 130 g,说明 80 g M 物质恰好完全溶解,B 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当温度上升到 60 时,溶液的质量不增加,C 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A、B、C 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C。(3)根据曲线关系图可知,
14、在 40 时,80 g M 物质与 50 g 水形成饱和溶液,则 40 时,M 物质的溶解度为 160 g;根据曲线关系图可知, M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 C 点对应的溶液获得 M 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16(1)过滤 Na 2CO3 CaCO3(2)2NaOHMgCl 2=Mg(OH)22NaCl(3)除去过量的 NaOH 和 Na2CO3(4)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液滴飞溅17(1)加热(2)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3)不严谨;反应后剩余的碳酸钾没有除去8【解析】(1)步骤中除去碳酸氢铵的方法是加热,这是因为加热时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从而除去碳酸氢铵。(2)碳酸钾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钾,因此步骤中加过量碳酸钾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3)此设计方案不严谨,这是因为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时,和氯化钙、氯化钡反应后剩余的碳酸钾没有除去,因此得到的氯化钾溶液中还含有碳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