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 课关雎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把握全诗感情基调,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全诗。2、理解积累“睢鸠、窈窕、荇莱、寤寐”等词语。3、明确诗的大意,理解诗的主旨。4、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析读、品读中把握诗歌丰富的内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喜爱传统经典诗文。2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到诗经,尽管诗歌中有些诗句人们耳熟能详,但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真正理解起来却并非易事。再者九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初中生活,已有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
2、惯,有自己的见解,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敢于创新,敢于展现自我,有朦胧的情感体验。3 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积累“睢鸠、窈窕、荇莱、寤寐”等词语。2、明确诗的大意,理解诗的主旨。难点: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 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关雎 (一)播放邓丽君的在水一方优美的旋律,深情的唱词,我们仿佛置身于如梦如幻的世界,你们知道这首歌是谁写的吗?琼瑶 台湾有名的爱情小说家那又是根据什么而写的呢?诗经,诗经描写爱情的篇目很多,今天我们将学习其中的一篇,对于诗经我们久闻大名却一直无缘相见,今天我们便来一睹她的风采。活动 2【讲授】
3、关雎 (二)介绍诗经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作品,共305 首,也称为“诗三百” 。2、六艺:内容:风:周代各地的歌谣、民谣,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大雅和小雅贵族文人所作,共一百零五篇。颂:宗庙祭祀的歌曲,分为周颂 鲁颂 商颂表现手法: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兴:“兴者,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词也”过渡:三者常交替使用,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便不懂得怎么说话,诗便是指诗经,诗经是诗歌的源头,读着诗经,你会觉得步入了浪漫的2殿堂,那么诗经有三百,谁排之首呢?关雎孔子说
4、:“关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三)朗读关雎教师范读(读准字音)学生自行朗读(注重节奏,四言、二二拍)注意:朗读中节奏、重音、停顿、速度都很重要。(四)读悟诗情1、美丽的诗歌演绎美丽的故事,那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诗的主要内容。痴情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思念和执着的追求。2、在你们的答案里,有的同学说思念、有的同学说爱慕。看来主人公的情感是变化的呀?第一节(爱慕) 第二、三节(思念、追求) 第四、五节(因思成梦)3、缠绵的爱情在诗中是通过哪些形象和事物描绘出来的?雎鸠、君子、窈窕淑女、河水、荇菜4、如果眼前便是一幅画,那画面的中心人物是谁?
5、这位女子美好在哪里?美丽的淑女形象:窈窕品行:淑动作:流、采、芼5、傍晚的色彩,少女的动作,仅仅一刹那,便让她成为了永恒的记忆,仿佛经历千年走到我们面前,瞬间的美丽在有心人的眼中,无论是低头还是采荇,都是那么有情致,采荇的女子,美丽的姿态,让君子为之如何呢?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最终因思成梦,幻想友之、乐之。6、同理与第一节,君子的这些情感也不是直接抒发出来的,都是通过什么兴出了这种情感?这种手法的作用是什么?“参差荇菜” 兴的作用: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7、纵观全文,诗经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诗经的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诗,章法最大的特色就是“重章叠咏” 。作用:深化意境 渲染气氛 强化情感 突出主题 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有着委婉深远的韵味。(五)总结: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出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我相信我们会诗意的栖居在这美丽的土地上。板书: 关关雎鸠 参差荇菜 四言兴比 兴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重章叠咏活动 3【作业】关雎 3选取关雎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句,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