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1131660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8 怀疑与学问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过程与方法1领会“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观点。2理解、掌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文章主旨,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重点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难点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朗读分析法、引导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课件2 课时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我们在

2、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中国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派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 ,著有汉代学术史略 史林杂识初编等。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2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可以是:a.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统计数字。2理论论据,可以是:a.前人

3、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定理公式、规律等等。3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证:用名言警句、谚语俗话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

4、理解和接受。1朗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文中的生字生词。颉(ji) 滞(zh) 儒(r) 塾(sh)启迪:开导;启发。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辨伪去妄:善于辨别,分清真假。2学生再读课文,找出各段的中心句或归纳各自然段的段意。第 1 自然段:“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第 2 自然段:“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第 3 自然段:传说不一定可靠,但做学问有时只能靠它。第 4 自然段:论述对于传说,无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第 5 自然段:论述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第 6 自然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

5、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3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2 段)提出文章的总论点。第二部分(3 6 段)阐明总论点,这是本文的论证部分。这个部分分两层写:第一层是第 35 段,第二层是第 6 段。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那么本文围绕“怀疑与学问”用以提出的文章的总论点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个总论点,该怎么说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些问题。1第 1、2 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 ,或者是“学3则须疑

6、” 。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3在 35 段中,为证明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事实论据),引用了哪些名言(道理论据)?事实论据:(1)国难危急时的口头消息;(2)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3)听说“腐草为萤” 。道理论据: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4下面是对第 3 段中四句话之间层次关系的理解,哪种看法是正确的?为什么?A(并列) B(并列)C(因果) D(因果)D 是正确的。因为学问

7、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这种可靠;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可靠。譬如国难危急的时候.),所以做学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见的事实和根据,这种材料最要紧最可靠;一种是别人的传说,这种材料不一定可靠)。5第 3 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个作用:(1)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2)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3)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6第 5 段和第 4 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 4 段还写第 5 段?两段的内容有何相异?第 4 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 5

8、 段则说“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第 4 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 ,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 ,第 5 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7第 5 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本段用了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和引用名言(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8第 6 段第一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在文章中起何作用?这句在文章中起两个作用:(1)揭示第一个分论点,提出第二个分论点。(2)承上启下,而且使前后部分具有层进关系,论述深入一步。

9、9第 6 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第 6 段运用举例论证,举了清代戴震读书善疑的事例,雄辩有力地论证了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2)对比论证:第 6 段 2、3、4、5 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正反两方面说理,论证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一切”和四处“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都不能删去,因为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全部都包括在内,都善

10、于经常的怀疑提问、评价、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41分析本文中论据的种类。本文中共用了两种类型的论据: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事实论据体现在第 4 段和第 6段。道理论据体现在第 1、2、5、6 各段中。2分析本文的论证,各举一例。本文中为了突出论说的力度,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和道理论证三种论证方法。如作者从国难危急时各地的口头消息不一定可靠,不应当随随便便相信,推导出做学问也是如此,要对书本上的知识有怀疑的精神。这样从生活中的事例出发,采用类比论证,更容易让人信服。3课文对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精神”这个中心论点阐述得十分精辟透彻,令人信服。这主要是由于作者善于分

11、析事理,有理有据。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第二部分(第 36 自然段):证明中心论点。第一层(第 35 自然段):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第二层(第 6 自然段):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1文章分析事理透辟晓畅。2本文引用古代大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起了重要的作用。怀疑与学问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分论点:1.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对于传说,都应

12、当经过一番思考。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主要用道理论证的方法。2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主要用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课文提出了“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必要条件” ,指明了敏于生疑、勇于质疑是创造的关键。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并查找一些支撑自己观点的材料,这样教学也就为学生议论文的学习和写作做了一次很好的指导,学生对创造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指导、互动的学习,认真的讨论探究,学生们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将文本的创造内涵做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诠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