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1131670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0 创造宣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2.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体会其作用。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1.检查词语积累和文学常识。2.作者在第一部分引出了怎样的论题?(创造很重要)二、细读课文,探究写法1阅读第二部分(511 段),思考下列问题。(交流、展示、明确)(1)第二部分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来进行批驳?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作者针对五种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生活太单调不能创造;年纪太小不能创造;太无能不能创造;陷入绝境不能创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

2、引用(道理)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加以论证。以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为事实论据,以名人名言为理论依据来进行反驳。列举事例或引用的名言:列举飞帝亚斯、米开朗琪罗的事例,反驳“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列举易经正气歌、苏联国歌、尼赫鲁自传和雷赛布及平老静的事例,强调“在单调的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惊世之作”,极具说服力。列举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等名人事例,反驳“年纪太小,不能创造”的观点,令人信服。引用慧能的名言,阐述了出身低微的人往往会有过人的智慧的道理,否定了“太无能,不能创造”的观点。列举玄奘、哥伦布、莫扎尔特创造奇迹的事例,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得巨大成就。2(2)作者所举的“不能创造”

3、的五种借口是从哪些角度提出来的?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客观角度:环境太平凡,生活太单调。主观角度:年纪太小,太无能,陷入绝境。共同点:缺少自信(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但由于缺乏自信,许多人常常不敢正视创造,或者以各种借口来拒绝创造,以致与许多创造的机会擦肩而过,甚至成了创造面前的懦夫。)(3)作者在批驳了错误观点之后,得出了怎样的正面论点?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2.自读第三部分(1215 段),思考交流下列问题。(1)第 12 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深化中心论点。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点滴的创造”比作“屋檐水滴”,生动

4、形象地论证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的观点,易于理解。(2)第 13 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借东山樵夫眼中只有茅草,而没有看到泰山享誉天下的种种美景,从反面论述了“创造的重要性”,说明了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3)第四部分(16 段)作用。结构上总结全文;内容上引用罗丹的话,进一步从正面阐明“人人能创造”的观点,提出创造宣言。课堂小结:作者针对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并发出了“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

5、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的宣言。三、品味语言,体会特色课文大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论证效果,充分体现了“宣言”的特点。阅读课文,找出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其作用。31. 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突出表明了被我们认为“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的,终归获得了成功。2. 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强调了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3. 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

6、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运用排比句式,突出表明了教育者的创造的重要性。4.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带来收获。5. 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运用反问的修辞,引发读者的思考,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6.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

7、投无路时,只要有勇气、智慧、信念和意志,就会绝处逢生。7. 当你看见满山的树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有你回来,才能保证参天大树之长成。以“树苗的美梦”为比喻,运用呼告手法,热切呼唤创造之神“回来”。语言急切,感情真挚而热烈。8. 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引用歌德的名言,强调勇气的重要性。小结:课文运用大量的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不仅将道理说得透彻生动,而且增强了语势,层层深入地剖析了缺乏自信的危害,鼓励人们要树立自信,勇于创造。四、总结拓展,布置作业1.结语:4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善于创设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寻找适合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善于捕捉机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勇气,有自信,敢创造,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2.布置作业完成自主探究“触类旁通”和“学以致用”部分。板书设计: 创造宣言错误观点 得出结论客观:环境太平凡生活太单调 处处是创造之地主观:年纪太小 天天是创造之时太无能 人人是创造之人陷入绝境 提出宣言:献身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