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板块整合(一)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学案.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1135971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板块整合(一)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板块整合(一)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板块整合(一)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板块整合(一)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板块整合(一)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板块整合(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阶段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特征归纳先秦是我国秦朝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秦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大一统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

2、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3)文化上: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文学方面, 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阶段性文学成就表现为汉赋;科技方面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命题链接视角 1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1)从政治上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纷纷变法。分封制走向崩溃,宗法制遭到破坏,国家由分散走向统一集权。(2)从经济上看,由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型。主要表现为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逐渐瓦解;新的赋税制度(如初税亩)及

3、经营方式的改变;小农经济形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3)从思想上看,由礼乐文化到诸子百家。法家的“集权”和“法治”为秦走向统一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视角 2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认识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从政治上看,国家统一和适应地主阶级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成为必要。2(2)从经济上看,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根源。为保护分散的小农经济,封建政府还实行了抑商政策。(3)从思想上看,法家宣扬中央集权与大一统的思想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理论基础。创新演练1(2018北京朝阳高三模拟)春秋战国之际,中国社会经历着前所未

4、有的社会大变革,突出表现在( )从宗法分封到中央集权 铁制农具和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 从世卿制发展到任官制 专制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得以确立A B C D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伴随各国的变法运动,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铁犁牛耕技术的形成,正确;春秋战国时期世卿制逐渐被军功爵制(任官制)取代,正确;专制体制在秦朝统一之后,错误,选择 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2(2018山东潍坊高三诊断)秦效律中规定:凡是出现调动或离职的官员,其在任时的钱财物资和账目要进行离任审计,在审计后进行工作交接,实行各负其责的原则。这一做法( )A杜绝了国家权力滥用误用B提高了行政

5、办事效率C有利于监督官员廉洁从政D增强了民众监督意识解析 这一做法可以减少国家权力的滥用误用,但不能“杜绝” ,故 A 项错误;这种审计的做法是对离任官员经济方面的审查,与行政效率无关,故 B 项错误;对离任官员进行审计,有利于防止官员在任时贪污腐败,从而监督官员廉洁从政,故 C 项正确;这种审计是由政府官员进行的,与民众无关,故 D 项错误。答案 C3阶段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特征归纳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形成;宋元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继续在世

6、界上处于领先地位。(1)政治上: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隋唐时期,形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2)经济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不断撞击、融合,北方农耕经济在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后,逐步恢复发展;隋唐时期,随着新生产工具曲辕 犁的推广应用,农业发展达到新高度。手工业方面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代是商业大发展时期,在城市里突破了市坊界限,农村形成大量草市;宋元时期,海上和陆地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3)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存”的

7、局面;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深刻影响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方向;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元时期,儒学处于转型时期,出现理学和心学。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使用取得突破性进展。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命题链接视角 1 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生态环境角度认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从政治上看,经济重心南移随着政治中心南移而进行,同时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2)从经济上看,魏晋南北朝和唐朝中期,南方经济获得大规模开发;优越的地理环境,新物

8、种的引入,先进耕作技术的应用,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3)从文化教育上看,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变化,南方科举官员比例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江东弟子多才俊”的局面。(4)从生态环境上看,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视角 2 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理解唐宋之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发展4(1)从政治上看,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二府三司” 、文官制度等,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和完善,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矛盾基本解决。(2)从经济上看,

9、隋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出现了曲辕犁,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宋代城市布局出现重大变化坊市界限和时空限制被打破,商业出现繁荣局面,出现了纸币“交子” ,为这一时期政治制度走向成熟奠定物质基础。(3)从思想上看,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全面繁荣,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尤其宋代出现了儒学思辨化、理论化的产物宋明理学,成为维护中央集权制度新的理论基础。创新演练1(2018河北衡水模拟)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于世,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 ,造成这种异化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门

10、阀士族特立独行,思想活跃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C魏晋时期佛道盛行,援老入儒 D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解析 “思想活跃”是文化现象,不是原因,故 A 项错误;魏晋时期江南开发,经济发展,但商业受时代的影响,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故 B 项错误;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并发展,儒家思想融合了道家思想, “援老入儒”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文化的时代特色源自于社会时代的变迁,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分裂造成了上述文化现象,故D 项正确。答案 D2(2018四川蓉城名校联盟联考)下表是太湖地区东晋至清各代水旱比较表,根据表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测( )朝代 每百年内水灾次数 每百

11、年内旱灾次数 东晋 7.9 1.0南朝 7.6 1.8隋唐 4.9 2.65吴越 4.6 1.1北宋 14.8 8.8南宋 20.4 15.6元 18.8 6.5明 27.0 12.8清 25.0 15.8A.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B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C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D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解析 隋唐的政治制度是三省六部制,这一制度的意义在于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大权独揽,有利于加强皇权,与水旱灾害的关系不大,故 A 项错误;两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程度的发展,故 B 项错误;通过表格可看出元朝时期,太湖流

12、域的水旱灾害比南宋时期要少, “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 C 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东晋至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南方太湖地区水旱灾害次数较少,这一阶段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从宋代到明清时期,随着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太湖地区水旱灾害次数明显增多,这说明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故 D 项正确。答案 D阶段三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特征归纳明清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1)政治上: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

13、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2)经济上:农耕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3)文化上:儒家思想活跃,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想产生,但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6统治地位。文学艺术繁荣,市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中西方差距逐渐拉大。(4)对外关系上: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自守,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流,影响了古代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命题链接视角 1 从政治、

14、经济、思想角度认识明清时期未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1)从政治上看,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代设军机处,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虽然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但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并未产生新的社会力量,也未突破封建地主阶级渴望建立“明君贤臣”的封建政治统治模式。(2)从经济上看,明清封建农耕经济达到顶峰阶段,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封建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 、 “海禁” 、闭关锁国政策,封建制度的束缚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型。(3)从思想上看,明清时期以李贽、黄宗羲等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矛头直指理学,反传统、反教条,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张学以致用、 “工商皆本” ,带有一定民主色彩

15、,但未超出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未形成社会思想解放潮流,影响有限。视角 2 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看待中国古代文学成就(1)从政治上看,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如红楼梦等。(2)从经济上看,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推动了世俗文学艺术的发展,如明清反封建小说、戏剧走向繁盛,反映了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的特征。(3)从文化上看,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先秦散文、汉赋、隋唐诗歌、宋元词曲、明清小说,大众化、世俗化趋势明显。创新演练1(2018山西模拟)唐宋时期重要官员的任免需要经过皇帝和宰相商量,而清朝中枢机构的

16、任职官员多由皇帝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中常有“行走”这一具有临时差遣性质的字眼。这表明( )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文官政治日益成熟7C行政效率不断提高D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解析 材料信息“唐宋时期重要官员的任免需要经过皇帝和宰相商量” “清朝中枢机构官员多由皇帝遴选”说明君主专制加强,故 A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文官政治的成熟,B 项错误;C、D 项与材料无关。答案 A2(2018山东日照模拟)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

17、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 6 倍。据此作者认为( )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B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C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D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解析 材料“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说明在传统的手工纺织业中,有利因素是劳动力成本低,所以导致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缓慢,故 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国的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且肯定低于西方,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是因为当时有廉价的劳动力,不是科技的落后,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内市场问题,故 D 项错误。答案 A阶段四 古

18、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特征归纳辉煌属于雅典,宏伟属于罗马。曾经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希腊和罗马两大古代文明,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1)政治上: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诉讼程序,对近现代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经济上: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3)文化上:古代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是8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命题链接视角 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认识古代希腊的人文精神(1)从政治上看,公元前 5 世纪古希

19、腊的民主政治呈现繁荣局面,个人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了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发展。(2)从经济上看,古代希腊工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兴盛,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及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3)从思想上看,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古典文化空前繁荣,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哲学家们倡导关注人和人类社会的主张,促使了古希腊的文化带有人文主义色彩。创新演练1(2018华中师大附中模拟)“智者学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这些需要,是时代和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公民对于城邦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份,并且只要靠言辞就能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 ”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A智者

20、学派的不懈努力 B功利主义的诱导C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 D雅典的公民政治解析 “公民对于城邦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份,并且只要靠言辞就能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突出公民对于集体的责任,愿意参加政治的热情,是智者学派兴起的重要原因,故 D项正确。答案 D2(2018山东青岛二模)喜剧在古希腊早期即已出现,在很长的时间内,它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喜剧在城邦的节日仪式中出现并不断发展,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的部门都是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这表明了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赋予公民思想自由 B人文主义思想滥觞C商品经济激发公民自我意识D城邦制度日渐衰落解析 根据材料“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 “政府

21、元首和政府重要的部门都是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可知,当时雅典社会环境宽松,公民思想比较自由,故 A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雅典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排除 B 项。材料无法体现雅典公民的自我意识与城邦制度的衰落,9故排除 C、D 两项。答案 A关联 宋元明清时期和 16 世纪西方“商业革命”的表现与特点宋元明清 16 世纪西方表现(1)宋元:商业的时间、空间均不再受限制;“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纸币的出现与大量使用;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海外贸易发达(2)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与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贸易范围不断扩展;商业经营模式发生变化

22、,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出现;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发展水平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没有进一步推动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的产生促进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促进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市场范围工商业的发展仍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对外贸易仍以官方贸易为主,国内市场比较狭小已形成区域性贸易市场,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推动了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出现股份制、银行等经济现象特点影响没有推动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使西欧封建制度瓦解;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考题】 (2017江西九江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金银,特别是银源源不断地从西班牙殖民地流入欧洲,

23、欧洲货币金属的供应量大幅度上升,在整个 16 世纪至少增加了 3 倍。西班牙政府曾试图禁止金银的出口,但徒劳无益。而且,政府本身就是最大的违禁者。它用大量的金银支付对意大利、德国和荷兰的欠款,并且资助无休无止的战争。正是这些国家包括西班牙参与的违禁买卖活动,使贵金属在欧洲蔓延扩散。最明显直接的结果是价格的长期(不正常的)上涨。16 世纪末的价格水平10比世纪初高出 3 倍至 4 倍之多。世界经济史材料二 直到 19 世纪中期为止,中国长期保持的出口顺差主要是通过外国人用白银偿付来解决的。然而,中国对白银的吸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明朝政府抛弃了元朝乃至更早的宋朝部分使用纸币的政策。这是因为在发生危

24、机时,滥印纸币总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后果。明朝政府先是停止了纸币的印制,接着又停止了纸币的使用,从而完全使用铜钱和银锭。另外,货币税收的份额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完全用白银交纳的“一条鞭法”的税制。正是中国对白银的公共需求、中国经济的巨大规模和生产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出口顺差,导致了对世界白银的巨大需求,并造成了世界白银价格的上涨。弗林和吉拉德尔说:“如果没有近代早期中国向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同样的价格革命 ”,也不会出现一个西班牙帝国(它靠出售白银而得以生存)。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1)材料一描述的是欧洲哪一经济现象?其具体表现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产生

25、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如果没有近代早期中国向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同样的价格革命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16 世纪末的价格水平比世纪初高出 3 倍至 4 倍之多”可以看出是价格革命;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西班牙,继而流向整个欧洲,引起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第三小问,从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两个角度来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明朝政府抛弃了元朝乃至更早的宋朝部分使用纸币的政策。这是因为在发生危机时,滥印纸币总是造成通

26、货膨胀的后果”归纳为纸钞的发行易造成通货膨胀的情况, “货币税收的份额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完全用白银交纳的一条鞭法的税制”归纳为税制改革的推动, “中国经济的巨大规模和生产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出口顺差”归纳为明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业的繁荣、出口顺差;第二小问,从对国内、国外影响两方面回答。国内来说,促进国内统一市场形成和农产品的商品化;国外来说,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和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第(3)问,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白银的巨大需求所引起的白银货币化以及近代早期中国和西方之间已发生了货币、经济联系两个角度来回答。答案 (1)现象:欧洲“价格革命” 。表现: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西

27、班牙,11继而流向整个欧洲,引起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影响: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收入减少,陷于贫困破产;商人、资产阶级大发其财;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原因:明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业的繁荣,对白银的需求量增加;纸钞的发行易造成通货膨胀的情况;明朝通过出口顺差使得白银从国外流入中国;税制改革的推动(一条鞭法)。影响: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了海外贸易发展和世界市场体系形成。(3)理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白银的巨大需求所引起的白银货币化,是推动欧洲白银向亚洲流动、价格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近代早期中国和西方之间

28、已发生了深刻的货币、经济联系。史学新论(一) 古代政治文明的四大定律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的核心是以血缘亲情为纽带,融合以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性文明,掩藏在以道德体现出来的伦理行为文明之中,走的是家国同构之路,体现出血缘关系定律、专制主义定律、中央集权定律和道德政治定律。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发展,从神权政治向道德政治发展的趋势。 一、血缘关系定律 从人类诞生起,人类群体就是由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的,初期的血缘关系只具有“自然属性”即父母生育子女的“生育关系” ,大约五、六千年前血缘关系的“社会属性”逐步产生即社会通过各种政治、经济、法律、思想等措施等,确立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各种权

29、利和义务。血缘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一姓家庭统治一个朝代,世代相传。从夏到周是血缘政治的突出时期,封邦建国的对象是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血缘关系通过各种政治、经济、法律、思想等措施等,建立起了非常完善、非常严密的体系。 “家国同构”是血缘政治的另一个特点。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实质上是源于氏族社会血缘纽带解体不完全、不充分而遗留下来的血亲关系对人类社会关系的深刻影响。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家国一体,同构为国家。二、专制主义定律 12秦王朝统一天下以后,推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实现了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官僚政治是由专制主义的制度结构决定的,

30、是皇帝个人专制的工具,自秦以来的政治文明基本上都是围绕专制主义发展的,形成了一个以皇帝为中心的高度向心凝聚的政府组织。 综观专制主义的发展,专制主义强化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的主线索。历代官僚体制虽有所变化,但是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皇帝对于官吏有奖赏和惩办的权力,有提拔和贬斥的权力,也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三、中央集权定律 中央集权作为政权组织方式的一种,在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秦朝确立,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中呈现了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的趋势。中央集权的建立,使得政令从上而下统一有效,能够使经济在统一的政策下稳定发展,使社会稳

31、定,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使得经济流通比较广泛,促进了物品的流通,加快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得到广泛交流,能够互相学习好的生产经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四、道德政治定律 道德政治是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以一整套道德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社会秩序的国家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的统称” 。它主要通过舆论褒贬、教育疏导、沟通感化等自律性精神调整,以启迪人的知耻心、道义感和对善恶的判断能力。道德政治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并被贯彻到政治制度中,因为儒家学说的精髓是尊卑有别,贵贱不可逾越,是宣扬三纲五常,对维护现实统治最为有用。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以血缘亲情

32、为纽带,融合以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性文明,掩藏在以道德体现出来的伦理行为文明之中,走的是家国同构之路。创新演练1(2018山东德州模拟)汉唐以后的法律大多规定,近亲属之间的犯罪行为可以互相容隐,不得控诉或者作证。谋叛以上的大罪不在此列。通报捕摄消息令亲属脱逃者不罚。这反映出当时法律( )A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没有得到严格执行C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D受到伦理思想影响解析 根据材料“近亲属之间的犯罪行为可以互相容隐通报捕摄消息令亲属脱逃者不13罚” ,说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了血缘、伦理,故 D 项正确。答案 D2(2018山东济南一模)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

33、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 ”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解析 三公九卿是指政府的大臣,彼此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与材料中微臣与大臣的关系不符,故 A 项错误;汉朝的“中朝”是汉武帝时期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等)组成的决策机构,而汉代的三公九卿则成为外朝即执行机构,故 B 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相权分割为三,以加强皇权,故 C 项错误;宋代的枢密院是二府三司的组成部分,负责军事,

34、其长官枢密使为政府大臣,故 D 项错误。答案 B史学新论(二) 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唐宋之际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繁荣鼎盛。唐宋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使商品经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唐宋社会的变革就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社会要素的流动及其重新组合。商品经济之所以能够促成唐宋社会的变革,根本原因在于它集中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商品经济的发展赋予了唐宋社会新的时代特征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一种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稳定性;与此不同,商品经济则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经济,它具有开放性、流动性和分化性等内在特征。这

35、样,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必将产生一定的冲击和瓦解。而从唐宋社会的各个方面来看,则无不深深打上商品经济的烙印。1在政治领域: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伴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科举制大兴并取代了过去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产生,在当时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它使社会各阶层都有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尽管这种平等竞争极为有限,但在古代那样的等级社会中,它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这充分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平等性和竞争性,是商品经济大发展时代的产物。142在经济领域:赋税制度变革,呈现市场化趋势(1)土地日益摆脱政治力量的束缚卷入到流通之中, “田制不立”取代中古田制;随着两税法的推行,统治

36、者通过市场来弥补传统赋税征收上的缺陷,赋税征收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势和特征。(2)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过去将商人直接排斥在专卖领域之外的直接专卖制再也不能维持,政府不得不推行“官商共利”的间接专卖制。3在民族关系领域:民族政策变化,重视边疆的开发在民族政策领域,唐宋统治者也逐渐抛弃了过去的和亲政策,转而利用商品经济规律,以互市为手段,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出现了签约议和等新的现象。4在思想文化领域:多种风格共存,体现商品经济发展(1)经学由重师法、疏不破注变为疑古,以己意解经成为一时风尚。(2)文学方面,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3)艺术方面,以五代为分界,以前的壁画大多强调传统风格,以后

37、的水墨画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4)音乐方面,唐代以舞乐为主,乐律重形式,宋代以后,随着杂剧的流行,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这无疑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流变性和开放性。二、商品经济孕育了新的社会力量1社会出现流动和分层(1)原因:商品经济是一种富于分化的经济形式。唐宋社会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引起财富的两极分化,而这种分化则直接导致了财富力量的崛起。经济力量的增强自然会要求按照新的经济关系规范人们的社会地位,这就必然冲击原有的社会关系。(2)结果:“贵者始富,贱者不富”的先王之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动摇,代之而起的是王应麟所说的“贫富贵贱,离而为四”

38、 ,富、贵、贫、贱处于经常性的转化之中。随着富贵贫贱的不断转化及其分离,旧有的等级制度便再也不能维持下去了,旧有的门阀士族和士农工商等级制再也不能维持,整个社会呈现出流动和分层。2富民阶层的兴起(1)在社会流动和分层的过程中,兴起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富民” 。 “富民”专指那些占有大量社会财富但没有特权的社会群体。(2)富民群体,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经营工商业致富的机会,是土地买卖的盛15行为其创造了占有大量土地的条件。富民阶层的出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3新社会力量的影响(1)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宋代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拥有大量土地的富民在经济中取得了主导地位,成

39、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角。有鉴于此,宋王朝一改传统的“抑兼并”政策,转而“不抑兼并” 。(2)富民阶层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中唐以后,租佃契约经济关系得到广泛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这是当时生产关系领域的重大新发展和新变化。三、商品经济引起了价值观念的变化1由“贵义贱利”到“言利”(1)传统的价值观念强调“贵义贱利” ,而商品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形式。(2)唐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言利”的思想主张日益抬头。从中唐历北宋至南宋,言利思想与传统价值观的斗争一直贯穿始终,成为社会思想观念发展变化的一根主线。2功利主义学派兴起(1)价值观念的变化和发

40、展,最终导致了功利主义学派的兴起。南宋时期,以陈亮和叶适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学派,反对道学家空谈性命,志存经济,主张经世致用。功利主义学派产生于南宋的浙东地区,这并非偶然。这里商品经济发展,功利主义学派强调功利,无疑就是商品经济注重人性和追求利益的本性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反映。(2)陈亮曾提出“农商相补论” ,叶适一反千年传统,从根本上否定重农抑商的思想,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与他们的商品经济思想互为表里。所以,就功利主义思想而言,大谈功利是表,商品经济的发展才是里。3言利思想与传统价值观的斗争(1)唐宋特别是宋代,言利思想与传统价值观念的斗争,是当时一场持久的思想大解放。(2)社会价值取向从注重形式转向

41、注重实效和注重功利,它体现了人性的要求,赋予社会发展以新的动力,整个社会焕发出一种新的精神面貌。(3)打破了过去沉闷的思想状态,使社会具有活力并呈现开放的特征。创新演练1(2018山东日照期中)南宋理学家陈亮(11431194)提出了“农商一事” “农商相籍”16的思想,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无高低轻重之分;两者不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这一思想反映出( )A商人社会地位有明显上升B儒家义利观发生了重大变化C经济发展冲击了农本思想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解析 根据材料“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无高低轻重之分;两者不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

42、,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 ,可知宋代的商业发展使思想家认识到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需要改进,这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农本思想,故 C 项正确。答案 C2(2018河北衡水金卷模拟)就整个宋代社会而言,宋代妇女再嫁者不是极少,而是较多。如大诗人陆游的妻子唐婉,在和陆游离婚后而改嫁;又如,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母亲谢氏,王安石的儿媳庞氏,岳飞的前妻刘氏等等。这从侧面反映出( )A理学尚未影响到社会生活B商品经济影响民众婚姻观念C宋代朝臣和名士的示范作用D宋代社会生活相对较为开放解析 在宋代,理学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影响到了社会生活,故 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民众的婚姻观

43、念,故 B 项错误;材料仅仅是举例说明,并非强调宋代朝臣和名士的示范作用,故 C 项错误;材料“宋代妇女再嫁者不是极少,而是较多”说明社会生活相对较为开放,故 D 项正确。答案 D史学新论(三) 明清时期的辉煌与迟滞社会转型是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一系列变革和革命构成的,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节点。明清时期适值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衰落并逐渐向近代文明转型,是一个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社会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机遇与挑战并存,近代曙光初露。一、经济基础与经济结构的变化1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结构性变异17商品性农业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引起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

44、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异。如 16 世纪开始推行的以佃权商品化和货币化为前提的押租制和永佃制,不仅使佃农有完备的经营自由,并可出卖田地,导致经营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异促使新的农业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出现,解放短工条例颁布,等级雇佣向自由雇佣过渡,出现了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2手工业的历史性变革与发展官营手工业向商品化和民营化转变;新兴手工业勃然兴起并占据生产主导地位;形成苏杭丝织业、松江棉纺织业、芜湖浆染业、佛山矿冶业、景德镇制瓷业等著名手工业中心;民营手工业的新发展有力推动了商业繁荣、市场扩展进程;主要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最初阶段的手工作坊、手工工场或包买商。这些在江

45、南集中体现为早期工业化的发展。3赋役货币化与货币白银化明中后期不仅开始赋役货币化和货币以银为本位,而且白银流通量和储存量剧增,货币权力空前增大;从事货币兑换、汇兑和保存的货币经营业应运而生;信用借贷需求旺盛,不仅生息资本剧增,借贷利率下降趋势出现,而且农业生产性借贷增多、生息资本与商业资本结合、部分生息资本向手工业资本转移;赋役、财政白银化导致隆庆开放海禁后大量白银内流,推动了货币经济发展。4地域性商帮、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形成于 16 世纪以徽商、晋商等商帮为代表的大商人资本兴起,全国性市场形成,如商品种类增多,商品流通范围扩大;商人势力空前壮大与社会地位提高,地域性商帮形成;商人进行跨区域的大

46、规模长途贩运和从事进出口的国际贸易;一些商帮实施自由雇佣制、合伙制、伙计制及领本制等新的经营方式和劳资关系;部分商人将商业资本转向产业资本,经营手工业或商品性农业。5资本主义萌芽与早期市场化进程开启在 16 世纪,苏杭的丝织业、广东佛山的冶铁和铸造业、浙江崇德的榨油业以及江西铅山的造纸业中已有 10 人以上的工场手工业出现。以往延续下来的城市、市镇与集市,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工商业繁荣程度都超过了前代,工商业贸易中心的经济功能明显上升;一批新的工商业城市、市镇与集市蓬勃兴起,表明江南早期市镇化进程已开启。二、社会风气的变化1轻本重末和弃学经商风气的形成18以徽州府而论,弃农经商的风气自正德末、

47、嘉靖初年开始形成,至万历年间进而出现了“轻本重末” “以贾代耕”的局面。在社会下层舍本逐末的同时,社会上层知识分子也开始弃儒业贾和弃学经商。2价值取向变化一些文人喊出“治生尤切于读书”的口号,将读书、治生相结合,追求名利双收的人生。所以当时人总结说:“夫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夫人毕事儒为效,则弛贾而张儒;一张一弛,迭相为用。 ”如果将这种理想同“官本位”价值取向结合起来,便是后人所说的“官官商商,商商官官” ,即为官不成便经商,经商不景气便做官,业“儒”不过是官商互动之桥梁而已。3重商思潮出现王阳明提出“四民同道而异业”的“新四民论” ,李梦阳提出“士商各守其业,异术而同心”的理论,李贽论证重利

48、求财是人的本性,张居正提出“厚商” “资商”主张,最后到黄宗羲那里便形成了“工商皆本”的思想。4思想观念的变化与此同时,明中后期兴起了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思想大解放。如 16 世纪阳明心学思潮与反传统思潮兴起,17 世纪实学思潮与早期启蒙思潮兴起。在充分肯定自我与人的欲望的前提下,伦理观、财富观、权威观与政治观都在发生变化,呈现着近代人文主义色彩。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和对开明君主制的设计,更是那个时代新型政治思想发展的高峰。这种先导在思想史上称为“启蒙” 。17 世纪的启蒙思潮是建立一种全新思想体系,以代替宋明理学,这种新思想体系走上“经世致用”或实学的道路。5文学艺术的变化明中后期,公安派、

49、竟陵派诗文兴起和市民通俗文学繁盛都具有全新的意义。以小说、戏曲和市井民歌为主要形式的反映城镇商业手工业繁荣,反映市民阶层和广大民众、下层知识阶层生活及思想情绪、审美观念的市民通俗文学构成了明后期文学艺术的主要特色。徐渭、李贽、汤显祖、袁宏道与冯梦龙等文学巨匠提出了具有近代人文启蒙性质的文学理论,反对传统礼法束缚,宣扬人的个体价值,鼓吹人性解放与个性自由;追求“本色” “率真”与自然,反对伪饰矫作和刻意模拟古人;推崇新奇,不拘格套,开创积极浪漫主义新风。创新演练1(2018湖北重点中学高三联考题)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正19所谓“天下之士多出于商” , “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 “绅商” 、 “儒商”频见于当时的历史文献。仅商人捐监一项,嘉庆二十一年(1816)至道光十年(1830)就出现了二十余万。上述材料可用于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