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突破练 12 种群、群落一、选择题1.(2018河北武邑中学入学考试,19)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的变化趋势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答案:B2.(2018辽宁大连第二次模拟,5)下表表示在一个 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菌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下列关于酵母菌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培养时间/h 0 10 20 30 40 50 60 70酵母菌细胞数量(1 000个 -1) 0.2 0.4 2 5 1
2、0 12 12 12A.可用数学模型 Nt=N0 t表示种群数量B.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种群增长缓慢C.可用抽样检测法估算酵母菌细胞总数D.该酵母菌种群的 K值约为 12 000个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先增加后维持稳定,表现为“S”型增长,而“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 Nt=N0 t表示”指的是“J”型增长,A 项错误;初始阶段增长缓慢是由于酵母菌种群数量太少,且对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B 项错误;可用抽样检测法估算酵母菌细胞总数,C 项正确;该酵母菌种群的 K值约为 121 000个/mL10mL=120 000 个,D 项错误。23.(2018河
3、南中原名校第二次质考,23)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其中 T2之前的数据丢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2T4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T4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逐渐下降B.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 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C.该池塘对草鱼的最大容纳量应出现在 T5时且数值保持不变D.当种群增长速率为 m时,该草鱼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答案:B解析: T4T5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在增加,A 项错误; T5时种群数量达到 K值,T3时种群速率达到最大, T3时草鱼的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 T5时对应种群
4、密度的一半,B 项正确; T5时种群数量在 K值附近波动,C 项错误;当种群增长速率为 m时,该草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D 项错误。4.(2018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二联,5)自然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假设某自然种群的数量为 N,环境容纳量为 K,S1S5是“S”型曲线上的 5个点。根据下表所示数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曲线上的点 种群数量 (K-N)/KS1 20 0.90S2 50 0.75S3 100 0.50S4 150 0.25S5 180 0.10A.该种群的 K值为 200B.S5不是该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刻C.若该种群为蝗虫种群,则防治蝗虫应在 S3之前D.(K-N)
5、/K的比值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小答案:D解析:种群数量在 S3时,( K-N)/K=0.5,说明处于 K/2,因此该种群的 K值为 200,A项正确; S5时,( K-N)/K=0.1,说明种群数量还在增加,因此该点不是该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刻,B 项正确;若该种群为蝗虫种群,则防治蝗虫应在 S3之前,C 项正确;根据表格分析可知,( K-N)/K的比值为 0.5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而过高或者过低时,种群增长速率都较小,D 项错误。5.(2018浙江考前押宝 3,27)下图甲表示三类不同种群的存活曲线,图乙表示雪兔和猞猁在不同年份的种群数量波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甲乙A.
6、图甲中 a曲线可表示人和高等动物的存活曲线,预示着种群数量将增加B.种群存活曲线反映了各物种存活年龄的分布状况,有助于了解种群与环境的适应关系C.图乙中 a峰、c 峰的形成符合“J”型增长曲线,b 峰的形成符合“S”型增长曲线D.只要 a峰与 b峰的间隔时间与 b峰与 c峰之间的间隔时间相等,就可判断该波动为周期波动答案:D解析:图甲中 a曲线表示存活曲线的凸型,可表示人和高等动物的存活曲线,但是不能预示未来的种群数量,A 项错误;种群的存活曲线反映了各物种的死亡年龄分布状况,B 项错误;图乙是雪兔和猞猁的种群数量波动,属于“S”型曲线,所以 a、b、c 的形成都符合“S”型增长曲线,C 项错
7、误;任何波动只要在两个波峰之间相隔的时间相等就可称之为周期波动,D 项正确。6.某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采用封山育林措施若干年后,现已成为植被茂盛、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B.该地区封山育林后会经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演替阶段C.该地区恢复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人类活动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答案:A解析:由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等差异,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形成的差异是群落的水平结构,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镶嵌分布,A 项错误;封山后山坡上很快会长满杂草,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后,先是形
8、成灌木林,再经一段时间,乔木开始出现,高大的乔木占据更多的空间,最终蔚然成林,B项正确;由于该生态系统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该地区恢复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 项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 项正确。7.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m 2):第 1年 第 5年 第 10年 第 15年 第 20年4物种 a 5 10 2 0 0物种 b 1 2 5 3 3物种 c 0 1 3 8 6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9、( )A.第 11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升高然后再降低B.第 120年内,物种 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C.第 15年内,物种 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D.第 1015年内,物种 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答案:D解析:表中只列举了 3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据此不能判断该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A 项错误;第 120年内,物种 c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B 项错误;第 15年内,物种 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能获得较多的光照,适应环境,C 项错误;第 1015年内,由于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的遮盖,物
10、种 a获得的光照较少,因此不能适应环境而逐渐消失,D 项正确。8.某林区因森林火灾导致生态系统被毁,成为秃山。下面是之后 20年间该林区植被变化情况图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地区 20年间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恢复力稳定性不断增加C.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D.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20 年间生物种类由少到多,说明发生的是次生演替,A 项正确;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抵抗力稳定性不断增加,而恢复力稳定性不断降低,B 项错误;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光照的多少,从而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C 项正确;演替过
11、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所以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 项正确。9.下图中 A、B、C 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5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D.影响 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答案:C解析:造成图中 A、B、C 三个区域内植物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水分,A 项错误。A 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说明群落具有水平结构,B 项错误。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
12、要因素是光照,C 项正确,D 项错误。10.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水平结构与种群分布、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有关,与生物自身特点无关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一般是向物种多样化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只有人类活动才可以改变自然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答案:C二、非选择题11.图甲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图乙是某林场松鼠种群数量的变化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甲: B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型;为了防止蝗灾爆发,可通过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种群的 ,由此降低种群的 ,从而有效防止 C点的出现
13、; C点后种群的数量变化是由于资源缺乏降低了 。 (2)分析图乙:松鼠种群数量在这 30年间的增长 (填“符合”或“不符合”)“S”型曲线;松鼠的种群密度从第 年开始达到最低。 (3)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某种群数量每年均以 150%的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 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 。 答案:(1)增长 性别比例 出生率 环境容纳量(2)不符合 19 (3)6.25 N12.(2018四川成都七中 4月理综考试,31)利用鸭的杂食特性,鸭稻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治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的稻田中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部分动物数量比例进行了研究,数据如下图所示:(1)圆田螺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可采用 。 6(2)分析数据可知,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 地位下降,而尾腮蚓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底栖动物的 。 (3)科研人员还发现在稻鸭区水稻的根系明显比常规区的发达,原因是 。 (4)实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会经历 演替。 答案:(1)样方法(2)多足摇蚊 物种丰富度(物种数目)(3)鸭的活动增加了水体的溶氧量(或活动疏松了土壤,或活动增大了空气的流动性)(4)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