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模块二 学科素养评估卷(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几组杂交实验中,实验结果可以用分离定律加以解释的是( )A.长毛卷毛F 1F 2B.芦花毛腿F 1F 2C.杂合红花白花F 1D.纯合紫花纯合紫花F 1F 2解析 分离定律研究的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长毛与卷毛、芦花与毛腿均不属于相对性状,纯合紫花与纯合紫花中不存在等位基因。答案 C2.下列有关优生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羊膜腔穿刺可用于确诊胎儿是否患 21三体
2、综合征B.即使通过产前诊断发现胎儿确有缺陷,也不可以终止妊娠C.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畸形胎的产生D.进行遗传咨询可以推算后代发病的风险解析 通过产前诊断发现胎儿确有缺陷,可以根据疾病的危害后果严重程度决定是否终止妊娠。答案 B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确定染色体组型时先对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B.染色体组型体现了某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C.染色体组型具有种的特异性,可用来判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D.人类的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因为属于同源染色体而分入同一组解析 X 染色体属于 C 组,Y 染色体属于 G 组。答案 D24.一头纯种白色母牛与一头纯
3、种红色公牛交配,产下一头幼牛,既有白色的毛,也有红色的毛,远看像粉褐色的。这种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 )A.共显性 B.完全显性C.不完全显性 D.性状分离解析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子代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称为共显性。答案 A5.有关下面遗传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C.Aa 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 11D.基因 A 与基因 a 的根本区别在于所含的密码子不同解析 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雄配子数量比雌配子数量多;基因
4、 A 与基因 a 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答案 A6.等位基因中基因 A 与 d、a 与 D 分别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AA 或 dd 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不发生交叉互换,以基因型 AaDd 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 A 的频率将( )A.上升 B.下降C.不变 D.先升后降解析 根据题意,基因型 AaDd 果蝇产生 Ad、aD 两种配子,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子代基因型有:AaDd、AAdd、aaDD,其中 AAdd 个体胚胎致死,逐渐代自交后代中 AaDd 逐渐减少,aaDD 逐渐增多,所以 A 的基因频率下降,a 基因频率增加。答案 B7
5、.基因型为 AaBb 的某高等动物细胞,其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3A.该细胞处于后期,其子细胞可能为精细胞B.该细胞含有 2 个染色体组,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C.等位基因的分离可能发生在后期和后期D.产生该细胞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片段交换解析 该细胞处于后期,其子细胞可能为精细胞或第二极体;该细胞含有 2 个染色体组,据均等的胞质分裂来判断不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等位基因 A 与 a 的分离发生在后期和后期;产生该细胞时 A 与 a 所在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很大。答案 B8.甲、乙、丙是某二倍体动物的 3 个正常细胞,其染色体组数分别为 1、2、4。下列说法错
6、误的是( )A.甲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B.乙细胞中可能含有 4N 个染色单体C.丙细胞中染色体可能正向细胞两极移动D.甲、乙、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解析 二倍体动物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数是 2,甲细胞染色体组数为 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或是其子细胞;乙细胞染色体组数是 2,处于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乙细胞染色体组数是 4,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答案 D9.果蝇的眼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野生型为红眼,其隐性突变为白眼。某缺刻翅类型是由于 X 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并且缺失片段正好携带眼色基因,该类型缺刻翅目前只在雌果蝇中被发现且纯合致死。现用红眼缺刻翅雌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
7、产生 F1,结果最可能是( )A.雌雄果蝇出现比例 11;全红眼B.雌雄果蝇出现比例 11;红眼白眼果蝇出现比例 11C.雌雄果蝇出现比例 21;白眼多于红眼D.红眼白眼果蝇出现比例 21;雌性多于雄性4解析 假设果蝇的红眼由 B 控制,白眼由 b 控制,以“_”表示缺失片段,则亲本的红眼缺刻翅雌蝇表示为 XBX ,白眼雄果蝇表示为 XbY,则 F1有 XBXb(红眼),X Xb(白眼),X BY(红眼),X Y(不存在),子代中红眼白眼为 21,由于 X Y 个体不能存在,子代中雌性多于雄性,D 正确。答案 D10.下列关于探索 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离体细菌转
8、化实验中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化为 S 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活体细菌转化证明了 DNA 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 T2噬菌体的 DNA 是用 32P 直接标记的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DNA 是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解析 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化为 S 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 错误;活体细菌转化证明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但没有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B 错误;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生存,因此不能用 32P 直接标记其 DNA,C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DNA 是 T2噬菌
9、体的遗传物质,D 正确。答案 D11.有关基因、遗传物质、染色体的关系,正确的是( )A.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基因主要是 DNA 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B.对于遗传物质是 DNA 的生物来说,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C.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通过受精作用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没有染色体的生物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解析 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遗传物质是 DNA,则基因是 DNA 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遗传物质是 DNA 的生物包括原核、真核生物,还有 DNA 病毒,只有真核生物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减数
10、分裂产生配子时;没有染色体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和病毒,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答案 D12.将蚕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取出根尖,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两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在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细胞周期取样,检测中期细胞染色体上的放射性分布。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5A.第一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均如甲所示B.第二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均如乙所示C.第三个细胞周期中 1/4 的染色体如丙所示D.图丙所示染色体仅出现在第三个细胞周期解析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将蚕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
11、周期的时间,则第一个细胞周期的放射性检测结果是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其两条单体都含有放射性,如图甲所示,A 正确;取出根尖,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则第二个细胞周期的放射性检测结果是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其中一条单体含有放射性,另一条单体不含放射性,即符合图乙,B 正确;第三个细胞周期中期的放射性检测结果是有一半染色体不含放射性,另一半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中,有一条单体含有放射性,另一条单体不含放射性,第三个细胞周期中 1/2 的染色体如丙所示,1/2 的染色体如乙所示,C 错误;根据选项 A、B、C 的解释,图丙所示染色体仅出现在第三个细胞周期中,D 正确。答案 C13.如
12、图为某果蝇染色体上相关基因转录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一个 DNA 上不同基因的转录模板可能在 DNA 的不同链上B.图示过程与 mRNA 翻译的过程碱基互补配对现象一致C.图中 mRNA 可直接与核糖体结合边转录边翻译以提高效率D.果蝇细胞质中一个核糖体上可结合多个 mRNA 以提高效率解析 转录过程存在 T 与 A 的互补配对,翻译过程存在 U 与 A 的互补配对;因核被膜屏障的存在,染色体上的基因先转录后翻译;翻译时一个核糖体只能结合一个 mRNA,一个 mRNA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答案 A14.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表达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6A.mRNA 分子是
13、以 DNA 上的基因区段为模板转录而来的B.RNA 的形成过程中有碱基间氢键的破坏和形成C.mRNA 分子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了 tRNA 的核苷酸序列D.蛋白质合成时,核糖体认读遗传密码后选择相应的氨基酸加到延伸中的肽链上解析 mRNA 分子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了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答案 C15.探究 DNA 的复制方式实验中,若将一个用 15N 标记的 DNA 放到 14N 的培养基上培养,让其连续复制,将每次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进行离心,则复制 2 次和 3 次后的分层结果分别是图中的( )A.c、e B.a、c C.e、f D.e、d解析 一个用 15N 标记的 DNA 放到 14N 的培
14、养基上培养,复制 2 次得到 4 个 DNA,2 个为15N 14N DNA,2 个为 14N 14N DNA;复制 3 次得到 8 个 DNA,2 个为 15N 14N DNA,6 个为14N 14N DNA。答案 C16.下图为中心法则的示意图。其中表示逆转录过程的是( )A.a B.b C.c D.d解析 逆转录是以 RNA 为模板,生成 DNA 的过程,所以图中 d 过程表示逆转录。答案 D17.为在酵母菌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CGG 改变为酵母菌偏爱的密码子 AGA(精氨酸的密码子有:CGU、CGC、CGA、CGG、AGA、AGG),7对此
15、发生的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B.植酸酶 mRNA 序列改变C.配对的反密码子为 UCUD.控制植酸酶的基因含有的氢键数目减少解析 改变后的密码子仍然对应精氨酸,氨基酸的种类和序列没有改变,A 错误;由于密码子改变,植酸酶 mRNA 序列改变,B 正确;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为 UCU,C 正确;由于密码子改变后 C(G)比例下降,故控制植酸酶的基因含有的氢键数目减少,D 正确。答案 A18.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 A、B、C、D、E 五个基因,下图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解析 A 为缺失,B 为易位,C 为易位,D 为基因突
16、变或基因重组。答案 D19.下列叙述一定不属于单倍体个体的是( )A.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B.含奇数个染色体组的个体C.由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成的个体D.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解析 由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成的个体,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属于几倍体,C 正确。答案 C20.下列相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也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B.21 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C.某二倍体西瓜幼苗的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秋水仙素是通过影响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解析 三体是指细胞中某种染色体是三条,不是三个染色体组。答案 B821.利用 AaBb 植株培育得到 AAbb 植株的过程
17、如图,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Bb 植株 花粉细胞 愈伤组织 幼苗 AAbb 植株 A.图中全能性最高的为花粉细胞B.过程称为花药离体培养C.过程可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D.如图所示育种方式优点之一为排除显隐性干扰解析 图中全能性最高的为愈伤组织细胞,A 错误;为脱分化过程,为再分化过程,因此过程称为花药离体培养,B 正确;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C 正确;图示为单倍体育种,该育种方式的优点之一是排除显隐性干扰,D 正确。答案 A22.在一个较大的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 80%,X b的基因频
18、率为 2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 XbXb、X bY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10%,10% B.1%,2%C.5%,0.5% D.2%、10%解析 由题意知,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 80%,X b的基因频率为 20%,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XX,产生的配子 XB80%,X b20%;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XY,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 XY50%,其中 XBX b82,所以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 bY40%10%50%;由于雌雄果蝇数相等,因此理论上 XbXb的基因型频率是XbXb20%10%2%,X bY 的基因型频率是 XbY20%50%10%。答案 D23
19、.下列有关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择是进化的动力,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目的是相同的B.在种群中普遍存在的各种变异都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提C.自然选择通过直接筛选种群中的基因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动D.某患者长期使用青霉素使体内产生抗青霉素的细菌群体,该实例能够说明自然选择导致适应解析 人工选择的目的是选择满足人类需求的性状,自然选择的目的是选择适应环境的性状,它们的目的不一定相同,A 错误;在种群中普遍存在的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9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B 错误;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种群中的个体而筛选相应基因,从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动,C 错误;某患者长期使用青霉素使体内
20、产生抗青霉素的细菌群体,该实例说明了在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下,细菌群体出现适应性进化,D 正确。答案 D2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使人类所需要的变异得到了积累C.可遗传变异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D.若变异性状影响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解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人工选择使人类所需要的变异得到了积累;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答案 D25.某种植物高茎(A)对矮茎(a)显性,红花(B)对白花(b)显性。现有红花高茎植株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子一代植株性状表现与比例如下表:表现型 红花高茎 红花矮茎 白花高茎 白花矮茎
21、数量比 10 1 1 10则红花高茎亲本的基因型是( )解析 根据表格分析,红花高茎植株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子一代中红花白花111111,高茎矮茎111111,说明两对基因都是测交,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红花高茎红花矮茎101,说明高茎 A 和红花 B 基因连锁。红花矮茎和白花高茎各一株,可能是交叉互换产生的。答案 C26.【加试题】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合品系,甲、乙不抗矮黄病,丙抗矮黄病。图中、分别表示染色体,A 为矮秆基因,B 为抗矮黄病基因(B 位于或染色体上)。乙品系染色体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与小麦的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减数分裂中配对异常的
22、染色体会随机分配,不影响子代的存活,不考虑基因突变)( )10A.甲和乙杂交所得的 F1,可能产生 4 种基因型的配子B.若丙染色体片段缺失,其自交后代出现不抗矮黄病植株,则基因 B 位于染色体上C.若甲与丙杂交,F 1中的号三体与乙杂交,F 2中抗矮黄病不抗矮黄病51,则基因B 位于染色体上D.若基因型为 AaBb 的品系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9331,则 B 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解析 甲的基因型为 AA,乙的基因型为 aaEE,两者杂交产生的 F1为 AaE,据题知 AaE 可以产生 A、aE、AaE、O 四种类型的配子,A 正确;由于丙为三体,如果基因 B 位于染色体上,并且减数分裂分裂
23、时联会紊乱,可能会产生不含 B 基因的配子,导致后代出现不抗矮黄病植株,B 错误;如果 B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则甲个体基因型为 AAbb,产生的配子为Ab,丙个体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AB,子一代基因型为 AABb,与乙(基因型为 aabb)杂交,后代不会出现 51 的性状分离比;如果基因 B 位于染色体上,甲个体基因型为 AAbb,产生的配子为 Ab,丙个体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B,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ABB 或 AB,则 F1中的号三体基因型为 AABBb,其与乙(基因型为 aabb)杂交,由于BBb 能够产生 BBBBbb2121 的配子,因此 F2中抗矮黄
24、病不抗矮黄病51,C 正确;若基因型为 AaBb 的品系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9331,表明 Aa 和Bb 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 B 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D 正确。答案 B27.【加试题】某种鸟类羽毛的颜色由等位基因 A 和 a 控制,且 A 基因越多,黑色素越多;等位基因 B 和 b 控制色素的分布,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研究者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羽毛颜色的显性表现形式是不完全显性11B.基因 A(a)和 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能够使色素分散形成斑点的基因型是 BBD.F2黑色斑点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解析 由于 A 基因越
25、多,黑色素越多,所以羽毛颜色的显性表现形式是不完全显性,A 正确;由于 F2性状分离比为 42163,为 9331 的变式,所以基因 A(a)和 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正确;从 F2性状分离比可知黑色斑点黑色纯色31,故B、b 控制色素分布形成斑点的基因为 B,基因型为 BB 或 Bb,C 错误;F 2黑色斑点的基因型为 AABB、AABb,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D 正确。23答案 C28.【加试题】人的 ABO 血型受基因 IA、I B、i 控制,ABO 血型又有非分泌型和分泌型(唾液中有相关物质)之分,这一性状受基因 E 和 e 控制。如图为某家族的血型遗传系谱图,其中5
26、不携带非分泌型基因,1、3、6 为 O 型,5、7 为 A 型,4 为 B 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 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有 A 抗原和 B 抗原B.分泌型血型的遗传方式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C. 2的基因型是 IBiXEXE或 IBiXEXeD. 4与 5再生一个 AB 型血男孩的概率为 1/4解析 AB 型血的红细胞表面同时含有 A 抗原和 B 抗原,A 正确; 4和 5生出非分泌型男性,而 5不携带非分泌型基因,表明分泌型血型是伴 X 显性遗传,B 正确; 2为分泌型血型,其配偶为 O 型血,子代为 B 型血和 O 型血,推测其基因型为 IBiXEXE或 IBiXEXe,C
27、正确; 4与 5基因型分别为 IBi、I Ai,他们再生一个 AB 型血男孩的概率为 1/8,D 错误。答案 D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44 分)29.(6 分)研究发现,高粱的茎秆中含有一定量的蔗糖,A 基因存在时茎秆中可合成较多的12蔗糖,可用茎秆榨取蔗糖;B 基因存在时可催化蔗糖合成淀粉,可提高高粱籽粒的产量。A、a 和 B、b 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1)已知 B 基因通过合成一种蛋白质来催化蔗糖合成淀粉。B 基因转录时,首先与 B 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酶是_;翻译时,掺入到多肽链中的氨基酸的种类由 mRNA 上的_决定。(2)现用基因型为 AaBb
28、和 aaBb 的两个植株杂交,子一代中适于榨取蔗糖的植株占_,适于获取高粱籽粒的植株占_。(3)现用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的两个品种来培育基因型为 AABB 的品种,较为简单的方法是杂交育种。该育种方法利用的变异原理是_。该育种方法通过将基因型为 AAbb和 aaBB 的两个亲本杂交,在 F2等分离世代中_籽粒产量高的植株,再经连续自交等_手段,最后得到基因型为 AABB 的品种。(4)现用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的两个品种来培育基因型为 AAbb 的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育种过程(说明: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及其比例)
29、。解析 (1)RNA 聚合酶能与 DNA 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从而启动转录过程。mRNA 上 3个相邻核苷酸排列而成的三联体遗传密码决定一个氨基酸。(2)适于榨取蔗糖的植株的基因型为 A_bb,适于获取高粱籽粒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AaBbaaBb,产生基因型为 A_bb 的植株的概率为 1/21/41/8,产生基因型为A_B_的植株的概率为 1/23/43/8。(3)杂交育种利用了基因重组原理。若采用杂交育种获得所需要的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需要将两个亲本杂交获得 F1,F 1自交获得所需要的性状后再连续自交,直到不再出现性状分离,最终获得所需要的稳定遗传的品种。(4)单倍体育种的过
30、程大致为:亲本杂交得到 F1,将 F1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最后从中选出所需性状的纯合子。答案 (1)RNA 聚合酶 (三联体)遗传密码 (2)1/8 3/8 (3)基因重组 选择 纯合化 (4)如图1330.(7 分)某动物的体色有灰身和黑身、体毛有长毛和短毛,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 和 B、b 控制。现用一对表现型都为灰身长毛的雌雄个体,进行多次杂交实验,得到的 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灰身长毛 灰身短毛 黑身长毛 黑身短毛雄性 3/15 3/15 1/15 1/15雌性 6/15 0 1/15 0(1)控制灰身和黑身的 A、a
31、 基因的根本区别是_。控制长毛和短毛的等位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2)已知该动物某一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成活,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该基因型为_。(3)让 F1灰身长毛雄性个体与黑身长毛雌性个体自由交配,则 F2中黑身长毛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4)若不能发育成活的个体为纯合致死,为验证上述结论,可以让 F1中黑身长毛雌性个体与基因型为_雄性个体进行测交,用遗传图解表示该验证过程。答案 (1)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或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X (2)aaX BXB或 aaXBXb (3)1/11或 1/6 (4)aaX bY1431.(7 分)果蝇有 4 对染色体(,其中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型
32、果蝇表现为毛灰体、长翅、立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表现型 表现型特征 基因型 基因所在染色甲 黑檀体 体呈乌木色、黑 ee 乙 黑体 体呈深黑色 aa 丙 残翅 翅退化,部分残留 vv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 1雌雄交配得到的 F2不符合 9331 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_。(2)该小组又从乙果蝇种群中得到一只表现型为黑体、立刚毛的雄蝇,与一只毛灰体、焦刚毛雌蝇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黑体、立刚毛雄果蝇毛灰体、焦刚毛雌果蝇F1:毛灰体、立刚毛雌果蝇 毛灰体、焦刚
33、毛雄果蝇实验二:F 1中雌雄果蝇相互杂交F2:毛灰体立刚毛毛灰体焦刚毛黑体立刚毛黑体焦刚毛6622(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用 B/b 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下表示立刚毛基因位置(仅画出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同源区段),正确的是_。15F 2中有_种基因型,F 2中出现与 F1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该变异类型称为_,F 2中的黑体雌果蝇和毛灰体、焦刚毛雄果蝇相互交配,F 3雌果蝇中毛灰体立刚毛占_。写出亲本到 F1的遗传图解。答案 (1)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号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2)D 12 基因重组 1/632.【加试题】(14 分)某自然种群的雌雄异株植物为 XY 型性别决定,
34、该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 和 a、B 和 b)控制,叶形(宽叶和窄叶)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 和 d)控制。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基因 A 或 B 的转录产物需在_部位加工后,才能成熟。在酶 1 或酶 2 合成过程中,_认读 mRNA 上的遗传密码。(2)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某蓝花植株的一个基因 A 发生突变,但该植物仍能开出蓝花,可能的原因是 16_(答对一条原因即给分)。(3)以紫花雄株与蓝花雌株为亲本,若 F1植株中有三种花色的植株出现,则父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_,理论上纯合的 F1植株中开白花的比例为_。将 F1中的蓝花植
35、株杂交,在 F2中出现部分白花植株的原因是_。(4)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图乙中片段,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现有宽叶、窄叶雌性植株若干和已知基因型为 XDYD、X DYd或 XdYD宽叶雄性植株若干。选择相应的亲本组合,以期通过一次杂交,获得能够依据叶形区分雌雄的大批幼苗。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文字说明培育的过程。_(5)将紫花宽叶的雌、雄植株进行杂交,利用_原理可以培育出正常蓝花窄叶雄株。解析 (1)核基因转录的 RNA 不能直接参与翻译,需在细胞核中加工为成熟 mRNA。认读mRNA 上的遗传密码属于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2)根据题意推知,紫色花的基因型是 A_B_,蓝色花的基因型是
36、 A_bb,白色花的基因型是aaB_、aabb,因此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虽然基因突变会使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改变,但是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多个密码子可以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因此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如果该植物控制蓝花性状的基因型为 AA,如果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 A 基因突变为 a 基因,基因型为 Aa,生物的性状也不会发生改变,真核生物染色体上的基因存在非编码区,如果基因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也不会影响生物的性状。(3)蓝花雌株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紫花雄株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 和 AABb,F 1植株中三种花色都出现,产生了白花,
37、其基因型为 aabb、aaBB 和 aaBb,因此亲本紫花雄株基因型为 AaBb,蓝花雌株基因型为 Aabb。F 1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 AAbb 和 aabb,且比例为 11,因此开白花的占 。F 1中的蓝花植株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且比例为 12,由12于 Aa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分离,在 F2中出现部分白花植株。(4)如果选择 XdYD做父本,X dXd做母本,则后代中宽叶植株均为雄株,窄叶植株均为雌株;或者选 XDYd做父本,X dXd做母本,则后代中窄叶植株均为雄株,宽叶植株均为雌株。遗传图解见答案。(5)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答案 (1)细胞核 核糖体 (2)2
38、该植物控制蓝花性状的基因型为 AAbb,只有一条染色17体上的 A 基因突变为 a 基因;或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该基因突变后控制的蛋白质未发生改变;或该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3)AaBb F 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12(4)(5)基因重组33.【加试题】(10 分)研究人员发现果蝇中一个名叫“SXL”的基因是决定生殖细胞性别的“开关” 。若“SXL”基因充分表达,雄性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会发育为卵原细胞,移植到雌性果蝇的卵巢后会继续发育为卵细胞。为了探究物质 X 是否能促进“SXL”基因的充分表达,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成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讨论分析相关问题。材料与用具果蝇
39、精原细胞若干、雌性果蝇若干(保留卵巢,去除卵原细胞)、SFM 培养液(可以培养精原细胞)、果蝇生理盐水、显微镜等。(要求与说明: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直接区别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X 物质用果蝇生理盐水配制,具体手术和装片制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均适宜)(1)实验思路:(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3)分析讨论:若物质 X 能使“SXL”基因充分表达,经过物质 X 培养后的精原细胞被移植到雌性果蝇的卵巢后,发育出的卵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_。答案 (1)实验步骤:实验分组:甲组:SFM 培养液果蝇精原细胞果蝇生理盐水18乙组:SFM 培养液果蝇精原细胞X每组设置若干重复样品。将甲乙两组精原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将甲乙组精原细胞分别移植到上述雌性果蝇的卵巢。一段时间后,制作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果蝇卵巢细胞,观察记录卵细胞产生情况。(2)预测实验结果以及结论:如果移植甲组精原细胞的雌性果蝇卵巢未观察到卵细胞的产生,移植乙组精原细胞的雌性果蝇卵巢观察到卵细胞的产生,则物质 X 能够促进“SXL”基因的充分表达;如果移植甲乙组精原细胞的雌性果蝇卵巢都未观察到卵细胞的产生,则物质 X 不能够促进“SXL”基因的充分表达。(3)X 或者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