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8近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专题线索训练.docx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1138032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8近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专题线索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8近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专题线索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8近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专题线索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8近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专题线索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8近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专题线索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线索 8 近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 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B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C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D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答案 D解析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在责任制内阁形成后,与材料时间“17021714 年”不符,A 项错误;B、C 两项虽然符合当时英

2、国实际状况,但是,并非材料的主旨,错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体现了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D 项正确。2美国建国初期,汉密尔顿曾指出: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为此,美国( )A建立三权分立体制 B实行州际平等原则C确立了联邦制体制 D确立人民主权原则答案 C解析 材料并未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是各州之间的平等,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

3、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指的是美国建国初期松散的邦联制已经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所以美国确立了联邦制,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人民主权原则,故 D 项错误。31870 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 1789 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之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 )A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希望恢复封建君主统治C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 D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答案 A2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亨利声称将会采用 1789 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

4、绝使用革命之后的三色国旗”可知,亨利希望恢复封建君主统治,但是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说明当时法国君主派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君主专制,希望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故 A 项正确;由材料中法国君主派反对亨利,可知君主派不主张恢复封建君主统治,故 B 项错误;由材料中君主派拥护三色旗,反对亨利恢复封建君主统治,可知君主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府,故C 项错误;法国君主派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故 D 项错误。4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民主制中,社会中的个人不再与政治国家、公共领域和共同体相互分离、疏远和孤立,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的作品、表达和决定。马克思对未来民主制度的设想意在( )A使国家制度的人

5、民变为人民的国家制度B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找到了正确方向C把无产阶级的政治自由作为目标D阐明工人阶级是国家管理的主体答案 A解析 根据“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的作品、表达和决定”可知国家制度由人民来制定,人民当家作主,故 A 项正确;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目的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与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无产阶级的政治自由,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家管理,故 D 项错误。5(2018黑龙江大庆一模)苏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曾规定:“19331937 年间,轻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 13.2%提高到 18.5%,同一时期重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则由 4

6、0.1%降低为 14.5%。 ”这说明当时( )A苏联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B苏联重视调整经济结构C苏联更加重视轻工业发展D苏联否定斯大林模式答案 B解析 材料规定降低重工业增长率,并非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故 A 项错误;规定提高轻工业增速、降低重工业增速表明苏联政府有意调整经济结构,故 B 项正确;苏联经济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故 C 项错误;苏联“二五计划”是斯大林模式实践的表现,故 D 项错误。6(2018湖北荆州一模)20 世纪 7080 年代,苏联每年的新技术发明大约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但只有四分之一的科技成果在经济中得以应用,而一项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周期长达 1020 年。造成这一现

7、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忽视民用工业的技术革新 B苏联过分倚重军工生产C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 D苏联民众消费水平有限3答案 C解析 苏联的新技术发明占世界总数的比重很大,可见苏联并没有忽视技术革新,故 A 项错误;苏联过分倚重军工生产,也会推动科技转化为应用,故 B 项错误;苏联新科技转化率低、周期长,主要是因为来自苏联体制的严重制约,计划经济排斥市场,使得转化缺少动力,故C 项正确;苏联民众消费水平有限只是表面原因,故 D 项错误。7(2018湖北黄冈高三 9 月质检)在严重经济危机环境下, “胡佛水坝”于 1931 年 3 月开工,胡佛总统宣称“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

8、,同时其财政部长梅隆称“在这个国家,无论政府还是企业,他们行动一致,坚定地阻止工资下调,并尽量保证更多的人就业,并以此增加消费我们也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活标准。 ”胡佛政府的这些言行( )A表明政府已开始干预经济B缺乏立法司法方面的保障C纯属愚弄民众的政治欺骗D是谋求连任的临时性措施答案 A解析 材料中胡佛总统宣称的“增加就业”的目的,还有财政部长梅隆为解决经济危机而作的一系列承诺表明政府已开始干预经济,故 A 项正确;总统和财政部长是政府的代表,故 B项错误;“胡佛水坝于 1931 年 3 月开工”是实实在在的干预,不是愚弄民众的政治欺骗,故 C 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并结合材料“严重经济危机”

9、可知,这些言行不是谋求连任的临时性措施,故 D 项错误。8(2018山西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美国官员指出:必须“运用文化交流这个工具” 、运用美国的力量“向赞同民主的社会集团提供更多、更好的经济手段和知识援助,使有关国家的政府和政策掌握在最同情和最能实行民主的集团手中” 。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 )A运用经济手段与苏联冷战B援助西欧国家增强备战力量C积极遏制社会主义势力扩散D援助范围扩大到东欧国家答案 C解析 “向赞同民主的社会集团提供更多、更好的经济手段和知识援助,使有关国家的政府和政策掌握在最同情和最能实行民主的集团手中”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

10、势力的扩散,对赞同民主的社会集团进行援助,故 C 项正确。9参议员诺里斯曾这样问罗斯福:“如果人家问你,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是根据什么政治思想建立的,那你怎么说呢?”罗斯福乐呵呵地回答:“我要告诉他们,这既不是鱼,也不是鸡,但是,不管它是什么,对于田纳西河流域的人民却是极佳的美味。 ”由此可见新政( )4A遵循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彻底消除了美国经济危机C未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切实体现了务实求效特征答案 D解析 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改变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故 A 项错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罗斯福新政仅是缓解了经济危机,而不能彻底消除经济危机,故 B 项错误;新

11、政挽救了危机,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故 C 项错误;从“不管它是什么,对于田纳西河流域的人民却是极佳的美味” ,可知新政切实有效,故 D 项正确。10(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三,29)1935 年通过联邦动力法 机动运载工具法 、1936 年通过商船法 、1939 年通过民用航空法 、1940 年通过运输法 。美国国会通过的这些法案表明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 )A兴建大批公共工程B对交通领域的管控加强C大力拓展海外市场D开始反对发展垄断组织答案 B解析 材料中没有涉及公共工程,故 A 项错误;材料中“1935 年通过联邦动力法 机动运载工具法 、1936 年通过商船法 、1939 年通过民用

12、航空法 、1940 年通过运输法 ”都是交通领域,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海外市场,故 C 项错误;美国 1890 年通过第一部反垄断法, “开始反对”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11(2018湖南益阳高三 9 月调研)在克林顿总统(任期:1993 年 1 月 20 日至 2001 年 1 月20 日)的执政下,美国经历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发展,迎来“新经济时代” 。这主要得益于( )A自由竞争市场调节 B国家干预全面调控C紧缩货币削减开支 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答案 D解析 自由竞争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国家干预全面调控说法绝对,故

13、B 项错误;里根政府通过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故C 项错误;据材料中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和“新经济时代”可知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其根本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故 D 项正确。12(2018湖南益阳高三 9 月调研)福利国家在 20 世纪下半叶成了西欧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基本制度。英国于 1948 年率先建成福利国家,之后西欧各国纷纷效仿,再之后西欧国家的5福利制度又受到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推崇。这说明福利国家( )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B福利国家不存在弊端不需要调整C覆盖面虽广但高收入阶层受惠多D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重要手段答案

14、 D解析 材料与社会成员积极性无关,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福利国家是存在弊端的,故B 项错误;高收入阶层受惠多材料中未体现,故 C 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英国率先建成福利国家,受到了西欧效仿、欧洲其他国家推崇,说明福利制度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重要手段,故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25 分,共 50 分)13(2018豫晋冀调研)(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单极加多极世界对美国政策将产生下述影响: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不可能

15、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第三,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欧洲保持良好合作是消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所患的孤独症的良药。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材料二 在当前的国际政治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是,在大国之外,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例如,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团结起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的夭折和美国多次企图在联合国通过谴责中国人权的决议遭到失败都说明了这一点。我认为,政治多极化应该把这些力量都考虑在内。政治多极化的真谛应是:世界是丰富、复杂和多样化的,世界上的事只能

16、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张毅君全球化与多极化、单极化、美国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的国际格局观,并概括这一格局对美国政策的影响。(12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与张毅君对国际格局认识的相同之处。(4分)(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应怎样积极融入当今世界格局。(9 分)答案 (1)格局:单极加多极世界。影响:美国需要在处理国际问题时与大国合作;美国可以利用超级大国的地位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美国要注意与欧洲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2)相同点:都否认单极世界,承认多极体系;都承认大国力量的重要性。(3)积极参与以联合国

17、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并加强睦邻友好;与欧洲6保持良好关系;等等。14(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苏联工业消费品生产(第二部类),1980 年比 1950 年增长 9.3 倍左右;美国工业生产 1980 年比 1950 年增长了 2.1 倍。19651982 年苏联按人均计算的居民实际收入增加1.02 倍,美国私人非农业部分的工人的实际周平均工资,从 1965 年的 101.1 美元下降到1980 年的 95.18 美元。从 1973 年到 1994 年,美国普通工人每周实际工资已下降了 1.9%,实际工资大体已降到 50 年代末

18、的水平。1988 年到 1993 年,美国私营部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5.9%,而职工每小时的平均收入降低了 4%。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82 年)苏联经济概论等材料二 19802007 年美国经济账户逆差与 GDP 增长(单位:10 亿美元、%)摘编自财贸经济2007 年第 12 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和苏联 19501980 年左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并简要分析造成这些态势的主要原因。(17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 19802007 年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并概括促成这些态势的主要因素。(8 分)答案 (1)态势:美国:经济总量继续增长,劳动生产率提升,但经济增长率、居民实际收入下降。苏联:经济总量、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和居民实际收入均呈现增长趋势。原因:美国:侵越战争、经济危机的拖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政策的失灵;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争夺霸权与军事工业、重工业发展的带动。(2)态势:GDP 增长总体上升,低速增长,贸易逆差起伏不定。因素:新理论应用;新模式应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投资,创造就业;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综合国力。(任答 3 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