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题点七古代诗歌鉴赏提分点19知人知言知体知法(含2018高考真题)课件.ppt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1155512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题点七古代诗歌鉴赏提分点19知人知言知体知法(含2018高考真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题点七古代诗歌鉴赏提分点19知人知言知体知法(含2018高考真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题点七古代诗歌鉴赏提分点19知人知言知体知法(含2018高考真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题点七古代诗歌鉴赏提分点19知人知言知体知法(含2018高考真题)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题点七古代诗歌鉴赏提分点19知人知言知体知法(含2018高考真题)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题点七 古代诗歌鉴赏,-2-,-3-,-4-,-5-,近三年来,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有鲜明的倾向性,也有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诗歌选材均为唐、宋诗,没有考查词,体裁是古体诗中的歌行体和律诗;命题不避名家作品,巨匠宗师群贤毕至,唐代三大顶峰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先后出现,岑参、欧阳修、苏轼熠熠生辉;选诗不弃一时之英,曹翰、韩偓名列其中;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均有涉猎;2018年五选二的选择题变为了四选一。,提分点19 知人知言,知体知法 提升综合选择能力,诗歌是精微的语言艺术,诗歌鉴赏,其实是“泡开”“发酵”的过程,是由诗人的只言片语,联想拓展的体悟过程。对诗歌的鉴赏,读懂读

2、透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一客观选择题、一主观赏析题的命题情况下,选择题涉猎面非常广,涉及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各个层面;主观赏析题历来失分严重。因此,从知人、知言、知体、知法的角度综合理解诗歌的内容,进而把握诗歌的情感,是重要的解题思路。,-7-,-8-,-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从军行七首(选二)王昌龄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关城:指边关的守城。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龙荒:荒原。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紫薄汗:骏马名。这里指将军骑的马

3、。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敕:专指皇帝的诏书。,-10-,短板发现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关城榆叶早疏黄”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 ) 2.“日暮云沙古战场”用意象“日暮云沙”,比喻古战场的暗淡无光与破败。( ) 解析 “日暮云沙,比喻古战场的暗淡无光与破败”,“比喻”说法不当,这是意象,只能是“显示了”或“表现了”;“暗淡无光与破败”不当,显示了古战场的“荒凉、寂寥,环境的恶劣”。 3.“碎叶城西秋月团”通过营造和烘托战场的气氛,暗示将军关注边塞安危。( ),-11-,4.“辞君一夜取楼兰”写出了将军率兵奔赴边关杀敌的神速和气势。( ) 5

4、.两首边塞诗均运用情景交融的方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 ),解析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的是其六,其三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的爱护之情,以及对战死沙场者的同情之意。,-12-,从四个角度破解诗歌综合选择题 诗歌鉴赏的综合选择题,考查点更细,覆盖面更广。既有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对手法、语言、情感的把握。选项在措辞上细致严谨,错误设置相对隐秘,须从整体到细节,仔细阅读,先内容后手法,逐字逐句琢磨分析,并注意如下角度: 1.知人。鉴赏诗歌讲究“知人论世”,要注意诗歌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创作倾向、作品风格特点等。除时代信息外,我国古代士子的人生之路,也有许多带有共

5、性的地方,对其作品写作的人生阶段的把握,也能给我们提供解读诗歌内容情感的思路。 2.知言。古代诗歌语言“别是一家”,凝练、概括、含蓄而富有跳跃性,间或有倒装、意象铺陈等特点,即所谓“诗家语”。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一扫而过,否则绝对是读不懂、读不透的。由字词到句意,由句意到全诗,边读边想,力求还原诗歌画面。,-13-,3.知体。诗歌的体裁不同,题材不同,内容和手法也不相同。如果是写人叙事诗,则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形象性;如果是写景抒情诗,则从所写的景物入手,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 4.知法。对诗歌的鉴赏,除要注意正确的读诗方法,从标题到作者,从正文到注释,

6、全面细读外,还要知道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手法等。 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把握诗歌结构。,-14-,【典题】 (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

7、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16-,读诗有道 1.读标题 “礼部贡院”礼部,官署名,暗示作者是在礼部为官之人;贡院,科举时代举行乡试或会试的场所。 “阅进士就试”观看进士科考试,言外之意作者是进士科考试的监考官。交代了事件。 2.读作者 欧阳修(据平时积累可知)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我们学过他的醉翁亭记伶官传序等。,-17-,3.读内容 首联: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大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 颔联: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

8、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颈联: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安排好各等官位,等待各位前来就职。 尾联: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同僚来识别辨明。 整体看:这首诗写出他主持礼部考试时,见到考场中人才济济,考试场面寂静、肃穆而充满生气,为朝廷得添新人而由衷地感到喜悦。,-18-,解题有法 1.审题目要点 要求从“赏析”的角度,选出“不恰当”的“两项”。 2.找答题依据,-19-,3.答案整合,BE,-20-,即学即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军 中 乐刘克庄 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

9、守。 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 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 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 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描写军营戒备森严的场景,“面面”和“深深”形成照应,渲染了战场紧张、肃杀的氛围。 B.诗人笔下的将军虽然身份高贵,但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不披铠甲,放弃骑马,亲自带兵守卫在隘口。 C.同是军旅诗,陆游关山月中“戍楼刁斗催落月”侧面烘托人物,而“更阑酒醒山月落”则直接写人。 D.全诗从帐门外写到帐门内,由将军写到士兵,由全景描绘而过渡到特写镜头,构思精巧严谨,脉络分明。,答案,解析,-22-,

10、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归王官次年作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注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23-,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创伤:“乱”指战乱,“烧”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 B.首联下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犹自”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恋吾庐”表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 C.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是不用机心、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由于深居山中,不问政事,来往人少,所以用不着机心了,诗人因此很高兴。 D.颔联下句写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对镜自照,诗人看到自己如此衰老,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表达了诗人不再做官的决心。 E.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迹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