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出师表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1159298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出师表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出师表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出师表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出师表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出师表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出 师 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仲伯间。陆游,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隆中对提出的战略目标,先夺取荆州,之后吞掉益州; 对外与孙权结为盟友,一起对抗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一旦天下有变,从两路出兵北上中原,直取天下。,背景介绍(一):蜀国外部,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猇(xio)亭(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背景介绍(二)蜀国内部,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

2、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表”是臣子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疏通文句 理解文意,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 之 于陛下也。,却,时候,力量衰微,处境艰难,确实是,朝

3、廷,在,然而,疆场,追念,厚遇,原来是,代词,介词,给,懈怠,奋不顾身,路,先帝创建统一中国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却在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蜀国贫困衰弱,这确实是到了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朝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边境上舍身作战,原来(他们)是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厚遇,想要把先帝对自己的特别的恩情报答给陛下。,诚 宜 开张圣听, 以 光 先帝 遗 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以 塞 忠谏之路也。,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发扬,扩展,随意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失义:不合道理,连词,来,连词

4、,以致,遗留,阻塞,陛下确实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发扬扩大有抱负人的志气;不应该随便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的道路。,文意分析,2、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1、分析当时形势,开张圣听(广开言路),客观上的不利条件和主观上的有利条件,第一段分析,危急存亡,先帝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不利,追殊遇 报陛下,不懈于内,忘身于外,有利,诚宜 不宜,(正反),(广开言路) 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皇宫和丞相府中,皇宫中的侍臣和相府中的官吏都是一个整体,提拔(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不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

5、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如果有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以及尽忠行善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员来判定他们应该受罚或者受赏,用来表明陛下公平清明的治理。不应偏袒有私心,使得宫内和丞相府的刑赏不同。,第二段分析,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内外异法,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赏罚,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文意分析,严明赏罚,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无二

6、,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予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拿来询问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够弥补缺失,收到更好的效果。,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将军向宠,性情品德善良公正,精通军事,在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拿来询问他,这样一定能使部队团结,将士中才能好的差的,都能各得其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亲近贤臣,疏远小

7、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1、出师之前诸葛亮在内政和军政上的安排。,2、诸葛亮给刘禅提出第三条建议。,文意分析,亲贤远佞,第三四五段关系,宫中之事,营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荐贤臣,亲贤臣,远小人,先汉兴隆,亲小人,远贤臣

8、,后汉倾颓,正反 历史教训,引教训,(亲贤远侫) 亲贤臣,远小人,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小结,这几段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自己的三条建议,即:,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辱)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身耕种,只求能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中有名望(显贵)。先帝不因为我身世低微、见识短浅, 屈尊就卑,三次到草庐里来拜访我,拿当今的国家大事来问我,我因此十分感奋激发,于是答应先帝为他奔走

9、效劳。后来遇到兵败,(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自那时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4、哪句话高度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文意分析,1、表明自己身份的句子?,2、当时自己的志趣是什么?,3、诸葛亮“感激”的原因是什么?,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先帝知道我谨慎,所以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自从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担心先帝的托付的任务不能奏效,以致损伤先帝的圣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南方贫瘠的地方。,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

10、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励并率领全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竭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至于对政事的斟酌情理、考虑得失,毫无保留地提出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1、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是什么?,问题探讨,2、哪些句子表明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3、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4、综观这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感情可以用文中哪六个字来概括?,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

11、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公布)其咎。,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功效给我,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求治我的罪,用来祭告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皇上盛德的话,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疏忽),用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谋划,询问治国的好办法,观察并采纳正确合理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训。如果能够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表文留下眼泪,不知说了些什么。,理清思路,把握结构,部分 段落 要点 表达方式,

12、1,广开言路,2,赏罚分明,3-5,亲贤远侫,一,6,叙述经历:三顾草庐,7,效忠心愿:托孤之事,二,8、9,归结责任,结束全篇,三,寓情于议,寓情于事,抒发感情,思路:以“出师” 为中心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提出治国建议;然后,陈述出师理由,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一词多义,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过厅对联,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繁,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过厅对联,千古贤相 智慧化身 忠义之士 悲剧英雄 郭沫若,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鲁迅,文意小结:,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的三条建议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13、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文中诸葛亮要刘禅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2、诸葛亮在这篇表文中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躬耕”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又从刘备的“寄大事”说到这次北伐的决心,其间五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这种方式既能打动君主,又有利于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 3、出师表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4、具体地说,文章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5、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6、第三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7、出师表全文的重点是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又有三点内容,即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中亲贤远佞是全文主旨所在。表文开头说的“先帝遗德”,末尾说的“先帝遗诏”,也都是指此而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