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1163656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3诗词三首学案(一)【学习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2.品读重点语句,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3.体会诗歌的意境和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课前预习】课前搜集资料加深认识。1.李白:2. 写作背景: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读音。樽( ) 箸( ) 羞( ) 直( ) 塞( ) 济( )【初读诗歌,感知内容】4.朗读诗歌,面对行路难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5.(1)找出写“行路难”的句子,说说难在哪里?(2)诗人在这句诗中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表现了他内心怎样的情感?6.面对仕途的坎坷,诗人内心的情感还怎样呢?从哪看出来的?【细读诗

2、歌】7.朗读诗歌,诗人到底想走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呢?8.理想的愿望总是美好的,而现实总是残酷的,面对残酷的现实,诗人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29.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的妙处。参考答案:1.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 ,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是继屈原之后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称他为“诗仙”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与杜甫合称“李杜” 。2.写作背景:行路难(其一)作于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少有大志,

3、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 ,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其一)。3.zn zh xi zh s j 4.略。5.(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结合背景:“欲渡黄河”“将登太行” 象征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想要步上仕途,实现自己辅佐帝王、成就伟业的理想)“冰塞川” “雪满山” 象征仕途之路的艰难险阻。(2)求仕之路迷惘、惆怅。6.苦闷。拔剑四顾心茫然。7.明确:“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希望像吕尚、伊尹一样得到赏识,委以重任。8.“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反复 强烈地抒发出诗人的痛苦心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啊”“进仕的道路这么宽广,唯独没有我的出路!”39.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包袱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