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1163661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3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词,理解诗词的内容。2.学习用典抒情、借景抒情的写法。3.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学习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训练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深刻含义。2.体会诗歌中的用典作用,把握诗句的“言外之意”。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通过理解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名句在诗中的情境和深刻含义。2.领会诗人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假设一下,如果你与一个很久没见过面的好朋友突然相遇,会是怎样的情景和心情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古代两位故人相聚时作的诗。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

2、一下诗人的思想感情。(板书课题、作者)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2.诗歌背景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醉赠刘二十八史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3.解题 “酬”,这里是酬谢的

3、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地点是在扬州。“初逢”理解为久别之后,再次相逢。“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 三、朗读诗歌1.自由放声朗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节奏。注意字音:酬(chu) 吟(yn) 烂柯人(ln k) 侧畔(c pn) 2暂凭(zn pn) 长精神(zhn)2.师范读。听准字音、节奏。3.学生朗读。个别展示,注意正音;齐读。朗读节奏划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4.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有疑问的地方作下标记。注意:(1)弃置:抛弃。(2)侧

4、畔:旁边。 (3)长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四、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谈谈诗歌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在谈感受时,能说出诗的一个关联点就可以了 ,但必须做到有依有据,言之有理。用“我从诗中读出了”的句式进行表达。2.自由朗读,交流自己觉得这首诗最难理解的地方。(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明确: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痛苦而又孤寂。(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运用什么手法?明确:典故。结合注释,具体分析用典。闻笛赋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旧居时,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作用:悼念王叔文等被政治迫害的故人。烂柯人晋朝时有一位

5、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去打柴。看到两个童子在溪边大石上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得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村里,才发现已经过了上百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去世了。“烂柯人”的作用: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感叹、怅惘。 (2)向秀所作是思旧赋,诗中为什么写成“闻笛赋”呢?明确:增加了故事情节,突出悲伤之情。五、细读诗歌,合作探究1.找出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朗读。明确: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6、手法。把贬谪的自己比作3“沉舟”和“病树”,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争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2.从此联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境?明确:不因自己的遭遇而忧伤、惆怅,表现了他的乐观精神和豁达胸襟。3.尾联写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与友人共勉。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表现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六、拓展延伸1.在古代诗歌中,运用想象的手法,写今日而想他日的诗歌为数众多,你还知道有哪些诗文运用了这种手法?明确: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请想象两位诗人相逢时的情景。请两位同学来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学生表演)七、背诵诗歌。背诵大比拼。规定 10 分钟的时间,看谁背得最快最好。然后默写这首诗歌。八、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三)板书设计:凄凉地 弃置身(凄凉) 内心不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闻笛赋 栏柯人(典故) 朋友凋零 刘禹锡 沉舟 侧畔 (比喻) 世事沧桑歌一曲 长精神 (振奋) 积极进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