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案语文版.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1163680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案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案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案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案语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案语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孔乙己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置辩”等词语。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把握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理解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2.认识孔乙己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3.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教学重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小说主题。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3.结合时代背景,

2、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教学工具】教学 PPT,朗读音频【教学方法】1.诵读法。2.探究讨论法。【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味导入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对待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 。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 ,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吧!二、知识卡片1.作者档案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笔名鲁迅。中国现代文

3、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著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 ,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 华盖集等专集。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 阿 Q 正传 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 5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读者。2.背景链接孔乙己选自呐喊 ,写于“五四”前夕,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又一篇声讨封建社会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2孔乙己写于 1918 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 1906 年已被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类人的社

4、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 。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 19 世纪 90 年代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3.语基积累(1)生难字茴(hu) 羼(chn) 砚(yn) 蘸(zhn)绰(chu) 蒲(p) 舀(yo) 颓(tu) 屑(xi) 荤(hn) 涨(zhng) 绽(zhn)间(jin) 着(zho) 槛(kn) 亨(hng)(2)重点词语主顾:顾客。分辩:

5、辩白,辩解。格局:布置的格式。营生:谋生,筹划如何生活。颓唐: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 (多含贬义)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君子固穷:语出论语 ,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不因穷困而丧失其道德意志。固,固守,安守。之乎者也:“之、乎、者、也”是文言文里常用的语气助词,常用来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含讽刺意味。三、朗读课文,圈划出文中对孔乙己的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小说人物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要借助当时典型的生活环境与时代背景。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孔乙己所生活的年代与环境。1.孔乙己生活的年代是?明确:1919 年向前推 20

6、多年,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1898 年左右) ,那是封建社会末期,政府腐朽、无能,社会动荡不安。2.孔乙己生活的环境?地点:鲁镇咸享酒店人物:短衣帮取笑 我不耐烦长衫“踱”目中无人 掌柜虚伪、势利3.那么“我”对这里的感觉如何呢?单调、无聊、教人活泼不得。4.从作者对咸享酒店的介绍,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大部分人生活贫困,少数人享受,人与人之间十分冷漠,气氛十分压抑,生活毫无生气二、整体感悟(一)初步感知31.文题探讨“孔乙己”是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又是他的绰号。本文以主人公的名字为题,预示着这篇小说将围绕这个人物展开情节。“孔乙己” ,一个怪怪的名字,一个怪怪的人,有引发读

7、者阅读兴趣的作用,易让读者去探究造成这一怪怪的人物的畸形文化与社会制度的根源。2.分层解读第一部分(第 13 段):通过叙述者“我”在咸亨酒店里当小伙计的描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及性格命运的展开作好了铺垫,这可以说是小说的“序幕”部分,鲁镇上“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的酒店格局,盐煮笋、茴香豆等“下酒物” ,在不经意中已展示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第二部分(第 412 段):这是整篇小说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第 48 段):作者以一系列生动逼真又极具概括力的细节,传神地刻画了孔乙己的迂腐性格,展示了他的不幸遭遇,属于情节的开端和发展。第

8、二层(第 912 段):孔乙己因偷窃而被权势显赫的丁举人家打折了腿,成了一个彻底的“废人” ,使他连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难以维持了。小说突现了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买酒、在别人的耻笑声中用手“慢慢走去”的凄惨场景,属于情节的高潮和结局。第三部分(第 13 段):将叙述者“我”的思绪从二十多年前的过去回到“现在” ,以“我”的亲身见证来推测“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属于情节的尾声。在首尾呼应中强化了孔乙己的人生悲剧,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抗议与批判。(二)深层领悟1.你认为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是从哪些方面看出的?(1)肖像描写。第一次出场: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

9、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表明他年龄较大,精神委顿颓废。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困潦倒的经济状况,懒得出奇的性格特征。第二次出场:“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 ,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 “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满手是泥” ,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了生活能力。(2)语言、神态描写。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特征。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

10、,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显示了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3)动作描写。 “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了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显示出他卖弄的心理。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说明孔乙己穷困潦倒到了极点, “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孔乙己教“我”识字,表现了他的热心善良。总之,孔乙己贫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善良而又无能,可怜而又可气,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2.先生笔下的“咸亨酒店” ,分明是一个社会的浓缩景观。说一说你感知到了那个社会怎样的特征。(1

11、)等级森严。短衣帮在柜台外站着喝酒,下酒物简单,急急地喝了休息;而长衫主顾有钱又有闲,坐在里间要酒要菜慢慢地喝。(2)人心势利。掌柜嫌“我”样子傻,怕照顾不好长衫主顾,让“我”做短衣帮的生意,还要“我”往酒里羼水。(3)弱肉强食。想当年丁举人原本也是读书人,但考中了举人成了统治阶级的一员,4其身份与地位自然就与孔乙己有了天壤之别。读书人对读书人下手是那么毒辣凶狠,我们可以想象到,施暴者该是何等的理直气壮、冠冕堂皇。因为他们是在惩罚“坏人” 。3.说说文章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对塑造人物起了哪些作用。文中的对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描写社会环境时的对比。如小说开头一“长”一“短” 、

12、一“站”一“坐” 、一“里”一“外”的鲜明对比,形象地揭示了清末封建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状况,为孔乙己的出场点明了背景。又如通过掌柜对三种人不同态度的对比,把当时社会欺贫媚富、冷漠虚伪的人际关系作了生动的表现。二是人物描写中的对比。如孔乙己和丁举人的对比,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拓宽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又如最突出的一组对比,即孔乙己第一次出场和最后一次出场,在外貌、语言、声音、神态、动作方面的对比,把精神和肉体上受到巨大摧残的孔乙己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4.课文几次写到笑,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又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第一次,写“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

13、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这里突出“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住全文。在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声” ,显示这种“笑声”带着冷酷的意味。第二次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场,酒客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勾画出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酒客们还取笑孔乙己偷书,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辩驳更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第三次是酒客们取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 ,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模样和之乎者也的听不懂的话又引起众人的哄笑。文章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也就更浓。第四次是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的面前

14、才能得意忘形地乐一乐,于是这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分豆的动作和语言将孔乙己迂腐可笑的穷酸尽现。而孩子们的笑则是天真无邪的笑。第五次是孔乙己第二次出场,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这种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毫无人性,更表现了当时社会人跟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这哄笑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5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哪几种说法?(1)反封建说。小说不仅

15、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性及其罪恶,而且可以引申到对整个封建制度及其全部伦理道德的彻底否定,同时,它对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状况及其阶级关系,也有着极为真实的反映。(2)等级观念说。认为小说主题是对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的思想、精神中的封建等级观念的揭露和讽刺。(3)认为作者通过孔乙己的悲剧,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腐朽的封建教育科举制度和产生孔乙己悲剧的整个封建社会制度。6探究分析小说中除孔乙己外的其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1)酒店掌柜:唯利是图,自私冷漠。除了羞辱、取笑孔乙己,就是念念不忘孔乙己还欠他十九个钱。(2)短衣帮:和孔乙己一样处在社会最底层,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对豪强者充满敬畏,对

16、不幸者又肆意嘲弄,在穷苦无聊的生活中,拿不幸者的痛苦作为笑料来寻求一时的快乐。5(3)丁举人:沿着科举阶梯爬上社会上层,有权有势、凶狠霸道、残忍的统治者。(4)“我”(小伙计):受社会世俗的影响,鄙视孔乙己,但本性的善良与同情心仍在。【结束语】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塑造了孔乙己这个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的形象。小说通过对孔乙己那可怜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的描写,表明了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幸命运,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封建科举制度“吃人”本质的痛恨之情。【板书设计】孔乙己 鲁迅活动环境(咸亨酒店) 两类顾客(预示身份) “我”的职务(引出人物)(开端) 站着喝酒 穿长衫整体描写 唯一地位低下悲惨遭遇(潦倒一生)(发展) 教“我”写字 分茴香豆肖像描写 身材高大青白、黑瘦、皱纹、伤痕、乱蓬花白胡子遭遇悲惨 贫寒可怜(高潮) 打折了腿外貌描写 最后一次欠下酒钱又脏又破 没补没洗 破夹袄 蒲团草绳悲惨结局(结局) 封建科举制度可悲的牺牲品控诉、鞭挞、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