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苏南吹打将军令主题音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乐曲将军令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弹奏方法以及艺术处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以及通过音乐处理完整驾驭、演奏全曲的能力。3)情感目标:能够喜欢中国扬琴传统曲目的曲风,乐于主动了解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特点。【教学重点】对乐曲四个乐段的艺术处理。【教学难点】1)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的内涵。2)对乐曲第三乐段(快板)、第四乐段(急板)的力度及速度变化的把握。【教学过程】一、赏析导入,激发兴趣:(一)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并配以背景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于古代战场,提问学生古代战争的情节。(二)提问学生是否知道由
2、香港作曲家黄霑作曲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男儿当自强的旋律就是取自将军令的主旋律作为音乐素材,从而使学生会对新课内容更加感兴趣,导入新课。(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发展音乐智能)二、朗诵古词,揭示背景:(一)播放将军令,并出示古词(师生共同朗诵)(渲染全曲所表现的古代战争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气氛塞上长风,笛声清冷。大漠落日,残月当空。日夜听驼铃,随梦入故里。手中三尺青锋,枕边六封家书。定斩敌将首级,看罢泪涕凋零。2报朝廷!谁人听?(二)由学生作为主体(根据聆听音乐及朗诵古词的感受)话说古代战争。(教师总结乐曲创作背景:全曲以“
3、战争”为主线,曲调热烈奔放,气势宏大,表现了庄严、生动、紧张的古代战争场面。)三、分段教学,艺术处理:(配合各乐段表达的内容播放图片)全曲是单主题的变奏曲,结构是引子加主体乐段。按照情节,命名为引子(擂鼓),慢板(升帐),快板(出征),急板(决战)。(一)引子(擂鼓):描写军营中鼓声雷动,预示着战争开始的情景。1、首先,邀请学生一同敲击“战鼓”(感受力度);2、讲解力度处理方法:本段由四个句子组成,演奏时应采用“臂腕结合”的方式,每个句子的开始都要有爆发力,像擂动战鼓一样,有凝聚全身的力量于琴竹之上的感觉,要求浑厚有力的音响。(音乐处理主要是强调力度的把握及情绪的集聚、酝酿)(二)慢板(升帐)
4、:将军将士出场,升军帐商议军事。1、鼓励学生模仿将军的形象“出场”,师生共同讨论升军帐、议军事的气氛。(庄重严肃)2、讲解演奏要点:在整个乐段的演奏中要求节奏稳定,气势庄严、铿锵。注意本乐段的前8 小节是音乐主题的第一次展现,由此往下的模仿、移位、扩充、加花,把音乐一步步推向深化,使主题充满生机。乐段的最后 bE(b3)的出现,像再次敲响了战鼓,使人精神一振,这里要像引子那样击弹有力,节奏要做特殊处理。(三)快板(出征):即上战场,表现的是英雄气概和急切心情,用小快板速度演奏。1、配合所播放图片,学生讨论战士出征的场面。2、讲解艺术处理要点:这一乐段在演奏时要注意速度的控制,切忌过分加速,因为
5、这只是战斗的准备阶段,音乐的爆发点还在积蓄之中。“同音四连音”的演奏要注意颗粒清晰、力度均匀(用指腕的力量控制);注意节拍重音的演奏,尤其是乐段最后乐句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要求突出重音且力度递增,从而向乐曲的高潮乐段过渡。(四)急板(决战):乐曲的高潮和结尾,战争到了激战阶段。31、启发学生将本乐段曲谱与慢板音乐主题进行对比。2、技术要点讲解:重点是如何配合乐曲情绪控制好力度及速度的递进两次加快表现了战争的激化,同时要求演奏者以放松的状态完成速度的渐快、力度的渐强,而且要兼顾节拍重音的出现;音要奏得有弹性且短促而坚定,演奏情绪要饱满、有积极性、信念坚定;最后三小节结束句,节奏上可以自由一些,可以把第一个音改为附点后半拍,基本上不放慢,而把“突慢”放在加了重音的第二拍上,依次慢下去强奏到结束。四、师生合奏将军令,共同复习本节课教学内容。五、课堂小结:革命烈士抛头颅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与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将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向实际行动,动之以情、导之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