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阿里山纪行【重点难点点拨】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风靡(m) 嘉义(ji) 浓稠(chu) 山岚(ln)溢出(y) 颇有(p) 骤然(zhu) 一泓(hng)谛听(d) 静谧(m) 濛濛(mng) 雄踞(j)幢顶(chung) 红桧(gu) 孕生(yn) 参天(cn)堪称(kn)二、形似字正音三、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四、词语积累融会:融合。浓稠:浓厚。静谧:安静。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无可匹敌:没有能够与之相抗衡的。五、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吴功正(194310) , 江海学刊杂志社研究员,社长兼总编辑。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2学科领域:美学、文学
2、。主要研究方向:门类美学和断代美学史。2作品简介阿里山纪行选自 1997 年 12 月 4 日人民日报 ,本文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浏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起来的共同愿望。六、写作背景介绍1997 年 7 月初,吴功正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赴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台湾学者在为他接风洗尘后就陪他浏览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作者被迷人的阿里山风光深深陶醉。他想,应该把阿里山描绘出来,介绍给大陆读者,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于是回来后写了阿里山纪行 。七、文章结构本
3、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全文 10 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 1 段) ,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第二部分(第 29 段) ,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可分为两大层次。第一层(第 2 段) ,描写进阿里山的过程,侧重写进山时独特的感觉,突出幽深的特点与不寻常的氛围。这一段以设问句开头,提出本段要描述的中心,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所要叙述的问题上来。第二句再次表明全文要描写的中心,且与上一段提到的高山青相呼应,作者接着交代了进山的路线和所乘坐的交通工具,重点说明“古式小火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古幽
4、情” 。作者在文中寥寥数语,写出了阿里山的“幽深”特点。这里的“古典文化”是指交通方式、礼仪风俗等。第二层(第 39 段) ,描写到阿里山神木的经过及所见到的如诗如画的风光,抒发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第 3 段是过渡段。这一段先用设问句承接上段,然后交代进入神木的经过。3第 4 段写潭水清澈。先点明行踪,然后描写潭水。先写“亮度” ,接着以“明镜”来比喻潭水的“清澈透亮” ,以“水墨画”比喻水木相映的美景。第 5 段写林区的宁静。第一句是总写。第二句以“如蝉、如蝇、如蚊”三个比喻来写若有若无的声音,以声衬静。第 6 段写山间的青苔路。第一句描写幽路上的青苔状态。第二句写青苔形成的自然条件。第三
5、句运用比喻,进一步描写青苔的生长情况。第 7 段描写无边无际的森林。第一句先总写一笔,第二至四句,描写森林中树木的形状。结尾引用唐诗“入云深处亦沾衣”作结,增强了全段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第 8 段描写看到的神木。第一句是总写。第二句说明神木的名称、高度、树围直径,以“庞然大物”来概括其形态。第三至五句,说明叫“神木”的原因。第 6 句写孕生“神木”的自然条件。第 9 段写“神木”经历的一次巨创。作者于“巨创”中发现其丰富、深邃的内涵。第三部分(第 10 段) ,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结,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作者以“树多” “人少” “树密” “阴厚”概括所见,以“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概述所感。
6、一线贯穿,首尾呼应。八、重点语句分析1于是,宴席上便轻轻回荡着两支歌的旋律,我和这批台湾学者的心似乎融会起来了。两岸学者的心“似乎融会起来了” ,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2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眼前骤然一亮” , “骤然”是“突然”的意思。事前没有想到,突然出现了“一泓水潭” 。3那是静谧的世界、洁静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这句采用反复手法,运用流畅而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的文字,强调其宁静。4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又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静谧的林区空气一定特别清新,所以同行者“深深地吸气” , “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
7、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 ,表现了浓浓的爱意。5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4高。“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三个比喻写树躯、树身,突出“大”和“高” 。6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胆汁。作者于神木“巨创”中发现的丰富、深邃的内涵,正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胆汁”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九、写作特色1移步换景描写阿里山美丽的风光。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本文采用了移步换景法来描写阿里山美丽的风光。作者把行踪线索交代得很清楚。从进山到下山,作者边行边看,边描写所见风光。2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
8、写。进山时抓住林海中幽深的特点来写;到阿里山小火车站抓住不同寻常的古典文化氛围来写;在深山深处,抓住潭水清澈、林区宁静、曲径幽路、森林无边的特征来写;到了神木,抓住“神木”的巨大和悠久的特征及“巨创”来写。十、语言特色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本文的语言典雅、凝练、和谐、畅达,句式多样,节奏感强,富于音乐美。语言的音乐美,首先在于节奏美。例如:“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洁静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 ”这段文字流畅而节奏鲜明,对偶句、比喻句、排比句,整句与散句交错使用,形成了轻松、舒展、纡曲、迷人的节奏,富有音乐美。其次在于拟
9、声美。例如,作者模拟小火车的声音,用了拟声词“咣当咣当” ,使读者联想到古式小火车,触发了“思古幽情” 。再次在于音节美。例如:“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胆汁。 ”这段文字全部使用成语或双音节词,读来整齐匀称,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显示出音节美。最后在于修辞美。例如:“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5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这段文字中用了 5 个比喻句,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本文的情
10、韵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融情于景。例如,课文的第 5 段,字里行间充盈着浓浓的爱意,显示了情韵美。二是托物寄情。例如,课文的第 9 段,这段富有音乐美的文字,让读者听声辨形,使人将声感转化为形象,愈加激发自己的爱国之情。十、课后习题解答(一)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有着“莽莽不尽的林海” ,林海内“云雾浓稠” ,再加上“古典文化”的氛围,确实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神木巨大无比,历史悠久,它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胆汁,有着一种丰富而深邃的内涵。作者置身于阿里山时,确实被那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阴凉的世界、厚密的青苔、神奇的神木所吸引,所陶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所以情不自禁地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二)参见对本文语言特色的分析。(三)比喻修辞的运用,写出了景物的特征,给读者以鲜明的形象和美感享受。(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