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语交际习作三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辩论,对辩论产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尝试,参与辩论。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和认识辩论,对辩论产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尝试,参与辩论。 2.尽量使学生运用本组课文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习作。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奖品。2.学生:搜集与“诚信”或“善意的谎言”有关的事例、名言警句。教学过程:第 1 课时(口语交际)一、读题引入1.读课本“口语交际”,理解辩题。2.确定观点,准备辩论。先确定自己是持反对还是赞成的观点,再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事例,准备分钟。二、辩论(1)小组
2、辩论。八人为一组,进行辩论,每组推荐一人准备参加全班辩论。辩手根据同伴的提示,对自己的发言进行补充修改。(2)班级辩论。说明要求:在辩论中要做到态度诚恳,语言得体,阐述观点要言之有理等。二次备课分组:根据所持观点将全班分为两组。(3)汇报交流。小组之间互相辩论。三、师生点评辩论情况。四、教师总结,达成共识。1.肯定双方说得对的地方,以使对问题有比较全面的认识。2.诚信是美德,是大前提,社会应该弘扬诚信,时时讲诚信,事事讲诚信,做到诚信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不论大小长幼,进而形成良好的诚信环境,营造强有力的诚信氛围,诚信很重要,但是有些场合还是需要善意的谎言。五、评选“辩论小明星”第
3、2 课时(习作指导)一、交流谈话,情境导入1.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帮助。孩子,你曾经帮助过别人吗?感受到陌生人对你的关爱吗?请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2. 这节课我们就将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写下来,再修改成为佳作。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读文中习作提示。2.交流习作要求和注意事项:(1)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2)写前先构思: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发展、变化的?(3)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4)抒发真情实感。三、挖掘记忆,交流构思1.结合习作要求,从课文中找出适合的内容,作为示例,引导学生体会、交流。2.指名学生交流。3.学生评议,补充: 素不相
4、识的陌生人帮骑车受伤的你看病。未曾谋面的朋友以书信、电子邮件、贺卡等方式成为你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4. 教师总结、点拨: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搜索那些令你感动的故事。启发学生从一下几个角度去搜索题材:(1)时间:懂事的时候、上学前、去年、今年、上个月、上星期、最近(2)地点:家里、学校、邻居家、外婆家、公车上、郊外(3)人物: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老师同学四、回顾课文,小结方法(1)通过事件刻画人物,从而表达真情。(2)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3)恰如其分的环境描写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4)语言平实,感情真实。五、习作取题,
5、试写初稿1.学生进行习作。2.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注意收集比较有创意的文题或题材。)3.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4.找喜欢的伙伴修改。5.对换习作,取长补短。第 3 课时(习作讲评)一、名言激趣1.出示名言,激发修改兴趣。(1)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2)我把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两百遍才最后付印。海明威2.交流习作。(1)大声朗读习作。(2)根据教师的批阅内容,同桌间交流,互相讨论、评点。二、佳作共赏1.请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或习作片断,其他学生认真听,适当做笔记。2.学生自评。3.师提出问题:(1)听了这篇作文,你最欣赏的是什么?(2)有没有写出真情实感?(3)哪些情节描写得比较具体?是怎样写具体的?4.学生评点,教师总结。5.教师推荐好文,师生共同评议。三、指点迷津1.教师提出批阅中发现的问题。2.师生讨论如何修改。3.动手修改。4.学生根据受到的启发,分头修改自己的习作。四、誊抄习作学生将修改好的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