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1169882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威远中学高 2019 届第五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早期绘画,主要建立在“应物象形” “象人”象物” “图形”这些观念上。中国给画最早的传統是写实、写形、象人、象物。中国画具有写形、象形之历史传统。虽然文人画重写意简笔。但仍有写实工笔的意蕴存在于中国画的形式和精神之中,否则,中国画会拒绝西式素描、明暗造型等手法,而西方之古典写实方法在中国也会水土不服。无论是徐悲鸿、蒋兆和等人的教学与创作体系,还是周昌谷、方增先等人的新渐派人物画,都较为成功地将西方写实因素同中国水墨西相结合,

2、推动中国画的现当代革断。如果中国画本身没有工笔写实的历史传统和白描、色彩韵染等方法,这种结合就没有基础,这种革新也就不会成功。中国美学精神又有言志表情的传统。先秦至汉魏美学,将诗歌、音乐和书法都看成是心灵意志和情感的表达,汉魏六朝绘画美学虽然主形和重形,但是心志论和情感论美学精神对于绘画仍有影响,这种影响在理论上主要表现在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 “传神观照” ,及复南朝宗炳的“畅神“和谢赫的“气韵生动”等观念中,顾恺之、宗炳、谢赫都是著名画家,他们在强调写形、象形的同时,还注意到写形状物的精神表达,即更高的精神与心志内容的要求,就是要以都“写神“传神” ,还要“畅神” ,借以达到最高的美学标

3、准“气韵生动” 。对“意”的表达也是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点。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意再笔先,画尽意在” 。苏轼进一步发展了士大夫画现即文人画观,强调以画达意,以诗适情,而到元代倪瓒,更鲜明地提出“聊以写胸中逸气” 。此外在创作中,唐代王维提出水墨为最上。五代童源、巨然,到宋代文同、苏轼、米芾,再到元四家、吴门四家、清四王,水墨写意成为主要表现方法,写意自然成为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点。中国画家和理论家辩证把握了主体与客体二者的关系.既强调写形,也强调传神:既强调写实,也强调表意。用南朝姚最续画品中的话叫“心师造化” 。由于中国文人水墨画有写意特征,所以在 20 世纪初,当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4、流派被引入到中国时,林风眠等人开辟中西结合的另一道路,即将中国写意笔墨同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相结合,创造现代形态的新的中国画。中国画的本性中所具有的象物写形及水墨写意的双面特征,既辩证地解决了创作中的主客体精神哲学问题,同时也为中国画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使中国画具有较大的包容性。20 世纪初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之中,中国画既能够吸纳西方古典写实和素描的表- 2 -现方法,创造断的水墨人物画,又能够融合两方现代艺术中的语言特征,创造断的现代艺术。(摘编自陈池瑜中国面的本质,写形兼写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中国画没有拒绝西式素描、明暗造型等手法,与中

5、国画的写实、象形的历史传统有关。B 只要做到了以形“写神“传神” ,以及“畅神” ,就能够达到最高的美学标准“气韵生动” 。C 张彦远创立了文人画观,苏轼发展了文人画观,明元代倪瓒,这种观念表达得更加鲜明。D 林风眠等人将中国画的写实和写意与西方现代主义结合,创造现代形态的新的中国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从分析中国画写实和写意的传统入手,层层深入,论述中国画写形兼写意的本质。B 文章在论述中国面的写意传统时,区分了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画家,论证条理清晰。C 文章将中国画与西方的写实主义和西方现代艺术进行比较,实出中国画独有的特点。D.文章在论证过程中,重

6、视论据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如以徐悲鸿等名家为例,引用文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徐悲鸿等人能推动中国画的现当代革新,与中国画的写实传统和白描等方法有密切关系。B 东晋顾恺之,以及南朝宗炳、谢赫的一些绘画观念,受到了心志论和情感论美学精神的影响。C.王维、董源、米芾等画家在创作中重视水墨写意,促使写意成为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点。D. 因为中国画能将外来绘画因素融入创新中,所以中国画具有写形与写意两种内在特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遇合燕子,还有麻雀陈忠实上世纪 80 年代某一年,小燕子在我刚刚建成的前屋里

7、寻觅柄息之地,最后选定了装着电灯开关的那个圆形木盒子,据此便街泥筑窝。我和妻子和孩子都怀着一份欣喜,在新屋里都十分珍爱十分欢迎这一对客鸟。外出一周回到原下,打开已经积尘的铁锁,首先想看一看前屋后檐下的燕窝,似乎没有任何动静。我想,可能正在产卵或孵卵哩,不到饿极或猴急,是不会出窝的。几天过去了,我没有发现燕子一次出入,有些疑惑,担心也就潜生了。站在后屋前门口耐心等候,仍不见燕子出入的踪迹。又过了几天,我断定,燕窝已是个空巢,猜想这对精心设计苦力构建了窝- 3 -巢的燕子,不可能另择栖地重筑新巢,也不可能是被孩子虐杀,说不定什么人在菜园里喷了药汁无论这种猜测的可靠性几何,结果是燕子确凿没有了,难得

8、遇合的不脏我家地的瑚燕儿。某日中午,我撂下钢笔点燃一支卷烟,透过窗户玻璃无意朝前看,看到一只麻雀从前屋后檐下飞出来,心里一惊,用水泥板构建的前屋后檐,没有鸟雀可以落脚的东西,麻雀是不是从燕窝里飞出来的?我便走出后屋前门,想看个究竟。许久,再也看不到麻雀进出燕窝的奇迹发生。当我再次点烟的时候,无意间又看见了从前屋后檐下飞出一只麻雀。这回我没有走出门去,隐蔽在原位上隔着窗玻璃偷窥,果然,一只麻雀从屋檐上空折转下来,钻进那个燕窝里去了。好你个麻雀兔崽子!都知道鸠占鹊巢的故事,然而恐怕没有谁如我有幸亲眼目击雀占燕巢的滑稽了。鸠占鹊巢是鸟类王国里恶对善的欺凌。我见过喜鹊窝巢,是鸟类中最不讲究最潦草的一种

9、,用粗硬的树枝杂乱无章地搭压在一起,疏漏如同罗眼。这样的窝,鸠是看不到眼里的。鸠占鹊巢无非是寓示恶对善的欺凌,强武对弱势的霸道。麻雀霸占了燕子的窝巢,我先睹为快。麻雀在鸟类王国里,属于弱势中的弱势,那么小的体形,对任何鸟儿都不会构成威胁。被凶鸟欺压也被人类轻贱着的麻雀,却可以欺侮燕子。燕子在人的眼里和心里,自古都是颇为高贵的贵宾。麻雀以武力霸占燕巢,怕是燕子生性太善也太娇弱了我推测。我把“雀占燕巢”的奇事讲给村里人,村人说,麻雀不会和燕子动武,往燕子窝里钻一回,燕子就给麻雀把窝腾出来了。为啥?麻雀身上的臊气儿把燕子给熏跑了。燕子太讲究卫生了,闻不得麻雀的臊气。这是我料想不到的学问,令我惊心的学

10、问。鸠以武力霸占鹊巢,如同人类历史中臭名于世的侵略者,人们恐惧他们的暴力,却不奇怪他们曾经的出现和存在。麻雀呢?虽不具备如鸠一样的强力和嗜血成性的残暴,却可以用自身的腥臊气味把太过干净的燕子恶心一番,逼其自动出逃,达到如鸠一样霸占其巢的目的,且不留鸠的恶。推到自然界,若蛆虫爬进了蚕箔,蚕肯定会窒息而死,其实蛆对蚕是不具备攻击力的。若把一株臭蒿子栽到兰花盆里,后果将不言而喻。再推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臭与香、丑与美、恶俗与雅、泼皮无赖和谦谦君子,不必交手结局就分明了。我站在台阶上抽烟,或坐在庭院里喝茶,抬头就能看见出出进进燕窝的麻雀的得意和滑稽,总忍不住想笑。我对麻雀吟诵:放心地在燕窝里孵蛋,再哺

11、育小麻雀吧!毕竟也还是一种鸟!(有删改)- 4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在文章开头描写了燕子找自家屋檐下筑巢后,作者的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盼望看到孵化出的雏燕,听到雏燕争食的美好的声音。B.作者出门归来,通过数日观察,发现最喜爱的贵宾燕子已杳无踪迹,麻雀占了燕子的窝巢,这让作者感到既可笑又可气。C.本文将鸠占鹊巢与雀占燕巢做对比,前者使用武力,后者用自身的腥臊气味恶心燕子,逼其自动出逃,达到霸占其巢的目的。D.作者浮想联翩,以雀占燕巢之理推及自然界,运用类比法,又推及人类社会生活,联想到丑与美、泼皮无赖和谦谦君子的较量。5.结合全文,解释标题的

12、含意。(5 分)6.文章最后写道:“推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臭与香、丑与美恶俗与雅泼皮无赖和谦谦君子,不必交手结局就分明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 2018 年 3 月 22 日上午,北京市有关部门按照前期发布的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工作指导意见(试行) 要求,在经过封闭测试场训练、自动驾驶能力评估和专家评审等系列程序后,向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发放了北京市首批自动驾驶测试试验用临时号牌。按照要求,所有申请自动驾驶试验牌照的自动驾驶汽车须通过 5000 公里以上的封闭测

13、试场日常训练和相应等级的能力评估,包括对交通法规的遵守能力、自动驾驶执行能力、紧急情况下人工接管能力等,只有达到了一定能力水平,通过了车辆安全技术检验才能够上路测试。测试驾驶员须通过不少于 50 小时的培训和训练,能够随时接管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前,须通过专家的评估论证;上路后,测试车辆要安装监管设施并上传数据,以确保自动驾驶车辆按规定时间、规定路段进行试验,并随时接受监督。 (摘自“人民网”新闻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车辆正式上路测试 ) 材料二: 随着“无人”驾驶汽车“驶向”发展快车道,在安全、法律、伦理上的热议也将其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是其“上路”前必须跨越的。正确的价值观是任何商业的基础,

14、 “无人”驾驶也是如此。比如,在设置系统时如何更加公平保护行人和司乘等,都将充分探讨,划出道德伦理边界,让产业充满“善意”和“责任”地发展。这既有政府的努力,也是企业的责任。无人驾驶最终会以一种更加成熟的形式“上路” ,这要经过多年努力, 需要政府、社会- 5 -一起来完善这个新领域。 (摘自李冉自动驾驶路测规范引领汽车智能化发展 2018 年 6 月 4 日) 材料三: 近日,优步自动驾驶车辆在国外路测时撞死一行人, 这是全球首例自动驾驶汽车撞人致死的事件。从美国媒体报道看,这一事件可能与优步自动驾驶系统中负责决定如何对传感器检测到的物体做出反应的软件有关。还有一个原因导致优步做出系统调整,

15、从而造成系统对汽车周围物体不够“敏感” ,那就是优步试图让自动驾驶车坐起来更舒服。驭势科技创始人吴甘沙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 年优步收购无人驾驶卡车公司奥托,这家公司的自动驾驶技术设计理念是将安全排在第三位。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导致了优步事故。据报道,当时,优步无人车的传感器检测到了一个正和自行车一起过马路的行人,但软件决定不马上做出反应。从目前所爆出的自动驾驶安全事故来看,出现的问题主要在这几个维度,其一是算法的错误。比如前些年谷歌与通用合作的自动驾驶出事故就是因为算法的错误,自动驾驶与人不一样,它不会对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场景举一反三。其二是人没有尽到责任。特斯拉与货车相

16、撞的事故,是人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汽车系统自身也有缺陷。自动驾驶的推进是分层级的,从人机共驾、有条件的低速自动驾驶到开放环境的高速自动驾驶,其实现过程是不断演进的,在人机共驾辅助驾驶阶段,人还必须行使相关的责任。 (摘自李佳师路测车纷纷上路 中国自动驾驶如何安全加速? 2018 年 5 月 22 日) 材料四: 日前,德国联邦参议院通过了一项法律,允许他们在遵守一系列特定条件下进行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这意味着大众汽车、宝马、戴姆勒等汽车巨头未来可以顺利地在国内道路进行新技术的测试,加大对自动驾驶的研发投入。同时,也创造了全球自动驾驶立法先例。这是德国首部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通过的这项法律

17、规定,带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将安装一个类似“黑匣子”的装置,用来记录系统运作、要求介入和人工驾驶等不同阶段的具体驾驶情况,以保证在出现交通安全事故时,明确责任划分。如果是在人为驾驶情况下发生事故,驾驶人将承担交通事故责任;而如果是自动驾驶系统原因引发的事故,那么将由汽车制造商承担责任。法律还规定,自动驾驶汽车在进行道路测试时,驾驶席必须有专职司机监控,但驾驶者的双手允许离开方向盘,视线也可以离开道路,查收电子邮件、浏览网页等。(摘自王娅莉多国加速研发自动驾驶汽车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6 -A. 申领北京市首批自动驾驶测试试验用临时号牌,需要经过封闭测试

18、场训练、自动驾驶能力评估和专家评审等程序,以确保自动驾驶汽车未来上路的安全系数。B. 自动驾驶汽车上路,不仅需要技术与安全措施作为保障,也要考虑伦理层面的内容,系统设置方面公平保障行人和司乘的安全,就是伦理价值观的体现。C. 试图让自动驾驶车坐起来更舒服,这是优步自动驾驶车辆核心的设计理念,正是这一理念的先天缺陷导致了全球首例自动驾驶汽车撞人致死的事件。D. 德国联邦参议院通过的首部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其一大亮点在于用特殊的装置记录具体的驾驶情况,这有助于出现交通安全事故时明晰不同责任主体。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对驾驶员的要求

19、比较高,尤其是紧急情况下的人工接管能力。驾驶员接受不少于 50 小时的培训和训练,就是为了训练这方面的能力。B. 自动驾驶的推进一般需要经过人机共驾、有条件的低速自动驾驶到开放环境的高速自动驾驶等不同的等级,等级不同,驾驶员的责任也不一样。C. 优步无人车的传感器检测到行人时,由于软件的算法错误,无法对自身没有经历过的场景作出相应的调整,导致驾驶员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D. 按照德国法律规定,自动驾驶汽车在进行道路测试时,驾驶者可以查收电子邮件、浏览网页,但如果在人为驾驶情况下发生事故,驾驶者依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9. 综合四则材料,请简要概括如何确保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时的安全。 (5 分)

20、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以进士及第,为永康军判官。军无城堞,每伐巨木为栅,坏辄以他木易之,颇用民力。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民遂得不扰。属县令受赇鬻狱,转运使李士衡托令于随,不从。士衡愤怒,乃奏随苛刻,不堪从政,罢归,不得调。初,西夷市马入官,苦吏诛索,随为绳按之。既罢,夷人教百诉于转运使曰:“吾父何在?”事闻,乃得调。后改大理寺丞,为详断官。李溥以赃败,事连权贵,有司希旨不穷治,随请再劾之,卒抵溥罪。迁右司谏,为三司户部判官。随在谏职数言事,尝言:“今之所切,

21、在于纳谏,其余守常安靖而已。”又奏:“频年水早,咎在执事大臣忿争不和。请察王钦若等所争,为辨曲直。”时下诏蜀中,选优人补教坊,随以为贱工不足辱诏书。又助奏江、淮发运使钟离瑾载奇花怪石数十艘,納禁中及赂权贵。王钦若既死,诏塑其像茅山,列于仙官。随言:“钦若赃污无忌惮,考其行,岂神仙耶?宜察其妄。”帝既益习天下事,而太后犹未归- 7 -政,随请军国常务,专禀帝旨。又谏太后不宜数幸外家,太后不悦。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以长定格从事,吏不得为奸。使契丹以病足痹辞不能拜及还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召为户部副使改天章阁待制不旬日卒随与孔道辅、曹修古同时为言事官,皆以清直闻。随临事明锐敢行,在蜀,人号为“水晶灯

22、笼。”初,使契丹还,会贬,而官收所得马十五乘。既卒,帝怜其家贫,赐钱六十万。(选自宋史,刘随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 分)A.使契丹以病/足痹/辞不能拜/及还/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召为户部副使/改天章阁/待制不旬日卒/B 使契丹以病/足痹/辞不能拜/及还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召为户部副使/改天章阁待制/不旬日卒/c.使契丹/以病足痹/辞不能拜/及还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召为户部副使/改天章阁/待制不旬日卒/D.使契丹/以病足痹/辞不能拜/及还/为有同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召为户部副使/改天章阁待制/不旬日卒/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

23、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堞,文中指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可抵挡敌人的矢石攻击,从孔隙中可对敌人射箭发炮。B. 谏职,对君主的错误进行规劝使其改正的官职,与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监官不同。C. 教坊,文中指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机关,掌管祭祀音乐和宴享音乐歌舞的教习等事务。D. 禁中,文中指皇帝居住、视政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人,故称”禁中”。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A.刘随为民着想,深受爱戴。他看到大量故伐木材耗费民力,就下令种植杨柳,使百姓不再受扰;他被李士衡陷害,不能调任,人们声援他。B.刘随疾恶如仇,反对贪腐。李溥贪腐

24、败露,因事涉权贵,主管的官员没有深究,他弹劾李溥,使李溥终伏法;他弹劾钟离瑾用奇物贿赂官员。C.刘随恪尽职守,言行一致。皇帝下诏给贪官王钦若塑像,他极力反对,皇帝只好作罢:他曾认为皇上接受谏议是最紧迫的一件事,自己积极进谏。D.刘随不惧权贵,正直廉洁。他不畏惧权贵,甚至连太后都敢得罪;他与孔道辅等人担任谏官,都因为清廉正直出名;他去世后家里因贫穷被赐钱。- 8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初,西南夷市马入官,苦吏诛索,随为绳按之。(5 分)(2)帝既益习天下事,而太后犹未归政,随请军国常务,专稟帝旨。(5 分)(2)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

25、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6 题 新安道中玩流水吴融一渠春碧弄潺潺,密竹繁花掩映间。看处便须终日住,算来争得此身闲。萦纡似接迷人 洞,清冷应连有雪山。上却征车再 回首,了然尘土 不相关。注人,一作“春”,再,一作“更”。土,一作“世”。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首联扣题,写春水之色、声以及从竹间花下流过的状态,蕴含诗人喜爱之情。B. 领联写玩水而兴叹:如此佳处,须终日在此为好,可惜自己未有长久的清闲。 C. 诗的语言表达准确、贴切,如“须“字,语气坚定,“争”字表明了诗人的心态。D. 诗中以写实的笔法描写了流水曲折、清冷之状,突出了流泉江水之境的圣洁。15.尾联

26、有何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8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 分)(1)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的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 , (2)白居易琵琶行中,既写出了乐曲因幽咽低沉而暂停,也写出了琵琶女情感的极度压抑,还写出了诗人听乐的人迷和欣赏水平的高超,到了“直把无声作有声”的境界的两句是 : , - 9 -(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岳阳楼记中也有与之境界、情

27、怀相似的句子: ,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有关科学的作用,是一个 的问题。科学当然有用,而且有重大的作用。但有时候,人们察觉不到它的作用。如果过分强调实用性,许多科学的原理就无法被发现。以航空航天领域为例,一项又一项似乎无用的科学发现,垒建成现代航空航天大厦的基石。乔治。凯利对空气的阻力与升力进行研究,得出了关于升力和速度间的关系。他的论断,使长期以来陷入仿鸟飞行迷阵的人们 。一 个真正的航空时代到来了,乔治.凯利成为公认的航空科学之父。航空航天的本源是一致的

28、,都以满足人类离开地面的愿望而生,故有共同的科学基础,最重要的基础是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的一门自然科学。( ),反成为物理学以及天文学和诸多工程学的基础。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我们要从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随着全民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科学精神与民主自由精神融为一体,全社会尊重科学和科学家 ,充分认识科学的作用,这样,正确识别科学成果的价值,也就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老调重弹 茅塞顿开 风靡-一时 水到渠成B.老调重弹 豁然开朗 蔚然成风 迎刃而解C.老生常谈 豁然开朗 风靡一时

29、迎刃而解D.老生常谈 茅塞顿开 蔚然成风 水到渠成18.下列在文申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力学源于物理学,随着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逐渐从物理学中脱离而成独立学科B.物理学是力学本源,随着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物理学逐渐分离出力学,使力学成独立学科C.随着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逐渐从物理学中脱离而成独立学科,力学源于物理学- 10 -D.力学源于物理学,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使力学逐渐从物理学中脱离而成独立学科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我们要以深人思

30、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发点,创设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B 面对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的现状,我们要从深人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C.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的状况,我们要从深人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出发,营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D.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的现状,我们要以深人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20.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下面广播稿有五处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5 分) 自西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我市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

31、累计已逾千万之巨。我校捐款共计 100 万元(食品、衣物折款等) ,这些钱物已及时送达灾区。21. 下面是某地公务员考试面试流程及注意事项,请用简洁的文字叙述流程表的内容,不超120 字。 (6 分)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60 分)- 11 -1、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做好一件事。”2、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 170 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3、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

32、工程师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12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只要.就“表述绝对化;C“创立了” 于文无据,文中信息是提到了文人画现;D“将中国画的写实和写意与西方现代主义结合”错,应是将中国画的写意笔墨与西方现代主义结合)2.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章没有将中国画与西方的写实主义和西方现代艺术进行比较,只是指出中国画对西方的写实主义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3.D 解析本题考查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因果关系颠倒,从文章最后一段未尾看,是因为中国画具有象物写形及水墨写意的双面特征

33、,使中国画具有较大的包容性,从而能够融合外来绘画因素)4.(3 分)B【解析】作者没有感到可气,多次写到“忍不住想笑”,只是感到可笑。从文末最后一句看出作者对麻雀的宽容,鸟类毕竟与人类不同。5.(5 分)运用比喻手法。遇合燕子,与燕子和像燕子一样的君子相遇而彼此投合。还有麻雀,麻雀霸占燕子的窝巢,比喻生活中免不了也会遇到像麻雀一样的小人。【评分标准】答出点 1 分,答出各 2 分。意思对即可。6.(6 分)鸟类王国里,麻雀不用武力就能赶走燕子。人类社会,像麻雀一样的小人,“不必交手”即不用动武,以腥臊气味恶心像燕子一样的君子,还不留下恶名;“结局分明”,结局是君子逃逸,小人得势。这样的结局让正

34、直之人感到痛心的,也是社会的悲哀。【评分标准】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7. C 【解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C 项,“正是这一理念的先天缺陷导致了全球首例自动驾驶汽车撞人致死的事件”绝对化,见材料三,原文说的是“或许” 。故选 C。8. C 【解析】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C 项, “由于软件的算法”错误,以偏概全,

35、“算法错误”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故选 C。- 13 -9. 从制度上看,自动驾驶测试要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并按照相应的程序申请。从理念上看,要树立正确的伦理观,树立安全第一的设计理念。从技术上讲,要进一步完善自动驾驶技术及各项功能。从法律上讲,要尽快制定自动驾驶汽车方面的法律,保障驾驶者和行人的权益。从驾驶员上讲,加强对驾驶员的各项培训,确保其随时接管自动驾驶车辆。(一点 1 分)(但如果没有对措施进行宏观的概括,例如制度、法律、理念、技术等,酌情扣分。其他答案表述合理清晰,也可得分。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

36、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10.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原文标点为:使契丹,以病足痹,辞不能拜。及还,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召为户部副使,改天章阁待制,不旬日卒)11.C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掌管祭祀音乐“错,管理祭祀音乐不属教坊)12.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皇帝只好作罗”文中无据)13.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当初,西南夷人卖马给官府,被差役勒索折磨,刘随依法查办。(得分点:市、苦

37、、绳,各 1 分.句意 2 分)(2)皇帝已经连渐熟悉国家的事,但太后还没有交还政权,刘随请求军队国家大事,只听皇帝的意见,(得分点:习、常务、禀,各 1 分.句意 2 分)14.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使巧、请言和评价吉诗观点态度的能力。(“可实“错,应是虚实结合,“似接迷人洞” “应连有雪山”是想象和联想)15.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尾联的意思是诗人登车再次回望那青山绿水,觉得这春水净士是个凡个不到的地方。(2 分)联系颔联四句,诗人如此结尾,表站了诗人玩流水用的自得之乐,(2 分)以及对山水美景的向往之情。(2 分)16.解析门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38、(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7.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老生常谈:指很平常的老话。老调重弹:比喻- 14 -把陈旧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句意与“陈旧的理论、主张”无涉、应该用“老生常谈” ,茅塞顿开:形容忽然理解,领会。豁然开朗:形容环境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形容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豁朗。句意无”心里突然悟出道理”之意,应该用“茅塞顿开”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风靡一时: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流行。句意意为某种风气盛,非一个事物流行.

39、,应该用“蔚然成风” 。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18.A解析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B 陈述对象是物理学,与上下文衔接不紧密。C“力学源于物理学“依据应在开头,跟上文紧密衔接。D 后两句的主语是“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与下文主语不一致。19.C 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 成分残缺, “面对”缺宾语;“创设氛围”搭配不当。B 句式杂糅, “从.为出发点”杂糅。D“当前”与“现状”重复)20.【答案】“甚是”改为“十分” ;“赈灾”与“震灾”同音,改为“救灾” ;“已逾”改为 “已经超过” ;之

40、巨”删除;“(食品、衣物折款等) ”改为“包括食品、衣物折款等在内” 。【解析】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甚是”书面语特征过重;“赈灾”和“震灾”同音,造成歧义;“已逾” “之巨”文言,在广播稿中不用, (食品、衣物折款等)广播稿不用括号注释。21.【答案】面试有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两部分。(2 分)结构化面试,考生回答试答题、随机提问,然后退场,评委计分,下一位考生入场;(2 分)无领导小组讨论,分个人陈述、自由讨论、总结陈述,之后考生退场,评委计分,下

41、一组考生入场。最后综合确认成绩,面试结束。(2 分)22.解析:审题时,应首先该排除干扰内容“林语堂先生”,因为第 3 则材料讲的其实是苏东坡是个“通才”。接下来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多种关系。从池莉的角度,可提炼出“人一生可做的事很多”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雷杜德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一件事”的观点,这是- 15 -正面立意;从苏东坡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很多事”的观点,这也是正面立意;而再从池莉的角度,还可提炼出“没有一件事做得好” 的观点,这是反面立意。“做好一件事”和“做好很多事”反映的深层内涵其实是“专”与“通”的关系。而从“专”与“通”的关系角度入手,又可归纳出以下多个观点:做好一件

42、事,才可能做好很多事;做好很多事,为的是把一件事做得更好;企业讲求团队合作精神,更需要专精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通并举”,等等。小结以上我们归纳了多则材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这种类型作文必须从整体考虑,切忌把几则材料割裂开来,就事论事;其次要弄清几则材料间的联系,寻找联系点,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材料。当然,材料作文审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不同性质与类型的材料,审题的侧重点和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因而要提高自己的审题立意能力,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些方法,还需要大量的科学整合与系列训练,更需要尽力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与情感体验,全面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与语文综合素养。文言文译文:刘随字

43、仲豫,是开封考城人。考中进士科,任为永康军判官。永康军原来没有城墙,以前常砍伐大树做栅栏,坏了就用别的木材换掉,很是耗费民力。刘随于是下令在周围种杨柳数十万棵,使之相互连接,当作界限,百姓于是不再受到打扰。所属县令受贿枉法,转运使李士衡向刘随求情,刘随没有答应。李士衡十分恼怒,就上奏说刘随做官苛刻,不能够从政做官,就把他免职还乡,不能调任。起初,西南夷人卖马给官府,深为差役们的勒索所苦,刘随依法查办。(刘随)离职后,有数百夷人特此前来询问转运使说:“我们的刘随大人到哪里去了?”朝廷得知此事后,刘随才获调任。后来改任大理寺丞,担任详断官。李溥因为贪赃败露,牵连到权贵,主管的官员迎合皇上的旨意,没

44、有深究,刘随就请求再次弹劾他,终于使李溥抵罪。升任右司谏,任三司户部判官。刘随在谏官的职位上多次提出意见,当时诏令下到蜀中,挑选优伶补充教坊,刘随认为对这种地位低贱的人不值得动用诏书。他又弹劾江、淮发运使钟离瑾运载数十船的奇花异石,送- 16 -进宫中和贿赂权贵。还多次上疏批评丁谓奸邪,不宜让他回内地;胡则是丁谓的党羽,已经因罪出朝贬陈州,不应又提升他的官职。王钦若死后,诏令在茅山为他塑像,把他列入有尊位的神仙一类。刘随说:“王钦若贪污毫无顾忌,考查他的行为,难道是神仙吗?应该明察他的胡乱行为。”前后所提出意见很多。皇帝已经逐渐熟悉国事了,但太后还没有归政,刘随询问军国大事,只听从皇帝意见,又

45、建议太后不应经常到外戚家,太后不高兴。适逢刘随请求外任,就派他出朝为济州知州,改任起居郎。很长时间后,升任尚书刑部员外郎,入朝兼任侍御史知杂事。不久,任权同判吏部流内铨,因为擅长制定规则和条例,所以手下办事的人员没有办法作弊。改任三司盐铁副使。出使契丹,借口双脚患疾疼痛,推辞不能下拜。回朝以后,被主管的官员弹劾,降阶一级,出任信州知州,调任宜州,再次升任工部郎中、应天府知府。召入为户部副使,改任天章阁待制,不到十天就去世了。刘随与孔道辅、曹修古同时担任谏官,都以清廉正直著称。刘随遇事精明果敢,在四川时,人们称他“水晶灯笼”。当初,从契丹出使回国时,他被贬官,官府收回了所得的十五匹马。死后,皇帝同情他家贫困,赏赐钱六十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N 12614-2004 en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Determination of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of polymers《混凝土结构保护和修缮用产品.pdf EN 12614-2004 en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Determination of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of polymers《混凝土结构保护和修缮用产品.pdf
  • EN 12615-1999 en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Determination of Slant Shear Strength《混凝土结构保护和修缮用产品及系统的试验方法 斜向剪切强度的测定》.pdf EN 12615-1999 en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Determination of Slant Shear Strength《混凝土结构保护和修缮用产品及系统的试验方法 斜向剪切强度的测定》.pdf
  • EN 12616-2013 en Surfaces for sports areas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infiltration rate《运动场表面 水渗透率的测定》.pdf EN 12616-2013 en Surfaces for sports areas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infiltration rate《运动场表面 水渗透率的测定》.pdf
  • EN 12617-1-2003 en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Test methods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linear shrinkage for polymers and surface protecti.pdf EN 12617-1-2003 en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Test methods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linear shrinkage for polymers and surface protecti.pdf
  • EN 12617-2-2004 en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Part 2 Shrinkage of crack injection products based on polymer binder v.pdf EN 12617-2-2004 en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Part 2 Shrinkage of crack injection products based on polymer binder v.pdf
  • EN 12617-3-2002 en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Early Age Linear Shrinkage for Structural Bond.pdf EN 12617-3-2002 en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Early Age Linear Shrinkage for Structural Bond.pdf
  • EN 12617-4-2002 en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Part 4 Determination of Shrinkage and Expansion《混凝土结构保护和修缮用产品及系统的试验方法 .pdf EN 12617-4-2002 en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Part 4 Determination of Shrinkage and Expansion《混凝土结构保护和修缮用产品及系统的试验方法 .pdf
  • EN 12618-1-2003 en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Part 1 Adhesion and elongation capacity of injection products with lim.pdf EN 12618-1-2003 en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Part 1 Adhesion and elongation capacity of injection products with lim.pdf
  • EN 12618-2-2004 en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the adhesion of injection products with or wit.pdf EN 12618-2-2004 en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the adhesion of injection products with or wit.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