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505.2-2004 社区建设管理规范 第2部分:社区管理.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17101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505.2-2004 社区建设管理规范 第2部分:社区管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33 T 505.2-2004 社区建设管理规范 第2部分:社区管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33 T 505.2-2004 社区建设管理规范 第2部分:社区管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33 T 505.2-2004 社区建设管理规范 第2部分:社区管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33 T 505.2-2004 社区建设管理规范 第2部分:社区管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03.080.99 A 90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T 505.22004社区建设管理规范 第2部分:社区管理 Administrative criterion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Part 2: Administration of community 2004-09-28发布 2004-10-18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505.22004 I 前 言 社区建设管理规范标准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社区管理; 第3部分:社区服务; 第4部分:社区文化。 本部分为社区建设管理规范系列标准的第2部分。 本部分

2、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均是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提出。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城分局、杭州市上城区民政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钟秀兰、马丽华、包志青、裘丽萍。 DB33/T 505.22004 1 社区建设管理规范 第2部分:社区管理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社区管理的项目内容、要求、星级认定。 本部分适用于全省各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中的社区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

3、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2894 安全标志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 GB/T 10001.3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3部分:客运与货运 GB/T 10001.4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条4部分:体育运动符号 GB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 DB33/T 505.1-2004 社区建设管理规范 第1部分:总

4、则 3 术语和定义 第一部分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4 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 社区管理机构应根据社区成员的需求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因地制宜开展各项社区管理项目。 4.1.2 应在社区内醒目位置设置社区管理项目综合示意图、指示牌和宣传橱窗。公共信息图形应符合GB/T 10001.1 、GB/T 10001.2 、GB/T 10001.3 、GB/T 10001.4规定,安全标志符合GB 2894的要求,消防安全标志符合GB 13495的要求。 4.1.3 社区管理机构应在醒目位置公布管理项目内容、范围、承诺、时限及监督办法等内容。 4.1.4 社区管理机构应遵守国家有关政策、

5、法规和规定,形成可操作的规章、制度。 4.2 管理人员要求 社区工作人员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掌握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要求; b)掌握相关岗位所必需的技能和业务知识; c)管理人员应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通过加强相关岗位技能培训来提高人员素质,并持证上岗。 4.3 社区环境 DB33/T 505.22004 2 4.3.1 社区建筑外墙要完好整洁,社区内道路要硬化整洁,下水道要畅通,化粪池无滿溢。 4.3.2 社区内设立完好公共卫生设施,清扫保洁工作有专人负责,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定点投放,垃圾房(桶)清洁完好,无卫生死角,“四害”密度达标。 4.3.3 二次供水水箱能定期清洗和消毒,箱体加盖、加

6、锁,箱内水体清洁水质符合GB 5749的规定。 4.3.4 社区机动车实行划线定位停放, 4.3.5 无乱停车、乱搭建成、乱张贴、乱设摊现象,车棚楼道无杂物堆放,楼道亮灯率在85%以上。 4.3.6 社区内单位的废气、废水、烟尘、噪声等排放均符合GB 3095 和GB 3096有关规定的要求。 4.3.7 开展义务植树、种花种草美化社区活动,老社区绿地面积达到25%以上,新社区达到30%以上。 4.4 社区公共安全 4.4.1 建立健全以社区居委会为责任主体、以公安派出所为主力,社区各单位参加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4.4.2 社区内设有警务室、报警点和报警电话,建立专(兼)职治安队伍和社

7、区群防群治队伍(专职治安队员占社区实有人口数的2),建立社区外来人口协管员队伍。 4.4.3 治安队伍和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实行全天候执勤,安全防范设施落实、健全,无失控场所和部位,禁毒措施落实。 4.4.4 社区治安秩序稳定,刑事案件发案率不超过社区实有人口的3,归正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8%。 4.4.5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法制意识。 4.4.6 做好弱势群体的维护工作,切实维护社区青少年合法权益,无违权事件发生。 4.4.7 大力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和人民调解工作,社区内无民转刑案件和因调解不当引发的非正常死亡事件,及时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无群体性闹事事件。 4.4.8 帮教组

8、织健全,帮教效果明显,落实对违法青少年和刑事解教人员安置工作,帮教率达100%。 4.4.9 外来暂住人员暂住登记率95%、发证率达95%以上,出租房屋和租住人员员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规范,出租房列管率达95%以上。 4.4.10 无邪教组织活动。 4.4.11 建立并完善公共安全应急机制。 4.5 社区内部管理 4.5.1 规章制度统一、健全、公开。 4.5.2 文件档案保管按有关规定设置,整理规范。 4.5.3 社区资金按规定落实到位(包括:上级拨给、社会资助、社区自筹),并按财务规定合理使用。 5 星级认定 5.1 认定依据 a)本标准或依据本标准制定的管理要求; b)社区管理方面的各项规

9、章制度及岗位职责; c)社区管理工作中各项记录 5.2 认定方式、认定组织 按DB33/T 505.1-2004 社区建设管理规范 第1部分:总则规定执行。 5.3 认定方法和过程 认定人员依据本标准附录A社区管理星级认定表采取实地测查与材料审核的方法对社区管理进行认定,认定结果纳入星级社区综合认定表中。 DB33/T 505.22004 3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社区管理星级认定记录表 社区名称: 序号 认定项目 标准分 认定标准 实际得分 备注 1 基本要求 15 1.1 社区公共信息、方位标志标牌设置完整率 5 社区公共信息、方位标志标牌设置符合有关规定且完整,不符合酌情扣分。 1

10、.2 社区管理项目内容、范围、承诺及监督办法公布率 5 社区在醒目位置公布管理项目内容、范围、承诺及监督办法,不符合酌情扣分。 1.3 各类行政规章制度健全执行率 15 有各类规章制度,且统一、健全、公开,不符合酌情扣分。 2 人员要求 10 2.1 社区工作者文化、年龄结构 5 社区工作者年龄、文化结构合理,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有提高,年龄下降,不符合酌情扣分。 2.2 社区工作者相关岗位培训率 5 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相关岗位技能和业务培训,并掌握技能和业务知识,持证上岗,不符合酌情扣分。 3 社区环境 30 3.1 公共卫生设施完好率 5 设立完好公共卫生设施,生活垃圾袋装定点投放,垃圾房

11、(桶)清洁完好,无卫生死角,完好率不到酌情扣分。 3.2 四害密度达标率 5 “四害”密度应达到规定国家爱卫会标准,达不到酌情扣分。 3.3 二次供水水箱清洁率1-2次/年 5 二次供水水箱定期清洗和消毒,箱体加盖加锁,无群众投诉,不符合酌情。 3.4 社区污染情况及时反映率(废气、水、烟、噪声) 5 积极创建“绿色社区”,社区单位的废气、废水、烟尘噪声等排放均符合环保要求,社区应将不符合要求的有关情况及时反映给有关部门,无群众投诉,不符合酌情扣分。 3.5 社区内不能有无证和倚门设摊及“十乱”现象。 5 机动车划线定位停放,无乱停车、乱搭建成、乱张贴、乱设摊现象,车棚楼道无杂物堆放,保持楼道

12、,不符合酌情扣分。 DB33/T 505.22004 4 序号 认定项目 标准分 认定标准 实际得分 备注 3.6 义务植树,绿地面积率 5 组织社区成员开展义务植树、种花种草美化社区活动,老社区绿地面积达到25%,新社区达到30%以上,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4 社区公共安全 30 4.1 综合治理组织健全率 8 建立健全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设立警务室、报警点和报警电话,建立专(兼)职治安、群防群治队伍(专职治安队员占社区实有人口数的 2),建立 社区外来人口协管员队伍。出租房屋和租住人员员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规范,出租房列管率达95%以上,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4.1 安全防范措施健全

13、率 10 治安、群防群治队伍实行全天候执勤,安全防范设施落实、健全,无失控场所和部位,禁毒措施落实,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4.3 刑事发案得到有效遏止 8 社区治安秩序稳定,刑事案件发案率不超过社区实有人口的3,归正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8%,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4.4 民间纠纷调处率(按登记数计) 2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法制意识,大力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和人民调解工作,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4.5 对违法青少年和刑滿释放人员帮教率、安置率 2 帮教组织健全,帮教效果明显,帮教率达 100%,落实对违法青少年和刑事解教人员安置工作,安置率达到有关部门要求,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5 社区内部管理 5 5.1 财务制度健全率 3 社区资金按规定落实到位(包括:上级拨给、社会资助、社区自筹),并按财务规定合理使用,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5.2 文件档案等级 (按有关规定设置) 2 文件档案保管按有关规定设置,整理规范,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 6 群众投诉率 5 居民投诉后,社区处理的结果,效果如何?根据实际实际情况,酌情扣分。 认定人员: 认定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