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1171183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资阳中学 2016 级高三上期 9 月月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1.下列关于 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与 ATP 的元素组成相同 B. 有些 RNA 具有运输功能C. 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 D. 其合成可能与核仁有关【答案】C【解析】RNA 和 ATP 的组成元素都是 C、H、O、N、P,A 正确;tRNA 是运输氨基酸的工具,B 正确;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C 错误;核仁与某种 RNA 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 正确。2.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发现少数 RNA 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2、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用不含酵母菌的酵母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在体外进行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文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过程的识记能力。记住相关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其内容是解题的关键。【详解】1926 年,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之后又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1857 年,巴斯德认为糖类变酒精(酒精发酵)需要酵母活细胞参与;20 世纪 80 年代,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 RNA 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19 世纪,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继巴斯德之后,萨姆纳用不

3、含酵母菌的酵母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在体外进行。综上所述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C 正确,A、B、D 均错误。【点睛】本题借助科学发展史进行考查,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3.某种耐盐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 Na 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从而降低- 2 -Na 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液泡膜和细胞膜构成了原生质层B. Na 和水分子进入液泡的方式不同C. 该载体蛋白数量增多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D. 这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长期自

4、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原生质层是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膜是所有细胞的边界,细胞中脂质的合成都在内质网上发生B.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中,高尔基体数量增多C. 破坏低等植物的中心体或高尔基体,均可能得到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D. 在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吸收葡萄糖也存在释放葡萄糖的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细胞结构以及细胞膜和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等细胞器的功能

5、,及利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能力。【详解】真核细胞中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有关,但是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也可以合成脂质,A 错误.浆细胞能分泌抗体,高尔基体参与分泌蛋白加工与运输,所以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中,高尔基体数量增多,B 正确.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牵引染色体平均分配;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破坏低等植物的中心体或高尔基体,均可能使染色体不能分配到两个细胞,得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 正确.有的动物细胞的既可以吸收葡萄糖也可以释放葡萄糖,如肝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合成糖原,也可以分解糖原释放葡萄糖,D 正确.【点睛】教材主要以真核生物为例安排教学内容,解题时应注意原核细

6、胞的特殊性,减少失- 3 -误。在糖代谢中,动物细胞都能摄取利用葡萄糖,有些细胞还能分解多糖或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5.甲(人的成熟红细胞)和乙(高等植物的成熟筛管细胞)都没有细胞核和核糖体,其中前者没有其他细胞器,但后者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甲能存活 120 天左右,而乙能存活好几年。下列相关叙述或推理不合理的是A. 甲的 ATP 来自呼吸作用,而乙的 ATP 来自光合作用B. 乙更新的蛋白质可通过胞间连丝由相邻的细胞提供C. 甲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某种物质的速率不受氧浓度限制D. 细胞寿命的长短与细胞结构的完整程度有一定关系【答案】A【解析】结合题意可知,人的成熟红细胞中由于没有线

7、粒体,所以细胞内的 ATP 只能来自于无氧呼吸产生;高等植物的成熟筛管细胞内由于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所以既可通过有氧呼吸产生ATP,也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 ATP,A 推测不合理;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由于存在胞间连丝,使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所以 B 推测合理;由于人的成熟红细胞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所以主动运输中所消耗的能量只能来自于无氧呼吸,而无氧呼吸不受氧浓度限制,C 推测合理;由于细胞乙的结构比细胞甲的结构更完整,所以细胞乙的寿命比细胞甲更长,D 推测合理。6.对某细胞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测,该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A. CO2+H2O (CH2O)+O2 B.

8、丙氨酸+甘氨酸 丙甘二肽+H2OC.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D. ADP+Pi+能量 ATP【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含有尿嘧啶即含有 RNA 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据此分析即可。【详解】A 代表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叶绿体含有 RNA,A 正确。B 代表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上,核糖体含有 RNA ,B 正确。C 代表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该过程只有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C 错误。- 4 -D 代表合成 ATP,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可以进行,D 正确。【点睛】含有 DNA 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含

9、有 RNA 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真核细胞有氧呼吸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但不是整个过程;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线粒体以丙酮酸和水为底物进行代谢。7. 下图是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的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负相关B. 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就没有吸水力C. 在细胞可承受的浓度范围内,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更高D. 在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细胞吸水力应逐渐升高【答案】B【解析】细胞液的浓度越大,细胞渗透压越高,细胞吸水力越强,因此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正相关,A 项错误;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液的浓度等于或高于外界

10、溶液的浓度,细胞的吸水力仍然存在,B 项错误;在细胞可承受的浓度范围内,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增大,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更高,C 项正确;在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减小,细胞吸水力逐渐降低,D 项错误。【考点定位】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名师点睛】本题以“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的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所学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知识要点的理解能力以及实验分析、处理能力。有关曲线图的分析问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条件及其原因,细胞液浓度的大小与细胞渗透压的高低和细胞吸水力的关系,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的变化趋势,起点、转折

11、点、终点等点的含义。8. 下列关于酶和 ATP 的说法,正确的是- 5 -A. 保存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 37。 CB. 酶、遗传物质和抗体都属于生物大分子C. 细胞中的吸能反应必然伴随 ATP 的合成D. 一个 ATP 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一个葡萄糖分子多【答案】B【解析】37是唾液淀粉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保存唾液淀粉酶应该低温保存,A 错误;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因此酶、遗传物质、抗体都属于生物大分子,B 正确;细胞中各种生化反应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 ATP 分解释放的能量,所以吸能反应必然伴随着 ATP 的分解,C 错误;一分子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

12、可以产生大量 ATP,因此一个 ATP 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一个葡萄糖分子少,D 错误。9.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该实验通过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分布等特点判断细胞所处分裂时期B. 无法看到一个细胞完整的细胞分裂过程,因为细胞在解离过程中死亡C. 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反光镜或增大光圈以增加视野的亮度D. 若想进一步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细胞,则先换上高倍镜,再将玻片朝左上方移动【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生物实验中的“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意在考查对“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等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

13、掌握情况。【详解】该实验通过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分布等特点判断细胞所处分裂时期,A 正确.解离处理时盐酸和酒精已经杀死细胞,所以无法看到一个细胞完整的细胞分裂过程, B 正确.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反光镜或增大光圈以增加视野的亮度,C 正确.若想进一步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细胞, 先将玻片朝右下方移动使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再上高倍镜,D 错误.【点睛】显微镜下看到物象是倒像,当目标偏离中央时,往哪个方向偏,就往哪个方向移动装片,物象才能回到视野的中央。10.细胞膜对离子进行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有两种,通过离子通道运输的为被动运输,通过- 6 -离子泵运输的为主动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

14、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B. 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是通过离子泵入细胞内的C. 根毛细胞通过离子泵吸收 K速率受环境温度影响D. 离子通道与离子泵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和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特点及其异同,进一步考查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系统的能力。【详解】通过离子泵运输的为主动运输,该运输是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A 正确。水不是离子,水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通过离子泵,B 错误。根毛细胞通过离子泵吸收 K+属于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温度会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根毛细胞吸收

15、 K+速率,C 正确。离子通道与离子泵都是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D 正确。【点睛】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1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ATP 与 ADP 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B. 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C. 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只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D. 处于间期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有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答案】C【解析】- 7 -【分析】综合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能量的储存和利用、光合作用及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把握知识要点和内在联系的能力。【详解】细胞代谢在常温常压下快速进行是酶催化的结果,ATP 与 ADP 快速转化也依赖于酶

16、催化作用的高效性,A 正确.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B 正确.在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进行光合作用,也有光合作用相关的酶,C 错误.细胞分裂间期进行 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所以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有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D 正确.【点睛】酶可以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快速高效进行;蓝藻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有色素和光合作用的酶。12.下列生命活动与生物膜系统无直接关系的是A. 消化酶的加工与分泌 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细胞的生命活动与细

17、胞结构之间的关系,以考查理解知识要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并用于解释生命现象的能力。【详解】消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需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最终运输到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与生物膜有关,A 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涉及离子的跨膜运输,与细胞膜有关,B 错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含有双层膜,其中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C 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上,核糖体没有膜,故 D 正确。【点睛】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受刺激部位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随后钾离子外流,恢复静息电位。1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

18、的是A. 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 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8 -B. 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 H2O 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 有氧呼吸时,生成物 H2O 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 H2O 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一部分固定的 CO2 还原成(CH2O)【答案】C【解析】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A 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的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中的 H 来自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B 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 H 来自葡萄糖和反应物水,C 错误;H 2O 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参与暗反应,用于固定的 CO2即 C3还原成(CH 2O) ,D 正确。

19、【考点定位】 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名师点睛】1、细胞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3、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是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脱去 1 分子水的过程;4、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14.ATP 合酶是合成 ATP 所需的催化酶,分子结构

20、由凸出于膜外的亲水性头部和嵌入膜内的疏水性尾部组成。当 H+顺浓度梯度穿过 ATP 合酶,使 ADP 与 Pi 形成 ATP。下列关于 ATP 合酶的分析,错误的是A. 可推测原核生物的细胞内没有 ATP 合酶B. ATP 合酶既具有专一性,也具有高效性C. ATP 合酶催化 ADP 和 Pi 形成 ATP 需要温和的条件D.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利用 ATP 合酶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题考查 ATP 的作用特点和来源,也考查理解题意获取信息并结合已学- 9 -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正误的能力。【详解】原核生物的细胞也进行细胞呼吸,还可能进行光合作用

21、,因此有 ATP 合成酶,A 错误.酶都有专一性和高效性,B 正确.酶都可以在温和的条件发挥催化作用,C 正确.绿色植物叶肉细胞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ATP 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以两个场所都有,D 正确.【点睛】ATP 和 ADP 相互转化的供能机制是细胞生物的共性,原核生物也不例外。15.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某些阶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高B. 过程中均未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C. B 细胞中含有控制淋巴因子合成的基因D. 淋巴因子与膜受体的结合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细胞

22、的分裂和分化,通过细胞分裂,细胞数量增加,通过细胞分化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或系统,图中是细胞分裂过程,是细胞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详解】细胞甲的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A 项错误;过程为有丝分裂,过程为细胞分化,这两个过程中均不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B 项正确;B 细胞与 T 细胞都具有人体的全套基因,C 项正确;淋巴因子与膜受体的结合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 项正确。【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对于细胞分裂和分化概念的理解及对细胞生命历程的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理解分化程度越低的细胞,分裂能力越强。16.有关细胞全

23、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体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 10 -B.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C. 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发生了改变D. 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成植株,这反映植物种子具有全能性【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全能性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植物体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A 错误;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是:细胞离体、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适宜的外界条件,因此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

24、性,B 正确;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不是所含基因发生了改变,C错误;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成植株,这属于植物的自然生长过程,不能反映植物种子具有全能性,D 错误。【点睛】把握细胞全能性的内涵、知道植物体内的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理解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物质基础以及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A. 在使用苏丹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B. 无水乙醇在色素分离实验中起到分离色素的作用C.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用酒精进行漂洗D. 在观察细胞内 DNA 和 RNA

25、 分布的实验中,可使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如检测脂肪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都需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对材料进行解离;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用无水酒精来提取色素;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进行消毒;DNA 的粗提取和鉴定中可以体积分数为 95%的冷酒精进一步纯化 DNA 等。【详解】在使用苏丹鉴定脂肪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A 正确;无水酒精在- 11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

26、,B 错误;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需要解离液,其成分是盐酸和酒精,漂洗是用蒸馏水浸泡,C 错误;在观察细胞内 DNA 和 RNA 分布的实验中,可使用盐酸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 错误。【点睛】注意总结在常见生物学实验中酒精和盐酸的作用。18.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B. 艾弗里实验证明从 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 DNA 可使小鼠死亡C. 科学家用荧光染料标记人鼠细胞膜上蛋白质,表明细胞膜具流动性D.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DNA 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

27、模型的方法【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详解】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了二氧化碳和水,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A 正确。艾弗里实验证明从 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 DNA 可使 R 型转成 S 型,使小鼠死亡的是 S 型细菌,不是其 DNA,B 错误.科学家用荧光染料标记人鼠细胞膜上蛋白质,细胞融合后不同颜色的荧光在融合后的细胞膜上分布均匀,表明细胞膜具流动性,C 正确.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DNA 分子结构时,建构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D 正确.【点睛】鲁宾和卡门采用氧的同位素

28、( 18O)分别标记 H2O 和 CO2,使它们分别成为 H218O 和 C18O2分别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证明了氧气的氧元素来自于水。19.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体中的酶只能在细胞中合成,但并非都分布在细胞内B. 新鲜的土豆片中含有 H202酶,适宜用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 验证唾液淀粉酶特异性的实验中,可利用碘液来检测实验结果D. 在酶促反应中,随着酶浓度或反应物浓度的增加,酶活性会先升高后降低【答案】A- 12 -【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有的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有的酶在细胞外发挥作用。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

29、用条件温和等特点。酶的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一些激活剂和抑制剂等,但酶的浓度和底物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它们只是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详解】生物体内的酶仅能在细胞中合成,但并非所有的酶都分布在细胞内,如消化酶会分泌至细胞外,A 正确;由于过氧化氢会在较高的温度下加速分解,因而不宜选作温度为自变量的实验的底物,B 错误;唾液淀粉酶只对淀粉起催化作用,对蔗糖及其水解产物以及淀粉的水解产物都不与碘发生颜色反应,所以不能用碘液检验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蔗糖水解,C 错误;酶浓度或底物浓度都会影响反应速率,但不会影响酶的活性,D 错误。【点睛】易错选项 BC,注意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的影响;碘液不

30、能检测蔗糖是否被淀粉酶催化水解。20.科研人员发现在小鼠新生胚胎细胞分裂过程中,微管(蛋白)桥网络从细胞中心向外生长并组装构成细胞骨架,此时相邻细胞间也连通着该微管桥。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物质运输等密切相关B. 早期胚胎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能与微管桥有关C. 细胞分裂前期,中心体复制然后移向两极D. 若水解微管桥网络,细胞形状会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骨架的作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详解】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31、A 正确;由题意“相邻细胞间也连通着该微管桥”可推知:早期胚胎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能与微管桥有关,B 正确;中心体在有丝分裂的间期进行复制倍增,在有丝分裂的前期移向细胞的两极,C 错误;微管(蛋白)桥网络组装构成细胞骨架,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若水解微管桥网络,则细胞形状会发生变化,D 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的识记并理解细胞骨架的组成及作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更主- 13 -要的是抓住题意中的关键信息:“新生胚胎细胞分裂过程中,微管(蛋白)桥网络从细胞中心向外生长并组装构成细胞骨架,此时相邻细胞间也连通着该微管桥” ,将这一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实现对知识

32、的整合和迁移。21. 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 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C. 用龙胆紫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之后,细胞核中可观察到 46 条染色体D.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会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答案】C【解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A 项正确;并不是所有的真核生物都有细胞核,如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B 项正确;人口腔上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经过龙胆紫染色后观察到的是染色质而不是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在分

33、裂期是染色体,故 C 项错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在前期会进行瓦解而在末期会重新形成,所以是周期性消失和重建,D 项正确。【考点定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名师点睛】与细胞核有关的 3 个易错点:(1)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进出核孔。核孔是由多种蛋白质构成的复合结构,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如细胞核中的 DNA 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2)核仁不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分布在染色体(染色质)上。(3)染色体和染色质只是形态不同,而成分完全相同。22.为研究影响有氧呼吸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过程中

34、没有水生成- 14 -B. 过程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DP 不足C. 过程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D. 提高环境中氧气浓度,耗氧速率一定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释放能量,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到 ATP 中。【详解】据图可知,加入线粒体后,氧气浓度略有下降,说明在线粒体中进行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此阶段消耗氧气生成水,因

35、此过程有水的生成,A 错误;据图示可知,加入呼吸底物丙酮酸后,耗氧速率明显增加,故过程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底物丙酮酸不足,B 错误;分析题图可知,过程加入 ADP 氧气浓度下降较慢,加入丙酮酸后氧气浓度下降速度加快,而丙酮酸可以分解为二氧化碳与还原氢,由于氧气的作用是与H结合形成水,还原氢增多,氧气浓度下降较快,因此限制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因素可能是H;加入 ADP后,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度加快,说明该过程还原氢充足,限制氧气与还原氢结合的因素是 ADP 的量,因此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C 正确;据图可知,影响耗氧速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 ADP、丙酮酸、还原氢等因素,若只提

36、高环境中氧气浓度,耗氧速率不一定增大,D 错误。【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场所及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熟练识记有氧呼吸过程中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和场所,理解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分析题图曲线的含义,应用相关知识并结合题图曲线分析影响有氧呼吸三阶段的因素。23.如图表示水稻一个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 代表细胞器) 。下列有关分析和判断,错误的是- 15 -A. 水稻细胞中,有 a 的细胞一定有 b,而有 b 的细胞不一定有 aB. 如果用 18O 标记图中的,则会出现 18O 的C. 在 b 内膜上分布

37、有 ATP 合成酶,而在 a 的基质中有 ATP 水解酶D. 此类细胞可作为观察 a 和 b 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的过程,涉及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图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利用曲线对知识进行模型构建的能力【详解】分析图 1 可知 a 是叶绿体,b 是线粒体,因为线粒体是所有水稻细胞都有的,是细胞的能量工厂,而叶绿体只是植物中一部分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才有的,所以,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但是有线粒体的不一定有叶绿体,比如根毛细胞,A 正确。图中是 H2O、 是

38、 CO2,用 18O 标记图中的水,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水和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氢,所以二氧化碳中会出现 18O,B 正确。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 ATP 合成的酶类;叶绿体基质消耗 ATP,有 ATP 水解酶,C 正确此类细胞可作为观察 a 叶绿体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但由于叶绿体中含有色素,而线粒体需要染色,故不能作为观察 b 线粒体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D 错误。【点睛】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水的参与,氧元素进入二氧化碳,产物氢来自于丙酮酸和水;需要通过颜色反应和染色才能观察的结构和物质,在选材时须选择浅颜色的材料。24.在黑暗条件下,将分离得到的

39、类囊体放在 pH=4 的缓冲溶液中,使类囊体内外的 pH 相等,然后迅速转移到含有 ADP 和 Pi 的 pH=8 的缓冲溶液中,结果检测到有 ATP 的生成。根据实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6 -A. 实验中溶液的 H+均来自水的裂解B. 黑暗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可产生 ATPC. 光照条件下植物细胞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腔内 H+浓度较高D. 若使类囊体的脂双层对 H+的通透性增大,ATP 生成量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在光下水被分解为还原氢与氧气,同时合成 ATP,且其合成 ATP 与膜内外存在 H+梯度(H +浓度

40、差)有关。【详解】黑暗条件下,植物不能吸收光能将水裂解出 H+,A 错误;黑暗条件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中不能产生 ATP,B 错误;据题意可知类囊体腔内 ph=4,类囊体外pH=8,故叶绿体类囊体膜内 H+浓度高,C 正确;类囊体对 H+的通透性增大,其内的 H+到类囊体外,使 pH 减小,ATP 生成量减少,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解干题信息的能力以及识记、理解能力。25.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 O 的转移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都有 ATP 生成 B. 过程都有H生成C. 过程都需在生物膜上进行 D. 过程

41、可相互提供物质【答案】D【解析】图中过程分别是光反应、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CO 2的固定、C3的还原,过程都有生成,而无 ATP 生成故,A 错误;过程都有H生成,而无H生成,B 错误;过程都需在生物膜上进行,而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C 错误;过程可为过程提供水,过程可为过程提供H,D 正确。【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两者的联系。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1

42、7 -26.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附着的色素,参与能量转化的过程B. 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所含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C. 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D. 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之间都可以直接相互转化【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生物膜结构间的相似性和它们的连续性,以考查把握内在联系,系统掌握生物膜相关知识的能力。【详解】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附着的色素,在光合作用中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因此参与了能量转化过程,A 正确.生物膜的功能主要和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细胞膜、线粒体膜和核膜功能不同,因此所含的蛋

43、白质种类有差异,B 正确.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有膜融合现象,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C 正确.高尔基体膜和内质网膜之间、高尔基体和细胞膜之间需要通过小泡转化,D 错误.【点睛】细胞内不同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是相似的,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从而形成了有机的整体,构成了生物膜系统。不同生物膜的组成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功能也有不同。27.研究人员给中风小鼠脑内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并注射了 3K3A-APC 化合物。一个月后对小鼠进行测试,发现神经干细胞发育成的神经元数量增多,小鼠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明显恢复。对此研究分析正确的是A. 大多数神经干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神经细胞的 2 倍B. 神经干细胞

44、发育为功能正常的神经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 植入神经干细胞的数量和注射 3K3A-APC 化合物的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D. 神经干细胞发育为神经细胞过程中,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数量发生了稳定性改变【答案】D【解析】大多数神经干细胞处在分裂间期,所以染色体数目与神经细胞相等,A 项错误;神经干细胞发育为完整个体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B 项错误;植入神经干细胞的数量和注 3K3A-APC 化合- 18 -物的浓度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C 项错误;神经干细胞发育为神经细胞过程中,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数量发生稳定性改变,比如出现能识别神经递质的蛋白质,D 项正确。28.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

45、有机物 x、y,已知细胞中 x 的含量大于 y,用胃液处理,x 被分解而 y 不变。x 含有化学元素 N,有的还含有元素 S,y 含有化学元素 N 和 P,它们与苏丹染液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 x 而无 y。下列有关 x、y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x 可能是蛋白质 B. y 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C. 细胞膜上的 x 可能是胆固醇 D. y 一般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细胞中生物大分子有机物一般有蛋白质、糖原、核酸。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并且 x 含有化学元素 N,有的还含有 S,则 x 可能是蛋白质;由于糖原的元素组成只有 C、H、

46、O,核酸的元素组成是 C、H、O、N、P,而该化合物含有化学元素 N 和 P,则 y 最可能是核酸,基本单位为核苷酸。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在细胞中含有 C、H、O、N、S 最可能是蛋白质,又知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更说明 x 是蛋白质,A 正确;y 中含 C、H、O、N、P,一般有两种可能,磷脂或核酸,因为细胞膜上有磷脂,所以 y 最可能是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B 正确;胆固醇只有 C、H、O 三种元素组成,所以 x 不可能是胆固醇,C 错误;y 最可能是核酸,其中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D 正确。29.下图表示人体内的氢元素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

47、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与过程有关的 RNA 是 mRNAB. 过程因没水产生,所以有H的积累C. M 物质应该是丙酮酸,过程不会产生 ATPD. 某骨骼肌细胞暂时缺氧时,该细胞内不进行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 19 -图中涉及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考查这些过程中氢等物质变化,以考查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的能力。【详解】代表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该过程有关的 RNA 是 mRNA 、tRNA 和 rRNA,A 错误.表示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第一阶段产生的 H在第二阶段消耗,没有积累,B 错误.M 物质应该是丙酮酸,过程不会产生 ATP,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

48、放能量,C 正确.骨骼肌细胞暂时缺氧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 D 错误.【点睛】易错点:氧气不足时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但仍然以有氧呼吸为主;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氢,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氢转化成乳酸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没有能量释放。30.氰化物进入细胞后,会妨碍线粒体的功能,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 O2,引起细胞窒息。在培养植物根尖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氰化物后,根尖细胞吸收 K+的速率随之降低(如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正常组织细胞中,O 2在线粒体基质中与H结合生成 H20B. 植物根尖细胞吸收 K+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C. 4h 后根尖细胞转运所消耗的 ATP

49、可能来自细胞质基质D. 推测氰化物中毒后,O 2仍能进入人体红细胞并与血红蛋白结合【答案】A【解析】A正常组织细胞中,O 2在线粒体内膜上与H结合生成 H20,A 错误;B由题图可知,线粒体功能受阻后由于供能不足,导致 K+吸收速率下降,说明细胞吸收 K+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 正确;C细胞无氧呼吸也能产生 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 正确;DO 2进出细胞方式是自由扩散,因此可推测氰化物中毒后,O 2仍能进入人体红细胞并与血红蛋白结合,D 正确;答案选 A。31.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以糖类为呼吸底物) ,- 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d 段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 ATP 中B. cd 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C. 运动强度大于 c 时,肌肉细胞二氧化碳产生量仍等于氧气消耗量D. 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 c,乳酸量大量积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