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1173476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郎溪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1、选择题(本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 。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B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C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D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2孔子非常推崇周公的政治,在他看来,实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正名” 。实现“正名” ,则须在“政” “刑”之外借助“德” “礼”

2、 。据此推断,孔子倡导“仁” “礼”学说的主要目的是A 恢复周代政治制度 B 扩大儒家思想的影响C 实现德治政治理想 D 变革周代的社会秩序3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4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 。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 。这说明荀子A违背了儒学的基本信念 B

3、关注现实充满事功精神C实现了儒法的完美结合 D政治诉求有理想化倾向5汉代民间的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特点是多神崇拜,最为流行的当属祖先崇拜。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祭祀祖先成为汉代民间的重要风俗。这反映了汉代A宗法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君权神授被人们普遍接受6孟子主张“制民恒产” “勿夺农时” “省刑罚,薄税敛。 ”董仲舒主张“限名田,以澹不足” “塞兼并之路”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得到统治者认同 B都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都抑制了土地兼并 D都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7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

4、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 “仁”是“天”的精神, “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构建“天”的哲学的目的是A神化儒学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性 B吸收道家、阴阳家的学说改造儒学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 D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儒家学说8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9宋代某理学家说:“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2如事君、事

5、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 ”由此可见该理学家A主张求理需循序渐进 B认为育人要因材施教C倡导教育需有教无类 D强调探寻事物的真理10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 ;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 。这一变化A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B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C不利于理学精神的推广 D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111936 年,历史学家范文澜以通俗的语言写成大丈夫一书,以“道德与事业并重,而着重点更在道德”的标准,选取了从西汉到明代的 25 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勇于为国捐躯的大英雄,并“希望每个读者也都学做大丈夫” 。这表明A道

6、德标准有助于理清历史人物的功与过 B史家应适应时代需要不断调整历史解释C呼应世俗趣味的历史写作才能体现其价值 D史家对叙事对象的选择彰显了其价值取向12朱之瑜(16001682)称:“宋儒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 ”颜元(16351704)认为:“程朱派头始终与尧舜孔孟无干,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 ”两人的本质意图是A抨击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 B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气C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扬弃 D宣扬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13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治

7、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这反映了黄宗羲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C主张恢复宰相制度 D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巢14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世人追求享乐致使社会风气败坏 B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C商品经济发展引发个性解放诉求 D思想统一的局面被打破1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 ”。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A批判君主专制、

8、保证人民基本权利 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C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16普罗泰格拉晚年,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被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这主要是因为他A公开提出了人文主义概念 B指责和批判古希腊民主制度C宣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 D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17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从理性角度研究人的哲学家,他一生都在探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从侧面反映出他A重视培养雅典公民的理性思维 B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C已认识到

9、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D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318.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统治阶层度过公社生活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这一主张A.否定了民主政体 B.规划了近代民主政治蓝图C.体现了理性精神 D.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鼎盛19.中世纪时代,西欧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是悲观绝望的,也是消极处世的;但 14 世纪以后,西欧人对生活充满了创新进取、冒险求胜、追求幸福的精神。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新的经济形态的萌发 B人性解放意识的觉醒C禁欲主义思潮的转变 D罗马教廷权威的打破20.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

10、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 ,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 。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运动A.创立了新的宗教派别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C.提出了新的宗教观点 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21教会宣称购买赎罪券可以拯救自己的灵魂,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因信称义” 。从本质上看“因信称义”A揭露了赎罪券对民众的欺骗 B削弱了罗马教廷的神圣权威C赋予了德国民众自由精神 D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教派的产生22 “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 ”为此,西欧掀起了A 文艺复兴运动 B 启

11、蒙运动 C 宗教改革运动 D 工人运动23孟德斯鸠在其出版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认为,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具有爱国家、爱荣誉、爱自由的美德。据此可知,该篇文章的主旨是A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 B赞美罗马共和制的诸多优点C研究不同政体产生的不同影响 D为法国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24.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这两段话本质上体现了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君权神授与人民

12、主权的对立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25.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A.批判神权统治 B.构建民权政府 C.鼓吹人性解放 D.主张平等自由二、主观题(本题共 3 题,第 26 题 22 分,第 27 题 16 分,第 28 题 12 分,共 50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建元六年,田蚡把不治儒家五经的博士官一律罢黜,排斥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他(董仲舒)的所谓大一统

13、,就是压抑诸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摭取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君权神授的理论,建议用儒家的纲常名教来维护封建统治。他也吸取了法家尊君抑臣的思想,主张用刑法加强统治。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清入关后,即以宗主视天下,同时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励精图治,完成了对边疆4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清王朝接受并发展了“大一统”思想。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重“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

14、于历史评断之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渍朝对“大一统”思想及其正统论的总结,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但也起到了统一思想,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管理,进而统一国家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历史背景。(1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对“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10 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因此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

15、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 。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但是,文艺复兴并非对古典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二 赎罪券的抨击,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认为同一切压迫者算账的时候到了。人文主义者热烈地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没收教产。一时之间,“九十五条论纲”成了民族战斗的共同纲领。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材料三 教权势力的顽固和疯狂,迫使新兴阶级的思想家抛开宗教外衣,投向公开的理性宣传。他们高唱“理性”的赞歌,向往“理性的王国” ,提

16、倡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把封建专制制度比作漫漫长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逐现实的黑暗,消灭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他们强调只有科学才能使人正确认识自然,破除宗教迷信,从而增进人类的福利,建立自由、平等、民主的新社会。摘编自法国通史简编(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新。(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赎罪券的抨击立刻燃起了燎原之火的原因。(4 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兴阶级思想家的政治要求,并分析其反封建斗争呈现出的特点。(8 分)5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中国古代 近代西方责任与自由 责任先

17、于自由,强调个人对他人、社会甚至自然界所负有的责任,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权利观念把焦点集中在个人对社会的要求,对自己权利的保护,忽视个人对社会、他人的责任。义务与权利 义务先于权利,强调相互承担义务,特别强调义务感,而不是声张个人的权利把个人权利放在第一位,认为个人权利优先于集体目标和社会共善。群体与个人 群体高于个人,强调个人价值不能高于社会价值,强调个人与群体的交融、个人对群体的义务,强调社群整体利益的重要性。个人权利优先,主张人人有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从事活动,认为以一种共同善的观念要求所有公民违背基本个人自由的。和谐与冲突 和谐高于冲突,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安土睦邻为先,追求和而不

18、同。强调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克服别人、占有别人,排斥异教。据清华大学教授陈来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整理上表是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与西方近代主流价值观的比较简表。从表中提取任意一条不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要求:概括准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6郎溪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C B B B B C B A B D B D C A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D C C A B C B A B B26 (1)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一统思想;

19、提出君权神授理论;以纲常名教来维护统治;以刑辅德思想。 (6 分,回答其中 3 点即可)背景:解决王国问题,巩固统一已经迫在眉睫;土地兼并现象、商人垄断盐铁和商业,严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汉初无为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匈奴势力正在威胁着汉王朝的统治。 (6 分,回答其中 3 点即可)(2)发展:剔除华夷之辨;推崇君主专制;构建政权承绪(延续)的正统论;确立“大一统”的历史评判标准。 (6 分,回答其中 3 点即可)影响:维护清朝的统治;有利于加强边疆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4 分,回答其中 2 点即可)27 (1)由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

20、化。(2 分)理解:借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2 分)(2)原因:天主教会对德意志人民的剥削和压榨;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德意志贵族试图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 (4 分,回答其中 2 点即可)(3)要求: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摆脱天主教会压迫;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特点:抛开宗教外衣,宣传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8 分)28不同点一;在责任与自由的关系上,中国强调责任先于自由,西方强调自由先于责任。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突出伦理道德意识,形成了个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西方近代以商品经济为主,突出个人的价值与作用,追求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不同点二:在义务与权利的

21、关系上,中国强调义务先于权利,西方强调个人权利第一。原因: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保障个体的生存,对他人、集体的义务为获得个人权利的前提;西方近代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通过个人努力获得利益,保降个人财产和自由、权利成为社会共识。不同点三:在群体与个人的关系上,中国强调群体高于个人,西方强调个人优先于群体。原因:中国古代稳定的农耕经济导致了稳固的宗法血缘关系,将个人置于宗法血缘关系的网络之中,使个人成为利益相关的群体中的一员,强调个人对集体的贡献和集体对个人的保护;西方近代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崇尚个人竞争、个体自由,形成了个人权利优先的意识。不同点四:在和谐与冲突的关系上,中国强调和谐高于冲突,西方强调个人自由,易导致利益冲突。原因:中国古代以以农耕为主,宗法血缘关系相对稳定形成了错综复杂、相互关联的人际关系,基于血缘关系和利益关系的需要,强调共同体内部、不同共同体之间的和谐,以保障共同的利益;西方近代的资本主义突出自由、竟争、最大限度地获取财富,导致了个人与他人、不同社会和区域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形成了弱肉强食的从林法则,于达到和谐(以上四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