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山东省曲阜夫子学校 2019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 11 月份阶段性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2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与民主一
2、样,正义也是一个源自西方的政治范畴,正义的历史可以说与西方政治思想同样古老。在西方语境中,正义指的是社会价值(权力、财富、身份、地位、名誉等)的分配原则,以及对这些社会价值实际分配状态的主观判断。显然,如果按照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的定义,把政治理解为对价值的权威性分配,那么,正义就是政治中最基本的原则或者标准。对这一点,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亚里士多德也有自己的认识,他明确表示, “公正是为政的准绳” ,因为“政治上的善即是公正,也就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代表了古希腊正义理论的最高水平。在他看来,正义原则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必定存在的平等与差异
3、两种关系,对平等的因素同等对待,对差异的因素区别对待。这两种处理平等与差异因素的原则,他分别称之为“算术上的均等”与“比例上的均等” 。正义的实现,就在于通过上述两项原则的结合与平衡,使每一个人都得到他们的应得之物。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政体是城邦的“形式” ,亦即城邦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它规定了一个具体的城邦中何为正义以及何为不义。由此出发,在不同的政体之下,人与人之间哪些方面相互平等、哪些方面彼此相异也就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并非人们之间先天存在的平等与差异的关系决定了政体的不同,而是不同的政体使人们彼此相同或者彼此相异。基于政体的差异,上述正义原则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体现为两种不同的
4、正义,即分配的正义与矫正的正义。前者指按照政体所要求的原则(身份、财富、品德、贡献等)对价值特别是政治权力进行分配,后者则通过在分配中参考其他因素,以实现对前者的矫正或者补充。这就意味着民主政体、寡头政体或者贵族政体都有它们各不相同的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民主政体要求在城邦重要的机构中平等地分配政治权力,同时考虑财富、贡献等使人们相互差异的因素,并使之在一些次要机构的权力分配中有所体现;寡头政体或贵族政体则要求按照财富或者身份的差别分配城邦中最根本的权力,同时考虑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一面,使每一个人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某些并不那么重要的决定。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上述不同的分配方案恰恰体现了这些政体的
5、内在要求,但关键在于它们采用不同的分配正义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补偿的正义。只有两者相互平衡,政体才能稳定持久。(选自正义原则的功能及其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实现 ,有删减)- 2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正义和民主都是源自西方的政治范畴,二者的历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同样古老。B对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就是政治,所以正义是政治中最基本的原则或者标准。C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对正义的理解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支持与赞赏。D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上的善即是公正,也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所以公正是为政的准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一段通过
6、分析戴维伊斯顿及亚里土士多德对“政治”或“正义”的理解,让我们认识到了“正义”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B第二段引述亚里士多德的看法阐明了正义原则的功能以及如何实现正义;第三段则论述了根据政体差异,对正义原则进行的相应调整。C文章几处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代表了古希腊正义理论的最高水平D文章最后一段按照先总说,再分说,再总说的思路,具体论述了“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中体现的政体的内在要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亚里士多德将同等对待平等因素的原则,称之为“算术上的均等” ,将区别对待差异因素的原则,称之为“比例上的均等” 。B
7、“算术上的均等”与“比例上的均等”相互结合与平衡,使每一个人都得到他们的应得之物,才能实现正义。C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体是城邦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政体规定具体的城邦中何为正义何为不义;不同的政体使人们彼此相同或者彼此相异。D不同政体根据自己的内在要求,施行不同的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民主政体在分配和矫正的过程中更能把握两者间的平衡。(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绣朵花当补丁张金凤“补丁”是个旧词,已经逐渐遥远,也许有一天会从我们的词典中走失。我有幸学会粗糙的针线活,得益于母亲教给我的打补丁的人生真谛。我有一个精巧的针线笸箩,是母亲作为陪嫁郑重送给我
8、的。针线笸箩是母亲亲手糊制,她把旧报纸捣成糊糊,搅拌些防虫的药材和糯米汁,然后依着模子糊成。纸糊的针线笸箩像个圆形的小箱笼,顶上还带着盖子,内里朴实的笸箩外层用彩色蜡花纸装饰,就显得绚丽美观,这就像母亲的生活哲理,内里是朴素的,却经常想办法给生活添点花色。针线笸箩里有母亲精心准备的嫁妆:一把锋利的剪刀,一捆花花绿绿的彩线,大小不同的银针、顶针、针锥,小巧的粉布袋,还有一些花花绿绿的崭新布片儿。给我展示这特殊的- 3 -嫁妆,母亲说,现在虽然很少动手做衣裳,但居家过日子,还是需要一个针线笸箩,扣子掉了需要钉,裤脚儿开了需要缝,以后的日子里,你用得着这个。陪嫁针线笸箩是我家乡的风俗,在那个一切都要
9、动手做的年代,针线笸箩就代表了女红,裁裁剪剪,缝缝补补,针线活儿是女人们的舞台和生活主色调。可是商品时代,改个裤脚儿都有专门作坊,一个针线笸箩似乎只是顺应母亲传承风俗的心意而已。结婚之后,我把针线笸箩作为一件古董收藏,不久,我又诚心实意地把它从衣柜深处请出来。先生的衣服纽扣松了,怕不小心把纽扣掉落在外边,难以配上同样的,只能急忙找出针线笸箩,防患于未然,将那松动的和未松动的扣子,逐一牢牢固定;又过了不久,我有件衬衣的纽扣“不辞而别” ,幸亏我及时发现遗落在地上的它,于是也赶紧拿针线“规劝”一番此后的日子里,我就端着针线笸箩开始一个家庭妇女缝缝补补的生活。生活中难免在柴米油盐和烟熏火燎中生出磕磕
10、绊绊,有一个个隐约的窟窿。但怎么能轻言放弃呢,我们需要以无比虔诚的心穿针引线,用细密的情感和针脚,缝补它的裂痕和伤口。我结婚已经二十多年,母亲也已离世十余年,但是她送我的针线笸箩一直陪伴着我,我越来越珍惜它。因为小小的针线笸箩里面蕴含着多少生活真谛和母亲的祝福。那一小布袋大小不同的扣子是生活的备胎,有些东西,丢了是找不回来的,你必须另外挑选哪怕逊色一点的及时补上去,就算花色不相同,也弥补了残缺。人生哪有那么完美,残缺了,生活就风侵雨蚀,一颗纽扣及时地守住你的内心,安抚你的困窘。那些小小的布片儿,就是生活的补丁,用剪刀来挑选、裁剪,用它们来填补生活的漏洞。缝补,自然不是原装,不会完全符合原初的梦
11、想,但缝补就是不放弃,就是让抛锚的车继续旅程。生活是粗粝的,随着岁月的打磨,伤痕会很多,我们需要这种缝缝补补的精神。那顶针是一个小的圆环铁箍,银白色的戴在手上,像戒指一样好看,乡下的妇人和老婆婆,经常手戴着顶针,那是实用,也是美,更是生活的智慧。顶针的表面有许多小小的凹孔,来迎接针的尾部,一根细小水滑的银针,需要扎透厚厚的衣裳和布壳子。那些坚硬的生活块垒,一根滑溜溜的细针难以顺利穿透,顶针恰恰给它一种依靠和力量。生活中有些坚硬尖锐的关口,是很难顺利通过的,所以需要内心打磨一个顶针,对着那些磐石一样的坚硬处,迅速地推进你的针,到达你的目的地。针锥有粗大的针尖,还有倒钩,手握的部分是一块沉甸甸的铁
12、柄,这是更坚硬的精神支撑,在遇到巨大障碍的时候,用它先去打头阵,将一切阻碍洞穿后让我们的针生活的理想从容通过。粉布袋是一个沉默的荷包,内有一包粉末和一根来回拉伸的线,缝被子、棉衣的时候,需要针线长途跋涉,一根粉线引导着针线走得不偏不倚,走出一条漂亮的直线。 一个小小的针线笸箩里,承载着宏大的人生和无边的智慧。使用针线笸箩的过程中,我慢慢明白,母亲的一生为什么过得从容而不乏辉煌,她就是用一种缝补的精神去裁剪人生,那些苦难、繁琐、裂痕,一地鸡毛的琐碎和冗杂,都被母亲果断地剪下丢弃,用一块新的心气儿去打补丁,将生活的粗粝和残损遮盖过去。粉布袋、剪刀、顶针、五彩的线,绣朵花儿当补丁,这就是母亲的人生。
13、(2018 年 7 月 7 日人民日报第 12 版,略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中的“小小的针线笸箩”在行文结构上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能自然巧妙地将文- 4 -章的有关材料连缀起来,使文章井然有序。B “我有件衬衣的纽扣不辞而别于是也赶紧拿针线规劝一番” “粉布袋是一个沉默的荷包”运用了比拟的修辞,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C文章中“小小的针线笸箩里面蕴含着多少生活真谛和母亲的祝福” ,是我在使用针线笸箩的过程中才慢慢懂得的,更是寄托了我越来越珍惜它的原因。D文章叙述真实,感悟自然,取材富有生活气息,描写细腻,运用比喻、拟人、排比
14、等修辞手法,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5文章中说“一个小小的针线笸箩里,承载着宏大的人生和无边的智慧”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分)6文章中有实写和虚写,虚实结合。这种写法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绿色消费,是指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崇尚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它包含三层含义:其一,倡导消费者和企业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绿色产品;其二,在消费和产品生产销
15、售时关注相关废弃物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其三,引导消费与生产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换个角度来讲,就是消费数量应适度性和减量化;消费结构要合理平衡;消费模式以消费行为带动生产、流通及废弃物处理全过程的绿色化。 (摘自胡术刚、栾小凯、牛海丽我们距离绿色消费还有多远 , 光明日报2018 年 01 月 27 日 09 版)材料二:中国人均土地和人均资源拥有量不足的国情,决定了绿色消费在中国的重要性。首先是必须控制对资源的消费,将节约为先贯穿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基本消费活动。同时,还必须分清消费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有两个相反的方面。消费数量的
16、提高确实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如果消费不是绿色的,就有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我国应高度重视绿色消费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消费者选择商品应将绿色化作为一项很重要的标准,拒绝耗电、耗水、寿命短、排污多的产品,这必然会促进生产厂家向生产出售绿色产品的方向努力。现在社会上仍有很多不够绿色的消费活动,虽然程度不同,类型不同,而且很难建立统一的标准,但追求奢侈、讲究阔绰的消费观念是必须摒弃的。(摘自钱易以绿色消费促绿色发展 , 经济日报2016 年 4 月 5 日 13 版)材料三:2011-2015 渗透率提升状况- 5 -图表 1 在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绿色渗透率变化图表 2 绿色人
17、群渗透率在不同城市的发展趋势【注】绿色消费者是指那些关心生态环境、对绿色产品具有现实的购买意愿和购买力的消费人群,他们具有绿色意识,并已经或可能将绿色意识转化为绿色消费行为。(摘自中国绿色消费者报告 ,中国经济网 2016 年 8 月 3 日)材料四:德国颁布实施的电力输送法明确规定,电力运营商有义务有偿接纳在其供电范围内生产出来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政府则给予电网运营商必要的财政补贴,偿付金额最少为其从终端用户所获平均受益的 80。日本则颁布实施了绿色消费法 ,优先采购资源再生产品,借以引导和支持企业对环境的保护。美国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和推动绿色消费。如出台了联邦政府采购法 ,对政府绿色采购
18、做了详细规定,并以联邦法令与总统行政命令作为推动政府绿色采购的法律基础。发达国家政府积极承担对全民进行绿色教育的责任,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采取不同方式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全民的环境知识和绿色消费知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意识。2005 年,日本政府有关部门曾经对绿色采购的实际成果进行了调查,60以上的市民认为,他们常常留意购买对环境友好的商品。40以上的市民认为,在价格相同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购买再生产品。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制定绿色标志制度,如德国的“蓝色天使标志” 、美国的“再生标志”等,使绿色标志和价格、质量一样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摘自国外巧推绿色消费打造“节能消费者“
19、发达国家推进绿色消费经验 , 国际先驱导报2016 年 3 月 31 日、 湖南日报2012 年 4 月 25 日)- 6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绿色消费的作用是消费者通过理性消费减少损失浪费而避免损害自然环境和公众健康。B扩大消费会拉动经济增长,但其消费如果不是绿色消费,就可能对生态环境等造成破坏。C从 2011-2015 年,绿色渗透率在各年龄阶段人群中均有所增长,在 23-28 岁群体中增长最快。D一些发达国家不仅出台绿色消费法令,制定具体措施,而且对全体国民开展绿色教育。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20、消费者在合理的消费结构中适度适量消费,并激发生产厂家、流通方和废弃物处理者追求绿色化,这可以称为绿色消费。B在中国有必要倡导节约意识,引导民众树立节约意识,认识到比奢侈、比阔气的消费行为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必须摒弃。C绿色消费意识有时没有转化为绿色消费行为;2011-2015 年,城市不分一二三四线,绿色人群渗透率的发展趋势几乎一致。D美国、德国、日本都有绿色消费的法律法规,其中日本还对消费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其推行绿色消费工作最能见到成效。9如果中国在高中阶段学校开展绿色教育,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
2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 (荀)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表为司空祭酒。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 :“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
22、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大破之,尚及兄熙走辽东。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则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 7 -
23、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 ”谥曰贞侯。子奕嗣。(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四郭嘉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B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C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D.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4、 ( )A太祖:文中指曹操,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谥号太祖。B乌丸:又称“乌桓” ,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级嫔妃去世。D邑:古代常用来指诸侯的封地或大夫的采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郭嘉知人善鉴,慧眼识主。他看出袁绍优柔寡断,难成大业;经荀彧引荐,他认为曹操才是自己要侍奉的君主。B郭嘉多谋善断,料事如神。太祖准备远征袁尚和乌丸,部下多人担心刘表会趁机袭击许昌,郭嘉缜密分析,消除太祖顾虑。C郭嘉遇事通达,君臣相知。郭嘉生前曹操多次亲自问疾。他去世以后,曹操评价他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
25、出谋划策,功绩卓著。D郭嘉英年早逝,令人遗憾。他的死为曹操留下很大的遗憾。 三国演义中写到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叹息不已: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2)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9 分)八尺 顾炎武 八尺孤帆一叶舟,相将风水到今秋。曾来白帝寻先主,复走江东问仲谋。海上鱼龙应有恨,山中草木自生愁。凭君莫话兴亡事,旧日长年已白头。【注】八尺,地名,在今江苏吴江,八尺又形容为八尺孤帆。顾炎武(1613-1682) ,明末清初思想家。本诗作于
26、清顺治六年(1649 年)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描写出一个苍远悲愁的场景,这叶孤帆犹如飘零无依的诗人。- 8 -B颔联写诗人驾着孤帆来白帝访刘备,下江东问孙仲谋,采用了虚写的手法。C颈联写海上的鱼龙、山中的草木,寄托着作者心中绵绵的愁绪和遗恨。D本诗沉郁深厚,感慨兴亡,悲沉苍凉中带着一些激越之感。15.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 1 分,共 6 分)(1)在十则中, “ , ”两句阐述了学习与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士
27、大夫耻学于师的原因:“ , 。 ”(3)杜甫在登高中以诗句“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涵着与衰弱的生命顽强抗争的精神。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薜荔”是古诗文中 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 ,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 ,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
28、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 ,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 )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薜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司空见惯 同流合污 青云直上 心驰神往B层出不穷 随波逐流 青云直上 爽心悦目C司空见惯 随波逐流 扶摇直上 心驰神住D层出不穷 同流合污 扶摇直上 爽心悦目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
29、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B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C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薛荔抒情。D古代文人大多仕途困惑或怀才不遇,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若是睛朗的夏日,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B若是天气睛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C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D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20下面是某校校庆公告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述不妥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 分)-
30、9 -作为某县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坚持实验性、示范性,在徽文化的深厚滋养中,广育英才。学校拟定于 2018 年 10 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举办 90 周年校庆活动。为办好此次校庆活动,我校特面向各届校友,征集在校期间惠存的校徽、校服、奖章、笔记和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并籍此向您们发出诚挚邀请。欢迎拨冗光临此次盛会,共商学校发展大计。特此公告,敬请传达。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 时至今日“限塑令”已经实施了 9 年, ,甚至让人们感到塑料袋的使用量比以前更大了。面对塑料袋产业的各个相关方,
31、政策执行陷入监管之难。首先,塑料袋几乎渗透到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强大的监管力量,面对洪水般的生活细节也难免捉襟见肘,这导致 。其次,塑料袋生产商、销售商有巨大利益,也就有了逃避监管的动机。另外,消费者由于享受着塑料袋带来的便利, 。总之,监管有难度,生产、销售有利益,消费有依赖,使得限塑令陷于空转、难以落实。4、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1864 年的一天,哈佛大学图书馆突发火灾,数百本哈佛牧师捐赠的重要图书被焚毁一空,只有一本书幸免于难前一天晚上,它被一位学生违规(哈佛大学校规规定图书馆的珍贵图书只能留在图书馆阅览)带回了宿舍。次日,这名学生把书交
32、还给学校,这本书也成了哈佛牧师捐赠图书的孤本。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哈佛大学召开校会,校长对该学生提出了表彰,对他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开除这名学生。在中国一所中学,课间,两名学生打闹,不慎将走廊的橱窗玻璃打碎。当时周围虽然没有其他人,但是两名学生还是主动到校长室去说明情况,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打闹了。校长表扬了两名学生,并认为他们认错态度极好,便不要求他们赔偿学校玻璃被打碎的损失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10 -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A“二者的历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同样古老” ,文中
33、并无依据,原文“正义的历史可以说与西方政治思想同样古老” 。B 强加因果。原文是假设关系。C“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支持与赞赏” ,二人观点相通,但并不能说明亚里士多德支持与赞赏他,戴维出生于亚里士多德之后)2C (C 项,文章阐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非是为了证明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代表了古希腊正义理论的最高水平,而是为了让读者理解正义原则的功能)3D(“民主政体在分配和矫正的过程中更能把握两者间的平衡” ,文中并无依据)4 (3 分)D 错在排比修辞。5 (6 分)人生的内里有时是朴素的,但会带来丰富多彩的人生。人生(生活)不轻言放弃,需要用心用情来对待人生(生活)的困境。人生不完美(有残
34、缺) 、生活有残缺,需要守住内心需要缝缝补补的精神。人生中有难关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需要强大的内心、不懈的奋斗,以从容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生活的苦难、繁琐、裂痕,需要乐观来对待,活出精彩。 (从文中“打补丁”来遮盖,经过“缝补” ,开出花朵可提炼出) (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一点给 2 分)6 (6 分)围绕“小小针线笸箩”来实写(可以从真实的叙述或细致的描写或准确的说明来举例) ,使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富有感染力:在实写基础上虚写,述生活哲理(如缝缝补补的精神等) ,引人深思,给人教益,丰富了作品的内容。虚实的巧妙结合,既能表现“小小针线笸箩”是作者生活的陪伴、作者对它的珍惜之情,又能表现出“小小
35、针线笸箩”蕴含的生活真谛,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使主旨内蕴更深刻。 (每点 2 分)7 (3 分)A(“以避免损害自然环境和公众健康”错误,原文第一则材料的第一段中表述为“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 , )8 (3 分)D(“其推行绿色消费工作最能见到成效” ,于文无据, )9 (6 分)学校围绕绿色消费理念,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开展绿色消费活动调查,发布调查成果引导大家树立绿色消费意识;学校张贴并宣传绿色消费标志,政府指导学校开展绿色消费的法律法规进校园。政府组织编写绿色消费知识读本,学校用其传播绿色消费知识;成立关于绿色消费的学生社团,通过榜样带动更多的人树立绿色消费意识;研究
36、绿色消费、环保的专家学者到学校举办讲座,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色消费理念。 (每点 2分,意思相近即可,答出其中三点即可给满分)10 (3 分)C11 (3 分)A(“太祖”是庙号。 )12 (3 分)C(原文“问疾者交错”是指太祖派去看望的人多,无亲自之意。 )13 (1)明智的人对考察核选君主一事,十分谨慎,所以一百次行动就能一百次成功,因而功名可以成就。 (审、量、举、状语后置各 1 分:句意顺畅 1 分)(2)现在我军行军千里攻击敌人,军用物资很多,难以取胜,况且敌人听到消息,必定有所戒备。 (辎重、趣利、彼、为备各 1 分:句意顺畅 1 分)参考译文:- 11 -【参考译文】郭嘉字奉孝
37、,颍川郡阳翟县人。起初,郭嘉到北方去拜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对考察核选君主一事,十分谨慎,所以一百次行动就能一百次成功,因而功名可以成就。袁公只想效法当年周公礼贤下士之举,但却不知晓用人的奥秘。做事头绪太多,把握不住要领,喜好谋划,却没有决断,要想和这样的人共同拯济天下大难,成就霸王大业,太难了!”郭嘉在这时随即离开了袁绍。荀彧便推荐郭嘉。曹操召见郭嘉,纵论天下大事。曹操说:“使我成就天下大业的,必定是这个人了。郭嘉从曹操那里退出后,也高兴地说:“他真的是我能为之效命的主上啊!”曹操表荐郭嘉为司空祭酒。曹操将要去征讨袁尚及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的乌丸。部属中许多人担心,刘
38、表会派刘备乘机袭击许县来征讨太祖,郭嘉说:“操公虽然威震天下,但那乌丸依仗其地处僻远,必定没作防备。可趁其没有防备,我军突然袭击,定可取胜。况且袁绍对汉人和乌丸人都有恩德,而袁绍兄弟还在那里。现在魏对青、冀、幽、并四州的百姓,只是用威势使他们归附,还没有加施思德。舍弃这四州而南征刘表,那袁尚必然凭借乌丸的资助,招纳为其主拼死效命的人,乌丸一动起来,汉胡百姓都将回应,只恐青、冀二州就不是我们所有的了。刘表这人,不过是个清谈虚夸的空谈家罢了。他自知其力不足以驾驭刘备,若是重用刘备,又担心不能控制;轻任刘备,那么刘备不会为他效力。因此,即便我们倾全力远征乌丸,曹公也用不着担忧什么了。”曹操于是率军出
39、发。来到易县时,郭嘉说道:“用兵贵在行动迅速。现在我军行军千里攻击敌人,军用物资很多,难以取胜,况且敌人听到消息,必定有所戒备;不如留下辎重,轻装兼程进发,出其不意。 ”曹军大破敌人。袁尚和他的哥哥袁熙逃往辽东。郭嘉精通军事,有谋略,看事情通达。太祖说:“只有郭奉孝能懂得我的意图。 ”三十八岁时,郭嘉从柳城回来,病得很重,太祖多次派人问疾。等到郭嘉去世,亲自前往吊唁,十分哀伤,对荀攸等人说:“各位和我辈分相同,只有郭奉孝年纪最轻。平定天下的事情完成后,想要把后事交托给他,可是郭奉孝中年天折,这是命啊!”于是上表文说:“军祭酒郭嘉,从征伐军阀至今十年,每每有大的决策,临敌制定决策,我没有做出决定
40、,郭嘉就已经确定计谋。平定天下,谋略的功劳很高。不幸短命,事业没有完成。追思郭喜的功勋,实在不能忘记。可以增加八百户的封邑,加上之前的封邑,一共一千户。 “赠给他贞侯的谥号。儿子郭奕继承勋业。14 (3 分)D(没有激越之感。 )15 (6 分)家国沦亡以后凄惶悲伤、飘零无依的心情在明末清初动荡中作者不屈从命运安排、期望挽救衰颓国势的民族情感往事不堪回首、旧日的希望只换来鬓发斑白的深挚的悲痛。 (每点 2 分)16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7.C 第一处: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41、。文中指“薜荔”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见,用“司空见惯”更恰当。第二处: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根据下文“活出自己的精彩”等可知,用“随波逐流”更恰当。第三处:扶摇直上:形容地- 12 -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前者可用于事物也可用于升职;后者只用于升官又快又高。根据语境,用“扶摇直上”更恰当。第四处: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爽心悦目: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文中是指诗歌描写生动,不是指眼前景色美好。故用“心驰神往”更恰当。故选 C。18D 题干要求选出“文中画横线的
42、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文中划线句子“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语病主要是不合逻辑,修改的关键是把句子的逻辑关系理顺。A、B 两项, “身处逆境”包括了“仕途不顺”及“怀才不遇”的情形。不能并提。C 项, “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的说法绝对。且“仕途不顺”与“怀才不遇”有交叉,不合逻辑。D 项的修改最恰当。故选 D。19B 题干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 ,仔细阅读文中括号上下文内容与四个选项,根据括号所在的上文已经交代“夏天来了”这里就不要再说“夏日” ,上文说了“风雨雷电” ,这里说“天气晴朗。 ”先说阳光照
43、射,后说仿佛彩霞,这样更符合逻辑,故选 B。20 (5 分)”示范性”后加“办学特色”:“惠存”改为”珍藏”:“和”改为“等”:“您们”改为“你们”或“您”:“敬请传达”改为“请周知”或“敬请转告” 。 (每处 1 分)21其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2 分) 政策的执行效率较低(或监管有难度) (2 分)已养成难以割舍的消费依赖(2 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2.作文【命题意图】A、近来,中央一再强调要“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这实际是政府向百姓表态,承诺会注重制度的建设,注重制度的完善。而通过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宣传、贯彻这方面的精神,无疑是最佳的机会。并且,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制度建设
44、层面的问题,可实际这又是一个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的问题,值得学生理性地去思考、探讨。B、纵观高考命题,越来越强调学生要具有思辨能力。本次命题的两则材料反映的是“规则与人情” ,审题、立意、构思、行文都要求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审题立意】材料一:假如是一名学生违规将书带出图书馆,因此受到校规的惩处,那么这件事就很简单明确,而这个材料的复杂之处就在于:当晚发生火灾,此书成为哈佛图书珍藏馆唯一存世珍品。书可私藏,无人知晓,私自带书之事即可瞒天过海,但如果隐瞒,虽个人利益不受损,但内心必不安,会受道德谴责;如果学生交出图书,那么个人利益必受损,会受校规惩处被开除,但内心会获得安宁,实现自我救赎。学生交还
45、了图书,校长感谢他,是因为他的诚实,肯定他的人品,所以可以从“诚实是为人之本” “承担责任” “道德感化”的角度立意;校长开除他,是因为校规不可违反,所以可以立意“规则至上” “敬畏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 “规则是良好风气最有力的看守者” “用规则看守一切” 。材料二:两名学生打闹,不慎将走廊的橱窗玻璃打碎。当时周围没有其他人,如果不承认,没有人知道,但如果隐瞒,虽个人利益不受损,但内心必不安,会受道德谴责;如果主动承认,要赔偿玻璃,会受校规惩处。但他们还是主动到校长室去说明情况,承认错误,并- 13 -保证以后不再打闹了。校长表扬他们,是因为他们的诚实,肯定他们的人品,所以也可以从“诚实
46、是为人之本” “承担责任” “道德感化”的角度立意;校长不要求他们赔偿学校玻璃被打碎的损失,是主观判定,损失却由学校(纳税人)来承担,所以可以立意“人情岂可凌驾于规则之上” 。两则材料放在一起,如果只抓住它们的共同点,可以立意为“诚实是为人之本” “承担责任” ,但这种立意只是符合题意,但流于俗套,不容易出类拔萃。因此思考相同点中的不同的处理结果,最好的切题立意应该是探讨“规则”与“人情” 、 “规则”与“道德”的关系,可以立意为:规则高于道德;法理大于人情;人情岂可凌驾于规则之上;从学生事件处理结果看中西方对待“法”与“情”的异同。四、素材积累1、规则,让人别无选择在一次世乒赛上,瑞典选手瓦
47、尔德内尔与我国选手正进行一场精彩比赛,那是一场极重要的赛事,关系着两位运动员能否顺利闯入决赛,所以双方打得特别卖力。选手的连贯对接、锐利扣杀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却是那位瑞典选手,渴望登上世界乒坛宝座的一个职业国家队员,在关键时刻绽放出了人性的光辉,使我看到任何比赛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在比赛的收尾阶段,双方依然打得难解难分,比分各不相让,对方每一记失误都会给自己带来一分胜算,自己的每一次成功扣杀都会给胜利加上砝码。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我国选手在一次回防中,将球匆忙打向对面,如电光火石般落在桌沿外,因为动作太急骤了,在经历了短暂的寂静之后,赛场上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位瑞典选手因我国选手的失
48、误而赢得了比赛。然而,在喧闹沸腾的赛场上,大家看到了一个孤零零但执著的手势高举着,原来是瑞典选手在向裁判和观众示意:我国选手打的是擦边球,后者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大家在明了事情的真相后,既对这位瑞典选手没有赢得比赛而感到惋惜,更以热烈的掌声回报他的坦荡和率真的人性。赛后,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举起那个手势的时候,他说:“规则,让我别无选择!”这是一种怎样的人格?它能让晦暗变得明亮,让卑劣变得崇高,让狭隘变得宽广,让一切精神作弊者和名利欺骗家在它面前显得渺小猥琐、黯然无光!这是一种坚守公平的人格,一种恪守规则的力量。2、遵循法律规则的律师张思之,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中国最有威望的法律人,一个按法律规则
49、做事的人。他是盾,矗立在道德的前沿,寸步不让;他是剑,扬眉出鞘,直指邪恶,绝不姑息。烈火锻造铁血律师,两袖清风忠诚卫士。他一生做一个“驯服者” ,但从未屈服,从未向所谓的真理低头。在那个已经不把高尚当做墓志铭的时代,他选择为良知而辩论,他铿锵有力的辩词如烈火一般烧透黎明前的黑夜,那是荆棘丛里一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震撼心灵的辩词,这一切,只是按法律的规则行事。张思之,他用自己的热血,在中国的大地上犁出前进的血脉和希望,滋润了我们日渐枯萎的良心。他的存在和执著,承载着一个现代国家的法制梦想。【参考例文】- 14 -秩序与人情同样是犯错,处在不同国家的两方人却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