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泰安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 文 试 题 2018.10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 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 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
2、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
3、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特续性。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 “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 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衷。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
4、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 2 -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义,志以天下为芬” ;强调“君子喻于义” “君子坦荡荡”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强调“失信不立” “一诺千金” ;强调“仁者爱人” “与人为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穷则独
5、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和传统中庸的思维方式联系紧密,是塑造中国大国气质的重 要因素。B 中 国 是 所 有 国 家 中 历 史 最 长 的 国 家 , 因 此 , 中 国 的 大 国 气 质 中 沉 淀 着 深 厚 的 历 史 底 蕴 。C一个大国的气质必然
6、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有其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D从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中催生出独特的价值体系,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具有 重要影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 章 由 “大 国 气 质 ”这 一 概 念 说 起 , 从 而 引 出 后 文 对 “中 国 的 大 国 气 质 ”的 分 析 论 述 。B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中心论点。C文章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独特性。D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7、是(3 分)A如果一个大国没有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那么它就谈不上有什么大国气质。B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就无法形成中国的大国气质,更谈不上形成持续稳定的 大国气质。C中国所表现出来的“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 行为方式。D只有遵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本题共 3 小题, 15 分)- 3 -东 藏 记宗 璞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蓝得丰富,蓝得慷
8、慨,蓝得澄澈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下,哦!有这样蓝的天!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日寇飞机首次袭击昆明,玷污了纯净的蓝天和瑰丽的白云。空袭威胁着昆明。跑警报已经成为昆明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像吃饭 睡觉一样占一定的时间。有一阵空袭格外频繁,人们早早起身,烧好一天饭食,不等放警报便出城去,到黄昏才回家。有一阵空袭稍稀,人们醒来后最先想到的还是今天会不会有警报。如果有几天没有,人们会在菜市上说点废话:“日本鬼子轰炸没有后劲,飞机给打下来了。 ”“几架?”“十多架。 ”“我听说二十多架!”说完这些无可追究的话,哈哈一笑走散。日本空军大概在养精蓄锐。让昆明人享受了几天平安之后,又一次大举轰
9、炸 了昆明。随着警报声响,明仑大学的师生都向郊外走去。他们都可谓训练有素了,不少人提着马扎,到城外好继续上课。一个小山头两边坡上,很快成为两个课堂,一边是历史系孟樾(字弗之)讲授宋史,一边是数学系梁明时讲授数论。孟樾讲到周濂溪的太极图说。梁明时讲到第一位对数论作出巨大贡献的欧洲人费马。 “现在说到无限下推法:形如 4n1 的一个质数可能而且只能以一种方式表达为两个平方数之和”这些玄妙的话传入历史系学生的耳鼓。数学系学生则听见“太极图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两位先生有力的声音碰撞着,大家听得都笑起来。紧急警报响了,讲课依然进行,没有人移动。传来
10、了飞机的隆隆声 ,仍然没有人移动。空中出现了轰炸机,排成两个正方形,黑压压的,向头顶飞来。愈来愈强的马达声淹没了讲课的声音。两位先生同时停止了,示意学生隐蔽。“升空了,我们的飞机升空了!”学生们兴奋地大喊。只见我们的飞机只有两架,正勇敢地升空迎战。下面高射炮也开始射击。但究竟火力太小,敌机仍然从容地飞,开始按着次序俯冲投弹了。一声声爆炸,震得地面都在跳动。 “新校舍起火了!”好几个学生同时叫。只见新校舍上空浓烟滚滚,是中了炸弹。“卣辰!卣辰在实验室!”弗之猛然想到,心里一惊,恨不得走过去看个明白。庄卣辰本来已经接受劝说,不守实验室,参加跑警报。近来因为学校购买了两件珍贵仪器光谱仪和墙式电流器,
11、他总觉得走开不放心。几次空袭都没有飞机来,他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不如留着看书思考问题,倒是清静。光谱仪的核心是光栅,体积不大,可以拆下带走,但卣辰觉得带出去不安全,总之是不如守着。他坐在实验桌前,读一本新到的物理杂志,那是 1938 年春剑桥大学出版的。四周很静。他解开长衫领扣,读得专心,没有听见远处的隆隆声。及至飞机轰鸣直追头顶,他才猛然意- 4 -识到敌机来了。窗外红光一闪,巨大的爆炸声震得他跳起来。眼看着一排排校舍倒塌下来,洋铁皮屋顶落下时发出金属的声音。 “这样近!”他想,下意识地取出光栅掩在衣襟中,又把值夜的棉被盖住电流器,才走至门外。敌机飞得很低,似乎对准了他,机舱中的人清晰可
12、见。又是一声天塌地陷般的巨响,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庄卣辰醒来时,发现自己好好站着。他倒不了,因为半截身子埋在土中。他仍紧紧抱着光栅。光栅完好无损!这时还没有放解除警报,人们纷纷回到新校舍来救护。人们跑过来时,见庄先生如一尊泥像,立在废墟上,眼泪将脸上泥土冲开两条小沟。庄先生在哭!人们最初以为他是吓的,很快明白了他哭是因为高兴,为光栅的平安而高兴!“发现两个人!恐怕已经死了!”救火的人跑过来报告。很快有学生认出,两位死者是化学系学生,参加步行团由长沙到昆明的。他们像千百万青年一样,有热血,有头脑,有抱负,原是要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的,可怜刹那间便做了异地望乡之鬼!火场上飘过来白烟,似要遮住一切。孟
13、弗之和梁明时,还有其他人等都肃立,良久不语,一任浓烟缠绕。只有那蓝天依旧,蓝得宁静,蓝得光亮。它没有留下一点敌机破坏的痕迹,它这样宽阔,这样深邃,连妖魔鬼怪也都能融成美丽的蓝。(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有警报时,大学的不少师生提着马扎,到城外继续上课;没有警报时,市民在菜市上说点废话。说明民众已对空袭不以为意,侧面反映出空袭之频繁。B庄卣辰不愿意参加跑警报,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总是留在实验室看书思考问题,乱世中依然坚持学术研究,主要是因为他不放心光谱仪和墙式电流器。C小说以明仑大学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为背景,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孟樾、梁明时、
14、庄卣辰等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D两个学生在空袭中不幸遇难, “做了异地望乡之鬼” ,故事曲折离奇,情节跌宕起伏,写出了炮火硝烟中的冷酷与残忍。 5.文中多次写到蓝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6宗璞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这些乱世中以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 5 -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一束光每秒钟传播 186 万英里,约 30 万公里,也就是 7 倍
15、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 8 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 8 光分。一束光在 一年之内约穿过 10 万亿公里的空间,这个单位称为 1 光年。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l0 33。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 。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材料二:现代大
16、爆炸理论目前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它预测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来自于暴胀,即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以指数形式膨胀。宇宙学家普遍认为,一旦开始,在宇宙中的某些区域内,它就永远不会停止。在这些区域内,量子效应会使暴胀永远进行下去。所以从整个宇宙来看,暴胀 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在这个被称作“永恒暴胀”的理论中,我们的可观测宇宙只是一个宜居的“口袋宇宙” ,是一个暴胀已经停止而恒星和星系得以形成、生命得以出现的局部区域而已。2017 年接受采访时,霍金表示:“永恒暴胀理论通常预测我们的宇宙像是一个无限的分形,其中布满被暴胀海洋分隔开的不同的口袋宇宙。一个口袋宇宙中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可能和另
17、一个口袋宇宙中的定律完全不同,这样就共同组成了一个多重宇宙。 ”在采访中,霍金表示他不是多重宇宙理论的支持者, “因为如果多重宇宙中不同的宇宙太大甚至是无限大的话,这个理论不可能被检验。 ”(摘编自鞠强最后的论文:霍金没有留下确定的答案 )材料三:预言宇宙的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我曾经起过一个念头,要写一本题为“昨天之明天:未来历史”的书。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但是尽管有这些失败,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科学家相信宇宙受定义很好的定律制约,这些定律在原则上允许人们预言未来。但是定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这意味着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后续行为的快速
18、增大的改变。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然而,宇宙大尺度的行为似乎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所以,人们可以预言,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最- 6 -终将会坍缩。这要按照宇宙的现有密度而定。事实上,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如果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 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摘编自史蒂芬霍金宇宙的未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生活中常用的度量单位在面对浩瀚的宇宙时会失去价值,人们将速度和距离结合,创造出“光年”来度量宇宙中
19、的距离。B. 永恒暴胀理论认为,一方面人类可观测的宇宙是一个暴胀暂时停止的局部区域,另一方面,暴胀在某些区域内永不停止。C. 地球处于宇宙之中,但它并不是宇宙的典型代表,行星、恒星或星系在空旷、寒冷的宇宙典型环境中数量稀少。D. 在霍金看 来,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曾经预言过未来,但这些预言大多是错误的,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仍然没有放弃预言未来。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取决于宇宙的现有密度,而临界密度的事实似乎表明,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多重宇宙是宇宙从过去到未来的趋向。B. 按照永恒暴胀理论进行假设,如果宇宙中的若干局部区域发生了暴胀停止,恒星
20、、星系、生命以及宜居的“口袋宇宙”或将出现更多。C. 霍金认为,多重宇宙理论只存在于理论层面,因为不同的定律在口袋宇宙体积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被检验,其差异性也就难以验证。D. 定律允许人们预言未来,而初始状态微小的改变对后续行为会产生快速而巨大的影响,人们实际上不能对宇宙未来做出准确的预言。9. 围绕同一话题,三则材料在内容上各有什么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王鬷(zng)字总之,赵州临城人。七岁丧父,哀毁过人。既长,状貌奇伟。举进士,授婺州观察推官。代还,真宗见而异之,特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祁县、通判湖州。
21、再迁太常博士、提点梓州路刑狱,权三司户部判官。使契丹还,判都磨勘司。以尚书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上言:“方调兵塞决河,而近郡灾歉,民力雕敝,请罢土木之不急者。 ”改三司户部副使。枢密使曹利用得罪,鬷以同里为利用所厚,出知湖州,徙苏州。还为三司盐- 7 -铁副使。时龙图阁待制马季良方用事,建言京师贾人常以贱价居茶盐交引,请官置务收市之。季良挟章献姻家,众莫敢迕其意,鬷独不可,曰:“与民竞利,岂国体耶!”擢天章阁待制、判大理寺、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安抚淮南,权判吏部流内铨,累迁刑部。益、利路旱饥,为安抚使,以左司郎中、枢密直学士知益州。戍卒有夜焚营、杀马、胁军校为乱者,鬷潜遣兵环营,下令曰:“不
22、乱者敛手出门,无所问。 ”于是众皆出,命军校指乱者,得十余人,即戮之。及旦,人莫知也 。其为政有大体,不为苛察,蜀人爱之。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景祐五年,参知政事。明年,迁尚书工部侍郎、知枢密院事。天圣中,鬷尝使河北,过真定,见曹玮。玮谓曰:“君异日当柄用,愿留意边防。 ”鬷曰:“何以教之?”玮曰:“吾闻赵德明尝使人以马榷易汉物,不如意,欲杀之。少子元昊方十余岁,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吾尝使人觇元昊,状貌异常,他日必为边患。 ”鬷殊未以为然也。比再入枢密,元昊反,帝数问边事,鬷不能对。及西征失利,议刺乡兵,又久未决。帝怒,鬷与陈执中、张
23、观同日罢,鬷出知河南府,始叹玮之明识。未几,得暴疾卒。赠户部尚书,谥忠穆。鬷少时,馆礼部尚书王化基之门,枢密副使宋湜见而以女妻之。宋氏亲族或侮易之,化基曰:“后三十年,鬷富贵矣。 ”果如所言。(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 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B. 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C. 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D. 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11.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益、利路”中的“路” ,在宋代指由朝廷主导修筑的,连接各府、州、军、监的道路。B. 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对殿试及第者的称呼。C. 用事,指当权执政。“宋司马光刘道原序 “方介甫用事,呼吸成祸福。凡有施置,举- 8 -天下莫能夺”中的“用事”与此相同。D. 年号,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 “景祐”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王鬷积极建言献策。他在兼任侍御史知杂事时,曾向朝廷建议:由于要调集军队堵塞黄河决口,邻京各郡灾荒歉收,民力损耗,应当把不紧急的修造项目废止。B.
25、王鬷太自负,并因此犯了错误。曹玮曾提醒他提防元昊,但他不以为然。后来元昊造反,皇上屡问边事,他竟不能作答,因此被罢去枢密院主事之职。C. 王鬷正直敢言。龙图阁待制马季良曾提议在官府设置购销茶盐的机构。因马季良与章献太后是姻亲,没人敢反对,唯独王鬷直言那是与民竞利,不成体统。D. 王鬷善于治安维稳。他主管益州时,有戍卒作乱。他派兵包围兵营,传话说:不作乱者只要不轻举妄动,走出营门,就不予追究。戍卒出来后,他查出作乱者并严惩。1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枢密使曹利用得罪,鬷以同里为利用所厚,出知湖州,徙苏州。还为三司盐铁副使。(5 分)(2)枢密副使宋湜见而以女妻
26、之。宋氏亲族或侮易之,化基曰:“后三十年,鬷富贵矣。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朱湾寻得仙源访隐沦 ,渐来深处渐无尘。初行竹里唯通马,直到花间始见人。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 。【注释】隐沦:泛指神仙。如今不 是秦: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 下列对于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首联紧承题意,点明入山寻访隐者。 “隐沦”指代韦九山人, “无尘”写出了诗人对山林的欣赏,也透露出作者对污浊尘世的厌弃。B. 颔联 “唯”
27、 、 “始”两个副词,既表明了诗人一路前行的状态,更惟妙惟肖地传达出他山- 9 -行之中那种乍惊还喜的心情。C. 颈联描写了一个远离尘俗的美好境地,表现了作者喜爱之情。 “谁作主” ,两句一问一答。“人”的出现给山增添了几分盎然的生气。D. 尾联以议论作结, “朝市”泛指尘世,韦九山人为逃避世俗烦恼,隐逸山林,是天性使然,作者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15. 这首诗是如何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滕王阁序中写尽九月之景,有色彩变化之美的两句_,_。(2)陈情表中李密用_ ,_两
28、句表明了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之情。(3)归去来兮辞中作者用诗情画意的方式表现出仕和辞官情形的两句_,_。三,语言文字应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9 分)所谓幼儿园“小学化” ,指的是在幼儿园阶段提前教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这种现象近年来非常普遍, ,甚至传导至幼前阶段,也就是还没上幼儿园就开始教这些知识了。更有甚者,小孩还在幼儿园阶段就在上奥数班,至于学拼音、英语,更是 。上海的家长们为了给孩子报某个毫无资质的学前班,挤破了头不说,排队报名的黄牛号都涨到 5000 元,这事情也一度闹得 。这样做的弊端很显然,就是填鸭式的教育剥夺了
29、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和儿童的想象力,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这个道理很浅显,家长不可能不懂。既然如此,为何家长们依然 呢?原因就在于,这么做的“好处”也很明显。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到时候就能轻松对付课内学习,也就可以比其他同学抢先一步。更重要的是,许多民办小学在招生时,也会明里暗里考察小孩掌握的知识,而那些提前学的孩子更有被录取的优势。只有加快各级招生体制改革,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 ) ,幼儿园“小学化”这一乱象才可能从根本上被遏制。这样也才能避免专项治理工作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死循环。- 10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30、 靡然成风 层见迭出 沸沸扬扬 蜂拥而至B. 蔚然成风 层见迭出 沸反 盈天 趋之若鹜C. 蔚然成风 司空见惯 沸反盈天 蜂拥而至D. 靡然成风 司空见惯 沸沸扬扬 趋之若鸳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这样做的弊端很明显,就是剥夺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而填鸭式的教育也禁锢儿童的想象力B. 这样做的弊端很明显,就是剥夺了儿童的想象力,而填鸭式的教育也禁锢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C. 这样做的弊端很显然,就是剥夺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而填鸭式的教育也禁锢了儿童的想象力D. 这样做的弊端很显然,就是填鸭式的教育剥夺了儿童的想象力,而也禁锢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
31、童年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幼升小、小升初的压力被逐渐减轻B. 逐渐减轻幼升小、小升初的压力C. 幼升小、小升初的压力被减轻D. 幼升小、小升初的压力逐渐得以减轻20.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五处并修改。 (5 分)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_”改为“_” ;“_”改为“_”“_”改为“_” ;“_”改为“_”“_”改为“_”21.下面是排污许可证办理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32、,不超过 100 个字。 (6 分)- 11 -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但总有人会觉得行路背负大木头太沉太辛苦,就不断将大木头削减至更短小,行路也更轻松。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那些一如既往背负大木头的人用大木头搭在沟壑上而有了桥,继续前行;而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断削减大木头以致无法搭桥的人。读了上面两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