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1176129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范亭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共分为第卷(选择题)、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第卷(选择题)一、选则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西周的礼乐文明造成了中国古代国家的宗法制专制特征,依靠族权和政权的结合来实现宗法专制,于是传统文化便有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

2、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C.制度法令的统一 D.更有利于皇帝集权3.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能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 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4著名史学家钱穆曾说:“我们中国人是政治的天才,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局面

3、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其中的“优良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5.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2 -6. “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监制,缓急繁减,咸克互济,可为尽善。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材料主要反映明朝废丞相后( )A.权力过于分散 B.行政效

4、率提高C.中央集权加强 D.君权空前强化7.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8.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 )A.妇女 B.外邦人 C.全体公民 D.奴隶9.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 300 阿斯

5、的罚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对十二铜表法认识正确的是体现了对奴隶统治的残酷性 有利于维护平民的利益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有利于限制贵族的特权A. B. C. D.10. 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由此可见( )A.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 B.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C.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D.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11. 历史的发展似乎故意和这位伟大的德意志帝国的开创者俾斯麦,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1888 年德皇威廉二世继位,在很多问题上与俾斯麦分歧严重。1890 年,75 岁的俾斯麦被

6、迫辞职。这说明了( )A.依据1871 年德意志宪法德皇有权罢免宰相B.未经联邦议会通过,威廉二世辞退俾斯麦的做法有违宪法C.依据1871 年德意志宪法规定,俾斯麦任期已满D.共和派势力削弱,君主派占上风- 3 -12. 1841 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成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13. 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

7、“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这主要体现 了( )A.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 B.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C.美国宪政民主的制衡性 D.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14. 德国前进报在 1900 年 6 月 19 日的社论铁拳一文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战争”。文章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 )A.

8、侵华英军 B.英法联军 C.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军 D.八国联军15.1895 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A. B. C. D.16.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7.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

9、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 年 5月 24 日)。这说明当时( )- 4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党内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18.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 9 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 22 次会战的 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

10、斗 496 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 44%,共伤亡 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 43%。由此最能说明( )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 要原因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19. “专制、愚昧、黑暗、落后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D.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20. 毛泽东在 1954 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

11、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 使得它更为完备的。”以下对毛泽东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坚持与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合作B.政治协商制度仍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C.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D.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同等地位21. 1963 年,周恩来总理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四目”则是具体的操作方案: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

12、于”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等。该政策A. 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B.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C 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D 宣告了祖国统一方针的确立22. 新中国的外交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20 世纪 50 年代联苏抗美;20 世纪 60 年代既反苏又反美;20 世纪 70 年代联美抗苏;2001 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确- 5 -定了中俄两国“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外交理念;2011 年中美确定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表明( )中国的外交 政策不断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利益的变化进行调整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

13、维护世界和平合作取代对抗是中国与美苏(俄)关系发展的方向A. B. C. D.23.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24.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

14、益严重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D.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的土地经营25.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 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26.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

15、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6 -27.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 B.适时增加肥力 C.提倡精耕细作 D.善于积累经验28.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 16 世纪欧洲的市民( )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A.

16、B. C. D.29. 16 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 4 倍多,粮价上涨了 5 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 2 至 2.5 倍。这一现象导致了( )A.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国 B.资产阶级实力上升C.封建贵族力量得到加强 D.欧洲普遍陷入贫困30.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 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机器大工业生产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工厂制组织形式 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第卷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17、,共 40 分。 ) 31. (12 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 7 -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建设正在与时俱

18、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以上均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正如青年评论家俞可平所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 年 2月 7 日德国新德意志报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而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 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

19、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3 分)(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创新?(6 分)(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3 分)32、(12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间,“中立”是不可能的,中国必须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明确宣布“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这一外交方针对新中国建设起了重大作用。

20、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选择材料中的一个或两个观点进行评述。注意:(1)评述要围绕主题展开。(2)论点应由史实支持。(3)论述要层次分明。(4)语言要通顺流畅。- 8 -33.(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向东南转移及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盛。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等

21、12 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宫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卖外商货物。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当时进出口货物达 400 种。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明清时期对外国策的变化,以及东西方传统商路的改道,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从 14、15 世纪开始,欧洲人另辟的新商路使中国在古代世界的主流地位被取代,崭新的欧洲资本主义文明通过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积极的对外书张,积累了大量资金,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一带一路”描绘出一幅东西贯

22、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与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东盟和欧盟等合作协调发展,可谓讲求实际、高度灵活、富有弹性。2017 年 3 月南方周末(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盛的原因。(4 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 14、15 世纪“欧洲人另辟的新商路”产生的影响。(8 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一带一路”分别对中国、世界产生的影响。(4 分)20182019 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3、2 13 14 15选 B B B C C A A C D B A C C D B- 9 -项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选项D D C D D B D D C A B C C B B二、材料解析题31. (12 分)答案:(1).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 分)(2)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既借鉴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创新: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扩大基层民主(6 分)(3)认识:新中

24、国成立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必要前提;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相适应(3 分)32. (12 分)答案:第一种观点:“一边倒”外交政策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评述:从政治上看,为新中国获得国际承认、发展对外关系、粉碎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起了积极的作用;从经济上看,为我国迅速医治战争创伤,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援助和强有力的支持;从军事上看,为我国挫败美帝国主义包围与挑衅提供了坚强的后盾,维护了我国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第二种观点:“一边倒”外交政策产生很多消极影响。评述:从国家安全

25、与领土完整来说,与美国敌对给自己找来了更强大的对手,中国领海及沿海弧形地带承受的压力骤然上升;从得到的国际承认来说,同美国的敌对导致中国不被很多国际组织接纳,越来越走向自我封闭,与世界的发展潮流相脱节;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来说,参加朝鲜战争和长期面临战争威胁,以及美国经济上的封锁和禁运,使中国无法利用外部条件和良机来发展自己。解析:考查新中国成立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国内外的复杂形势,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在为我国经济 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材料一从一边倒政策的积极影响来论 述,分别当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材料二从一边倒政策的对我国当时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消极影响来说明。33.(16 分)答案:(1).原因:经济重心南移;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政府重视对外贸易。(4 分)2.变化: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2 分)影响: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6 分)3.对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加快经济发展与和平崛起的步伐。(2 分)对世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有利于国际局势稳定。(2 分)-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