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零班、奥赛班).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179531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零班、奥赛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零班、奥赛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零班、奥赛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零班、奥赛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零班、奥赛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上饶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 治 试 卷(零班、奥赛班)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作为近代思想史开风气之先的人物,梁启超关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言论成为当时治疗国民思想疾病的良药。他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 ”“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 。 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的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直接转换为物质力量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决定于思想文化的繁荣A B C D2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迷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 371 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 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 B. C. D.3一些地方让孩子们诵读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编的传统家训家规,在这个过程中,文明的种子潜入了孩子们的骨髓,融入了孩子们的血液,这表明(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一定的文化活动

3、 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 C D4习近平同志在读一部西方名著时曾发表感想:“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 ”这说明( )在综合国力中,文化实力相比军事实力更为重要应把提高文化实力和竞争力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必须加强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必须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 B C D 25我国国内的传统节日传到国外,并没有因为漂洋过海的旅程而淡化浓郁的中国味道,华人身在国外

4、也会对带有强烈中国传统特色的东西格外珍惜。2018 年端午节,这个特定的日子,远离家国,置身于不同肤色语言的中国人,通过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寻找属于民族的共同记忆:无论深处何方这些共同的民族符号都会让我们相视一笑莫道于心、经久不衰。上述材料说明(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至今仍发挥着作用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品,激发出人们的思乡情结和爱国情怀A B C D 6微电影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依靠微博、视频和手机等新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这意味着(

5、 )新兴媒体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A B C D7北 京 的 “四 合 院 ”、 上 海 的 “石 库 门 ”、 广 东 的 “围 村 ”、 陕 西 的 “窑 洞 ”等 民 居 建 筑 都 与 当地 的 自 然 环 境 、 民 俗 民 风 息 息 相 关 , 特 色 鲜 明 、 异 中 有 同 , 是 中 华 民 族 共 有 的 文 化 财 富 。这 说 明 ( )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

6、趋同一、渐趋融合8著名画家达芬奇曾经说过“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科技和艺术是对立统一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承 科技进步也是文化发展的表现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科技的进步A B C D9中国成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是值得大加推广的。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在传统竞赛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独特多元的创新构思,充分展现了中国成语独有的语境之美,引发了观众对成语的热议以及全社会对国学文化的思考。上述材料说明( )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保证 文化创新应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成语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

7、传递、共享的功能A B C D10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焦点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据了解,央视节目组遍访电视、诗词及社会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从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大胆创新,力求把中国诗词大会打造成一档突破创新、特色鲜明的诗词文化盛宴。央视节目组这么做是基于( )专家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专家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必由之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3A. B. C. D.11在首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上,有中国学者在演讲中说:有时候,你都不得不惊诧于人类的认知力、理解力和自

8、身的感受力是如此的相似。例如, 论语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新约马太福音和路迦福音里也有类似的表达。导致这种人类文化惊人相似的根源是( )各民族文化形成的背景完全相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普遍的规律A B C D122 018 年 春 节 , 大 型 文 化 节 目 经 典 咏 流 传 在 中 央 电 视 台 综 合 频 道 首 播 。 节 目 形 式 新 颖 ,和 诗 以 歌 ”, 增 强 了 经 典 诗 词 的 艺 术 感 染 力 , 深 受 观 众 喜 爱 。 山 区 孩 子 演 唱 药 的 天 籁 之声 感 人

9、 至 深 , 著 名 歌 手 演 唱 的 墨 梅 获 得 网 民 广 泛 点 费 。 这 反 映 传 统 文 化 的 传 承 ( )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A B C D 13为促进老字号顺应消费需求新变化和“互联网+”新趋势,商务部、发改委等 16 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支持老字号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施“老字号+互联网”工程,引导老字号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开发网络适销商品和款式,促进老字号产品销售、传承老字号文化。这表明( )生产工艺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传统民族品牌传承的

10、前提优秀传统商业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助提升我国软实力老字号传承升级需要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和坚定文化自信A B C D 142018 年 1 月 15 日,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沪举行。秉持反映时代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宗旨,大赛成功引导更多创作者打破套路化。模式化的症结,产出众多弘扬正能量、书写新时代精神、群众喜阳乐见的优质网文。这体现了现实主义题材的网络原创文学的创作要( )立足实践,与时代同行,为现实而书 以人为本,与大众同向,为人民而写薪火相传,继承传统文化,为历史而歌 海纳百川,吸收外国文化,为世界而呼A B

11、 C D 152017 年国庆节期问,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大会第二季与观众见面。民歌是人生百科,一曲悠远的民歌唱出生活情态、民间智慧、历史文化、优美景色和人际情感的生生不息。民歌有着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当自己家乡的民歌响起,其中熟悉的、真挚的乡情乡韵就会唤起人们浓浓的思乡愁。这表明(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特定的现实的反映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我们要推动民歌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A B C D 16习近平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

12、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里强调的有( )文化创新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资源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才能推进文化创新吸收国外文化的精华是推进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4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A B C D 17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文化差异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优劣 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才能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通过交流与合作,其他文明的

13、一切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A B C D18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 古代三字经里的许多做人道理对我们现代人仍然适用。但“君则敬,臣则忠,当顺叙,勿违背”则与现代民主思想相背离。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 B C D19如何才能打开思想之门?梁启超告诫人们, “勿为古人之奴隶。 ”就是不要迷信古人、前人。他说:“非古人之法言不敢道,非古人之法行不敢行,此奴隶根性之言也,夫古人自古人,我自我以古人之脑筋为脑筋,不过一有机无灵之土木偶。 ”这启示我们对

14、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是( )A.要摒弃,因为传统文化是包袱,严重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B.要继承,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C.对传统文化要“心存敬畏” ,发扬和光大D.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分析” ,批判的吸收20墨西哥教授罗格尔巴尔特拉到访中国时,北京外国语大学韩震教授向巴尔特拉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了近现代西方文化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 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外文化的同质化 剔除外来文化中的糟粕A. B. C. D. 21沈绣是清末刺绣吸收西洋油

15、画的光与影、明与暗的绘画理念,革新中国传统刺绣针法和色线用法而独创的一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仿真绣技艺,开创了中国刺绣艺术的一代新风,在刺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艺术地位,被誉为中国刺绣中的“绣中之绣” “国宝中之瑰宝 材料表明,文化创新的过程是( )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开展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的过程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坚持“西学为本,中学为用”的文化融合过程A. B. C. D.22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使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

16、史实表明(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5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应做到不失本色A B C D23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 , 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 B. C. D. 24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一周年之际,新华社于 2015 年 10 月 14 日发了讲话全文。文中指出,我们当代文艺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

17、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之所以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是因为(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和精神火炬B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C在当代,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D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特有的对祖国最深厚感情25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内涵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最可贵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有不同的具

18、体内涵二、主观题(26 题 12 分,27 题 12 分,28 题 12 分,29 题 14 分,共 50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M 市在特色城市创建工作中,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根据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科学定位。以羊毛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不盲目贪大。注重挖掘当地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传统,传承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草原文化、农耕文化等,通过文化元素的植入、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品牌的打造,增强了 M市的文化氛围,提升特色城市功能和品质,一大批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产品发展壮大起来,并带动了旅游业。羊毛产业已经国内外知名的品牌,羊毛产

19、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该地还建立文化产业园、经济科技园、物流园、新能源产业园等。随着产业集聚带来人才的集聚,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也发展起来。随着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 M 市在特色城市创建工作中,是怎样发挥文化作用的?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80 年前的 1936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016 年是长征胜利 80 周年,今年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件遗产和长

20、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 。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6的集中表现,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性?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20l6 年 9 月 4 日晚,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的成员和嘉宾国领导人及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在杭州西湖景区观看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交响音乐会。以天为幕、桥为景、以湖为台,各方来宾置身于湖光山色中,聆听经典名曲,观看水上歌舞

21、,感受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对话。这是一台饱含江南风韵、诗情画意的演出。流传此间的民间小调采茶舞曲展现江南采茶女们充满诗情的劳作之美,让整个西湖都随之轻盈律动;美丽的爱情传说通过越剧、小提琴、歌舞等多种艺术形态,再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和白娘子这两个如泣如诉的民间爱情故事,表达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美丽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难忘茉莉花重新演绎了这首享誉世界的中国民歌,抒发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风物的眷恋。这是一台彰显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的演出。一曲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的对话,呈现了中西合璧的高山流水 ,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相知相近的美好寄望;水上芭蕾舞表演天鹅湖将虚拟成像和真人表演

22、完美结合,优雅的舞者穿梭于银河流光般的古桥之下,令人赞叹不已。这是一台兼具古典现代、富于想象的演出。水中舞台、灯光、全息影像、LED、焰火等高科技舞台技术,使一个个音乐作品得到更加立体的呈现,充分体现了古典中国的美学气质,使观礼贵宾得到“动静皆入画”的全新体验。一小时,世界感受中国;一小时,全球音舞精品跃然眼底。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取得圆满成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取得成功的原因。(6 分)请为中国文化艺术更好地走向世界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6 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文艺创作彰显中国精神,是所有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近

23、年来,文艺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 ,庸俗、低俗、媚俗作品“你方唱罢我登场” ,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种种文艺怪像,正是文艺创作精神缺乏、灵魂缺失的表现。有灵魂,作品方能不朽,失魂丢魄只会使文艺变质变味。唯有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才能“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彰显中国精神,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从当代社会中感人的事迹、典型的人物中寻求丰富的素材,在文以栽道的意义保护和弘扬社会的主流价值,彰显出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要普及和传达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能够增强民族的骨气和底气。在

24、立足中国文化意境、文化精神的同时,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艺。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文艺创作应怎样彰显中国精神。7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答案(零班、奥赛班适用)1-10 ACCDB CBDBC 11-20 CDDAA CCADA 21-25 BCDBA26、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产生深刻的影响。M 市通过文化建设提升了特色城市的功能和品质,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了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并给经济以重大影响。M 市在特色城市创建工作中,发挥科技、文化的作用,为特色城市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促

25、进了 M 市经济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地方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M 市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产业的品牌价值促进产业的集聚。提升了地方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12 分)27、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长征路线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中国革命历史、彰显长征精神独特魅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长征路线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具有独特作用。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长征路线和长征精神申遗是弘扬与培育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1

26、2 分)28、 (1)江南风韵、诗情画意,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彰显了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中西合璧、文化交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开放。运用高科技舞台技术,充分体现了古典中国的美学气质,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生辉。(6 分)(2)凸显中国特色,展示民族风采;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艺影响力等。(6 分) 29、 要立足于社会实践,从当代社会中寻求丰富的素材。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艺。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体现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彰显出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要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方面实现文化创新,克服错误的文化倾向,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彰显中国精神。 (共 14 分。考生如从“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GOST 31812-2012 Civil aviation aircraft and helicopter ground support equipment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民用航空飞行器和直升机地面支持设备 通用技术要求》.pdf GOST 31812-2012 Civil aviation aircraft and helicopter ground support equipment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民用航空飞行器和直升机地面支持设备 通用技术要求》.pdf
  • GOST 31814-2012 Conformity assessment General sampling rules for products testing during attestation assessment《合格评定 证明评估过程中产品检测通用取样规则》.pdf GOST 31814-2012 Conformity assessment General sampling rules for products testing during attestation assessment《合格评定 证明评估过程中产品检测通用取样规则》.pdf
  • GOST 31815-2012 Conformity assessment Order of carrying out surveillance in certification《合格评定 在认证中执行监督的规则》.pdf GOST 31815-2012 Conformity assessment Order of carrying out surveillance in certification《合格评定 在认证中执行监督的规则》.pdf
  • GOST 31816-2012 Conformity assessment Use of marks indicating conformity《合格评定 指示一致性标记的使用》.pdf GOST 31816-2012 Conformity assessment Use of marks indicating conformity《合格评定 指示一致性标记的使用》.pdf
  • GOST 31817 1 1-2012 Alarm systems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Section 1 General《报警系统 第1部分 通用要求 第1节 总则》.pdf GOST 31817 1 1-2012 Alarm systems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Section 1 General《报警系统 第1部分 通用要求 第1节 总则》.pdf
  • GOST 31818 11-2012 Electricity metering equipment (a c) Particular general requirements Tests and test conditions Part 11 Meters for electric energy《电量测量设备(交流电) 详细通用要求 试验和试验条件 第11部.pdf GOST 31818 11-2012 Electricity metering equipment (a c) Particular general requirements Tests and test conditions Part 11 Meters for electric energy《电量测量设备(交流电) 详细通用要求 试验和试验条件 第11部.pdf
  • GOST 31819 21-2012 Electricity metering equipment (a c)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Part 21 Static meters for active energy (classes 1 and 2)《电量测量设备(交流电) 详细要求 第21部分 有功电量(级别1和2)静态测量计》.pdf GOST 31819 21-2012 Electricity metering equipment (a c)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Part 21 Static meters for active energy (classes 1 and 2)《电量测量设备(交流电) 详细要求 第21部分 有功电量(级别1和2)静态测量计》.pdf
  • GOST 31819 22-2012 Electricity metering equipment (a c )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Part 22 Static meters for active energy classes (0 2S and 0 5S)《电量测量设备(交流电) 详细要求 第22部分 有功电量级别(0 2S .pdf GOST 31819 22-2012 Electricity metering equipment (a c )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Part 22 Static meters for active energy classes (0 2S and 0 5S)《电量测量设备(交流电) 详细要求 第22部分 有功电量级别(0 2S .pdf
  • GOST 31819 23-2012 Electricity metering equipment (a c)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Part 23 Static meters for reactive energy《电量测量设备(交流电) 详细要求 第23部分 电抗能静态测量计》.pdf GOST 31819 23-2012 Electricity metering equipment (a c)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Part 23 Static meters for reactive energy《电量测量设备(交流电) 详细要求 第23部分 电抗能静态测量计》.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