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上饶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 “充实而有光辉” ,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
2、样子。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其次是卖弄学识。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
3、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 ,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第三是卖弄才气。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 (eloquence) ,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羡慕,要讲究话的“效- 2 -果” ,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
4、,愈显得出才气愈易成功。但是这种浮浅的炫耀对于文学作品却是大污点。一般文学作者越有才气,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从前文人夸口下笔万言,倚马可待,文成一字不易,做诗押险韵,和韵的诗一做就是几十首,用堂皇铿锵的字面,戏剧式表情的语调,浩浩荡荡,一泻直下,乍听似可喜,细玩无余味,这些都是卖弄才气,用雄辩术于文学。爱好这一类的作品在趣味上仍不很高。选自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艺术有品格。品高的艺术通常追求内在的充实而不 “外求光辉” 。B. 现在新进作家在写骈俪文时也爱犯卖弄辞藻的毛病,只顾堆砌漂亮的词眼。C. 文学作者越有才气,就越喜欢炫耀雄辩
5、,并以此显示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D. 文艺工作者要有学识,但是这种学识体现在文艺作品中,要无形,不漏痕迹。2. 下列对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二段主要从作者的创作态度方面提出文艺的特点是“表现而不是卖弄” ,并分别对“表现”和“卖弄”在文艺中的体现做了形象的阐述。B. 举例论证是本文突出的论证方法。比如,用“大家闺秀”论证品高的艺术品,用“小家娼妇”论证品低的艺术品,说服力强。C. 从第三段起,作者重点论述“卖弄” 。文章分别列举了文艺作者卖弄的几个层面,论证条理清楚。D. 本文论证语言生动形象,论证方式多样,说理深入浅出,增强了阅读兴趣。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
6、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引人注目却不招邀人注目,就在于它不卖弄,不做作。B. 如果对作品思想感情的表达有必要,那么,辞藻绚丽夺目也是无可非议的。C. 作品中用典也是作者卖弄学识的体现,跟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并没有太大的关系。D. 文艺作品中,卖弄是作者创作态度的一种体现,卖弄的作品,艺术品位不会很高。【答案】1. D 2. B 3. C【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要求选出的是“正- 3 -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7、,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不外求光辉 ”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 。B 项, “现在新进作家在写骈俪文时”错误,文章第三段说的是“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文中说的是“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不一定是在写骈俪文的时候, “新进作家写骈俪文”在文中没有根据。C 项, “文学作者越有才气,就越喜欢炫耀雄辩”错误,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一般文学作者越有才气,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 。故选 D 项。【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
8、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 项, “举例论证比如,用大家闺秀用小家娼妇”错误, “大家闺秀”和“小家娼妇”不是举例论证,这是比喻论证,是把品高的艺术品比作大家闺秀,把品低的艺术品比作小家娼妇。故选 B 项。【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
9、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 项, “作品中用典也是作者卖弄学识的体现,跟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错误,文章第四段说“其次是卖弄学识” ,第五段说“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 ,由此可知,文中是说用“僻典” ,且不是所有的用典跟情感都没有关系。选项以偏概全,故选 C 项。【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
10、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 4 -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
11、如“都”“所有” “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
12、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 “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命运的颜色左岸贾艺震是一个从加格达奇来到大连这个海滨城
13、市的青年,相貌一般,但他的美髯黝黑生动,在朝阳的作用下,常常发出针尖一样的光亮,颇有几分艺术家气质,弥补了他的不足。大学毕业后,在这旮旯儿找了一份工作,勉强糊口,也算平安无事。话又说回来了,他偏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年轻人,女作家张爱玲的一句名言:成名要趁早。他已把这句话文身在自己的右胸上。几年下来,他参加过歌手比赛,在舞台上给钢琴家翻过五线谱、当过拳击陪练、背过著名老画家去深山写生、搞过几项民用技术专利,等等。几乎转了一圈,都没有成功,依然过着一个人吃饱了饭不想家的小日子。 那天,他在电视看到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就因为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而蜚声中国文坛,受- 5 -到四面八方邀请,五冬六夏总是载誉而归,
14、粉丝更是不计其数,真让人羡慕。他忽然想到,我来扮演一把残疾人不行吗?权当体验体验生活。贾艺震是个急性子,说干就干,立马辞去了工作。他先给自己埋了一个伏笔:报名参加了“户外魔鬼野营训练活动” ,期间假装不慎摔到谷底,其实只是膝关节一点皮肉划伤,住了几天医院,回来,他拄起了双拐,一副要死要活的痛苦样子。他的几个要好的朋友再看到贾艺震时,他已经坐到崭新的轮椅上了。 开始贾艺震很不习惯,一天长时间地呆在轮椅上,回到自己租赁的小屋,再站起来,腿麻酸酸的痛,想走几步还真有些吃力。他几次想打退堂鼓,最终还是被他那股犟劲给顶回去了。 眼下,贾艺震面临的问题是向哪方面发展。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唱歌,因为权衡起
15、来,这几年只有参加区里歌手比赛为他赢得了一点荣誉,也仅此而已。他的声线很像郑智化,过去也唱过像什么水手啦、 星星点灯啦说练就练,他的颇具天分的歌声透过窗棂传得很远。说也怪,不长时间,街道居委会一个主任阿姨偕同另外一位同事,提溜一桶食用油和一袋面粉找到了他,进门放下东西,就对贾艺震问寒问暖,之后阿姨直奔主题,邀请他代表街道参加市里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贾艺震一口答应。电视台传来喜讯:贾艺震一路过关斩将,一举夺得冠军,轰动整个滨城。省市各大媒体频频采访,内容大都是身残志不残、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勇士、80 后一代青年的楷模诸如此类的报道。贾艺震面对突如其来的鲜花掌声开头有些恍然如梦,后来便踌躇满志起来。
16、自从前几天市残联领导来看过他之后,人们发现贾艺震的轮椅出现在残疾人艺术团的排练厅里了,他的身后站着一位美丽健康的姑娘,不用猜,那是他出名之后收获的爱情。 从社会到家里,从领导到朋友处处体贴他、呵护他,他也真把自己当成一个地地道道的残疾人了,不过,一旦露出马脚,他将失去一切。想到这,不禁一股冷气打后脊梁冒出,看来,他只能将假戏唱到底。 很快贾艺震和这位名叫小菊的姑娘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每天上床,小菊都要抱着这个大男人上床,还好,贾艺震配合得不错,小菊不感觉累(她哪里知道,贾艺震暗中做了手脚) 。第二年,他们的小宝宝诞生了,白白胖胖,逗人喜爱,小两口成天笑得合不拢嘴。话分两头说,居家过日子,特别有了
17、孩子以后,锅碗瓢盆的事无穷无尽,看小菊一个人扛着至少七八十斤的液化罐来家,他心痛得赶紧去给她擦汗,心想,这都应该是他贾艺震干的活,可他是个“残疾人”呐,不能替她。- 6 -他痛苦地把小菊搂紧怀里,说道:“是我不好。 ” 小菊说, “你咋不好?” 贾艺震说, “我不能帮你。 ” 小菊捋了一下湿漉漉的头发,说:“等孩子长大就好了。 ” 贾艺震听罢小菊的话,赶紧转过脸,再也止不住两行热泪淌下来。 每当夜深人静,贾艺震在床上总是辗转反侧,心灵受到巨大煎熬。他不止一次在内心呼喊,我不能再这样欺骗自己,欺骗小菊和所有爱我的人,我要活得有尊严,还原原来的我!可他转而一想,一旦说给小菊听,她说我是个骗子怎么办
18、?她不原谅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拥有的一切将化为乌有,思来考去,他只能采取沉默。 这天,吃完晚饭,孩子睡了,小菊因为劳累也进入梦乡。他坐在轮椅上,瞅着小菊苍白而消廋的脸庞,一股罪恶感,弥漫全身,贾艺震认识到再不能这样活下去了,如果继续的话,他会崩溃,他要推醒小菊,把事实说清楚,想到这里,他想站起来,但,任凭他作何等努力,始终没有站起来,五年了,他的双腿已经废掉。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对贾艺震的形象,特别是他的美髯进行了描写,突出了他年轻生命的美好,为后文贾艺震双腿废掉这个情节作铺垫。B. 电视上的残疾人因写长篇小说而蜚声文坛让贾艺震羡慕,也让
19、他受到启发,他决定扮残疾人,借助人们对身残志坚的励志行为的认可,实现自己的理想。C. 贾艺震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靠自己踏实的劳动和坚韧的奋斗,而是采用了投机取巧的做法,最终痛失了健康的双腿。D. 小说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看小菊扛着“至少七八十斤的液化罐” ,他心痛得赶紧去给她擦汗,这一细节表现出贾艺震对妻子的爱惜和内心的愧疚。5. 小说的标题“命运的颜色”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6. 小说的结尾,写贾艺震的双腿废掉。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请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答案】4. A 5. (1)设置悬念,标题没有明确“ 命运的颜色”究竟是什么,从而引人思考,吸引读者。(2)是行文的线索,
20、小说情节围绕主人公“命运的颜色”的变化展开。(3)生动形象, “命运的颜色”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颜色的不同喻指命运的改变。 6. (1)从艺术效果上看,小说以贾艺震双腿废掉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 7 -象空间,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2)从小说主题上看,结尾这样安排,增强了小说的批判与反思的意味,引起读者的思考,有助于深化小说的主题。(3)从艺术结构上看,结尾通过情节突转,产生强烈的戏剧性效果。(4)从人物塑造上看,突出了人物形象的悲剧性。贾艺震决心说出真相,可双脚已经废了,他得到了名利和爱情,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残疾人。【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
21、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 项, “为后文贾艺震双腿废掉这个情节作铺垫”错误,从文中来看,小说开头对贾艺震的形象,特别是他的美髯进行的描写,如“但他的美髯黝黑生动,在朝阳的作用下,常常发出针尖一样的光亮,颇有几分艺术家气质” ,这一描写的目的应该是突出他“艺术家气质” ,为下文他选择了唱歌,走艺术道路作铺垫。故选 A 项。【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
22、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审题,明确题干的设题角度,如本题“小说的标题命运的颜色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 ,这是针对小说的标题设题,一般可以从标题使用的技巧、在情节结构上的作用、在形象塑造上的作用、在主旨上的作用以及对读者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答题。先看标题, “命运的颜色” ,“命运”本为抽象的事物,而“颜色”却是具体可感的,这就让小说的标题显得新颖,可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再看标题使用的技巧,结合文本可知, “颜色”是指不同命运呈现出的状态,这是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不同的颜色来比喻命运的改变;接着从情节上来看,一开始主人公在生活中过得不如意,接着受到电视中蜚声文坛的残疾人事例的启
23、发,扮成一个残疾人,结果获得了成功,小说最后,主人公想要告诉妻子真相的时候,发现自己真的成了一个残疾人,小说以不同的颜色来展示人物的命运的变化,小说标题“命运的颜色”串起文章的情节,是小说的线索。考生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属于探究题。解- 8 -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审题,明确探究的方向,如本题“小说的结尾,写贾艺震的双腿废掉。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请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是针对小说的结尾来设题,一般先要明确结尾的方式,然后再从结尾对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旨展示等方面分析。从文中来看,小说的结尾写贾艺震经过一番心
24、理挣扎,决定要站起来承担家庭的责任,想要告诉妻子真相的时候,结果发现自己的双腿废掉了,这就让小说的情节发生突转,突出了主人公的悲剧性,引发读者的思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状况?主人公本是一个从加格达奇来到大连这个海滨城市的青年,他不甘心寂寞的生活,想要“成名” ,但试过多种途径,结果都没有成功,一个成功的残疾人给了他“灵感” ,而成为“残疾人”的他也真的引起社会的关注,获得了他想要的名利和爱情,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残疾人,这一结尾借助主人公的遭遇加大了小说批判的效果,也就更能引发人们的反思。考生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点睛】小说结尾的设题方式有如下几种: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
25、。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理由。情节角度: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主要应从这样几方面入手: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情节波澜起伏,还是出人意料?是戛然而止,还是水到渠成?作者这样
26、写对人物的塑造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还是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表现主题方面思考,作者这样写是可以突出小说的主旨,还是可以使主题表达更进一步?从时代背景考虑,当然这一点需要考生对小说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或者小说本身能提供故事的相关背景,否则就可能无从入手。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1965 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年轻人将一些涂成白色、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放在公共区域,供人们免费使用。这次勇敢的尝试被普遍认为是共享单车的起源。现今,共享单车在全球遍地开花,但是发展得都不尽相同。“西雅图的共享单车太烧钱,已经宣告夭折。 ”今年 1 月,西雅图市长宣
27、布该市单车分- 9 -享计划彻底做黄。报道称,西雅图自行车共享服务的收入及推广效果远不及预期。有数据显示,西雅图市的斜坡道路是该计划夭折的重要因素。 “想用车的时候空无一车,要停车的时候找不到停车桩” 。纽约市公共自行车共享计划在用户体验不佳的情况下,经营状况也每况愈下。又比如,巴塞罗那的 Bicing 每年赤字竟高达 1200 万美元,与 Bicing 同属难兄难弟的还有伦敦公共自行车系统 与众不同的是,法国成了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共享单车项目的国家。最为著名的案例应数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Velib。在发展初期,Velib 出现过 8 成单车被损坏和盗窃的状况,但如今却成功化解危机,年均利
28、润高达 2000 万欧元。Velib 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便宜。无论是巴黎市民还是旅居者,只需支付 29 欧元(约合人民币 216 元)的年租金,便能够无限次地使用。当然,该系统运转良好还离不开资本及政府的配合通过与德高广告公司合作,Velib 获得了用于建设和管理整个公共自行车系统十年的费用,用于交换的则是巴黎50%户外广告牌的独家使用权。 (摘编自共享单车在中国很火热在欧美日子并不好过 ,新浪综合,2017-03-22) 材料二: 往何处去?爆发式的增长过后,刚刚起步的共享单车已经面临发展之问。解决公共出行“最后一公里” ,共享单车的贡献无须多言,但是随之出现的乱停乱放等管理困局, “如何骑
29、得更远”已是迫切需要回答的现实之问。只有共享的旗帜,没有共治的思路, “骑得更远”只会是一句口号。毫无疑问,共享单车是当下的投资热点,然而,共享单车会不会只是一场资本的游戏?事实上,资本推动下的重投入轻管理的缺陷,正是共享单车乱象的重要推手。而且,当共享变成一门生意,商业性彻底压倒了公益性,共享单车更应该谈谈责任谈谈规矩。共享单车如此,其他共享经济新业态同样如此。政府能为这个民间诞生的准公共产品做些什么?习惯了自上而下的推动,自下而上的共享单车自然会迎来诸多冲击,比如乱停乱放的管理难题。从媒体报道来看,共享单车的管理涉及到两个职能部门,交通部门大多持开放心态,城管部门大多是谨慎口吻。对于北上广
30、这些大城市来说,野蛮生长的共享单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既然是民生产品,那么就应该思考如何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比如场地。谈到互联网+,李总理说得最多的是倒逼政府职能转变,眼下的共享单车,可以说是一道相同性质的考题。共享单车的管理乱局,其实也是新的“公地困局” 。反正道路是公共资源,企业可以乱投放,骑者照样乱停靠。当然,板子也不能全部打在管理上,大家,包括骑行者,也应该为文明骑行做些什么。- 10 -要共享,得共治。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也是社会治理共识的形成。(摘编自商报评:如何让共享单车骑得更远? ,深圳新闻网,2017-3-23)材料三近日,广东深圳蛇口湾厦山公园出入口,出现了大批
31、被人为破坏的共享单车,现场一片狼藉。看到这样的新闻,正在享受共享便利的人们,自然地想到管理问题,面对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从事此领域的企业,显然难逃其责。但还应该说,在这一问题上,企业管理的不善与公共管理的缺位很难完全切割开。基于便利与有序这一矛盾体,人们借助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来反思公共管理,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无论是提供共享单车的企业、参与享受共享单车便利的个人,还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机构,面对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共享单车,反思的视野目前尚停留在那辆街头的单车上。倘若承认我们共享的不只是一辆单车,而是一种社会运转的思维,那么就需要将反思的视野放得再宽阔一些,去关注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石:信任、规
32、则与秩序。(摘编自共享单车应真正体现共享思维 , 人民网观点 ,2017-03-19)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指出,起源于荷兰、推广到全球的共享单车已经出现两极分化:不是亏损严重而夭折,就是发展良好大赚特赚。B. 材料二提到,交通和城管两部门面对共享单车管理难题持有不同态度,反映了职能部门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的现实。C. 材料二认为要共享,就得共治,共享的旗帜和共治的思路缺一不可,共享单车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达成社会治理的共识。D. 材料三认为如果缺乏社会良性运转所需要的信任、规则和秩序,共享单车当前面临的管理难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
33、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国内外用作共享的单车存在很多被人们大批破坏或偷盗的情况,这说明共享单车要持续发展,应注重提高提高公民素质。B. 通过反思共享单车项目面临的管理困局,探索解决共享经济发展难题的思路,材料二、三都体现了这样的写作思想。C. 材料二认为共享单车是一道与互联网+性质相同的考题,意思是说共享单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职能应有所转变。- 11 -D. 材料二和材料三一致认为,要突破共享单车的管理困局,这个领域的企业、公共管理者和享受此便利的市民都有责任。9. 西方国家共享单车现状对我国共享单车发展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回答。【答案】7. A 8. B 9. 应该选择适宜骑行(
34、地势平坦)的城市实施;关注并提升用户体验;尽量降低使用成本;政府与运营公司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A 项, “不是亏损严重而夭折,就是发展良好大赚特赚”错误,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共享单车在全球遍地开花但是发展得都不尽相同” , “不尽相同”不代表就是“亏损严重或发展良好” ,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故选 A 项。【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
35、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 “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 项, “探索解决共享经济发展难题的思路,材料二、三都体现了这样的写作思想”有误,从材料来看,材料三并未提及共享经济问题,主要是说如果缺乏社会良性运转所需要的信任、规则和秩序,共享单车当前面临的管理难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还是针对“共享单车”而言。故选 B 项。【9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审题,
36、明确题干的筛选要求,如本题“西方国家共享单车现状对我国共享单车发展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回答” , “哪些”说明启示不止一点,且设题的区域在材料一,这就要求考生到材料一中圈出西方国家共享单车的现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及具体的做法,然后进行概括。从材料一来看,材料一第二段报道的西雅图共享单车的现状, “西雅图自行车共享服务的收入及推广效果远不及预期” ,同时也指出原因, “有数据显示,西雅图市的斜坡道路是该计划夭折的重要因素。 想用车的时候空无一车,要停车的时候找不到停车桩 ”,由西雅图可以得出- 12 -第一个启示,即要选择在地势平坦的城市实施共享单车计划;还有纽约市的现状, “公共自行
37、车共享计划在用户体验不佳的情况下,经营状况也每况愈下” ,由此可以得出第二个启示,即要关注并提升用户体验;第三段是成功的案例,如“法国成了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共享单车项目的国家” , “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便宜” “该系统运转良好还离不开资本及政府的配合” ,由法国这个案例可以得出两个启示,即要降低使用的成本,同时还需要政府与运营公司密切配合。考生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
38、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
39、,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
40、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二、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龚鼎臣,字辅之,郓之须城人。幼孤自立,景祐元年第进士,为平阴主薄,疏泄潴水,得良田数百千顷。为泰宁军节度掌书记。石介死,谗者谓介北走辽,诏兖州劾状。郡守杜衍- 13 -会问,掾属莫对,鼎臣独曰:“介宁有是,愿以阖门证其死。 ”衍探怀出奏稿示之,曰:“吾既保介矣,君年少见义如是,未可量也。 ”丁母忧,服除,知安丘县。赐五品服,知渠州。渠故僻陋无学者,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擢起居舍人。岁冬旱,将赐春宴,鼎臣曰:“旱灾太甚,非君臣同乐之时,请罢宴以
41、答天戒。 ”又论凡大礼赦,请准太平兴国诏书,前期下禁约,后有犯不原,以杜指赦为奸者,宜著为令;开封三司于法外断狱,朝廷多曲徇其请,愿先付中书审画。仁宗悉从之。兼管勾国子监,详定宽恤民力奏议。淮南灾,以鼎臣体量安抚,蠲逋振贷,全活甚众。为辽正旦使,鼎臣奏:“景德中,辽犯淄、青,臣祖母、兄、姊皆见略,义不忍住。 ”许之,仍诏后子孙并免行焉。鼎臣在言路累岁,阔略细故,至大事,无所顾忌。然其言优游和平,不为峻激,使人主易听,退亦未尝语人,故其事多施行。知兖州。是时,诸道方田使者希功赏,概取税虚额及尝所蠲者,加旧籍以病民。鼎臣独按籍差次为十等,一无所增,兖人德之。改吏部,提举西京崇福宫。复判太堂寺,留守
42、南京。陛辞,神宗顾语移晷,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年七十七,无祐元年卒。(选自宋史龚鼎臣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B. 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C. 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D. 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
43、计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官署中。曹操称魏王时,杨修曾任其主簿。B. 太平兴国:文中是宋太宗赵匡义的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14 -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C. 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916 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1125 年为金国所灭。D. 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科举以及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类似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组部。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龚鼎臣见义勇
44、为。石介被人诬陷叛逃辽国,龚鼎臣认为这件事不实,杜衍从怀中拿出龚鼎臣写的奏书,称赞龚鼎臣见义勇为,前途无量。B. 龚鼎臣正直敢言。进行打算举办春宴,龚鼎臣认为正遭旱灾,不宜搞宴会;龚鼎臣认为,应规范大礼时的赦免制度,杜绝利用此制度赦免作恶的行为。C. 龚鼎臣得到了皇帝照顾赏识。龚鼎臣因很多亲属被辽国夺走而不想出使辽国,皇帝答应了;龚鼎臣与神宗交谈,神宗认为他精明而值得任用。D. 龚鼎臣关心、教化百姓。他疏泄积水,收获良田几百上千顷;他在淮南救灾,救活很多人;黄河决口,他去安抚;他在渠州兴建学校,渠州开始出人才。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石介死,谗者谓介北走辽,诏衮州劾状。
45、(2)开封三司于法外断狱,朝廷多曲徇其请,愿先付中书审画。【答案】10. A 11. D 12. A 13. (1)石介去世,进谗言的人说石介向北逃到辽国。皇帝下诏衮州揭发罪状。(2)开封三司在法外断案,朝廷大多曲意顺从他们的请求,希望交给中书审核。【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 “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 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
46、议大夫致仕” ,结合文本理解句子的大意,这段话是说“高兴地说:别人说您老了不能做事,您竟然如此精明,将作用您了。 当时黄河在曹村决口,流氓饿死的人布满荒野,龚鼎臣费力地前来赈灾安抚,回家的人不可数尽。凭着正议大夫的身份退休” ,可以依据表对话的词语“曰”断开一处,这就排除 CD 两项, “人言”的内容应该是“卿老不任事” ,而- 15 -不是“卿老” ,故应在“不任事”后断开,且后面“不胜计”的主语应是“归者” ,这就排除B 项,故选 A 项。【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
47、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D 项, “吏部掌管科举”错误,科举是由礼部掌管的。故选 D 项。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类似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组部;而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A
48、 项, “杜衍从怀中拿出龚鼎臣写的奏书”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一段说“衍探怀出奏稿示之,曰:吾既保介矣,君年少见义如是,未可量也 ”,意思是“杜衍从怀中取出上奏的稿子给龚鼎臣看,说:我已经担保石介了,你年经轻轻却这样见义勇为,前途不可估量 ”,由此可知,应该是拿出杜衍自己的奏书。故选 A 项。【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 “馋者” ,进谗言的人;“谓” ,说;“走” ,古今异义,逃跑
49、;“诏” ,下诏;“劾状” ,揭发罪状。第二句中, “于” ,在;“狱” ,古今异义,案件;“曲” ,曲意;“徇” ,顺从;“其” ,代词,他们的;“愿” ,希望;“付” ,交给;“申画” ,审核。【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 16 -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龚鼎臣,字辅之,鄂州须城人。幼年时父亲去世,自己独立做事,景祐无年考中进士,任平阴主簿,疏泄积水,收获良田几百上千顷。担任泰宁军节度掌书记。石介去世,进谗言的人说石介向北逃到辽国。皇帝下诏兖州揭发罪状。郡守杜衍会审,下属没有人回答问题,只有龚鼎臣说:“石介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我愿意用全家来证明他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