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1181119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安平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河北安平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60 分)1. 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反映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 黄牛过河各顾各C.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 小满芝麻芒种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在本题中只有“黄牛过河各顾各”才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故

2、B 项正确。A 农业种植中施肥很重要;C 是苗出的齐、长势好是丰收的标志。D 是农业时令节气的重要性,什么时令种什么、收什么。所以答案选 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2.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司南”是战国时期发明的,而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是在 15 世纪左右,故 A 项错误;中国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故 B 项错误;南优 2 号是 1974 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粮食危机,故 C 项正确;人类进入科学时代的2标志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故

3、 D 项错误。3.3.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后世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主要反映了A. 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B. 坊市结构的变迁C. 抑商政策逐渐在加强D. 市场监管的加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唐时期城市商业的发展。材料反映汉朝长安东、西市中商业区与商人居住区混杂,唐朝的市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出现了坊市的分离。上述情况反映了随着封建城市的发展,国家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坊市结构出现了变迁,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繁荣,B 项正确。宋朝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A 错误;C、D 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所以选 B4.4.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

4、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C.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可知,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以答案选 B;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但并没有产生新的因素,所以排除 A;C、D 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繁荣,排

5、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5.5.顺治六年,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日本的伊万里瓷出口却迎来了持续140 年的鼎盛时期。 “中国时期”结束,关键原因在于A. 瓷器质量的骤降3B.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C. 技术创新的停滞D.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答案】B【解析】清朝在对外关系中清政府执行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该政策限定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主要原因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故答案选 B。AC 两项中的“骤降” “停

6、滞”说法绝对,排除;D 不是主要原因,排除。6.6.“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盐铁和酒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中国( )重农抑商政策 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古代家庭手工业的特征和影响A. B. C. D. 【答案】C【解析】材料是对古代官营手工业影响的叙述,故错误;政府垄断官营手工业是重农抑商的表现, “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

7、由发展的可能性” ,这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 C 项,ABD 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的信息,该信息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即可。7.7.苏州的地方志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前,沪上未有纱厂,苏地盘门外苏纶纱厂亦未兴筑,织布纱线,均手车所纺” 。直到 1894 年,洋布进口量尚未超过全年销用棉布量的 1339%。 “穿洋布的主要是城镇商人和富裕阶级,穷苦的城市贫民和乡下居民都穿土布”。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B.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4C. 中国沦为世界市

8、场的附庸D. 人们生活贫困购买力低下【答案】A【解析】“直到 1894 年,洋布进口量尚未超过全年销用棉布量的 13.39%”“穿洋布的主要是城镇商人和富裕阶级,穷苦的城市贫民和乡下居民都穿土布”主要是由于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故 A 正确;B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8.8.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 1872 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反映了A. 中国的迅速强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敌视B.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C. 中国民族工业在 19 世纪 70

9、 年代发展迅速D. 中国迅速实现了向工业近代化的转变【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 1872 年是洋务运动时期,以“自强”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促进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 “兵工厂和造船厂” “中国人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所反映的就是军事上的近代化努力,B 项正确。题干肯定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而没有涉及西方国家敌视中国,排除 A。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产生于东南沿海地区,排除 C。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点睛: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重点理解外交官眼中的洋务运动,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知道

10、答案。9.9.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主要不同是A. 前者属于官僚,后者属于资本家B. 前者是封建经济,后者是资本主义经济C. 前者依靠国家政权,后者依靠个人经营D. 前者属国家,后者属个人【答案】C5【解析】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根本不同是经营方式和性质,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政权经营,属于官僚经济;民族资本依靠个人经营,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AD 没有揭示两者的经营方式和性质,排除;官僚资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统治者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排除 B。10.10.“南州千百人中,有王谢功名,兼擅陶朱事业,论文章、论经济、率才望勋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

11、来者。 ”该挽联歌颂的近代实业家是A. 方举赞 B. 陈启源C. 张謇 D. 荣宗敬【答案】C【解析】方举赞是中国无王谢功名,故 A 项错误;陈启源为近代企业家,但无王谢功名,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王谢功名,兼擅陶朱事业” ,张謇既有功名,为清末状元;又主张“实业救国” ,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作了宝贵贡献,故 C 项正确;荣宗敬(1873 年1938 年) ,名宗锦,字宗敬,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 、 “棉纱大王” ,故 D 项错误。11.11.祝大椿原为英国怡和洋行买办,后投资实业,他的公益纱厂“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推广销路,让一部分之

12、股份于英人,改为中英合办” 。他因兴办实业,由清政府赏给二品顶戴。张謇是甲午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创办大生纱厂,依仗清政府的扶植,取得了“二十年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由此可知A. 清政府实现了从重农抑商到重商主义的转变B. 外国资本主义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C. 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D. 政府政策在民族工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A 不符合史实,排除;B 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根据“利用怡和洋行推广销路,让一部分之股份于英人,改为中英合办” “依仗清政府的扶植,取得了的垄断权”可知,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故 C

13、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政策,排除D。612.12.浙江富商徐申如积极投资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其主要创业活动如下表由此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裕通钱庄的创办,说明了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 裕通钱庄的创办,反映了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C. 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预示了当时的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D. 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表明了在当时中国电话开始成为日用品【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 A;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无法预示了当时的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C 表述错误;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无法表明在当时中国电话开始成

14、为日用品,D 表述错误;从材料可知 1897 年裕通钱庄创办,正是得益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故 B 正确。13.13.关于 1945 年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财产,荣德生在 1945 年的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写道:“没收的大批敌伪产业,原皆我国人民血汗,被敌攫取,但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 B. 国民党应把接收的财产归还日本C. 官僚资本出现恶性膨胀 D. 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陷入绝境【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日本控制的原本属于私人企业的民族工业,国民政府乘抗战胜利之机,将这些企业接收后并没有归还私人,而是归为了国营企业,这说明国

15、民政府在借接收之机扩充资本,A 项正确;当时日本侵略中国,日本控制的工业原本属于私人企业的民族工业,不应该归还日本,B 错误,排除;国民政府的资本不等于官僚资本,C 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民族工矿企业走向崩溃,且与史实不符,D 项错误。14.14.人们用如下情景描述 20 世纪 30 年代的境况:一把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子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此情景含义是( )7A. 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B. 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潮流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方兴未艾D. 民族工业走向衰败不可避免【答案】D【解析】“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子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说明民族工业的衰败,故 D

16、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故 A 项错误;材料的寓意是走向衰败,不是成为潮流,故 B 项错误;“方兴未艾”和材料信息不符,故 C 项错误。15.15.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A. 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B. 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C. 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D. 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答案】D【解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排除 A;中国始终没有形统一的国内市场是发展的表现,排除 B;民族资产阶级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排除 C;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没有繁盛的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

17、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故选 D。16.16.“它实现了(现代中国)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和社员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社员私有的土地无代价地转为集体所有。 ”据此判断, “它”A. 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要求B. 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C.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 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答案】A【解析】据材料“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和社员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社员私有的土地无代价地转为集体所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农业合作化的内容,将8小农经济改造为集体所有制经济,这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故 A 项正确;农业合作化没有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故 B 项

18、错误;农业合作化也没有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应该是人民公社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 C 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故 D 项错误。故选 A。17.17.“一五”计划期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正式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各省、市人民政府的财经委担负计划任务,综合编制自身计划,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导:而区、市财委的计划局受同级财委和上级计划机构的双重领导。这一体系的形成A. 使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B. 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C. 为工业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D. 成为国家机构改革的开端【答案】C【解析】材料显示国家成立计划委员会,地方财经委担负计划任务,主要目的

19、是保障“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故 C 正确;A 是 1952 年完成;B 属于三大改造;D 中属于政治改革,不符合题意。点睛:在高考复习中,首先注意抓住重点,通过中共八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革”等主要事件总结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本专题的核心内容,在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考生要掌握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其次,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既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其经验;又要正确看待探索中的挫折,尤其是“文革”时期的挫折。18.18.对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龚育之认为“既是水到渠成,

20、又是重要发展” ;薛暮桥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 。二者都( )A. 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B. 全面分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影响C. 认识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前瞻性D. 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国国情【答案】A【解析】9“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 “基本方向正确”说明两人都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意义,故 A 项正确;两人没有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影响,故 B 项错误;“前瞻性”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 C 项错误;薛暮桥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 ,这说明他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不符合当时的国情,故 D 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两者都” ,考查的是共

21、同点。19.19.某一时期的人民日报曾报道:“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提出B. 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钢为纲”的号召C. “大跃进”全民炼钢运动的迅速兴起D. 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可知,这是1958 年“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运动,故 C 项正确;“一五计划”开始于 1953 年

22、,故A 项错误;“以钢为纲”是大跃进的口号,故 B 项错误;1960 年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故 D 项错误。20.20.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中央对经济进行整顿,造成经济增长率在 4%-6%的低点徘徊。在民间,有人说:“中央要取消个体户了” , “改革开放该收一收了,该转一转阶级斗争了” 。面对这一局面A. 我国全面开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 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C. 国家开始改变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D. 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中央对经济进行整顿,改革开放

23、遇到了一些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进行了“南方谈话”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 正确;10A 是 1984 年;C“开始”错误;D 是 1990 年,不符合材料“有人说:中央要取消个体户了 , 改革开放该收一收了,该转一转阶级斗争了 ”。21.21.1985 年 1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建立新的贸一工一农型的生产结构。这说明A. 国有企业改革已确立B. 对外开放开始启动C. 改革与开放同步加大D. 国内经济发展迅速【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说明建立经济开放区是为了以对外贸易促进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体现了对内改革和

24、对外开放都加大了力度,C 项正确。材料信息不体现国有企业改革,A 项错误;对外开放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开始了,B 项错误;材料现象不能说明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但能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D 项错误。22.22.198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 ,到1984 年底,全国各地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建立 91 万个乡(镇)政府,926 万个村民委员会。这实际上( )A. 宣告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结束 B. 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C. 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的范围 D. 揭开了农村政治经济改革的序幕【答案】A【解析】: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 1978 年,据此可排

25、除 B 和 D;1983 年,为了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实行了基层政权组织改革,这与“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的范围”无关,可排除 C 项。因此,本题选 A。23.23.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在剑桥民国史中写道:“任何人把 19121949 年的中华民国与在它之前的晚清时期及在它之后的人民共和国作比较,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中国人生活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 ”下列史实能为费教授提供论证的是A. 时逢满岁戏抓周,罗列书玩并砚筹 B. 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C.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 D. 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答案】D11【解析】从“任何人把 19121949

26、年的中华民国与在它之前的晚清时期及在它之后的人民共和国作比较,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中国人生活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 ”可以看出材料中提到的是外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A 选项是抓周的习俗,是中国本土的风俗,与外来文化无关;B 选项是皮影戏,也是本土的文化;C 选项是寒食节祭祖习俗,也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风俗;D 选项是留声机,收到了外国文化的影响。点睛:本题是关于民国时期中国生活习俗的变迁的考查。近几年高考中流行运用新史观新视角来解读历史事件,其中社会史观就是一个经常会考到的史观,例如本题就是从社会史观的角度考查的。复习备考中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可以从衣、食、住、行、习俗变迁等方面

27、进行归纳整理复习。24.24.晚清社会男子服装的显著特点是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特别是风云激荡的辛亥前夜,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从而使服饰本身超越了它所具有的文化意味。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A. 新旧政治力量势均力敌 B. 东西方文化冲突加剧C. 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D. 政治选择呈现多元化【答案】D【解析】从“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 ,而“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 ,说明当时社会政治选择呈现多元化。故答案为 D 项。材料不能反映“势均力敌” ,排除 A 项;材料不能反映“冲突加剧” ,排除 B 项;从

28、“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来看,不能说明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排除 C 项。25.25.1900 年前后的上海、天津、汉口等租界区域,一些中下层人士热衷于“紧身窄袖半洋装”和“马夹密门绸纽扣” ;知识分子与买办阶层则青睐于“金丝眼镜雕毛扇,窄袖衣衫阔领头。品海香烟龙角嘴,包车钻戒诩风流。 ”这表明当时A. 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B. 阶层等级观念逐渐淡化C. 开放程度影响消费观念D. 国人服饰发生根本变化【答案】C【解析】121900 年由于列强入侵导致中国被迫开放,材料中不同阶层消费方式的变化表明与开放程度有关,C 正确;A 中开始变化说法不符材料时间;B 中逐渐淡化错误;D 中根本变化不

29、符合事实。26.26.1912 年 9 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 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 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 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 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反映了服饰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故选 D 项。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变化中的男女服饰27.27.中国传统民居特别重视墙高、门窗严实等条件,而现代居室则注重方便、采光、采暖、通风等要素。下列与这一变化无关

30、的是A. 自我封闭意识被打破B. 科技水平提高C. 社会治安改善D. 传统审美标准被彻底抛弃【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国传统民居特别重视墙高、门窗严实等条件,而现代居室则注重方便、采光、采暖、通风等要素”可知自我封闭意识被打破,科技水平提高,社会治安改善,ABC 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错在“彻底抛弃” ,错误,符合设问,. 所以 D 选项是正确。.28.28.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 ,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这一现象反映了A.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人人心 B. 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C. 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

31、和效仿 D. 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答案】B【解析】13通过材料中的“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 ,可知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B 正确。民主共和观念是指中国民众不能再接受皇帝的出现,A 错误。铁路是近代化的表现,材料中的效仿不是盲目的,C 错误。殖民地特征是指中国受外国列强的控制,西方观念对中国的影响不等于殖民地特征,D 错误。29.29.1920 年全国报界联合会通过劝告勿登有恶影响于社会之广告与新闻案指出:“如奖券为变相之彩票,究其弊端可以凋敝民力而促其生计,且引起社会投机之危险思想。又如春药及诲淫之书,皆足以伤风败俗,惑乱青年。此种广告,皆与社会发生极大之恶影响,而报纸登载,恬不

32、为怪。 ”这反映出当时A. 政府立法整顿,规范广告业秩序 B. 民族危机加深,报业界抵制外货C. 报刊业发展迅速,广告比重加大 D. 缺乏有效管束,广告业乱象丛生【答案】D【解析】题干主要反映了对有不良影响的广告内容进行了批评,说明了当时广告业的管理不善,故D 正确。题干只是提出了这一不良现象,没有提出改进措施,排除 A;BC 项题干没有体现。30.30.1903 年章太炎在报纸上刊登征婚广告,明确提出了五条标准:女方是鄂籍(湖北)人;大家闺秀,性情开放;要通文墨,精诗赋;双方平等,互相平等;夫死可嫁,亦可离婚。该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A. 出现新的征婚方式,传统的婚姻观念发生变化B. 征婚

33、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求偶方式,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C. 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答案】A【解析】由材料的时间等信息可知,此时广告征婚在中国刚刚出现,说明传统的婚姻观念在发生变化,故 A 项正确;B 项错在“主要求偶方式” ,故错误;材料未涉及婚姻礼俗,故 C 项错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故 D 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准确把握时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1.31.15 世纪中叶,在与东方的贸易中,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 “黄金问题”变为欧洲经济上的严重危机。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14A. 有利

34、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B. 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C. 刺激了欧洲开辟新航路D. 欧洲中心地位逐步确立【答案】C【解析】据材料“15 世纪中叶,在与东方的贸易中,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是在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之后,不是 15 世纪中叶,且欧洲的金银向外流出也不利于欧洲积累财富,故 A 项错误;欧洲的价格革命也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且价格革命是由于金银大量流入欧洲,导致物价上涨,故 B 项错误;由于欧洲的金银向外流出,使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急需金银货币,这直接导致欧洲开辟新航路以寻求金银,故 C 项正确;欧洲中心地位逐步确立,也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

35、故 D 项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15 世纪中叶,在与东方的贸易中,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 ,学生据此可以联系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等相关知识,对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得出欧洲开辟新航路以寻求金银的结论。32.32.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以下各项正确说明了殖民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加速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衰弱造成了商路和贸易中心的变化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A. B. C. D. 【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早期殖民掠夺活动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故正确;随着大量的贵重金属货币涌入欧洲,引起了价格革

36、命,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故正确;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起了商业革命,故正确;黑奴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而为欧洲的手工工场提供大量劳动力的是圈地运动,故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 A 项,BCD 错误。1533.33.16 世纪葡萄牙垄断了到东方的跨洋运输,17 世纪荷兰取代葡萄牙掌握了东方贸易,而且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商品种类增多。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B. 地理大发现带来商业革命C. 荷兰后来成为海上马车夫D. 东西方都奉行开放的政策【答案】B【解析】新航路开辟导致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从而欧洲国家与亚洲国家之间

37、的贸易往来和贸易的商品种类增多,这是商业革命的表现。故答案为 B 项。A 项对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排除;C 项不是原因,排除;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新航路开辟引起欧洲的“商业革命” 。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重大变革,出现世界市场雏形、流通商品种类增多、一系列新的商业经营方式等现象,具体表现在商业组织形式的变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中心的变化等。34.3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 年至 1763 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 1500 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 19 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1500 年至 1763 年促成这一“过渡”的因素有(

38、)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工业革命的开展 英国确立殖民霸权A. B. C. D. 【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18 世纪中后期英国确立殖民霸权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而工业革命的开展实在 1765 年,故正确,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 C 项,ABD 错误。35.35.17 世纪被誉为“荷兰时代” ,荷兰成为“模范国家” “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荷兰人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等,但到了 17 世纪晚期荷兰却风光不再,导致其急剧衰落的最主要原因是A. 缺乏保持高速扩张所需的资源B. 商业资本发达但工业资本不足16C. 英法颁布一系列歧

39、视性的法令D. 三次英荷战争中失去殖民优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内因起决定性作用,虽然 17 世纪一度出现了“荷兰时代” ,但荷兰继续发展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缺乏保持高速扩张所需的资源是其最终衰落的主因,A 项正确。从荷兰自身分析,排除 C 项。荷兰商业资本发达,但 17 世纪的欧洲各国工业资本均不足,排除 B 项。D 项为外因,实际上正是因为荷兰内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才使得其在与英国的竞争中显得实力不济。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荷兰的殖民扩张36.36.我国把每年的 6 月 15 日至 21 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

40、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学发明是( )A. 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B. 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C. 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D. 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的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使电力成为新能源,故 A 项正确;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和贝尔发明的电话是利用电作为能源的电器,故 BC 错误;内燃机是使用石油作为燃料的,故 D 项错误。37.37.三角航程持续了数百年,虽然其间充斥着血腥与罪恶,但对世界市场形成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为A. 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B. 刺激了欧洲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畸形发展C. 欧洲的剩余资本得以大量输出D. 促进

41、三大洲商品流通和国际分工体系形成【答案】D【解析】17试题分析:A 不对,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不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是在美洲;C 不对,奴隶贸易使大量资本输入欧洲而非输出;D 符合题意。考点:早期殖民扩张点评:奴隶贸易产生和持续的原因有四个:一是种族灭绝政策使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和逃亡,美洲劳动力奇缺;二是印第安人体制较差,黑人弥补了不足;三是欧洲殖民者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利用美洲劳动力奇缺的有利时机把非洲黑人贩往美洲;四是奴隶贩子的行动得到本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奴隶贸易的结果,一是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带来巨额利润,促使城市繁荣兴盛。二是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农村凋敝,

42、饥饿不断,成为“黑暗的大陆” 。黑奴贸易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手段之一,持续了近 400 年的时间。但当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逐渐向自由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殖民政策也就相应地发生变化,资产阶级热衷于把包括非洲在内的海外殖民地变成他们的投资场所、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黑奴贸易也就逐渐衰落了。38.38.1889 年,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盛会和纪念法国大革命 100周年,巴黎修建了 300 多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当时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有( )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看到巴黎上空

43、有飞机在飞行 人们可以采用电话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A. B. C. D. 【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电灯发明于 1879 年,内燃机发明于 19 世纪 80 年代左右,飞机发明于1903 年,电话发明于 1876 年。由此可知,正确,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 B 项,ACD 错误。39.39.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 1872 年 2 月 17 日到 3 月 28 日,短短 39 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 22 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 48 小时内,连续买下了 6 家炼油厂。1898 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 90%的石油运输。 ”以上材料反映了 19 世纪后期出现

44、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B. 世界市场的形成18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 财富资源的猎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反映的是垄断组织的兼并现象。垄断组织的产生,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因此选择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排除 A。BD 与题意无关。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0. 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这

45、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机械特色不同B. 建筑材料不同C. 主要动力不同D. 交通工具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能过说明划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主要依据是蒸汽机和电力的不同,即主要动力不同,答案选 C,ABD 三项不符合史实。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非选择题(共 2 道大题,41 题 20 分,42 题 20 分,共 40 分)41.41.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材料一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简表:领域 表现19

46、服饰 长袍马褂、_、旗袍、西装餐饮 中餐与_交通工具 马车、人力车、电车、汽车、火车、轮船和_通讯工具 邮政通信、_、电话材料二 材料三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 ,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材料四 一些闭塞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 ,推

47、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1)将材料一中表格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2)材料二中三幅图片是重庆市游自国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据图指出其变化的原因。20(3)据材料三,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1)中山装 西餐 飞机 电报(2)原因:辛亥革命带来了社会风气的进步;西方思想文化传入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3)特点: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积极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推动了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思

48、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表格空缺的内容分别是中山装、西餐、飞机、电报。第(2)问, “原因” ,依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影响、西方思想文化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第(3)问, “特点” ,依据材料三信息“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得出: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积极影响” ,依据材料四信息“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 ,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思想观念以及近代

49、化等角度分析。42.4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2119 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材料三 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请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2)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 19 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 ”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世界市场的?【答案】(1)新航路开辟,使资本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