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市学评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测评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1182344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八市学评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测评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八市学评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测评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八市学评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测评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八市学评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测评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八市学评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测评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河南省八市学评 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测评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所谓网络穿越小说,通常讲述的是现代人通过魂穿(主人公的灵魂穿越到古代,附身到古人身上) 、身穿(利用各种方式使整个人穿越到古代)和重生三种方式,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后的传奇性经历。主人公常常利用现代观念和现代技术手段大展宏图,成为影响甚至是左右当时历史发展的人物。网络穿越小说中的古代历史背景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一是子虚鸟有的历史。但不管是哪类历史背景,网络穿越小说都应该划归为重写历史故事的文学范畴之中。 。网络穿越小说不仅继承重写历史故事的传统,而且

2、相比前人的创作,它重新建构,甚至想象、篡改历史的冲动更为强烈。由于身处后现代社会背景,个人主体只能够在个体想象和历史叙事中重新建构自身,既能实现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又能在文学编织的“白日梦”中获得满足。因此与历史演义小说相比较,网络穿越小说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可以让具有现代思想的主人公突破历史时空的局限,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古代历史的优点和缺陷,从而赋予其理性反思的某些特征。它也经常融合野史传说、玄幻、侦探、武侠和言情等多种流行时尚因素,显然更进一步增强了通俗小说天马行空的“奇”特点,使之更具有阅读快感。网络穿越小说反映帝王将相的生活,大多走“纯情”的言情路线,表现出作者对具有传统文

3、化色彩的忠贞浪漫爱情的向往,亦是网络穿越小说受到众多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网络穿越小说也有朴实无华的“种田生活”故事。那些穿越历史的主人公在现代社会只是小人物,到古代反而成为有作为的英雄。他们除了依靠在现代社会中学到的科技知识和智慧来保护自身外,还以自己现代文明洗礼下形成的自强、自尊、自信和人道主义等人格品质,来吸引和获得其他人的认可,特别是获取异性的青睐。这种设计凸显了现代人的个性特征,以此塑造出性格鲜明、血肉饱满的人物形象来。网络穿越小说的丰富文化意蕴,以及近几年的繁盛发展现状,均使它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一种文化现象。当下高雅文络穿越小说学习其“求真与化俗”的特点,争取更广大的读者群。自然,高

4、雅文学应该在坚持严肃创作态度的基础上,来汲取穿越小说的“趣味”特点,- 2 -但是不能流子低级庸俗,要有纯正的趣味。网络穿越小说亦存在很多不足。大部分穿越小说中的主人公能利用现代人的“后见之明” ,得窥先机,陷入利益和心机阴谋的争斗并成为赢家,爱情也仅仅成为写作者时尚颓废与古典纯情、青春唯美与功利庸俗的矛盾态度的载体,总体上削弱了文学意义义与思想价值。越来越乡的穿越小说陷入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雷同或类似的模式化之中,这是通俗小说最致命的缺陷。因此包括网络穿越小说在内的网络文学,也必须向高雅文学汲取文学养料,追求“俗不伤雅”的艺术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艺术生命力的长久与旺盛,才能够走得更远。(节选

5、自追求“俗不伤雅”的艺术趣味 ,张清芳,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穿越小说主要描写现代人通过魂穿、身穿及重生等方式,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后,成为改写历史发展的人物的传奇经历。B. 从网络穿越小说中创作的古代历史背景这个角度来看,网络穿越小说应该和历史演义小说同属于一个类别。C. 网络穿越小说受读者喜爱的原因,是大多走“纯情”的言情路线,吻合了读者对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忠贞浪漫爱情的向往。D. 由于网络穿越小说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更进一步增强了通俗小说天马行空的“奇”特点,可以带给读者阅读上的快感。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6、. 文章第段阐释了网络穿越小说的定义及特点,同时,界定了网络穿越小说都应该划归为重写历史故事的文学范畴之中。B. 文章第两段以正反对比的方法,阐释了网络穿越小说与传统历史演义相比,在表现人物、创新技巧方面的优劣高下。C. 文章第段指出网络穿越小说以其丰富的意蕴而繁盛,为此,作者提出高雅文学应辩证地络穿越小说的“求真与化俗” 。D. 文章第段中,作者分析了网络穿越小说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并指出网络文学应向高雅文学汲取养料。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认为,高雅文络穿越小说学习“求真与化俗”的特点,唯有如此,高雅文学才能具有丰富文化意蕴,走向繁盛。B. 部分网络穿越小

7、说主人公善于以自我的自强、自尊、自信等人格品质来吸引与获得其他- 3 -人的认可,并搏取异性的青睐。C. 与历史演义小说相比,网络穿越小说有重新建构,甚至想象、篡改历史的现象,也因“重新构建”而受欢迎,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D. 穿越小说模式是主人公可以在衬益和心机阴谋的斗争中,利用现代技术成为赢家,且穿越小说存在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雷同的毛病。【答案】1. D 2. B 3. A【解析】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A 项, “成为改写历史发展的人物”错误,原文是“成为影响甚至是左右

8、当时历史发展的人物” 。以偏概全。B 项, “网络穿越小说应该和历史演义小说同属于一个类别”于文无据。C 项, “走纯情的言情路线”只是网络穿越小说受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混淆范围。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 项, “正反对比的方法在表现人物、创新技巧等方而的优劣高下”错,文章第段是用比较的方法凸显网络穿越小说的特点,而第段则介绍网络穿越小说的两种类型及特点。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

9、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A 项, “唯有如此,高雅文学才能具有丰富文化意蕴,走向繁盛”错误,原文说的是网络文学必须向高雅文学汲取养料,才能保持艺术生命力的长久与旺盛。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城人也。祖秉之,临海太守,宋世清吏。父徽,尚书都官郎,昊令,为太初所杀。谧系尚方,孝武平京邑,乃得出。解褐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

10、令,强济称职。宋明帝为南豫州,谧倾身奉之,为帝所亲待。即住,以为骠骑参军。- 4 -谧转尚书度支郎,饿迁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卒,年十九,未笄。礼官议从成人服,诸王服大功。左丞孙夐重奏:礼记女子十五而笄,郑云应年许嫁者也。其未许嫁者,则二十而笄。射慈云十九犹为殇。礼官违越经典,于礼无据。 ”博士太常以下结免赎论,谧坐杖督五十,夺劳百日,谧又奏:“夐先不研辨,混同谬议。准以事例,亦宜及咎。 ”夐又结免赎论。诏“可” 。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为有司所奏,征还。明帝崩,遇赦得免。为正员郎,右军将

11、军。太祖领南兖州,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为游击将军。性流俗,善趋势利。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建元三年,为左民尚书。诸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寻敕曰:“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谧才长刀笔,所在事办。太祖崩,谧称疾不入,众颇疑其怨不豫顾命也。世祖即位,谧又不迁官,以此怨望。时世祖不豫,谧诣豫章王嶷,请间曰:“至尊非起疾,东宫又非才,公今欲作何计?”世祖知之,出谧为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未发,上使御史中丞沈冲奏谧前后罪,诏赐死,时年五十二

12、。(节选自南齐书列传十二 ,有删改)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B. 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C. 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D. 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瑗是( )

13、A. 笄。亦作“既笄” 。古代女子满 15 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 15 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B. 杖。杖在这里指杖刑,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后世将杖- 5 -刑与笞刑、徒刑、流刑、死刑并称为五刑。C. 崩。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帝后之死曰崩,诸侯、太子之死曰薨,大夫之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D. 吏部。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刑法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谧家世显扬。祖父江秉之,曾任临海太守,是宋代有名的清正官

14、吏。父亲江徽,任尚书都官郎,吴县县令,被刘劬所杀。B. 江谧心胸狭隘。孙夐上奏指出礼官提议的错误,江谧因罪过受到惩罚,便又上奏指出孙夐附和错误议论,当追究其责任,使得孙夐也受到惩罚。C. 江谧善于逢迎。他曾巴结建平王景素,后又归附太祖,诸皇子离开朝廷到自己的封地做藩王时用文武主帅的事,都委派江谧料理。D. 江谧颇受重用。由于江谧为官精干称职,长于刑法诉讼,得到历代皇帝的信任,所以宋明帝、太祖、世祖对江谧皆委以重任。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2)时世祖不豫,谧诣豫章王嶷,请间曰:“至尊非起疾,东宫又非才,公今欲作

15、何计?”【答案】4. A 5. D 6. D 7. (1)苍梧王被废以后,人心还没安定,江谧便竭诚归服太祖,被任命为以本官兼任尚书左丞。 (2)后来世祖生病,江谧去见豫章王萧嶷,鼓动说:“皇上这病是没指望了,太了又没什么才能,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呢?”【解析】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此题注意“僧遵道人”作后句的主语, “小事”作“犯”的宾语。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

16、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6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此题 D 项,吏部不管刑法之事,刑法为刑部的职责。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

17、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此题 D 项, “世祖对江谧皆委以重任”事件错误,世祖认为江谧挑拨离间,并未对他委以重任。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物情:人心;领:兼任;不豫:生病;诣:去;至尊:皇上。重点注意(1)中被动句的翻译。参考译文:江谧字令和,是济阳考城人。祖父江秉之,曾任临海太守,是宋代有名的清正官吏。父亲江徽,任尚书都官郎,吴县县令,被刘劬所杀。江谧当时被关押在尚方署,孝武帝平定京城后,才被放出来。初仕任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县令,为官精干称职。宋明帝任南豫州刺

18、史时,江谧倾身侍奉,明帝对他很是亲信。明帝做皇帝后,任江谧为骠骑参军。江谧转任尚书度支郎,不久迁任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江夏王刘义恭的第十五个女儿死掉了,其时十九岁,尚未行笄礼。礼官讨论应按成人行葬礼,诸王着“大功”丧服。左丞孙夐特别上奏说:“礼记上说女子十五而笄,郑玄解释为此是针对已许嫁的女子而言的。至于未许嫁的女子,则二十岁行笄礼。射葱说十九岁死仍然属于殇。因此礼官的决定不合经典,没有根据。 ”朝廷决定对博士太常以下礼官都检讨认错。江谧因此受到杖责五十,并停职百日。江谧又上奏说:“孙夐事先没作研究辨析,混同谬议。按照惯例,也应受责罚。 ”皇上下诏“可以” 。后来江谧出任建平王刘景素冠军

19、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为政苛刻。僧遵道人与江谧关系密切,随江谧到郡里,只因犯些小事,便被他下到郡狱里,僧遵撕衣为食,三件衣都吃完了,便被活活饿死。此事被有关部门揭发,江谧被调回京城听候处理。明帝驾崩后,江谧遇赦幸免。后任正员郎,右军将军。太祖萧道成统领南兖州时,任江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都任游击将军。江谧品性流俗,善于趋利附势。元徽末年,朝野都有心拥戴建平王刘景素,江谧便使劲巴结景素,后来景素失败,江谧差点丢了命。苍梧王被废以后,人心还没安定,江谧便竭诚归服太祖,被任命为- 7 -以本官兼任尚书左丞。建元三年,任左民尚书。诸位皇子离开朝廷到自己的封地做藩王时用文武主帅,都让江谧来安排。

20、不久皇上下令说:“江谧本为寒门,按说不应和贵族平等使用。但他甚有才干,卖力称职,可以让他主持吏部工作。 ”江谧长于刑法诉讼,他分管的部门很有成绩。太祖驾崩时,江谧推说有病不入内殿,众人都推测他是因没被参予顾命而心怀不满。世祖萧赜做皇帝后,江谧没有被升官,因此更加怨恨。后来世祖生病,江谧去见豫章王萧嶷,鼓动说:“皇上这病是没指望了,太子又没什幺才能,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呢?”世祖知道后,让江谧出京去任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还没出发,皇上又命御史中丞沈冲揭发江谧前后罪行,下诏赐死,当时江谧五十二岁。(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春夜别友人(其二)陈子昂紫塞 白云断,青春明月

21、初。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注】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即位,征求天下才士,东方朔便上书自荐,自称可以当“天子大臣” 。8. 下武对这首诗的赏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一、二句对仗工整,选用“紫塞” “白云” “明月”等意象,演染与友人离别时的凄凉氛围。B. 三、四句采用乐景写衷情的手法, “芳樽夜”创设了送别宴席上美酒芬芳、温馨热闹的场面。C. 五、六句寓情于景,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露水滴沥的描写,透露了抒情主人公的心情。D. 七、八句作者临行时表明心意,化用了典故,既委婉含蓄

22、,又暗示了当时压抑的政治环境,E. 本诗语言畅达优美,诗篇虽略带感伤色彩,但基调高昂明快,并不给人以低回压抑的感受。9.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8 -【答案】8. AD 9. 与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第四句直接写“离忧怅有馀” ,五、六两句通过渲染离别时凄清寂静的环境来表达离别的悲伤。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七、八句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议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解析】8. 试题分析:A 项“凄清的氛围”错,这里是一种想象,且表现出一种空明自然的景致D项“暗示了当时压抑的政治环境”错,此处无中生有。9. 试题分析:这首诗写宴

23、会上的情景,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论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三)名篇名句默写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诗经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_,_。(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_,_。 ”(3) 诗经采薇中写士兵采集野生的薇菜充饥的场面,其中“_,_”两句写了夏天刚长出来的薇菜的叶片肥嫩的样子。【答案】 (1). 反是不思 (2). 亦已焉哉 (3).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4). 谣诼谓余以善淫 (5). 采薇采薇 (6). 薇亦柔止【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

24、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句子中的“决绝而不留恋” “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 “夏天刚长出来的薇菜的叶片肥嫩”的提示,同时注意“蛾眉” “谣诼” “淫” “柔”的写法。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下列小题。看莲杨莹看莲要趁早,千万剐过了八月才去,只剩下莲蓬头和枯叶。也千万别到了傍晚才去,莲会睡着在夜雾里。今日恰逢其时,正是莲花盛开的时节,一路上听得到那花开的声音。非专程去看莲,也未想到会遇到莲,临时去参加一个会,中午休会,意

25、外地听说我们被安排在一个荷塘旁就餐。常常,想见的人会偶遇在某个地方,这样的邂逅便带来如看莲般的喜悦。今天随意地走近了莲,莲花在湖面上轻轻地裂开,久违了的莲,总能令人心动,这内心的喜悦,又似意外地走近了一位想念已久的人。荷塘边总是一种令人晕眩的燥热,蝉鸣此起彼伏,柳枝一动不动,一股燥热往上冒,心底的烦恼再次无限地蔓延开来。这个季节里,我不自觉地染上了复杂而郁闷的情绪,陷入不想回忆的回忆。那么多的日子里,是什么使我满怀忧伤,又满怀希望呢?那些烦恼,如莲,是切肤的,是温暖的,又是不可言说的,那苦痛是属于自己的,是与出身连在一起的-心烦时喝茶,心静许多,那么,心烦时看莲呢?也许与喝茶同感。最安静的度过

26、余生的地方该是温暖的,什么回忆也打栊不了的。湖面骄阳当头,莲,勇敢地展示着自己的美,这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力量。静心观荷,无需任何语言。忽然飘来两句秽语,折杀了荷塘溢出的美,徒增使人心烦的噪音。在湖面上生出一片莲花之前,是一池污水,而花败时污水还是污水,所以,有的人就只看得见污水,就只看见了污水,看不到大美,便只有把看见的污水反复地传说,而污水,是骂不干净的。常常,我们周围的人,我们的同行者,都不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这是人的一种无奈。生活中常常忽然间就撞见了你不想见的人,为了和谐,你必须忍耐着。而那“大美” ,美的时间又是那么短暂,所以,人们才记得,才惦记。在这样谁也逃脱不了的污水中,孤独

27、着,等待着莲花一次次开放。每个夏天的花朵,都是寂寞的。在这样谁也逃脱不了的污水中,没有孤独感的人,应该是可耻的,不能品味寂寞的人。也是可怜的。北方的莲,因为少雨,所以少了几分南方的温润,烈日下,阳光一动不动地照在湖面的荷叶上。耀眼的一点,一点,形成一片,那绿泛着白光,令人晕眩,蝉鸣给空气带不来一丝波动,有几分印象派的味道。恍惚间,有种迷路的感觉。- 10 -我感觉不到风,风都来自远方,我因此而失望。一旁的凉棚给荷塘添了不少味道。远方一位友人打来电话,我走到凉棚里去接听,一边听一边看着那池塘里的莲,眯起眼睛想这位纯净的友人,似乎坚忍静处一隅的莲,他的坦然却也令我联想到苟且处世的“活命哲学”来,整

28、日被“非如此不可”驱使。我尝试着不说话,看那些叶子。就这样默默感受着莲,无法躲避地触碰到了灵魂。心,高出那池浑水,高出天,那天然的魂灵无法将自己的心融入世俗的浑浊之中。每个孤独的灵魂都是高尚的。走近一朵静静盛开的莲花,记下它在这一刻里的姿态,它似乎在说:我就是在这样的污水里生长着,我就是这样安心苟且地咀嚼着属于我的这份孤独,直到你的到来。(有删改)1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文章题目叫“看莲” ,重在一个“看”字,所以作者并不直接描写莲花的色香味形,而是写看莲之时、看莲之思和看莲之悟。B. 作者写偶遇想见之人犹如看莲般的喜悦,又说走近莲花,

29、如同走近想见之人。这样写既有以花喻人之趣,又有寓人于花之妙。C. “忽然飘来两句秽语,折杀了荷塘溢出的美,徒增使人心烦的噪音”以声衬静,用噪音来反衬荷塘的宁静和作者内心的安宁。D. 作者写“我不自觉地染上了复杂而郁闷的情绪,陷入不想回忆的回忆” ,为下文写静心观荷做铺垫,写出自己对生活的反思。E. “恍惚间,有种迷路的感觉”是指北方的莲“因为少雨,所以少了几分南方的温润” ,作者找不到“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的熟悉的意境。12. 结合文意理解第段画线句子有何深刻含意。13. 文中写远方友人打来电话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4. 从作者思想情感的角度,概括回答本文与荷塘月色的异同。【答

30、案】11. CE 12. 莲是清洁的,而它赖以生存的水却是污浊的,在这污浊的环境中莲花是孤独的,也是寂寞的。如果没有这种孤独感和寂寞感,那就是与生存的环境同流合污了,变得可耻而可怜。其实人也一样,社会环境就像那污浊的池水,人如果不像莲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 ,同样会变得可耻而可怜。 13. 结构上与上文“忽然飘来两句秽语”相照应,突出无论是粗鲁的还是温馨的,对于此刻看莲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打扰。引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虽然友人也像莲花一样坚忍,但这种坚忍不过是一种苟且的“活命哲学” ,整日被“非如此不可”驱使。表达出作者的失- 11 -望,更加体现出莲的孤独和人的孤独,为结尾“我就是这样安心苟且地咀

31、嚼着属于我的这份孤独,直到你的到来”做铺垫。 14. 同:二者都表达了污浊世俗的生活令人厌恶却又不得不应付的无奈。二者都表达了挣脱污浊庸俗生活的愿望。二者都表达了对于莲花的喜爱,享受莲花给人视觉和心灵带来的审美感受。异:本文作者更多地表现了对孤独的坚持,而朱自清更多地表现了对孤独的寻求。本文作者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而朱自清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的暂时逃避。本文作者在喜悦中有种平和的达观,而朱自清在喜悦中有种淡淡的哀愁。【解析】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内容判断正误,此题 A 项考核文章的题目,选项 BC

32、 考核艺术手法,选项 D 考核文章的结构,选项 E 考核词句的含义。其中 C 项, “以声衬静,用噪音来反衬荷塘的宁静和作者内心的安宁”错。E 项, “作者找不到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的熟悉的意境”于文无据。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的句子含义的能力,分析语句的含义注意抓住语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然后还要考虑语句的位置。句子的内容是“没有孤独感的人,应该是可耻的,不能品味寂寞的人。也是可怜的” ,从位置上出于段落的结尾,应该是对段落的概括,段落描写的是“莲” ,注意抓住句中的“孤独” “寂寞”是说“莲”本身高洁,却生长在污浊的环境当中,然后写人要像“莲”一样,要懂得在污浊的环境下洁身

33、自好,否则就会可知和可怜。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的能力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答出情节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内容和读者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此题要求分析“远方友人打来电话”这一细节的作用,首先从结构上看上文写“忽然飘来两句秽语” ,下文写“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结尾“我就是这样安心苟且地咀嚼着属于我的这份孤独,直到你的到来” ,此句写是对上文的照应,同时引出下文,为结尾做铺垫。然后结合注意分析内容上的作用,表达出作者的失望,更加体现出莲的孤独和人的孤独。 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

34、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12 -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15.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他宛然变了一个人似的,整天精神蓊蓊郁郁的,可能是因事业上不顺利而受了刺激。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但在创业的艰苦旅程中,失败者却经常不能自已地跌进了同一个“大坑” 。创作者只有抗拒诱惑,坚守本心,苦心孤诣地创作出优秀文学作品,才能让国产剧焕发生机。面对银行的霸王条款,黄女士拒绝归还 1500 元,这令不少网友感觉大快人心,最

35、终在法院的判决下,黄女士执行还款。诗歌需要有广大的受众作基础,相继涌现出的下里巴人式诗作是诗歌发展的沃土,为出现阳春白雪之佳作提供了提升的平台和跳板。“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此题蓊蓊郁郁: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对象误用。不能自己: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句中“跌进”是一种行为,使用错误。- 13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

36、境地。此处符合语境。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此句中没有“坏人坏事” ,此处使用不正确。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使用正确。掷地有声:形容文辞优美,声韵铿锵。也形容人的文章或话语气势豪迈,坚定有力。使用正确。16. 下列备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之所以喜欢朱自清的散文的原因,一是由于他的作品的语言优美,二是由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B. 常春藤叶形美丽,四季常青,在南方各地常作垂直绿化使用。多栽植于假山旁、墙根,让其自然附着垂直或覆盖生长,达到装饰美化环境的效果。C.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时间结构正在悄然改变,对休闲活动需求

37、不断提高、休闲消费能力日益增强。D. 郁达夫认为故都是一种象征,这时它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故都,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此题 A 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之所以”与“的原因”杂糅,去掉“之所以”或“的原因” ;C 项,搭配不当,改为“对休闲活动需求不断增强、休闲消费能力日益提高” ;D 项,结构混乱,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不一致,偷换主语导致句子结构混乱,可改为“在郁达夫眼中,故都是一种象征”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

38、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 A 句式杂糅,选项 D 暗换主语造成结构混乱。17.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欣闻先生即将来豫讲学,不胜期待,敬候台驾光临。B. 近年来研究高考作文,完成拙作一本,恳请舍兄不吝赐教。C. 咱们是同学,以后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我一定会鼎力相助。D. 张老师散文写的非常好,本世纪散文百家,他必能忝列其中。【答案】A- 14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

39、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此题 B 项, “舍兄”是谦辞,不能用于请对方;C 项, “鼎力相助”是敬辞,用于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D 项, “忝”是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1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溢着乡愁的历史,无论是“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喜悦,还是“近乡情更怯”的忐忑,_。从颠沛流离的民国往事到狂飙突进的城市中国,_,让游子夜不能寐,挥毫抒写对故乡的眷恋。 “岁时销旅貌,风景触乡

40、愁”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日蓦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憨”_,穿越时空,感动令人。【答案】 (1). 都表达了游了对故乡的情感 (2). 故乡总是魂牵梦绕 (3).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中国人的乡愁观【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注意前文“充溢着乡愁的历史”和“不论都”的照应关系,应该填写“诗句表达一种乡愁” ;第空注意后面的“对故乡的眷恋” ,填写对故乡的态度,第空注意前文的省略号和概括对“乡愁”的看法,填写“乡愁观” 。19.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

41、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广场舞因经常进行排舞操练,心、脑和呼吸系统都能获得很好的锻炼,还能延缓衰老,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此常跳广舞就能使舞者永葆健康。跳广场舞还能给人带来愉悦、幸福的精神享受,这样的快感必然能使所有的烦恼、痛苦烟消云散。正因为跳广场舞好处多多,因而所有的人都适合跳。常跳广场舞不一定能永葆健康。_。_。【答案】 (1). 跳广场舞的快感不一定能消除所有的烦恼、痛苦。 (2). 跳广场舞虽然好处多多,但不一定所有的人都适合跳广场舞。【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逻辑推理的题目,注意抓住语段中推理错误,或表述绝对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仿照给出的例句填写,此题注意抓住语段中表述

42、绝对的句子“这样的快感必然能使所有的烦恼、痛苦烟消云散” “所有的人都适合跳” ,其中第一句“这- 15 -样的快感未必能使所有的烦恼、痛苦烟消云散” ,第二句“未必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跳广场舞” 。五、写作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 (毕淑敏)不要成全了别人,恶心了自己,学会拒绝别人,也尊重别人的拒绝。 (经典语录)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 2001 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遇到需要拒绝的情况时,54.3%的受访者敢于说“不” ,14.2%的受访者不敢。60.4%的受访者担心说“不”影响与对方的关系,

43、73.1%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学会说“不” 。(11 月 28 日中国青年报)你对以上材料有什么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学会说“我拒绝”“我拒绝”是现在较火的网络流行语之一,当你的同学或是朋友提出一件要求时,你总会开玩笑似地回一句“我拒绝” ,学会拒绝别人的文章:学会说“我拒绝”作文。虽说是“拒绝”了,但还是会乖乖地照办于是,你便成了传说中的“老好人” ,于是别人向你提出的要求更多了。不管这种行为在你的身边是否存在,至少在我所处的班级是挺普遍的。不知道这种现象是否会引起你的

44、思考,反正我是想了挺多的。Acc,这种现象虽然常见,却不大正常。现在又不是奴隶社会,你也不是谁花钱雇来的仆人,为什么要按照别人的想法办事呢?谁知道他给你提要求时是否有什么企图,是否考虑过你的感受。或是说,你凭什么要听从他,凭你们的关系好?凭他比你地位高?也许我想的有些严重,也许当你看到这里,会发自内心地冷笑一句:“你想多了。 ”但当你问及所谓的“老好人”时,上述的问题终会让他们语塞一时。也许他们这么做也没有什么目的,只是不知道该怎样拒绝罢了。他们甚至把答应别人当作一种习惯,也就是我们口中的“这人太好说话了” ,但,这样真的好吗?有时候,当别人向你提出要求时,同意还是拒绝,的确需要斟酌三番。在我

45、看来,当别人给你提出要求时,有这么几种情况需要你去拒绝:企图不正的、条件过分- 16 -的、毫无原则的、与你无关的。其实道理我们都懂,只是该怎样拒绝呢?首先,拒绝别人要有礼貌。其实上文中提到的“我拒绝”就不太有礼貌。礼貌待人是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虽说是拒绝,也要拒绝得让别人心里舒服,让别人感受到最起码的尊重。同时,你的个人形象也会得到升华,并不会因为你拒绝了别人而大打折扣。有礼貌地拒绝并不是件难事,你只需要掌握弟子规中的这十二字: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其次,要想拒绝别人,需要合适的理由。只有找到合适的理由,才更容易让对方接受。正所谓“理服人,方无言” 。还有,拒绝不能犹豫,更不能一拖

46、再拖不给别人回信。虽然这样也能达到拒绝别人的目的,但这在别人看来是不诚信的表现。诚信也是为人处世的要求,若你被别人当作是不诚信的人,做人就未免太失败了。讲真,我也是个好说话的人,不怎么会拒绝别人。就比如说当时活跃在作文无忧的时候有人求我帮忙做信纸、写征文之类的,就包括让我写这篇帖子,我从来都是毫不犹豫地答应,没怎么考虑过自身,从而压榨了一些比这重要的事情,有些舍本逐末的感觉。今后咱们就一起努力呗,争取早点脱掉“老好人”的外套,学会说“我拒绝” ,做真正自由的自己。【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材料作文,注意三则材料的重点都是和“拒绝”相关,分三个层次,第一,拒绝是一种权利;第二拒绝是对别

47、人的尊重;第三拒绝的现状,大部分人不敢拒绝或不好意思拒绝而又赞同决绝,由此可以立意为“要学会说不 ”。行文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拒绝并非不尊重对方,恰恰是对彼此的尊重,以直率、坦诚和恰当的方式表达你当时的感受,就是对对方最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内心意愿的尊重的角度分析原因,再继续的指出再什么情况下要拒绝,应该如何拒绝,最后重生论点。事例可以列举交际之中要善于拒绝,否则可能会遗憾终生,如贪腐可能就是因为不会拒绝二逐步的走向深渊;涉及到国格是必须拒绝,如朱自清不吃美国的救济粮,齐白石拒绝为日本人作画等。点睛: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相反,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属于相同的方面,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对拒绝进行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