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1184134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基础知识(共 28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猿猱(no) 繁芜(w) 桑葚(shn) 义愤填膺(yng)B. 饿莩(pio) 侈谈(ch) 嫉恨(j) 载笑载言(zi) C. 数罟(sh) 狗彘(zh) 镣铐(lio) 大放厥词(je)D. 辟芷(z) 桎梏(g) 崔嵬(wi) 浅尝辄止(zh)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逻辑 沧桑 枷索 汹涌澎湃B.磬石 糟蹋 沉湎 大放厥词C.锤炼 庠序 陷阱 融会贯通D.虎兕 震撼 肖像 祸起箫墙3.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B.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坚强决心如滚滚洪流不可遏制,近年来,党政机关干部队伍中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正逐步得到遏止,反腐败斗争已经呈现出平稳健康、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态势。C.说起传统伦理道德,最有代表性的一句就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父母在,不远游” 。D.战争已经开始,从北方刮来的大风都会将武器的铿锵回响送进我们的耳鼓。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袖手旁观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施精准扶贫并非只是扶贫方式或手段的简单变换,而是针对贫困人口需求更加多元化,结合

3、不同帮扶对象的具体特点和现实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B.杰出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将严肃音乐的表现力与通俗音乐的积极因素相互交融,巧妙嫁接多种艺术元素,拓宽了流行音乐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空间。C.美国研究人员使用硅胶材料成功地仿制出新型的黏附装置,巴掌大小面积的这种材料不仅能支撑体重 70 公斤的成年人在玻璃幕墙上攀爬,而且双手可以自如切换。D.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认为,机器是人能力的延伸,只能按照程序重复运作,但人能够不断进行改造和创新,这是机器永远无法做到的。- 2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痛恨、讨厌B.狗彘食人

4、食而不知检 检:同“敛”,收敛C.女也不爽 爽:过失,差错D.来即我谋 即:立即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王无罪岁 树之以桑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后世必为子孙忧C.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谨庠序之教D.修文德以来之 则移其民于河东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是社稷之臣也 B.纫秋兰以为佩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恐美人之迟暮8.下列句式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无乃尔是过与 B.何以伐为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9.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4 分)某大学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统计表统计项目 使用情况6 小时以上

5、46 小时 2-4 小时 2 小时以下一周平均每天时长 39% 29% 21% 11%上课时 课间 休息时 睡觉前一周每天使用时段 43% 24% 10% 23%获取资讯 读书 抢红包 聊天使用微信主要目的 25% 11% 21% 43%(1)根据图表数据,结合三方面情况,得出一个相关结论。 (不超过 30 个字,2 分)(2)根据图表数据,从统计项目中任选一个,提出一条意见或建议。 (不超过 30 个字,2 分)- 3 -二、现代文阅读(28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0-12 题。(9 分,选择题每题 3 分)愚昧的权利在科学传播理论中有一个“欠缺模型”,大意是说,公众对某项科学活

6、动不支持是因为公众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一旦公众了解了专业细节,熟悉了这门科学及其技术的运作过程,就会相信专家的判断。这种科普活动叫做“公众理解科学”其实少了一个“让”字。“挺转”科学家也有这个想法,在他们看来,公众对于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正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非理性的恐慌,那就是愚昧!所以需要由他们来科普,来启蒙。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刘华杰教授最早发现了这一点,并指出,“公众理解科学”的立场是科学共同体,目标受益者首先是科学共同体,而非公众。不过,遗憾的是,“欠缺模型”本身是有欠缺的,科学家让公众理解了科学之后,公众并没有顺应他们的用意。德国科学传播学者汉斯皮

7、特斯研究公众对相关科学细节的了解程度与支持程度的关系,发现两者呈现了某种 U 型关系即最强烈支持的与最强烈反对的,都是对科学细节了解最多的。在转基因的论辩中也是这样,“反转”人士并非如“挺转”人士所贬斥的那样都是科盲,其中有些甚至是生物学家。还有些人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并不认为转基因科学有多么难懂,多么了不起,常常在专业细节层面上与“挺转”方辩论。从科学细节的层面上加以反驳,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求每一位“反转”人士都掌握科学细节,一来不可能,二来不必要。在转基因问题上,普通公众不需要了解科学细节,也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转基因。那就是,坚持我们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这个权利与我的性别、信仰、

8、考试成绩,都没有关系。你要把愚昧的大帽子压给我,那我就戴上!科学知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科学共同体生产出来的。我在警惕科学家中论证,科学共同体首先是利益共同体,然后才是知识共同体,从来不是道德共同体。作为利益共同体,科学家倾向于生产对其有利的科学知识,也容易忽略、隐瞒甚至篡改对其不利的知识。由于信息不对等,如果科学家要用他生产的知识来愚弄公众,公众常常是难以分辨,难以反驳的。所以江晓原教授说,争论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完全是“挺转”方设下的一个陷阱,一个误区。愚昧的权利是权利的底线,如果不能坚持愚昧的权利,就会出现一种滑稽而可怕的景象:只有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才有权利,或者,权利与知识成

9、正比,要拥有权利,就必须学习知识;也要承认,专业人士有最高的权利。如果不敢坚持愚昧的权利,就只能老老实- 4 -实地学习接受科普,才会有一点权利。事实上,这已经剥夺了部分人的权利。愚昧与文明,是一对意识形态概念。愚昧与否,要看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用何种理论去衡量。科学只是我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方法,解释世界的一种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唯一的方案。(选自读书2015 年第 5 期,有删改)10.下列关于“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科普是导致“欠缺模型”本身有欠缺的根本原因。B科普“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所以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科学“利益

10、共同体”。C科学家在科普时总是会隐藏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利益。D科学家与民众在科学信息方面不对等是科普可以“有立场不中性”的客观前提。1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愚昧,就是基于对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的莫名其妙的非理性恐慌。B汉斯皮特斯的研究表明,公众对科学了解得越多,他们的反对却可能会越强烈。C“反转”人士都认为转基因科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常常在细节上与对方辩论。D我们没有必要讨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否则就掉入了“挺转”派的论辩陷阱。12简述作者坚持“愚昧的权利”的理由。(3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 (19 分)马 罗 大 叔

11、(节选)陈忠实饥饿像洪水猛兽一样咬噬着我的心!我走出门,村巷里死一般沉寂。没有月亮的秋夜,田野里一片黑暗。正在孕穗的包谷林里,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包谷棒子的腻腻的甜香气味,我在水渠边站住了。我伸手摸到一根包谷杆子,掰下一个又肥又粗的棒子,三两把撕掉嫩皮,蹲在水渠沿儿上啃起来。包谷粒儿里的乳汁竟然溅到眼睛里,我一定是啃得太猛太快了。嫩包谷粒儿在嘴里,还没有来得及嚼烂,就滚进肚子里去了,几乎尝不出什么味,只觉得十分香甜。我把啃光了的包谷芯子丢到水渠里,再伸手摸到又一个包谷棒子,却猛然看见一个人,正站在三五步远的大柳树下。我一惊,一愣,从身影和体形上,立刻辨认出来,那是马罗儿,终年四季给生产队看守庄稼的

12、老光棍儿。我也不知凭什么勇气,没有撒腿逃遁,也没有向他求饶,而是毫不动摇地把那个已经抓摸到手的包谷棒子, “咔嚓”一声掰了下来,三两下撕开嫩皮,蹲下身,又啃起来了。“哼!你倒胆大”他冷笑着说。“跟我走!”马罗吼着。- 5 -顺着水渠往东走,我就看见一盏马灯萤萤的亮光,那马灯正挂在老光棍住的庵棚上。“坐下!”他的头一摆,对我吼喊。“啊嗨嗨嗨嗨嗨”突然间,他放声大哭起来,那粗哑的男人的哭声,从他喉咙里奔泻出来。像小河在夏季里突然暴发山洪,挟裹着泥沙、石头和树枝,带着吼声,颤动着四野。马罗伸出双臂,把我抱住,硕大的脑袋压在我的胸膛上,哭得更加不可收拾。他粗壮的身体颤抖着,两条铁钳一样的手臂夹得我的肩

13、胛骨麻辣辣地疼了。松开抱着我的手臂,他哭溜着声儿颤颤地说了一句:“咱们好苦哇”我再也支撑不住了,心酸了,腿软了,一下子坐在茅草庵棚门口的树根上,双手捂住脸颊,哭起来了。老光棍马罗,像疯了似的在庵棚前的草地上,跳起又落下,破口大骂:“你他妈的假积极!你欺哄毛主席,放你妈的臭卫星!你得了奖状,叫俺社员跟受洋罪啃生包谷棒子!”戒备,羞愧,所有这些复杂的心情,全都随着马罗的骂声跑掉了。马罗蹦着,骂着,声音渐渐远了,钻进包谷地里去了,随之传出咔嚓咔嚓的断裂的脆响。他怀里抱着一撂包谷棒子,扔到庵棚口的草地上,点燃麦草,再加上树枝,火苗哧哧哧蹿起来,冒得老高,在一个用铁丝扭成的支架上,摆上了嫩包谷棒子。他咕

14、哝咕哝地说:“咋说也不能啃生的”干透的树枝燃烧起来,噼啪作响,火声是这样富于生气。我坐在火堆旁,看火苗忽而落下又忽而蹿高,在秋夜的黑幕中辟开的光亮的空间,随着火苗的起落忽而缩收又忽而扩大。火苗在树枝上跳跃,从燃烧着的枝条上攀援到刚添加上去的树枝上,像万千猕猴在树林里嬉闹,跳跃翻跌;无数条火苗拢在一起,就组成一个火的世界,充满了活力。马罗大叔坐在一块河卵石上,两手搭在撇开的膝头上,挺直腰板,俨然一副用斧头砍削出来的青石雕像。火光映照着他的脸,一会儿明亮,一忽儿灰暗,四方脸中央,雄踞着一宽大的蒜头鼻子,脸颊上有两道粗糙的大动脉似的皱纹。这张脸上,现在呈现出安详的神态,专注的眼神。他间或用右手里的树

15、枝拨弄一下火堆里的柴枝,甚至歪一歪脑袋,向火堆里吹两口气,然后又坐直了,却不开口说话。“吃熟咧。 ”他从火堆里的铁丝架上取出一个包谷棒子,甩过来,撂到我的怀里。一股热气饱溶着浓烈的香甜气味扑鼻而来。软软乎乎的包谷粒儿,酥软香甜,一口咬进嘴里,我的眼泪禁不住扑洒下来了。那晚我没有回家,和马罗大叔挤睡在他的庵棚里的吊床上。(选自陈忠实文集 )- 6 -13.文中“干透的树枝燃烧起来充满了活力”一段描写了“火的世界” 。请分析这一段文字的表现特色。 (4 分)14.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包含了人物内心怎样的情感?(4 分)(1)咱们好苦哇 (2 分)(2)我的眼泪禁不住扑洒下来了。 (2 分)15.马罗

16、大叔是本文的主人公,请统观全文,对这个形象作简要分析。 (5 分)16.小说叙写马罗大叔烤包谷的举动很见匠心。请探究作者这样叙写的意图。 (6 分)三、古诗文阅读(共 3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1 题。 (19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留侯论苏 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

17、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

18、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 7 -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选自古文观止 )【注】贲、育:古代两位著

19、名的勇士。张良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良倾家产收买刺客,始皇巡游武阳,良与能使 120 斤铁椎的力士在路上狙击。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通“猝” ,突然B子房不忍忿忿之心 忿忿:愤怒、怨恨C非有平生之素 素:朴素D不称其志气 称:相当18.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故加之而不怒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B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C非子房其谁全之 日月忽其不淹兮 D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 帝高阳之苗裔兮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分析了留侯张良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能够

20、忍住小小的愤怒。第一句“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为全文的中心论点。B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一次,是因为张良虽才能有余,却脾气暴躁,不能忍耐。C文章认为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而汉高祖能忍耐,正是实施了张良的计策。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忍”与“不忍”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通过列举事例指出了“忍”与“不忍”的两种不同的结局。- 8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 分)项 籍 唯 不 能 忍 是 以 百 战 百 胜 而 轻 用 其 锋 高 祖 忍 之 养 其 全 锋 而待 其 敝 此 子 房 教 之 也

21、当 淮 阴 破 齐 而 欲 自 王 高 祖 发 怒 见 于 词 色21.把下列两个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 分)(1)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3 分)(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4 分)(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22-23 题。 (7 分)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22.作者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分)23.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4 分

22、)(三)古诗文默写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8 分)(1)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2)周任有言曰:,不能者止。 (季氏将伐颛臾 )(3)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4)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 )(6),靡有朝矣。 (氓 )(7),来吾道夫先路!(离骚 )(8),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 )- 9 -四、作文(60 分)2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40 分)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

23、。周国平不要只用你的眼睛去看世界,因为我们总活在人性的偏见里,容易自以为是。杨澜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注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 10 -东阳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1.A。2.C。 A 枷锁 B 磐石 D 祸起萧墙3.B。两个应该倒过来。 “遏制”意为制止、控制, “遏止”意为阻止,前者重在“制” ,后者重在“止” 。4.D(A 项介词宾语残缺,在“多元化”后加“的客观现实”B 项动宾搭配不当, “拓宽内涵”不搭配。C 项前后主语不一致,可在“而且”后加上“

24、可供” ,去掉后面的“可以” 。)5D(即:就)6C(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7A8.D9.(1)大学生使用微信时间过长,上课期间使用更频繁,且主要用于聊天。 (2 分)(2)示例一:每周使用微信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既影响学习又伤害眼睛。 (2 分)示例二:不应该在上课时使用微信,既违反课堂纪律又影响学习效果。示例三:应利用微信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聊天上。10D 。试题分析 A综合第 12 段内容,“欠缺模型”有欠缺的根本原因是科学家们对公众反对科学活动原因的判断出现问题,选项与“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没有直接关联。B因果颠倒,应该是先有“利益共同体”,才有“有

25、立场不中性”。C原文是“科学家倾向于生产对其有利的科学知识,也容易忽略、隐瞒甚至篡改对其不利的知识”,“总是”言过其实。D正确,从“由于信息不对等,如果科学家要用他生产的知识来愚弄公众”等句中可以推断,即科学家可以“有立场不中性”的前提是他们比民众懂得多。11B。试题分析:A“莫名其妙的非理性恐慌”是愚昧,但愚昧不止是“恐慌”。B从原句“最强烈支持的与最强烈反对的都是对科学细节了解最多的”可知。C 原句是“还有些人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并不认为转基因科学有多么难懂,多么了不起”,可见有这种观点的只是“有些人”而不是“都”。D文中没有提及有没有必要,只是说“争论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完全是挺转方设下

26、的一个陷阱”,是就辩论而言。12这样才能坚持公民最基本权利(即不应该因为科学知识不对等而丧失权利的公平);愚昧和文明的判定不一定准确(即文明眼中的愚昧不一定真是“愚昧”);坚持“愚昧的权利”才可能保证认知世界的方法不只有科学一种。评分标准:共 3 分。答出 1 点得 1 分,意思相近即可。13.视觉、听觉与内心感受相结合,细致描摹了火声和火苗的形态、光亮、气势;比喻新颖- 11 -贴切;语言生动形象,精妙传神。【评分建议】4 分。第一层 2 分。第二、三两层各 1 分。14(1)对自己的怜悯;对“我”的同情;对社员们受苦的无奈。【评分建议】2 分。答出其中两层即给 2 分。(2)对马罗大叔的感

27、激;艰难生活中的委屈伤心。【评分建议】2 分。每层 1 分。15. 黑夜里发现“我”的所为:表现他看守庄稼很负责任。对“我”冷笑、吼喊:表现他嫉恶如仇。放声大哭和破口大骂“放卫星”:表现他率真耿直。为“我”烤包谷:表现他仁慈善良。形如青石雕像:表现他可尊可敬可爱。【评分建议】5 分。每层 1 分。16.使情节发展有波澜,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与前文的吼、哭、骂相映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更加丰满。通过“我”的感受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突出体现人情美、人性美,使主旨更加鲜明。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并使之产生阅读愉悦。【评分建议】6 分。答出一层得 1 分,答出两层得 3 分,答出三层得 5 分,

28、答出四层得 6 分。17. C 素:素交,即老交情。18. B 用来的。A 转折;递进。C 难道,表反问;人称代词,它。D 取独;的。19. B “脾气暴躁”无中生有, “不能忍耐”错。张良老人希望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而成就大业。20. 项籍唯不能忍/ 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高祖忍之/ 养其全锋而待其敝/ 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高祖发怒/ 见于词色。 (“百战百胜”与“淮阴破齐”后停顿也可。 )21(1)秦王政用刀锯、油锅、汤镬一类的刑具(严刑酷法)来对付天下的人,那些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 (3 分)(2)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

29、的。 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4 分)22.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3 分)23.“系”字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了它们依恋主人不忍离去的深情;“啼”字写出了黄莺呜叫的特点,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之情。- 12 -(4 分)24.古诗文背诵见教材【参考译文】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着一般人在常情下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值得算作勇敢。天下有一种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

30、惊慌,无缘无故地对他施加侮辱也不动怒。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胸怀大志,目标高远的缘故啊。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含蓄地表达他的意见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 (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 。在韩国灭亡、秦朝正强盛时,秦王政用刀锯、油锅、汤镬(严刑酷法)对付天下的志士,那些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即使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没有施展本领的机会。那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他在锋芒之

31、势上,而他的气势是不可以凭借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的情形,也太危险了!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可贵,死在盗贼手里不值得。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的事,反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地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藉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最后老人说:“这个年青人可以教育了。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

32、。庄王说:“国君能够对人谦下,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 ”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于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下人的事,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没有一直以来的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自然是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恐,项羽不能使他发怒的原因啊。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 13 -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但是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 。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敝。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外柔内刚,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吧-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