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1184307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十堰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湖北省十堰市 2018 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非网阅学校的考生,请将相关信息填在答题卡密封线内。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积累与运用(26 分,1

2、-7 题每小题 3 分,第 8 题 5 分)1下列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古刹(ch) 拾级(sh) 俨然(yn) 苍劲 (jng)B瑰宝(gu) 吝啬(s) 瞭望(lio) 温馨 (xn)C剔透(t) 雄踞(j) 症结(zhng) 笼罩(lng)D癖性(b) 执拗(ni) 怅惘(wng) 诘责(j)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筹划 浮想连翩 郑重其事 若既若离B竣工 言简意赅 推陈出新 销声匿迹C陶冶 物竟天择 融汇贯通 中流砥柱D驾驭 开天劈地 不解之缘 必恭必敬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 气质。书卷气来

3、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 ,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A高雅 淡然 平静 B高贵 淡泊 平静C高贵 淡然 平和 D高雅 淡泊 平和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打造“森林天水” ,城市绿化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B电视剧长征 ,以恢宏的气势、感人的细节,浓墨重彩地再现了红军远征二万五千里到达陕北的风雨历程。C网 络 文 学 似 乎 大 有 成 为 准 主 流 文 学 之 势 , 但 相 对 于 纯 文 学 而 言 , 它 只 不 过 是冰 山 一 角 。D一旦产生小

4、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2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B“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共建合作平台,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C通过“阿尔法围棋”的胜利,让人们更加清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新与变革。D今年 6 月 10 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

5、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 。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A B C D7选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 305篇,称为“诗” ,又称“诗三百” ,列为“五经”之一。B古代用地名称呼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工部;也用字称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号” ,是名和字之外的称号,一般用于自称,以示某种志趣

6、或抒发某种情感,如陶渊明,号六一居士。C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共 130 篇。这部书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他们分别是法国喜剧家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笔下的夏洛克,俄国作家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英国戏剧学家莎士比亚笔下的葛朗台。8古诗词默写填空。(1) ,江湖从古著羁臣。 (陆游哀郢二首(其二) )(2) ,直道是身谋。 (包拯书端州郡斋壁 )(3)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4) 游山西村中暗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3(5) 白雪歌送武

7、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意境新奇的诗句是 , 。二、现代文阅读(28 分) ( 一 ) 阅 读 下 面 文 章 , 完 成 9 13题 。 ( 16分 , 第 10题 两 小 题 各 2分 , 其 余 每 题 3分 )艾叶香中寻玉佩郑凤岭 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 “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沿

8、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

9、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

10、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4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

11、“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 ”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选自做人与处事 ,有删改)9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教 “我 ”磨 面 做 饼 灾 荒 年 做 出 艾 叶 饼 10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 (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老 屋 还 是 熟 悉 的 模 样 , 泥 垒 的 墙 、 泥 烧 的 瓦 、 泥 砌 的 灶 , 连 大 门 正 面 的 照 壁 也 是 泥 做 的 。(

1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11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段划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12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B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D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13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江德斌5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

13、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 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 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的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

14、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

15、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

16、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选自 2017 年 2 月 21 日中国青年网,有改动)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5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616第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B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

17、忆,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股清流。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D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心灵宁静的渴望。三、古诗文阅读(16 分)(一)阅读醉翁亭记 ,完成 1821 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

18、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9、。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 亭 翼 然 临 于 泉 上 者 ( 像 鸟 张 开 翅 膀 的 样 子 ) 临溪而渔(在 旁边)B山行六七里(山上) 泻出于两峰之间(从)C非丝非竹(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觥筹交错(酒杯)D名之者谁?(命名) 四 时 之 景 不 同 (结 构 助 词 , 相 当 于 “的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0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7A文章第一段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是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B文中用了不少对偶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 ,这种句式

20、工整优美,节奏感强。C “太守醉”的原因是山水之美和与民同乐,其中“山水之美”是主要原因。D整篇文章贯穿一个“乐”字,第四段中以“禽鸟之乐”衬“游人之乐” ,又以“太守之乐”衬“游人之乐”层层推进,来展现太守之乐。21文章除了山水之乐外,还写了“太守之乐” ,请你从它所体现的积极意义上谈谈对“太守之乐”的理解。(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 2223 题。 (4 分,每小题 2 分)浣溪沙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22下列对本诗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描绘作者借酒消愁的情景。作者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

21、一杯”, 感受到的并不是欢乐,而是无法排遣的寂寞与惆怅。B “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C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徘徊”反映了词人的心绪不宁,“独”字更道出了词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D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词人巧妙运用典故,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语言富有表现力。23请你自选角度,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四、写作(50 分)24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 在心间流淌(2)人生何处不相逢。与

22、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 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相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择题目(1)的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目(2)的请另拟题目作文。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努力做到有新意。8篇幅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9十堰市 20172018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 积累与运用(26 分)1B 2B 3D 4C (A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

23、适宜的办法。B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C冰山一角:原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现指所暴露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不符合语境义。D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符合语境。 )5D 6C 7A(以上 7 题每题 3 分)8天地何心穷壮士 清心为治本 宵眠抱玉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每小题 1 分,每错、漏一字扣 0.5 分,扣完本题分为止。)二、现代文阅读(28 分)(一) (16 分)9给“我”压岁钱 病中思念爷爷 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3 分)10 ( 1) 一 个 “流 ”字 写 出 了 山 茶 遍 野

24、, 茶 叶 呈 现 红 色 , 写 出 了 叶 嫩 , 充 满 生 机 的 情 态 。( 2 分 )( 2) 运 用 了 排 比 的 修 辞 手 法 , 形 象 地 写 出 了 房 子 用 泥 建 造 的 样 子 , 表 达 出 我 对 奶 奶 的 怀 念 。( 2分 ) 11奶奶此时可能有一丝嗔怪,有一丝羞赧(1 分) ;表达出奶奶对爷爷深沉的爱和长久的思念(2分) 。 12C(3 分,奶奶不愿家人为此愧疚和遗憾)13 “淸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地做出了艾叶饼。 ”这句话暗示玉心佩已被卖掉,换成了米面(1 分) 。为后文没找到玉心佩作铺垫;

25、表现了奶奶对家人的关爱(2 分) 。(二) (12 分)14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3 分)15对比论证。将朗读者与其他电视台读书节目相比较,强调“朗读者贴地气” “触动观众同理心”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3 分,意近即可)16部 分 人 希 望 在 忙 碌 繁 琐 的 生 活 里 , 得 到 更 多 的 人 文 关 怀 , 回 归 人 文 精 神 。( 3 分 , 意 近 即 可 )1017C(3 分)三、古诗文阅读(16 分)(一) (12 分)18B(3 分)19脸 色 苍 老 、 满 头 白 发 , 醉 醺 醺 地 坐 在 众 人 中 间 的 , 是 太 守 醉 了 。(

26、3 分 , 翻 译 时 注 意 句 式 )20B(3 分)21示 例 : 哪 怕 位 卑 , 却 具 有 关 注 社 会 , 关 注 民 生 的 积 极 人 生 态 度 。 期 望 人 们 安 居 乐 业 也 是 我 们 这 个时 代 的 共 同 理 想 , 与 民 同 乐 追 求 生 活 宁 静 祥 和 , 人 们 和 谐 相 处 极 具 现 实 意 义 。( 3 分 )(二) (4 分)22D(2 分)23 (2 分)示例一:前句伤春,后句伤别,这两句融合全篇,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更加委婉含蓄地抒写了诗人的伤别怀旧之情,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示例二:词人运用白描手法,景中喻情,语言平淡而隽永,抒发春归人去的惆怅。示 例 三 : 这 两 句 借 工 整 的 对 仗 , 将 惋 惜 与 欣 慰 、 眷 恋 与 惆 怅 等 复 杂 的 情 绪 交 织 , 蕴 含 生 活 哲 理 。四、写作(50 分)参看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