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题:第 4 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思想【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鲁迅祝福的回顾,能够理解理学对人性的束缚2.学生结合教材和导学提纲,能够准确归纳出四位思想家的思想内容3.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能够理解四位思想家的思想内涵【重点难点】重点:明清四位思想家的主要内容难点:明清四位思想家的思想内涵【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导学流程】理学对人性的束缚归纳李贽的思想归纳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的思想1、基础感知2、阅读教材李贽的离经叛道材料 1: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材料 2: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
2、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材料 3: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材料 4: “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纲五常”的天理。阳为道学,行若猪狗。材料 5:“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 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材料 6: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李贽也招收女弟子。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看出李贽的什么样的 “异端”思想?问题记录2材料 1: “其(君主
3、)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 2: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材料 3: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材料 4:“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材料 1:人君之于天下不能
4、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材料 2: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材料 3:今之清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学生阅读材料,反映了顾炎武怎样的思想主张。3材料 1: “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
5、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又说:“气者,理之依也”,这里的“理”是指精神,即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 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的思想主张。3、迁移运用1.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如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出了 ( )A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B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工商皆民生之本2.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3.以下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经世致用”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A研究学术或学问应该为现实服务 B手工业、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社会的根本C经济应该是学者首先研究和应用的学问 D实践是检验知识或真理的主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