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1184849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9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双)周练生 物 试 题一、单选题(共 50分;1-30 题每题 1分,31-40 题,每题 2分)1.从细胞水平看,下列能说明生物具有统一性的是( ) A.人、大猩猩等的骨骼基本相同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C.鸟的翅膀、海豚的鳍肢有相似的结构模式D.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组成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揭示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显微镜的发明和改进是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C.细胞学说的建立与科学实验有关,与理性思维无关D.施莱登和施旺所提出的“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始终未被推翻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几

2、项(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体现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线粒体观察实验中,利用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水浴加热后,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利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定酒精时,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A. 0项 B. 1 项C. 2项D. 3项4.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19世纪的细胞学说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B. 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二氧化碳C. 1972年桑格和尼尔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D. 1926年萨姆纳用丙酮作提取液获得了脲酶结晶,并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5.下

3、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2 -B.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含有核酸C. 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外,细胞都具有细胞核 D. 除多糖外,糖类都是还原糖6.下列实验不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或内)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是( ) A.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B. 观察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C. 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线粒体实验 D.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7.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酶 1与产物 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B.

4、 酶 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C. 酶 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 B结合,因此酶 1不具有专一性D. 酶 1与产物 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 A8.下列有关酶的四个实验设计,其中最科学、严谨的是( )实验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步骤A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实验组:2mL3H 2O2溶液+1mL 过氧化氢酶,保温 5min后观察对照组:2mL3H 2O2溶液+1mL 蒸馏水,保温 5min后观察B验证酶具有专一性实验组: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1mL 新鲜唾液,保温 5min后,碘液检验对照组:2mL3蔗糖溶液+1mL 新鲜唾液,保温 5min后,碘液检验C探究酶作用的

5、最适温度5mL3%的可溶性淀粉+2mL 新鲜唾液+碘液,每隔 5min将溶液温度升高 5,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 -D探究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向三支试管中各依次加入 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1mL 不同 pH的缓冲液,1mL新鲜唾液,在适宜温度下保温 5min后,斐林试剂检验A. A实验 B. B 实验C. C实验 D. D实验9.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植物细胞中具有的多糖是纤维素、淀粉B.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C. 棉和麻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纤维素D. 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中都有葡萄糖,脂质具有调节生理代谢的功能10.下

6、列有关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白鼠吸入 18O2 , 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 H218O,呼出的 CO2不含有 18OB. 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C. 将某精原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上的 DNA的一条链用 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 15N 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50%D. 在缺氧时给水稻提供 14CO2 , 体内可以存在 14C的转移途径 14CO2 14C3( 14CH2O) 14C3 14C3H6O311.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如图是溶酶体的发生过程和“消化

7、”功能的示意图,b 是刚形成的溶酶体,起源于细胞器 a, e是由膜包裹着的衰老细胞器 d的囊泡,而 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 c。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 变形虫和草履虫体内,abcd 的膜的基本组成成分相同C. 由 a、b、c、d 等细胞器膜、核膜和细胞膜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 d的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 4 -12.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 B. 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血C. 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D. 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

8、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13.下面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是还原糖鉴定实验的理想材料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在右下方,为使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高倍镜看到细胞从分裂前期到中期的变化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浸润在 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液泡颜色变深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各种实验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实验,确保单一变量 A. B. C. D. 14.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

9、的是( )A. 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和或和 B.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C. 人体细胞内,过程比过程释放的能量多 D. 乳酸菌细胞内,过程产生H,过程消耗H15.哺乳动物的催产素具有催产和排乳的作用,加压素具有升高血压和减少排尿的作用。两者结构简式如下图,各氨基酸残基用 3个字母缩写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5 -A. 两种激素都是由八肽环和三肽侧链构成的多肽类化合物 B. 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水分子中氢全部来自氨基C. 肽链中游离氨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无关 D. 两种激素间因 2个氨基酸种类不同导致生理功能不同16.下列有关 ATP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10、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 ATP 若细胞内 Na+浓度偏高,为维持 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 ATP的量增加 ATP 中的“A”与构成 DNA、RNA 中的碱基“A”是同一物质 ATP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但一定含有相关的酶 ATP 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A. B. C. D. 17.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请根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 1%NaHCO3溶液的作用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 CO2B. 若将 1%NaHCO3溶液

11、换成等量的 1%NaOH溶液,则叶绿体中 C3会减少C. 若将 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 1%NaOH溶液,则叶绿体中 ATP会增多D. 若将 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清水,则植物的干重不变- 6 -18.为了探究 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菠菜绿叶提取出光合色素粗品,然后在 25的室温条件下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组号 色素溶液(mL) pH 处理时间(min) 溶液颜色 3.0 8.010 绿色 3.0 7.010 绿色 3.0 6.010 黄绿色 3.0 5.010 黄褐色A. 提取色素时加入 SiO2可维持研磨液 pH的稳定B.

12、该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在碱性环境中不会被破坏C. 弱酸环境中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可能低于叶绿素D. 可用纸层析法分析两组溶液颜色差异的原因19.对如图实验装置产生的现象及推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 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C. 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 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20.RQ(呼吸商)=CO 2释放量/O 2消耗量,其值可用来判断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时的代谢状况。当细胞以脂质作为呼吸作用底物时,RQ 值约为 0.7。已知向日葵的种子内储存大量的脂质,当种子

13、萌发时脂质被用来进行呼吸作用,随后种子发芽,脂质逐渐被消耗,此时幼苗也逐渐长大变绿。若干天后,在室外播种向日葵幼苗,其细胞的 RQ值是( ) A. 大于 0.7接近 1 B. 小于 0.7接近 0 C. 由 0.7逐渐变小,但不会接近 0 D. 不会有变动21.用下图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同时关闭活塞,在 25下经过 20 min再观察红色液滴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不符合实验的是( )- 7 -A. 装置 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 O2的体积,装置 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释放 CO2和消耗 O2的体积之差B. 若装置 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

14、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 若装置 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 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D. 若装置 1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 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22.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时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 A-C段 B. CD段、GH 段的染色体与核 DNA的数目之比分别为 1:2和 1:1C. 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D. EF段表示初级精(卵)母细胞的时期,KL 段为受精卵分裂时期23.研究人员对

15、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下图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 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类型 c的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 a和 b- 8 -C. 若类型 b、c、d、e 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则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c、e D. 类型 b的细胞中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2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 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

16、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 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25.某二倍体生物(2n=4)的细胞分裂图(无突变现象),其中表示 Y 染色体,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细胞中有 4 个染色体组 B. 细胞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 图产生子细胞的基因型是 aY D. 图可表示精原细胞的增殖26.如图为某雌性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甲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变异 B. 图乙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C. 图甲产生的子细胞也可能正常进行下一次分裂 D. 图乙细胞正常情况下

17、不存在等位基因- 9 -27.如图表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是和B.一般情况下,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细胞C.细胞和细胞所示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同一器官中D.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 DNA数量之比为 12228.下图表示染色体组成为 AaCcDd的生物产生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组合,分析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上述精细胞至少来自 4个精原细胞 B. 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C. 上述精细胞至少来自 8个次级精母细胞 D. 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29.如下图所示的细胞名称是( )A. 卵原

18、细胞 B. 次级卵母细胞 C. 初级卵母细胞 D. 卵细胞30.某精原细胞的 DNA分子都用 15N标记后置于仅含 14N的环境中,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含 15N、 14N的细胞比例分别是( )A. 100%、100% B. 50%、100% C. 50%、50% D. 100%、50%- 10 -31.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 N2和 NO-3 B. 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 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盐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 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

19、苗”现象32.经测定,某多肽链分子式是 C21HXOYN4S2(SH+SHSS+2H),其中含有一个二硫键(SS)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 9H11O2N)、天冬氨酸(C 4H7O4N)、丙氨酸(C 3H7O2N)、亮氨酸(C 6H13O2N)、半胱氨酸(C 3H7O2N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多肽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分别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B. 该多肽中 H原子数和 O原子数分别是 32和 5C. 该多肽形成过程中至少需要 4种 tRNA D. 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5633.在生化反

20、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如甲图 A所示),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图乙表示无抑制剂和不同抑制剂作用的效果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多数酶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少数酶是 RNA可用甲基绿检测B. 图乙中曲线 c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酶的数量较少C. 如图乙中曲线 a表示无抑制剂,则曲线 b可以表示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D. 己知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

21、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相关酶的活性,故青霉素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3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11 -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可以不同 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核糖体的形成离不开核仁的作用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可以清除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 A. 2项 B. 3 项C. 4项 D. 5 项35.用打孔器打出 6块滤纸小圆片编号 C1C 6 , 浸在一块点样瓷板 6个凹穴(C 1C 6 , 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

22、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孵育 30min,倒入碘液 1min后洗去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结果如下表所示,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编号 所加溶液 实验现象C1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 透明圈直径较小C2 稀盐酸 无透明圈C3 稀碳酸钠溶液 无透明圈C4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 滴稀盐酸 透明圈直径很小C5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 滴稀碳酸钠溶液 透明圈直径最大C6 蒸馏水 无透明圈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B. C4、C 5为实验组,C 1和 C 2、C 3、C 6均为对照组C. 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弱碱性环境中活性较高D. 若在

23、 C 4凹穴中再滴加 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 C5相同36.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 CO2和 O2传感器的 100mL锥形瓶中,加入 40 mL活化酵母菌和 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 O2和 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12 -A. t1t 2 , 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 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 t1时快C. 若降低 10 培养,O 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 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37.某高校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葡萄酒发酵过程的研究,下列叙

24、述错误的是( )A.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B.乙醇为挥发性物质,故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C.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D.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38.如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 )- 13 -A. 横坐标是 CO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B. 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 CO2浓度,乙表示较低 CO2浓度C. 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D. 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 CO2浓度,乙表示较低 CO2浓度39.图 1和图 2表示某生物细胞

25、分裂的图像,图 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 DNA分子数的变化,图 4表示染色体和核 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 1和图 2细胞中 DNA分子数相同,但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不同 B. 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 2细胞、图 3中 BC时期的细胞、图 4中 ba 时期的细胞C. 图 1和图 2所示细胞均处于图 3的 BC时期,且图 1细胞将进入图 3所示 DE时期D. 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 4中 d时期的数量变化40.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有节律(X B)对无节律(X 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

26、。在基因型为 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 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 该细胞的核 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14 -C.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 和 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二、非选择题题(共 40分)41.(11 分)下图为真核细胞中 3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名称为_,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_(在甲、乙、丙中选择)。 (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 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 c很小,这表明结构 c与_(填序号)的形

27、成直接有关。内质网 高尔基体 中心体 核糖体 (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_(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_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 (4)在细胞分裂间期,结构乙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 3种假设: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 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结果如下: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 1 2 3 4测得的相对放射性 2.0

28、 1.0 0.5 0.25与野生型相比,实验中所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 。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 。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 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_(在、中选择)。 42.(9 分)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是传统观赏花卉,由于其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因而品种稀少,为了探究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的原因,有研究- 15 -者开展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先制作了临时装片进行镜检、拍照,再对照片中的染色体进行计数、归类、排列,主要步骤如图 1: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新生根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 (2)实

29、验过程中用 1molL1 HCl解离的目的是 。(3)由如图 2核型分析结果,得出推论: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的原因是 。(4)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推论,可以优先选用_ (填序号)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显微观察。花萼 花瓣 雌蕊 花药 花芽 43(10 分)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引起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据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 ,总光合速率可表示为 。在图示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总光合作用的强度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2)恒定在上述 下,维持 10小时光照,10 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増重最多,

30、增重了 mg。- 16 -44.(10 分)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下图所示为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调节培养基的_,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_灭菌。 (2)取步骤中不同梯度的稀释液加入标记好的无菌培养皿中,在步骤中将温度约_(在 25 、50 或 80 中选择)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倒置培养。 (3)挑取分离平板中长出的单菌落,按步骤所示进行划线。下列叙述合理的有_。a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b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免不能形成正常菌落c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甲醇的含量d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 (4)步骤中,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_供应。- 1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TS 126 410-2016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General audio codec audio processing functions Enha.pdf ETSI TS 126 410-2016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General audio codec audio processing functions Enha.pdf
  • ETSI TS 126 410-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General audio codec audio processing function.pdf ETSI TS 126 410-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General audio codec audio processing function.pdf
  • ETSI TS 126 410-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General audio codec audio processing function.pdf ETSI TS 126 410-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General audio codec audio processing function.pdf
  • ETSI TS 126 410-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General audio codec audio processing function_1.pdf ETSI TS 126 410-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General audio codec audio processing function_1.pdf
  • ETSI TS 126 411-2016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General audio codec audio processing functions Enha.pdf ETSI TS 126 411-2016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General audio codec audio processing functions Enha.pdf
  • ETSI TS 126 411-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General audio codec audio processing function.pdf ETSI TS 126 411-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General audio codec audio processing function.pdf
  • ETSI TS 126 411-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General audio codec audio processing function.pdf ETSI TS 126 411-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General audio codec audio processing function.pdf
  • ETSI TS 126 411-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General audio codec audio processing function_1.pdf ETSI TS 126 411-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General audio codec audio processing function_1.pdf
  • ETSI TS 126 412-2016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Source code for 3GP file format (V13 0 0 3GPP TS 26.pdf ETSI TS 126 412-2016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Source code for 3GP file format (V13 0 0 3GPP TS 26.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