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攸县二中 2019届高三 10月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24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8分。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封建制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2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A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 B政府统一了青铜礼器制作式样C不同地区的文化进
2、一步融合 D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 3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4唐朝法律规定:“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疏义又说:“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 ”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显示了百姓温顺敦厚的个性 B思想情感渗透到法律中C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核心价值 D传统法制具有理性精神5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
3、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这反映了宋代A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 B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C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 D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6元末顺德人孙责在广州歌中写道:“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春风列星艳神仙,夜月满江闻管弦。 ”这主要描绘了元代广州A商贾大量云集 B长途贩运发达 C城市经济繁荣 D国际贸易发达7 元史记载,1278 年诏谕福建行省:“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 2 -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4、。 ”由材料能够直接得出A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十分兴盛 B周边各国非常崇尚中华文明C东南沿海成为元朝重要财源地 D当时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8康熙帝在养心殿内悬挂自书的铭言:“天下之治乱休咎,皆系于人主之一身一心。政令之设,不可用一己偏执之见。采群言以广益,合众志以成城,始为无偏无党之道。 ”康熙帝此举意在A强调君权至上 B谨防决策失误 C肯定谏议制度 D巩固文官政治9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道光十三年(1832)的 70年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 47万余两增加到 732万余两,增加了 156 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 97万余两增加到 995万余两,增
5、加了 1026 倍。这反映出A当时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 B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社会贫困C中国制造业水平远远高于英国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10早在明末清初,中国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就先后创办了印局、帐局、票号等金融机构,但遗憾的是他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大规模海上贸易,中国商业丧失了扩大发展的机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A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影响资金流向C闭关锁国国策限制国际交往 D “官本位”思想影响人才走向11洋务运动中,晚清政府不仅对中国的科技人才进行鼓励,还对在华的外国技术人员进行奖励,如给予高薪、授予官衔、金钱奖励等,为鼓励回国的留学
6、生,清政府赐予他们“翰林”、 “进士” 、 “举人”出身或授官。这一现象表明清政府旨在A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B积极引进先进技术C培养国家经济建设人才 D强化巩固科举制度121906 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 。1907 年寄生认为,法国大革命“祛虐政,均利权” ,其功“显赫可观”故中国革命成功之后,即可放弃武力,不会造成社会的破坏。学者们对法国大革命的不同评价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评价 B评价历史事件应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C历史事件的评价应置于特定的时空 D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取决于对后世的影响13宣统三年(1911 年
7、) ,清政府学部召开会议,讨论与先政相关的兴学议案,其中废除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的议案,因分歧过大最终没有通过。这反映了- 3 -A西学在中国传播力度有限 B清政府的宪政之路夭折C思想领域的新旧之争 D资产阶级革命形势成熟1419 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及其学说,他们希望找到既能发展资本主义,又能医治资本主义弊病的药方。这说明当时A中国具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经济基础 B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资产阶级的需要C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D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社会认识更深入15陈独秀说:“袁世凯要做皇帝,也不是妄想;他实在见得多数民意相信帝制
8、,不相信共和。就是反对帝制的人,大半是反对袁世凯做皇帝,不是真心从根本上反对帝制” 。这反映出A帝制符合中国当时历史潮流 B共和制度缺乏广泛社会基础C袁世凯复辟帝制有其必然性 D中国人民思想意识十分落后161934 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主张以中国固有的道德“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入手,号召国民自强,改造社会复兴国家。1935 年 3月以后,运动以实现“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为中心,突出实施国民军训编组外,还开展诸如开渠筑堤、修桥补路、提倡国货、戒烟戒赌、民众识字、体育健身等活动。国民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反映了A政府重视引导民众传承历史传统
9、B改良社会风气成为国民共识C传统儒家道德与近代民族主义结合 D西方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171948 年 5月,中国民主同盟临时总部响应中国共产党“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认为政治协商和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是一切民主党派和民主团体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 ,也是民盟“一贯的奋斗方针” ,并明确提出新政协应由“中央来召集” 。这说明A民盟由参政党转变为执政党 B新中国成立的民意基础扩大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确立181985 年 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
10、同定购和市场收购。1993 年 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促成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体制逐步转型 B民众对政府干预不满- 4 -C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D市场经济体制正式建立19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由此可知,罗马法A强调法律至上 B维护公民平等 C追求司法公正 D蕴涵人文主义20有学者认为,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 。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
11、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所淘汰。该观点表明英国A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提高 B君主立宪制存在严重弊端C政治制度因时而变不断创新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21 “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一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16 和 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A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B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C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22据统计,英国小麦产量在 16501800
12、年间提高了 77%、19 世纪上半叶提高了 79%;每英亩产量 16501690年平均为 18蒲式耳、17701780 年为 24蒲式耳、18301860 年为 27蒲式耳。这一时期英国农业收成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 B机械化生产方式的普及C国家经济政策的推动 D海外市场扩大的刺激231982 年苏联的九年级历史教科书中第二章的标题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的胜利” 。2016 年俄罗斯历史教科书去掉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概念,并引入了“伟大的 1917年俄国革命”这一概念。这表明俄国A意在缓和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关系 B经济衰退和国际地位下降C力图从非
13、意识形态角度阐释历史 D历史研究视角多元化趋向24德国历史学家兰克指出:“在书写如此重要的民族国家历史方面,与那些本国的历史学家相比,异邦历史学家显然要写得更好一些因为异邦历史学家是超然地、独立地对此进行描述;因为后者本国历史学家在其历史著作中多多少少都传递了种种同情与憎恶。 ”这表明他认为A本国历史学家的著作缺乏真实性 B历史著作要坚持客观主义原则- 5 -C历史著作不能包含任何主观动机 D外国历史学家著作更具可读性二、非选择题(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 分)材料一 雍正年间,陕西的五个茶马司相继归并。乾隆中期,茶马贸易基本全面终止。清代除陕西、四川、江西、湖南等少数州县
14、仍然颁行茶引以外,其他地区允许自由贸易。陕商将四川、陕西、湖北等的茶叶销往西北及西南各省;晋商主要贩运安徽等地茶叶,后来贩运路线更扩展到了湖南、福建等地。徽商借水运之便将大量茶叶运到山东、河北、东北等地。其他各地的茶商在推动本地茶叶市场建立和繁荣的过程中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清朝康熙年间,茶叶市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情况,即中国的茶叶开始向欧洲出口,出口量值渐增。1716 年,英商从广州运回茶叶 3000担,占总货值的 80%。此后,茶叶贸易成为英国与东方贸易最主要的商品。18 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茶叶都占从中国进口货值的 50%以上。17851794 年升至 85%。鸦片战争后二三十年,中国的茶
15、叶出口增长迅猛。英国的华茶出口 1868年比 1838年增加约 100万担。材料二 1876年后,中国茶叶出口开始出现不景气,突出表现是量增价减。尤其是在18771888年,出口量增加很快,但因为受到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叶出口的影响,中国茶出口价格迅速跌落,而且对英国的出口开始减少。1870 年代以后,英国茶叶消费增加的部分几乎全是印度茶。1890年英国驻汉口领事列举了印度和锡兰的种茶人优于中国种茶人的有利条件:可资运用的资本较大;没有厘金、入市税和出口税;具有化学和农业知识;对购买者的嗜好和要求了解得更彻底;有无数的公共工程,旱季便于灌溉,雨季避免淹没;茶园面积庞大,有优良机器等。材料均摘编自
16、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1)根据材料一,指出 18世纪至 19世纪 60年代中国茶叶贸易的概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时期茶叶贸易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0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 19世纪后期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8 分)- 6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 分)材料一 鉴于政党分赃制带来行政动荡、效率低下、腐败盛行,1883 年美国国会颁布彭德尔顿法 ,正式建立了以考绩制为核心的常任文官制度。该法规定:通过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文官在政治上须保持中立,不得提供政治捐款;不受党
17、派控制的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文官的考核。经过多年探索,美国文官考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确立了职责一致、奖惩结合、公平对待的考核原则,强化对执职知识、工作速度、创造力、协调力等进行全面的考核,推进考核实施主体多元化等。摘编自王锦瑭美国文官制的改革等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采用公务员制度。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规定了考试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考试分为普通考试、高等考试、特种考试。高等考试,甄拔各项荐任职公务员,分为三试,第一试科目为国文、本国史地、国民党党义;第二试为专业科目;第三试为面试和成绩审查。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 公务员任用法 。1931年 6月,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惩戒法和公务员惩戒委
18、员会组织法 ,但是得不到严格执行。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不得不指出, “多年来官僚主义已构成政治上的最大弊害,而以敷衍塞责、假公济私为尤甚” 。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7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选官制度与美国文官制度的不同点,并简要评述南京国民政府的选官制度。 (9 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 分)材料 1120 世纪的中国江南地区自宋以降已经迈入农商社会的门槛。农商社会的前身,无疑是建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之上的古代农业社会;农商社会的发展前景,当然应是现代工商社会。亦即农商社会
19、是处在古代农业文明和现代工商业文明之间的一个历史阶段。从商品性农业的成长,市镇网络的形成,早期工业化进程的启动,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以及交换手段、商业信用、包买商和雇佣劳动等角度概括出江南农商社会的五大特征。江南农商社会形成于宋元,成熟于明清,自晚清以后发生调整和分化。历史上- 7 -中国宏观经济盛衰变化的长波受到生态、战乱和制度三个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尤以制度要素最为重要。在海外贸易的拉动之下,东南沿海地区自宋元至明初已现开放型市场经济的雏形,却因明清专制集权政府闭关锁国政策之打击而步履蹒跚,终在 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之后落后于政治民主、经济自由之世界演进大势。江南区域经济近千年的变迁轨迹表明,
20、经济现代化历程是先从市场化发朝,再发展到工业化、城市化,即由商业革命引发工业革命,从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摘编自葛金芳“农商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宋以降(1120 世纪)江南区域社会经济变迁评价材料中关于农商社会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 分)材料时代 征兵钊度春秋之前 只有贵族才能当兵,需自备昂贵车马进入战国后 战争规模扩大,平民逐新加入士兵队伍秦汉时期 从平民良家子弟中选拔士兵,男子一生中需为国家服役 2年唐代选出部分农民成为府兵,授以土地;府兵平时务农,战时自各武装参战,免除赋役;府兵之外的普通农民则无需服兵役。唐中以后府兵逃亡甚多,政府只得出钱募兵宋代政府出钱招募雇佣兵组成军队,雇佣兵为金钱目的打仗,专职当兵,训练有素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征兵制度的发展趋势。 (4 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趋势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6 分)